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血檢驗提樣器,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輸血檢驗提樣器,包括提樣器主體,提樣器主體底端嵌設安裝有取樣端管,取樣端管外端開鑿有環形轉槽,環形轉槽內轉動連接有內置轉動環,內置轉動環外端固定連接有外置承接環,外置承接環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端頭,轉動端頭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折桿,轉動端頭和轉動折桿轉動連接處設有扭力彈簧,轉動折桿靠近取樣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接觸海綿墊,轉動折桿靠近取樣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內置鼓囊,可以實現在對血液提取完畢后,對取樣端管外側進行清理,從而減少在移動的過程中,血液低落而產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輸血檢驗提樣器
本技術涉及醫療設備
,更具體地說,涉及輸血檢驗提樣器。
技術介紹
血液是流動在人的血管和心臟中的一種紅色不透明的黏稠液體,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其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遺傳物質(染色體和基因),是一種特殊的結締組織,即生命系統中的組織層次,血液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如無機鹽、氧以及細胞代謝產物、激素、酶和抗體等,有營養組織、調節器官活動和防御有害物質的作用,血液儲存著人體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驗血,包括遺傳病。目前已經存在血液檢測提樣器,但在實際的對血液進行提取的過程中,可能會促使部分的血液粘附在吸取管管口外壁上,其外側血液在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滴落,從而容易產生交叉感染。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輸血檢驗提樣器,它可以實現在對血液提取完畢后,對取樣端管外側進行清理,從而減少在移動的過程中,血液低落而產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輸血檢驗提樣器,包括提樣器主體,所述提樣器主體底端嵌設安裝有取樣端管,所述取樣端管外端開鑿有環形轉槽,所述環形轉槽內轉動連接有內置轉動環,所述內置轉動環外端固定連接有外置承接環,所述外置承接環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端頭,所述轉動端頭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折桿,所述轉動端頭和轉動折桿轉動連接處設有扭力彈簧,所述轉動折桿靠近取樣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接觸海綿墊,所述轉動折桿靠近取樣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內置鼓囊,所述內置鼓囊左側內壁與轉動折桿之間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可以實現在對血液提取完畢后,對取樣端管外側進行清理,從而減少在移動的過程中,血液低落而產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進一步的,所述內置轉動環上下兩端均開鑿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內轉動連接有滾珠,通過設置球形槽和滾珠,可以減少內置轉動環在環形轉槽內轉動時的出現卡澀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內置轉動環的轉動效率。進一步的,所述外置承接環底端開鑿有轉槽,所述轉動端頭上端固定連接有形轉塊,所述形轉塊位于轉槽內且與轉槽轉動連接,通過設置轉槽和形轉塊,可以促使外置承接環與轉動端頭之間相互轉動。進一步的,所述轉槽和形轉塊的剖面均設置成倒凸形,所述轉槽和形轉塊相互接觸處均設有拋光層,通過將轉槽和形轉塊的剖面設置成倒凸形,可以轉槽與形轉塊之間相互分離的可能性,通過在轉槽與形轉塊相互接觸處設置拋光層,可以提高轉槽與形轉塊之間的流暢性。進一步的,所述轉動折桿靠近取樣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限位筒,每個所述限位筒均位于內置鼓囊外側,通過設置限位筒,可以對內置鼓囊的形變進行限制,從而減少內置鼓囊向側向膨脹的可能性。進一步的,所述轉動折桿遠離取樣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手觸環,所述手觸環表面刻有防滑紋,通過設置手觸環并在其表面設置防滑紋,可以方面操作者轉動轉動折桿,并減少操作者的手接觸到轉動折桿時出現打滑的可能性。進一步的,所述復位彈簧由不銹鋼材料制成,所述復位彈簧表面涂設有防銹漆層,通過使用不銹鋼材料制作復位彈簧并在其表面涂設有防銹漆層,可以減少復位彈簧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被銹蝕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復位彈簧的使用壽命。相比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優點在于:(1)本方案可以實現在對血液提取完畢后,對取樣端管外側進行清理,從而減少在移動的過程中,血液低落而產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2)內置轉動環上下兩端均開鑿有球形槽,球形槽內轉動連接有滾珠,通過設置球形槽和滾珠,可以減少內置轉動環在環形轉槽內轉動時的出現卡澀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內置轉動環的轉動效率。(3)外置承接環底端開鑿有轉槽,轉動端頭上端固定連接有形轉塊,形轉塊位于轉槽內且與轉槽轉動連接,通過設置轉槽和形轉塊,可以促使外置承接環與轉動端頭之間相互轉動。(4)轉槽和形轉塊的剖面均設置成倒凸形,轉槽和形轉塊相互接觸處均設有拋光層,通過將轉槽和形轉塊的剖面設置成倒凸形,可以轉槽與形轉塊之間相互分離的可能性,通過在轉槽與形轉塊相互接觸處設置拋光層,可以提高轉槽與形轉塊之間的流暢性。(5)轉動折桿靠近取樣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限位筒,每個限位筒均位于內置鼓囊外側,通過設置限位筒,可以對內置鼓囊的形變進行限制,從而減少內置鼓囊向側向膨脹的可能性。(6)轉動折桿遠離取樣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手觸環,手觸環表面刻有防滑紋,通過設置手觸環并在其表面設置防滑紋,可以方面操作者轉動轉動折桿,并減少操作者的手接觸到轉動折桿時出現打滑的可能性。(7)復位彈簧由不銹鋼材料制成,復位彈簧表面涂設有防銹漆層,通過使用不銹鋼材料制作復位彈簧并在其表面涂設有防銹漆層,可以減少復位彈簧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被銹蝕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復位彈簧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提樣器主體提取時的剖面圖;圖2為本技術的取樣端管部分的剖面圖;圖3為圖2中A處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B處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提樣器主體提取后的剖面圖。圖中標號說明:1提樣器主體、2取樣端管、3環形轉槽、4內置轉動環、401滾珠、5外置承接環、501轉槽、6轉動端頭、601形轉塊、7轉動折桿、701限位筒、702手觸環、8接觸海綿墊、9內置鼓囊、10復位彈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實施例:請參閱圖1-5,輸血檢驗提樣器,包括提樣器主體1,提樣器主體1底端嵌設安裝有取樣端管2,取樣端管2外端開鑿有環形轉槽3,環形轉槽3內轉動連接有內置轉動環4,內置轉動環4外端固定連接有外置承接環5,外置承接環5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端頭6,轉動端頭6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折桿7,轉動端頭6和轉動折桿7轉動連接處設有扭力彈簧,轉動折桿7靠近取樣端管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接觸海綿墊8,轉動折桿7靠近取樣端管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內置鼓囊9,內置鼓囊9內填充有二氧化碳水溶液,內置鼓囊9左側內壁與轉動折桿7之間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10,可以實現在對血液提取完畢后,對取樣端管外側進行清理,從而減少在移動的過程中,血液低落而產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請參閱圖3,內置轉動環4上下兩端均開鑿有球形槽,球形槽內轉動連接有滾珠401,通過設置球形槽和滾珠401,可以減少內置轉動環4在環形轉槽3內轉動時的出現卡澀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內置轉動環4的轉動效率,外置承接環5底端開鑿有轉槽501,轉動端頭6上端固定連接有形轉塊601,形轉塊601位于轉槽501內且與轉槽501轉動連接,通過設置轉槽501和形轉塊601,可以促使外置承接環5與轉動端頭6之間相互轉動。請參閱圖3-4,轉槽501和形轉塊601的剖面均設置成倒凸形,轉槽501和形轉塊601相互接觸處均設有拋光層,通過將轉槽501和形轉塊601的剖面設置成倒凸形,可以轉槽501與形轉塊601之間相互分離的可能性,通過在轉槽501與形轉塊601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輸血檢驗提樣器,包括提樣器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樣器主體(1)底端嵌設安裝有取樣端管(2),所述取樣端管(2)外端開鑿有環形轉槽(3),所述環形轉槽(3)內轉動連接有內置轉動環(4),所述內置轉動環(4)外端固定連接有外置承接環(5),所述外置承接環(5)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端頭(6),所述轉動端頭(6)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折桿(7),所述轉動端頭(6)和轉動折桿(7)轉動連接處設有扭力彈簧,所述轉動折桿(7)靠近取樣端管(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接觸海綿墊(8),所述轉動折桿(7)靠近取樣端管(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內置鼓囊(9),所述內置鼓囊(9)左側內壁與轉動折桿(7)之間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10)。/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輸血檢驗提樣器,包括提樣器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樣器主體(1)底端嵌設安裝有取樣端管(2),所述取樣端管(2)外端開鑿有環形轉槽(3),所述環形轉槽(3)內轉動連接有內置轉動環(4),所述內置轉動環(4)外端固定連接有外置承接環(5),所述外置承接環(5)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端頭(6),所述轉動端頭(6)底端轉動連接有轉動折桿(7),所述轉動端頭(6)和轉動折桿(7)轉動連接處設有扭力彈簧,所述轉動折桿(7)靠近取樣端管(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接觸海綿墊(8),所述轉動折桿(7)靠近取樣端管(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內置鼓囊(9),所述內置鼓囊(9)左側內壁與轉動折桿(7)之間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血檢驗提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置轉動環(4)上下兩端均開鑿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內轉動連接有滾珠(401)。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玉芬,樊輝,鄭露露,鄧偉,張耀東,
申請(專利權)人:王玉芬,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