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及采氣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采氣
,涉及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還涉及上述裝置的采氣方法。
技術介紹
在氣井生產過程中,隨著產氣能力的不斷遞減,氣井產氣量難以滿足原井生產管柱攜液要求,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將導致氣井積液,重者將導致氣井水淹停噴,從而造成氣井采收率降低,縮短開采周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解決了現有采氣裝置易發生氣井積液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包括對開式三通,對開式三通兩側相對的接口分別連接有第一閘板閥和第二閘板閥,第一閘板閥遠離對開式三通的一端連接有單流閥,對開式三通的底部接口依次與雙閘板閥、坐掛短接和井口大四通的上接口連接,井口大四通的下接口與井口連接,井口大四通的兩側相對的接口分別連接有第三閘板閥和第四閘板閥,第三閘板閥遠離井口大四通的一端連接有第二壓力表,第四閘板閥通過第二輸氣管線與單流閥連通,第二閘板閥通過第一輸氣管線與第二輸氣管線連通,第二輸氣管線上且位于第一輸氣管線與第四閘板閥之間連通有針型閥,坐掛短接的內部密封設置有采氣管柱,采氣管柱的頂端分別與第一壓力表、第一閘板閥和第二閘板閥。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對開式三通底部接口相對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第一壓力表。采氣管柱包括第一采氣管柱和第二采氣管柱,第一采氣管柱的頂端通過三通分別與一個第一壓力表、第二閘板閥連接,第二采氣管柱的頂端通過三通分別與另一個第一壓力表、第一閘板閥連接。雙閘板閥為兩個閘板閥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對開式三通(2),所述對開式三通(2)兩側相對的接口分別連接有第一閘板閥(3)和第二閘板閥(6),所述第一閘板閥(3)遠離對開式三通(2)的一端連接有單流閥(4),所述對開式三通(2)的底部接口依次與雙閘板閥(7)、坐掛短接(8)和井口大四通(11)的上接口連接,所述井口大四通(11)的下接口與井口連接,所述井口大四通(11)的兩側相對的接口分別連接有第三閘板閥(10)和第四閘板閥(12),所述第三閘板閥(10)遠離井口大四通(11)的一端連接有第二壓力表(9),所述第四閘板閥(12)通過第二輸氣管線(16)與單流閥(4)連通,所述第二閘板閥(6)通過第一輸氣管線(5)與第二輸氣管線(16)連通,所述第二輸氣管線(16)上且位于第一輸氣管線(5)與第四閘板閥(12)之間連通有針型閥(13),所述坐掛短接(8)的內部密封設置有采氣管柱,所述采氣管柱的頂端分別與第一壓力表(1)、第一閘板閥(3)和第二閘板閥(6)。/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對開式三通(2),所述對開式三通(2)兩側相對的接口分別連接有第一閘板閥(3)和第二閘板閥(6),所述第一閘板閥(3)遠離對開式三通(2)的一端連接有單流閥(4),所述對開式三通(2)的底部接口依次與雙閘板閥(7)、坐掛短接(8)和井口大四通(11)的上接口連接,所述井口大四通(11)的下接口與井口連接,所述井口大四通(11)的兩側相對的接口分別連接有第三閘板閥(10)和第四閘板閥(12),所述第三閘板閥(10)遠離井口大四通(11)的一端連接有第二壓力表(9),所述第四閘板閥(12)通過第二輸氣管線(16)與單流閥(4)連通,所述第二閘板閥(6)通過第一輸氣管線(5)與第二輸氣管線(16)連通,所述第二輸氣管線(16)上且位于第一輸氣管線(5)與第四閘板閥(12)之間連通有針型閥(13),所述坐掛短接(8)的內部密封設置有采氣管柱,所述采氣管柱的頂端分別與第一壓力表(1)、第一閘板閥(3)和第二閘板閥(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開式三通(2)底部接口相對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第一壓力表(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氣管柱包括第一采氣管柱(14)和第二采氣管柱(15),所述第一采氣管柱(14)的頂端通過三通分別與一個第一壓力表(1)、第二閘板閥(6)連接,所述第二采氣管柱(15)的頂端通過三通分別與另一個第一壓力表(1)、第一閘板閥(3)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井口用采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閘板閥(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哲,鄧志博,王凱,石增祥,任小萍,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