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開啟的電腦機箱用散熱裝置,包括一固定座,一前端與固定座前端轉動連接的蓋體,該蓋體轉動地與固定座上表面成銳角或蓋合于固定座的方型槽及位于方型槽之后的后面板之上,一位于蓋體下方,其前端與蓋體轉動連接并滑動于固定座的方型槽內及后面板下方空間的風扇罩,其內裝有風扇,風扇罩后端側面上的下水平立柱上和固定座前端內側壁上的垂向立柱上分別固定連接拉伸彈簧,不僅可提高散熱效果,并使機箱內增空,便于組裝其它零件。(*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腦機箱用散熱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可開啟的電腦機箱用散熱裝置。電腦主機的機箱內安裝有主機板、CPU、內存儲器及其它電子元器件……等,而這些電子元器件在工作中會產生高溫,若不將所產生的熱量及時排出機箱外,則過高的溫度將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嚴重者甚至導致電腦發生故障,因此,一般的電腦主機均在電腦機箱的箱壁上設置散熱風扇,以將機箱內的熱量排出箱外。傳統的電腦機箱用散熱風扇均設在電腦機箱的后箱壁的垂直壁面上,并在垂直壁面上設有排風孔以排出熱風。只所以將散熱風扇設在電腦機箱的后箱壁上,主要是考慮避免使所排出的熱風吹到人體。然而,大多數電腦使用者在放置電腦時,會將電腦機箱盡量地靠近墻壁以避免過多占用空間;如此,設在電腦機箱后箱壁上的散熱風扇便很接近墻壁,因而造成所排出的熱風會受到墻壁反射而與持續排出的熱風形成干擾,而造成排風不良的缺陷;再者,由于具有升騰的物理現象,故傳統的將散熱風扇設在電腦機箱后箱壁上的排風效果并不能發揮到最大;另外、傳統的電腦機箱散熱風扇不能關閉而隱藏,外界灰塵會通過電腦機箱壁上的排風孔侵入機箱,從而降低電腦中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壽命。本技術主要目的是為了克服傳統電腦機箱用散熱風扇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可開啟的電腦機箱用散熱裝置,該散熱裝置設于電腦機箱的箱壁上,特別是置于電腦機箱上箱壁上,并露出機箱外,以使機箱內熱量可以被更有效地排出機箱外;本技術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開啟的電腦機箱用散熱裝置,該散熱裝置可以轉動地呈開啟而露出機箱上箱壁外并呈傾斜狀態,或呈隱藏于機箱內狀態,即便機箱靠近墻壁非常近,也不會造成所排出的熱風遭墻壁反射而與持續排出的熱風形成干擾的現象發生,所以排風散熱效果較高。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提供的可開啟的電腦機箱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方型槽171的矩形框體結構的固定座17,一個前端與固定座17前端轉動連接的蓋體9,該蓋體9轉動地與固定座17上表面成銳角,或蓋合于固定座17的方型槽171及位于方型槽171之后的后面板172之上,一個位于蓋體9下方,其前端與蓋體9轉動連接并滑動于固定座17的方型槽171內及后面板172下方空間的風扇罩13,風扇罩13的頂面上設有散熱孔或散熱槽,其內裝有散熱風扇14,風扇罩13后端側面上的下水平立柱5上和固定座17前端內側壁上的垂向立柱51上分別固定連接拉伸彈簧8的兩端;所述固定座17的后面板172兩側設有從后端延伸至方型槽171的兩平行導槽4,風罩后端側壁上設置的上水平導柱6位于并滑動于該平行導槽4之內;所述蓋體9與固定座17之間的轉動連接方式為固定在蓋體9前端下方兩側設置一對曲柄,曲柄另一端設有軸孔,一轉軸安裝于該軸孔和位于固定座17前端內側頂壁的軸孔內,蓋體9與固定座17呈轉動連接;所述固定座17安裝于電腦機箱箱壁上的開槽19內,以安裝于電腦機箱上箱壁的開槽19內為最佳;固定座17的后側邊和后面板172上設置上、下對應的上按鈕孔23和下按鈕孔24,一呈 形的按鈕2的上側條21和下側條22分別位于上按鈕孔23和下按鈕孔24之內,上側條21扣住蓋體9后垂邊91;固定座17的框體外側下端設有用以與電腦機箱箱壁固定連接的倒鉤18,并以設有用以與電腦機箱上箱壁固定連接的倒鉤18為最佳。本技術提供的可開啟的電腦機箱散熱裝置,同時具備的優點是在電腦主機非工作狀態時,該散熱裝置可隱藏于機箱內,并自動斷電而讓風扇停止運轉,而當風扇裝置轉動地露出機箱外時則自動通電,風扇開始工作而進行排風散熱;該散熱裝置不會出現傳統散熱風扇易出現的熱風干擾的現象,其散熱效果較傳統者更為良好,并能使機箱內廣增空間而便於組裝其它電子元器件。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技術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安裝于電腦機箱頂板上時的實用狀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呈開啟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的分解示意圖;附圖4為本技術呈開啟狀態時的剖視圖;附圖5為本技術呈閉合狀態時的剖視圖其中開關1按鈕2上按鈕孔23下按鈕孔24壓縮彈簧3上側條21 下側條22 導槽4水平立柱5水平導柱6拉伸彈簧8 蓋體9蓋體前垂邊91 蓋體側板92軸孔11 轉軸12風扇罩13 散熱風扇14固定座17方形槽171前面板172 倒勾18開槽19 電腦機箱20鈕柱25垂向立柱51散熱裝置A由圖可知,本技術提供的可開啟的電腦機箱散熱裝置A,包括一具有方型槽171的矩形框體結構的固定座17,一個前端與固定座17前端轉動連接的蓋體9,該蓋體9轉動地與固定座17上表面成銳角,或蓋合于固定座17的方型槽171及位于方型槽171之后的后面板172之上,一個位于蓋體9下方,其前端與蓋體9轉動連接并滑動于固定座17的方型槽171內及后面板172下方空間的風扇罩13,風扇罩13的頂面上設有散熱孔或散熱槽,其內裝有散熱風扇14,風扇罩13后端側面上的下水平立柱5上和固定座17前端內側壁上的垂向立柱51上分別固定連接拉伸彈簧8的兩端;所述固定座17的后面板172兩側設有從后端延伸至方型槽171的兩平行導槽4,風罩后端側壁上設置的上水平導柱6位于并滑動于該平行導槽4之內;所述蓋體9與固定座17之間的轉動連接方式為固定在蓋體9前端下方兩側設置一對曲柄,曲柄另一端設有軸孔,一轉軸安裝于該軸孔和位于固定座17前端內側頂壁的軸孔內,蓋體9與固定座17呈轉動連接;所述固定座17安裝于電腦機箱箱壁上的開槽19內,以安裝于電腦機箱上箱壁的開槽19內為最佳;固定座17的后側邊和后面板172上設置上、下對應的上按鈕孔23和下按鈕孔24,一呈 形的按鈕2的上側條21和下側條22分別位于上按鈕孔23和下按鈕孔24之內,上側條21扣住蓋體9后垂邊91;固定座17的框體外側下端設有用以與電腦機箱箱壁固定連接的倒鉤18,并以設有用以與電腦機箱上箱壁固定連接的倒鉤18為最佳。本實施例如圖1-圖3所示,利用位于固定座17框體外側下端設置的倒鉤18將本技術的散熱裝置A固定在電腦機箱20上箱體上的開槽19內,按動安鈕2的下側條22使其呈圖2所示的開啟狀態;圖3所示為本技術的分解示意圖,其蓋體9前端下方兩側設置一對曲柄,曲柄另一端設有軸孔,一轉軸安裝于該軸孔和位于固定座17前端內側頂壁的軸孔內,蓋體9與固定座17呈轉動連接;蓋體9的兩側側板92上設有軸孔11,位于風扇罩13前端的水平轉軸12安裝于該軸孔11中,并可軸孔11中轉動,散熱風扇14固定在風扇罩13內,風扇罩13的頂面上設有透氣孔或透氣槽,本實施例為圓環形透氣槽;固定座17為一具有方形槽171的矩形環狀框體,位于方型槽171之后的后面板172兩側設有從后端延伸至方型槽171的兩平行導槽4,風扇罩13側板后端的上水平立柱6位于該平行導槽4之內,并可在平行導槽4內滾動;由圖4可知,風扇罩13側板后端的下水平立柱5上固定安裝拉伸彈簧8,拉伸彈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固定座17內側壁上的垂向立柱51上;固定座17后端的按鈕孔內裝有一按鈕2,按鈕2的鈕柱25上裝有壓縮彈簧3,按鈕2通過壓縮彈簧3固定在固定座17上,按動按鈕2,通過上、下側條21和22控制蓋體9的開合;上述散熱風扇14是一般的小型排風扇,風扇罩13兩側壁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開啟的電腦機箱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方型槽(171)的矩形框體結構的固定座(17),一個前端與固定座(17)前端轉動連接的蓋體(9),該蓋體(9)轉動地與固定座(17)上表面成銳角或蓋合于固定座(17)的方型槽(171)及位于方型槽(171)之后的后面板(172)之上,一個位于蓋體(9)下方,其前端與蓋體(9)轉動連接并滑動于固定座(17)的方型槽(171)內及后面板(172)下方空間的風扇罩(13),風扇罩(13)的頂面上設有散熱孔或散熱槽,其內裝有散熱風扇(14),風扇罩(13)后端側面上的下水平立柱(5)上和固定座(17)前端內側壁上的垂向立柱(51)上分別固定連接拉伸彈簧(8)的兩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植寧,
申請(專利權)人:方植寧,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