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包括輸水管,所述輸水管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卡塊,所述輸水管內部位于卡塊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濾板,所述輸水管的外側設置有收集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電機帶動轉軸轉動,轉動的轉軸帶動主動錐形齒輪轉動,通過主動錐形齒輪和從動錐形齒輪的相互配合,實現動力的傳遞,使轉軸帶動螺紋桿轉動,轉動的螺紋桿與第二濾板內部的螺紋孔相互配合,實時第二濾板在收集槽內部升降,通過限位槽和限位塊對第二濾板進行限位,使第二濾板的移動更加穩定,通過第二濾板的上升可將浮渣運送至廢料口,通過廢料口將浮渣排出,便于對收集設備內部的浮渣進行清除,提高了收集設備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
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具體為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
技術介紹
污水處理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處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歸納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表面會產生一下浮渣難以處理,現有的大多數收集裝置對浮渣的收集效果較差,對浮渣收集的工作效率較低,不方便人們的使用,且不便于對收集設備內部的浮渣進行清除,實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包括輸水管,所述輸水管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卡塊,所述輸水管內部位于卡塊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濾板,所述輸水管的外側設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頂部設置有貫穿至輸水管內部頂端的進料管,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設置有貫穿至輸水管內部底端的出水管,所述收集槽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固定架,所述收集槽一端的頂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貫穿至固定架內部的轉軸,所述轉軸位于收集槽內部的一端設置有主動錐形齒輪,所述收集槽內部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濾板,所述收集槽內部的兩側皆設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濾板的兩側皆設置有貫穿至限位槽內部的限位塊,所述收集槽內部靠近所述主動錐形齒輪一端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貫穿至第二濾板內部的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頂部設置有從動錐形齒輪,所述收集槽遠離所述輸水管一側的頂部設置有廢料口。優選的,所述卡塊與輸水管焊接連接,且卡塊位于進料管的位置處,所述卡塊的內部設置有輸水口,所述第一濾板通過卡塊與輸水管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濾板的內部設置有多組通孔,所述輸水管的兩端皆設置有連接口。優選的,所述進料管和出水管遠離所述收集槽的一端皆與輸水管焊接連接,所述收集槽通過進料管和出水管與輸水管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的外側設置有連接桿,所述固定架通過連接桿與收集槽固定連接,所述轉軸通過固定架與收集槽轉動連接。優選的,所述收集槽靠近所述電機的一端設置有安裝板,所述電機通過安裝板與收集槽固定連接,所述主動錐形齒輪通過轉軸與電機轉動連接,所述主動錐形齒輪和從動錐形齒輪相嚙合,所述螺紋桿通過主動錐形齒輪和從動錐形齒輪與轉軸傳動連接。優選的,所述螺紋桿的外側設置有軸承座,所述螺紋桿通過軸承座與收集槽轉動連接,所述螺紋桿的外側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第二濾板內部的一端設置有與螺紋桿相匹配的螺紋孔,所述第二濾板通過螺紋孔與螺紋桿螺紋連接。優選的,所述限位塊與第二濾板焊接連接,所述第二濾板通過限位槽和限位塊與收集槽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濾板的內部設置有多組通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通過卡塊將第一濾板與輸水管進行固定,通過第一濾板對污水中的浮渣進行過濾,并通過進料管輸送至收集槽內部,通過收集槽內部底端的第二濾板將浮渣中的水份濾出,對浮渣的收集效果更好,提高了對污水處理的工作效率;2.本技術通過電機帶動轉軸轉動,轉動的轉軸帶動主動錐形齒輪轉動,通過主動錐形齒輪和從動錐形齒輪的相互配合,實現動力的傳遞,使轉軸帶動螺紋桿轉動,轉動的螺紋桿與第二濾板內部的螺紋孔相互配合,實時第二濾板在收集槽內部升降,通過限位槽和限位塊對第二濾板進行限位,使第二濾板的移動更加穩定,通過第二濾板的上升可將浮渣運送至廢料口,通過廢料口將浮渣排出,便于對收集設備內部的浮渣進行清除,提高了收集設備的實用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中:1、輸水管;2、卡塊;3、第一濾板;4、收集槽;5、進料管;6、出水管;7、固定架;8、電機;9、轉軸;10、主動錐形齒輪;11、第二濾板;12、限位槽;13、限位塊;14、螺紋桿;15、從動錐形齒輪;16、廢料口。本技術中的儀器均可通過市場購買和私人定制獲得:電機:70KTYZ(品牌:XD)。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前端”、“后端”、“兩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有”、“連接”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實施例: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包括輸水管1,輸水管1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卡塊2,輸水管1內部位于卡塊2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濾板3,輸水管1的外側設置有收集槽4,收集槽4的頂部設置有貫穿至輸水管1內部頂端的進料管5,收集槽4的底部設置有貫穿至輸水管1內部底端的出水管6,收集槽4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固定架7,收集槽4一端的頂部安裝有電機8,電機8的輸出端連接有貫穿至固定架7內部的轉軸9,轉軸9位于收集槽4內部的一端設置有主動錐形齒輪10,收集槽4內部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濾板11,收集槽4內部的兩側皆設置有限位槽12,第二濾板11的兩側皆設置有貫穿至限位槽12內部的限位塊13,收集槽4內部靠近主動錐形齒輪10一端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貫穿至第二濾板11內部的螺紋桿14,螺紋桿14的頂部設置有從動錐形齒輪15,收集槽4遠離輸水管1一側的頂部設置有廢料口16。請著重參閱圖1和圖3,卡塊2與輸水管1焊接連接,且卡塊2位于進料管5的位置處,卡塊2的內部設置有輸水口,第一濾板3通過卡塊2與輸水管1固定連接,將第一濾板3與輸水管1固定牢固,第一濾板3的內部設置有多組通孔,輸水管1的兩端皆設置有連接口,便于對收集設備進行安裝。請著重參閱圖1和圖2,進料管5和出水管6遠離收集槽4的一端皆與輸水管1焊接連接,收集槽4通過進料管5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包括輸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水管(1)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卡塊(2),所述輸水管(1)內部位于卡塊(2)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濾板(3),所述輸水管(1)的外側設置有收集槽(4),所述收集槽(4)的頂部設置有貫穿至輸水管(1)內部頂端的進料管(5),所述收集槽(4)的底部設置有貫穿至輸水管(1)內部底端的出水管(6),所述收集槽(4)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固定架(7),所述收集槽(4)一端的頂部安裝有電機(8),所述電機(8)的輸出端連接有貫穿至固定架(7)內部的轉軸(9),所述轉軸(9)位于收集槽(4)內部的一端設置有主動錐形齒輪(10),所述收集槽(4)內部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濾板(11),所述收集槽(4)內部的兩側皆設置有限位槽(12),所述第二濾板(11)的兩側皆設置有貫穿至限位槽(12)內部的限位塊(13),所述收集槽(4)內部靠近所述主動錐形齒輪(10)一端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貫穿至第二濾板(11)內部的螺紋桿(14),所述螺紋桿(14)的頂部設置有從動錐形齒輪(15),所述收集槽(4)遠離所述輸水管(1)一側的頂部設置有廢料口(16)。/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包括輸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水管(1)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卡塊(2),所述輸水管(1)內部位于卡塊(2)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濾板(3),所述輸水管(1)的外側設置有收集槽(4),所述收集槽(4)的頂部設置有貫穿至輸水管(1)內部頂端的進料管(5),所述收集槽(4)的底部設置有貫穿至輸水管(1)內部底端的出水管(6),所述收集槽(4)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固定架(7),所述收集槽(4)一端的頂部安裝有電機(8),所述電機(8)的輸出端連接有貫穿至固定架(7)內部的轉軸(9),所述轉軸(9)位于收集槽(4)內部的一端設置有主動錐形齒輪(10),所述收集槽(4)內部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濾板(11),所述收集槽(4)內部的兩側皆設置有限位槽(12),所述第二濾板(11)的兩側皆設置有貫穿至限位槽(12)內部的限位塊(13),所述收集槽(4)內部靠近所述主動錐形齒輪(10)一端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貫穿至第二濾板(11)內部的螺紋桿(14),所述螺紋桿(14)的頂部設置有從動錐形齒輪(15),所述收集槽(4)遠離所述輸水管(1)一側的頂部設置有廢料口(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浮渣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2)與輸水管(1)焊接連接,且卡塊(2)位于進料管(5)的位置處,所述卡塊(2)的內部設置有輸水口,所述第一濾板(3)通過卡塊(2)與輸水管(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濾板(3)的內部設置有多組通孔,所述輸水管(1)的兩端皆設置有連接口。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衛平,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凱新分離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