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及施工方法,屬于裝配式鋼結構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鋼梁,所述鋼梁上對稱安裝有兩組節點滑移組件,每組所述節點組件均包括安裝在鋼梁上梁翼上的U型件一、安裝在鋼梁下梁翼上的U型件二以及連接U型件一和U型件二的支架,所述U型件一和U型件二相對鋼梁可以位置調節且調整位置后通過固定安裝在鋼梁上,所述支架和U型件二上共同安裝有用于布置墻板骨架的連接板架。該連接節點通過滑移組件和連接板架拼裝而成,結構簡單易安裝,并且滑移組件可在鋼梁上水平滑動,可根據建造需求選擇所需位置,并搭配長度可更改的連接板架,能夠在鋼梁之間形成多面積劃分的墻體,使建筑內使用面積呈多樣化設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及施工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裝配式鋼結構的
,尤其涉及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及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裝配式鋼結構具有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制造、裝配化施工、裝修一體化和信息化管理等特點,能夠有效降低施工現場的勞動強度,縮短施工工期,屬于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施工場地內沒有濕作業,可以顯著減少建筑粉塵、揚塵的情況,顯著降低了由施工所導致的污染。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經成為重要的建筑方式,也是當代中國建筑發展的新源泉。裝配式鋼結構梁柱連接節點在工業化建造中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其性能直接影響結構體系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等。節點域部位能夠傳遞彎矩、軸力、剪力,以梁柱節點的設計為重點,以保證結構的靠靠度和耐久性。現有的裝配式鋼結構中的鋼梁,基本都是通過連接節點直接焊接固定在扁鋼管混凝土柱上,鋼梁與鋼梁之間缺少可靈活移動并固定的墻體連接節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及施工方法,該連接節點通過節點滑移組件和連接板架拼裝而成,結構簡單易安裝,并且節點滑移組件可在鋼梁上水平滑動,移動至合適位置后可固定,可根據建造需求選擇所需位置,并搭配長度可更改的連接板架,能夠在鋼梁之間形成多面積劃分的墻體,使建筑內使用面積呈多樣化設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包括鋼梁,所述鋼梁上對稱安裝有兩組節點滑移組件,每組所述節點組件均包括安裝在鋼梁上梁翼上的U型件一、安裝在鋼梁下梁翼上的U型件二以及連接U型件一和U型件二的支架,所述U型件一和U型件二相對鋼梁可以位置調節且調整位置后通過固定安裝在鋼梁上,所述支架和U型件二上共同安裝有用于布置墻板骨架的連接板架。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鋼梁的上梁翼上開設有連接孔一、下梁翼上開設有連接孔二。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優選地,所述U型件一上開設有與連接孔一適配的栓孔一,所述U型件二上開設有與連接孔二適配的栓孔二。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裝有懸梁架,所述懸梁架通過螺栓與連接板架固定安裝。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連接板架的兩側端均設置有翻邊,所述翻邊和U型件二的側壁上均開設有安裝孔。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優選地,所述U型件一和U型件二分別與鋼梁的上梁翼和下梁翼過渡配合。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連接板架上開設有縱向設置腰型結構的安裝孔。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在鋼梁的上梁翼上等間距開設有連接孔一,下梁翼上等間距開設有連接孔二,U型件一和U型件二上分別開設有栓孔一和栓孔二;隨后,將U型件一、U型件二和支架整體套裝在鋼梁的兩側,并滑移至合適位置處后通過螺栓與鋼梁安裝;最后,通過懸架梁、U型件二與連接板架螺栓連接,后通過連接板架上的腰型孔與墻板骨架進行安裝。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備以下有益效果:該連接節點通過節點滑移組件和連接板架拼裝而成,結構簡單易安裝,并且節點滑移組件可在鋼梁上水平滑動,可根據建造需求選擇所需位置,并搭配長度可更改的連接板架,能夠在鋼梁之間形成多面積劃分的墻體,使建筑內使用面積呈多樣化設置。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前側三維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底側三維結構示意圖。圖中:1、鋼梁;2、U型件一;3、U型件二;4、支架;5、連接板架;6、連接孔一;7、連接孔二;8、栓孔一;9、栓孔二;10、懸梁架;11、翻邊;12、安裝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包括鋼梁1,所述鋼梁1上對稱安裝有兩組節點滑移組件,每組所述節點組件均包括安裝在鋼梁1上梁翼上的U型件一2、安裝在鋼梁1下梁翼上的U型件二3以及連接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的支架4,所述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相對鋼梁1可以位置調節且調整位置后通過固定安裝在鋼梁1上,所述支架4和U型件二3上共同安裝有用于布置墻板骨架的連接板架5。利用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相對鋼梁1可以位置調節且調整位置后通過固定安裝在鋼梁1上,可以滿足現場施工過程中易于實現墻體的準確安裝,操作簡單且結構可靠牢固,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難題。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鋼梁1的上梁翼上開設有連接孔一6、下梁翼上開設有連接孔二7。利用連接孔一6和連接孔二7進行固定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提高整體結構強度。進一步優選地,所述U型件一2上開設有與連接孔一6適配的栓孔一8,所述U型件二3上開設有與連接孔二7適配的栓孔二9。利用栓孔一8和栓孔二9實現與鋼梁1實現安裝。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支架4上固定安裝有懸梁架10,所述懸梁架10通過螺栓與連接板架5固定安裝。通過懸梁架10實現將裝置的可靠安裝,同時提高結構的可靠性和力學強度。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連接板架5的兩側端均設置有翻邊11,所述翻邊11和U型件二3的側壁上均開設有安裝孔12。利用翻邊11可以便于連接板架5實現穩定安裝墻體的效果。進一步優選地,所述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分別與鋼梁1的上梁翼和下梁翼過渡配合。保證鋼梁1與節點滑動組件的相對滑動。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連接板架5上開設有縱向設置腰型結構的安裝孔12。利用腰型安裝孔12可以便于適度調整墻體骨架的安裝位置。實施例1: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包括鋼梁1,所述鋼梁1上對稱安裝有兩組節點滑移組件,每組所述節點組件均包括安裝在鋼梁1上梁翼上的U型件一2、安裝在鋼梁1下梁翼上的U型件二3以及連接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的支架4,所述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分別與鋼梁1的上梁翼和下梁翼過渡配合,所述鋼梁1的上梁翼上開設有連接孔一6、下梁翼上開設有連接孔二7。所述U型件一2上開設有與連接孔一6適配的栓孔一8,所述U型件二3上開設有與連接孔二7適配的栓孔二9,所述支架4上固定安裝有懸梁架10,所述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相對鋼梁1可以位置調節且調整位置后通過固定安裝在鋼梁1上,用于布置墻板骨架的所述連接板架5的兩側端均設置有翻邊11,所述翻邊11和U型件二3的側壁上均開設有安裝通孔,所述U型件二3上通過螺栓安裝在安裝孔12內部用于連接連接板架5,所述支架4通過懸梁架10與螺栓與連接板架5固定安裝,所述連接板架5上開設有縱向設置腰型結構的安裝孔12。實施例2: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包括鋼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梁(1)上對稱安裝有兩組節點滑移組件,每組所述節點組件均包括安裝在鋼梁(1)上梁翼上的U型件一(2)、安裝在鋼梁(1)下梁翼上的U型件二(3)以及連接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的支架(4),所述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相對鋼梁(1)可以位置調節且調整位置后通過固定安裝在鋼梁(1)上,所述支架(4)和U型件二(3)上共同安裝有用于布置墻板骨架的連接板架(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包括鋼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梁(1)上對稱安裝有兩組節點滑移組件,每組所述節點組件均包括安裝在鋼梁(1)上梁翼上的U型件一(2)、安裝在鋼梁(1)下梁翼上的U型件二(3)以及連接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的支架(4),所述U型件一(2)和U型件二(3)相對鋼梁(1)可以位置調節且調整位置后通過固定安裝在鋼梁(1)上,所述支架(4)和U型件二(3)上共同安裝有用于布置墻板骨架的連接板架(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梁(1)的上梁翼上開設有連接孔一(6)、下梁翼上開設有連接孔二(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件一(2)上開設有與連接孔一(6)適配的栓孔一(8),所述U型件二(3)上開設有與連接孔二(7)適配的栓孔二(9)。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模塊化鋼梁墻體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上固定安裝有懸梁架(10),所述懸梁架(10)通過螺栓與連接板架(5)固定安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孔,張首峰,楊圓圓,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