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蒸煮茶漏,蒸煮茶漏包括蒸茶漏和煮茶漏,蒸茶漏包括杯狀的蒸茶漏本體,蒸茶漏本體底面開設通孔,通孔連通向上延伸的插接管,蒸茶漏本體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的翻邊;煮茶漏包括杯狀的煮茶漏本體,煮茶漏本體的底面開設貫通的引水口,引水口連通向上延伸的引流管,引流管上端設有引流孔,煮茶漏本體的側壁設有向外延伸且與翻邊適配的定位臺階;蒸茶漏本體的底部和煮茶漏本體的底部均設有用于茶水通過的滲透部;當蒸茶漏懸設在定位臺階上時,引流管穿過插接管內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對不同品種的茶葉進行蒸茶或煮茶,具有功能多樣,蒸煮效果好,操作簡便,使用靈活,安全衛生的特點。衛生的特點。衛生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蒸煮茶漏
[0001]本技術涉及茶具
,尤其涉及一種蒸煮茶漏。
技術介紹
[0002]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漏、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茶漏是品茶常用的茶具之一。目前的泡茶方式一般是直接將茶葉與熱水混合,對茶葉進行浸泡,從而使茶葉的香氣和色澤溶于水中。當然也可以將茶葉置于茶漏中,往茶壺中加入熱水直接泡茶。
[0003]茶漏是泡茶常用的一種器具,能有效的避免飲茶時茶葉直接進入口中,并過濾茶水中殘留的各種雜質,保存茶水中對人體有益物質,提高品茶樂趣。市場上的茶漏基本上只是起到過濾茶葉的作用,用途單一,無法滿足人們對不同品種的茶葉進行煮茶或蒸茶。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提供一種蒸煮茶漏,該蒸煮茶漏能夠對不同品種的茶葉進行蒸茶或煮茶,具有功能多樣,蒸煮效果好,操作簡便,使用靈活,安全衛生的特點。
[0005]技術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6]一種蒸煮茶漏,所述蒸煮茶漏包括蒸茶漏和煮茶漏,所述蒸茶漏包括杯狀的蒸茶漏本體,所述蒸茶漏本體底面開設通孔,所述通孔連通向上延伸的插接管,所述蒸茶漏本體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的翻邊;所述煮茶漏包括杯狀的煮茶漏本體,所述煮茶漏本體的底面開設貫通的引水口,所述引水口連通向上延伸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端設有引流孔,所述煮茶漏本體的側壁設有向外延伸且與所述翻邊適配的定位臺階;所述蒸茶漏本體的底部和煮茶漏本體的底部均設有用于茶水通過的滲透部;當所述蒸茶漏懸設在定位臺階上時,所述引流管穿過插接管內腔。
[0007]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引流管位于煮茶漏本體的底面中央且與其垂直,所述引流管的高度大于煮茶漏本體高度2/3;所述插接管位于蒸茶漏本體的底面中央且與其垂直。
[0008]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插接管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的凸環。
[0009]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引流管頂部封閉,所述引流孔至少2個并沿引流管周向均勻分布。
[0010]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引流孔為三個。
[0011]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定位臺階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用于懸掛在茶壺上的掛環。
[0012]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滲透部為多個且分別沿煮茶漏本體的底部以及蒸茶漏本體的底部周向均勻分布。
[0013]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滲透部為三個,每個所述滲透部為三個豎直設置的條狀通槽。
[0014]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蒸茶漏本體和插接管一體成型,所述煮茶漏本體和引
流管一體成型。
[0015]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蒸茶漏和煮茶漏均為耐高溫玻璃材質。
[0016]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為:
[0017]本技術通過在煮茶漏本體上設置引流管,蒸茶漏本體上設置插接接管,在蒸茶時,蒸茶漏內放入茶葉,將蒸茶漏懸掛在煮茶漏上方,再將煮茶漏懸掛在茶壺上方,煮茶漏本體上的引流管能夠將茶壺中沸騰的水產生的蒸器從引流管上端的引流孔引入蒸茶漏本體內,從而達到對蒸茶漏內的茶葉進行蒸茶的目的。
[0018]煮茶時,在煮茶漏本體內放入茶葉,可以不使用蒸茶漏,將煮茶漏懸掛在茶壺上,加熱茶壺里的水,煮茶漏里面的茶葉能夠通過滲透部使茶壺里的水對煮茶漏內的茶葉進行煮茶。該蒸煮茶漏可以分別對不同品種的茶葉進行蒸茶或煮茶,具有功能多樣,蒸煮茶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衛生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技術的蒸煮茶漏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技術蒸茶漏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技術煮茶漏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技術蒸煮茶漏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示,1、蒸煮茶漏;2、蒸茶漏;21、蒸茶漏本體;22、通孔;23、插接管;231、凸環;24、翻邊;3、煮茶漏;31、煮茶漏本體;32、引水口;33、引流管;331、引流孔;34、定位臺階;35、掛環;4、滲透部;41、條狀通槽;5、茶壺。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1
?
4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5]一種蒸煮茶漏1,蒸煮茶漏1包括蒸茶漏2和煮茶漏3,蒸茶漏2包括杯狀的蒸茶漏本體21,蒸茶漏本體21底面開設通孔22,通孔22連通向上延伸的插接管23,蒸茶漏本體21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的翻邊24;煮茶漏3包括杯狀的煮茶漏本體31,煮茶漏本體31的底面開設貫通的引水口32,引水口32連通向上延伸的引流管33,引流管33上端設有引流孔331,煮茶漏本體31的側壁設有向外延伸且與翻邊24適配的定位臺階34;蒸茶漏本體21的底部和煮茶漏本體31的底部均設有用于茶水通過的滲透部4;當蒸茶漏2懸設在定位臺階34上時,引流管33穿過插接管23內腔。
[0026]本實施例中,引流管33位于煮茶漏本體31的底面中央且與煮茶漏本體31的底面垂直,引流管33的高度大于煮茶漏本體31高度2/3;插接管23位于蒸茶漏本體21的底面中央且與蒸茶漏本體21的底面垂直。
[0027]為了方便拿取蒸茶漏2,在蒸茶漏2的插接管23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的凸環231,在與煮茶漏3配套使用時,通過手來夾持凸環231,可以方便的拿放蒸茶漏2。
[0028]為了保證從引流管33上來的水蒸汽能夠對蒸茶漏本體21蒸茶的均勻性,本實施例的引流管33頂部封閉,引流孔331設置3個并沿引流管33周向均勻分布。
[0029]本實施例的滲透部4為3個,且分別沿煮茶漏本體31的底部周向均勻分布,以及蒸茶漏2的底部周向均勻分布。每個滲透部4包括三個豎直設置的條狀通槽41。條狀通槽41可
以在切割時降低玻璃的內應力,避免蒸煮茶漏1的破碎。
[0030]為了方便將煮茶漏3安裝到茶壺5上,在定位臺階34的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用于懸掛在茶壺5上的掛環35,在蒸煮茶葉的時候,將煮茶漏3懸掛在茶壺5上,使掛環35嵌設在茶壺5口上。
[0031]本實施例的條狀通槽41采用切割技術,在煮茶漏本體31的底部豎向切割,條狀通槽41深入到煮茶漏本體31的底面一部分以及煮茶漏本體31的側壁一部分,以保證煮茶漏3內茶水的滲透;蒸茶漏2上的條狀通槽41也是采用切割技術,在蒸茶漏本體21的底部豎向切割,條狀通槽41深入到蒸茶漏本體21的底面一部分以及蒸茶漏本體21的側壁一部分,以保證蒸茶漏2內茶水的滲透
[0032]為了制造簡便,降低成本,提高強度,本實施例的蒸茶漏本體21和插接管23一體成型,煮茶漏本體31和引流管33一體成型。
[0033]為了提高泡茶的品質,提升茶水的清澈度,保證泡茶的安全衛生,蒸茶漏2和煮茶漏3均為耐高溫玻璃材質。
[0034]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
[0035]在蒸茶時,首先在蒸茶漏2里放入茶葉,將蒸茶漏2懸掛在煮茶漏3上方,再將煮茶漏3懸掛在茶壺5上方,煮茶漏本體31上的引流管33能夠將茶壺5中沸騰的水產生的蒸器從引水口32進入引流管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蒸煮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茶漏包括蒸茶漏和煮茶漏,所述蒸茶漏包括杯狀的蒸茶漏本體,所述蒸茶漏本體底面開設通孔,所述通孔連通向上延伸的插接管,所述蒸茶漏本體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的翻邊;所述煮茶漏包括杯狀的煮茶漏本體,所述煮茶漏本體的底面開設貫通的引水口,所述引水口連通向上延伸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端設有引流孔,所述煮茶漏本體的側壁設有向外延伸且與所述翻邊適配的定位臺階;所述蒸茶漏本體的底部和煮茶漏本體的底部均設有用于茶水通過的滲透部;當所述蒸茶漏懸設在定位臺階上時,所述引流管穿過插接管內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位于煮茶漏本體的底面中央且與其垂直,所述引流管的高度大于煮茶漏本體高度2/3;所述插接管位于蒸茶漏本體的底面中央且與其垂直。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煮茶漏,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東偉,
申請(專利權)人:劉東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