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9361157 閱讀: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9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按鍵組件包括至少一個按鍵,按鍵的底部固定有至少一個限位卡扣和至少一個定位柱,底蓋上設有與限位卡扣一一對應的限位孔以及與定位柱一一對應的觸點;按鍵組件和底蓋連接時,限位卡扣插入相對應的限位孔中并卡扣在底蓋上,定位柱壓緊在相對應的觸點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限位卡扣和限位孔進行卡扣配合的方式來實現按鍵與底蓋的裝配連接,裝配方便快捷,能夠有效提高裝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限位卡扣和定位柱的配合來提高按鍵的反饋效果,消費者按動按鍵的任何地方都能得到良好的信號反饋,按鍵中心和邊部的手感偏差較小,能夠有效提高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
    本技術涉及電子電器設備裝配
    ,尤其是一種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電子電器的控制器或遙控器中,按鍵結構一般采用P+R按鍵和不銹鋼鍋仔片的配合方式,P+R按鍵即由塑膠和硅橡膠結合組成的按鍵,將P+R按鍵按設定的順序及方向排放在裝配治具中,利用粘接劑將P+R按鍵的鍵帽和硅膠內襯粘接在一起。上述按鍵結構存在以下缺點:1、裝配時需要采用專用的工裝治具,裝配和拆卸操作的難度較大,影響生產效率;2、生產成本較高,需耗費大量人工成本進行裝配;3、按鍵之間縫隙較大,灰塵、雜質容易從縫隙處進入遙控器內;4、消費者在按動按鍵時,必須要對準按鍵的中心,對于尺寸較大的按鍵,按動按鍵的邊部得不到信號反饋,且按鍵邊部與中心的按壓手感差距較大,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配簡單、用戶體驗較好的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包括按鍵組件和底蓋,所述按鍵組件包括至少一個按鍵,按鍵的底部固定有至少一個限位卡扣和至少一個定位柱,底蓋上設有與限位卡扣一一對應的限位孔以及與定位柱一一對應的觸點;按鍵組件和底蓋連接時,限位卡扣插入相對應的限位孔中并卡扣在底蓋上,定位柱壓緊在相對應的觸點上。進一步的是:所述按鍵組件包括多個按鍵,所述按鍵為矩形按鍵,相鄰按鍵周邊之間的間隙小于0.1mm,相鄰按鍵周邊之間的段差小于0.1m。進一步的是:所述按鍵的底部固定有四個限位卡扣,四個限位卡扣分別固定在按鍵底部的四角處。進一步的是:所述限位卡扣由矩形立柱和固定在矩形立柱端頭的倒鉤組成,限位孔為與矩形立柱相配合的矩形孔。進一步的是:所述定位柱為十字形定位柱。進一步的是:還包括設置在按鍵組件和底蓋之間的彈片,彈片與底蓋可拆卸連接;所述彈片上設有與定位柱一一對應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為十字形孔,定位柱穿過相對應的定位孔后壓緊在觸點上。進一步的是:所述底蓋上設有凸起的限位臺,所述彈片上設有與限位臺相配合的限位槽。進一步的是:所述彈片通過螺釘與底蓋可拆卸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對按鍵組件與底蓋的裝配結構和裝配方式進行改進,采用限位卡扣和限位孔進行卡扣配合的方式來實現按鍵與底蓋的裝配連接,裝配時只需將按鍵的限位卡扣插入對應的限位孔中即可,裝配方便快捷,能夠有效提高裝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技術通過限位卡扣和定位柱的配合來提高按鍵的反饋效果,消費者按動按鍵的任何地方都能得到良好的信號反饋,按鍵中心和邊部的手感偏差較小,能夠有效提高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爆炸圖;圖2為按鍵組件的背面軸測圖;圖3為底蓋和彈片的結構爆炸圖;圖4為底蓋和彈片的裝配軸測圖;圖中標記為:100-按鍵組件、110-按鍵、120-限位卡扣、130-定位柱、200-底蓋、210-限位孔、220-觸點、230-限位臺、300-彈片、310-定位孔、320-限位槽、400-螺釘。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所公開的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包括按鍵組件100、底蓋200和彈片300。按鍵組件100包括至少一個按鍵110,按鍵110的數量根據設備的功能需求進行設定,本技術中的按鍵110采用大尺寸的矩形按鍵,按鍵110主要采用長寬尺寸為20.5mm×20.5mm的正方形按鍵,按鍵110的周邊未設置邊框,相鄰按鍵110之間的間隙小于0.1mm,極大提高了按鍵組件100整體美觀度的同時可以有效避免因間隙過大而堆積灰塵,并且相鄰按鍵110周邊之間的段差小于0.1m,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按鍵組件100表面的平整度。如圖1和圖2所示,在按鍵110的底部固定有限位卡扣120和定位柱130;如圖1、圖3和圖4所示,在底蓋200上設有與限位卡扣120相配合的限位孔210以及與定位柱130相配合的觸點220。按鍵110底部的限位卡扣120與底蓋200上的限位孔210相配合以實現按鍵110與底蓋200的裝配連接,限位卡扣120由矩形立柱和固定在矩形立柱端頭的倒鉤組成,相應的,限位孔210采用與限位卡扣120的矩形立柱相配合的矩形孔,在進行按鍵110與底蓋200的裝配時,只需要將按鍵110底部的限位卡扣120插入相對應的限位孔210中即可,限位卡扣120上的倒鉤會卡扣在底蓋200上以阻止按鍵110從底蓋200上脫離,本技術中按鍵組件100與底蓋200裝配方便,不需要借助專用的工具,極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人力成本;采用卡扣連接的方式,節省了粘膠成本,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按鍵110、限位卡扣120和定位柱130可采用一體注塑成型,模具制作及注塑工藝簡單。按鍵110底部的定位柱130與底蓋200上的觸點220配合以實現按動按鍵110時的信號反饋,在底蓋200內安裝有帶凸點和軟膠墊和不銹鋼鍋仔片,帶凸點和軟膠墊從底蓋200上設置的通孔中伸出作為觸點220,不銹鋼鍋仔片設置在軟膠墊的下方,這些都是遙控器中常用的信號輸入結構,在此就不再贅述。按鍵110與底蓋200裝配后,按鍵110底部的定位柱130壓緊在相對應的觸點220上,按動按鍵110即可帶動定位柱130將觸點220壓下以實現指令信號的輸入。本技術中為了減小按鍵110中心和周邊的手感偏差,在每個按鍵110的底部設置了四個限位卡扣120,由于采用了矩形按鍵,則四個限位卡扣120分別固定在按鍵110的底部四角處,而底蓋200上則設置對應數量的限位孔210,由于限位卡扣120和限位孔210的限位配合,按動按鍵110時,即使按動位置不是按鍵110的中心,按鍵110的邊部受壓,但限位卡扣120在限位孔210的限位作用下不能發生偏斜,按鍵110只能整體豎直下移,從而使按鍵110周邊和中心的信號反饋一樣,消費者按動按鍵110時周邊與中心的手感偏差小于10%,極大提高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另外,為了進一步降低按鍵110中心和周邊的手感偏差,本技術中將定位柱130設置為十字形定位柱,利用十字形定位柱來填補按鍵110上未設置限位卡扣120的部位,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如圖1、圖3和圖4所示,本技術在按鍵組件100和底蓋200之間設置了彈片300,彈片300通過螺釘400安裝在底蓋200上,彈片300采用不銹鋼材質,在保證彈片300強度的同時能提高一定的彈性。在彈片300上設置有與定位柱130相配合的定位孔310,由于本技術中所采用的定位柱130為十字形定位柱,相應的,定位孔310應當采用相匹配的十字形孔,裝配時定位柱130穿過對應的定位孔310后壓緊在觸點220上;通過定位柱130和定位孔310的配合來實現按鍵110的快速定位,同時對按鍵110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按鍵110發生擺動、串動。另外,在底蓋200上設有凸起的限位臺23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鍵組件(100)和底蓋(200),所述按鍵組件(100)包括至少一個按鍵(110),按鍵(110)的底部固定有至少一個限位卡扣(120)和至少一個定位柱(130),底蓋(200)上設有與限位卡扣(120)一一對應的限位孔(210)以及與定位柱(130)一一對應的觸點(220);按鍵組件(100)和底蓋(200)連接時,限位卡扣(120)插入相對應的限位孔(210)中并卡扣在底蓋(200)上,定位柱(130)壓緊在相對應的觸點(220)上。/n

    【技術特征摘要】
    1.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鍵組件(100)和底蓋(200),所述按鍵組件(100)包括至少一個按鍵(110),按鍵(110)的底部固定有至少一個限位卡扣(120)和至少一個定位柱(130),底蓋(200)上設有與限位卡扣(120)一一對應的限位孔(210)以及與定位柱(130)一一對應的觸點(220);按鍵組件(100)和底蓋(200)連接時,限位卡扣(120)插入相對應的限位孔(210)中并卡扣在底蓋(200)上,定位柱(130)壓緊在相對應的觸點(220)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組件(100)包括多個按鍵(110),所述按鍵(110)為矩形按鍵,相鄰按鍵(110)周邊之間的間隙小于0.1mm,相鄰按鍵(110)周邊之間的段差小于0.1m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電器無邊框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110)的底部固定有四個限位卡扣(120),四個限位卡扣(120)分別固定在按鍵(110)底部的四角處。


    4.如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仁軍,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長虹電子部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日产无码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