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翻鏟結構及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鉸接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上表面鉸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清淤鏟板,用于鏟除水渠底部的淤泥,所述活動板的上表面鉸接有液壓缸,所述機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軸伸端固定安裝有第一絲桿,所述第一絲桿上螺紋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上鉸接有連桿,啟動第二電機,帶動清淤鏟板順時針轉動,使清淤鏟板插入淤泥內,此時控制液壓缸伸長,同時控制第二電機反轉,從而最終帶動清淤鏟板逆時針轉動,淤泥落在活動板上,并沿著活動板滑入淤泥收集箱內收集起來,對水渠底部的淤泥進行清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翻鏟結構及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利工程
,具體是一種翻鏟結構及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裝置。
技術介紹
水渠是人工開鑿的水道,有干渠、支渠之分。干渠與支渠一般用石砌或水泥筑成,多用于農田灌溉引水。水渠長期使用后,底部往往會堆積淤泥,淤泥是靜水或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經生物化學作用形成、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在有微生物參與作用的條件下形成近代沉積物,富含有機物,通常呈灰黑色;力學強度低,壓縮性強。為了保證水渠的正產使用,需要定期對水渠底部的淤泥進行清理,人工清理費時費力,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翻鏟結構及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翻鏟結構,所述翻鏟結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底部安裝有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本裝置移動位置,所述機架上鉸接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上表面鉸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清淤鏟板,用于鏟除水渠底部的淤泥,所述活動板的上表面鉸接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端部與支撐桿的中部鉸接,所述機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軸伸端固定安裝有第一絲桿,所述第一絲桿的端部與機架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絲桿上螺紋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與機架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為正反轉電機,所述滑塊上鉸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端部與活動板鉸接,所述機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淤泥收集箱,用于存放淤泥。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機架底部的滾輪,所述滾輪上安裝有用于驅動滾輪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為正反轉電機。一種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裝置,包括上述翻鏟結構,還包括清掃組件,所述清掃組件安裝在機架的底部,用于對水渠的底部進行清掃,所述機架的底部還安裝有傳動組件,所述清掃組件通過傳動組件與所述第一絲桿連接,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消毒組件,用于向水渠內噴灑消毒液,所述機架的底部安裝有往復組件,所述消毒組件與往復組件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掃組件包括轉動安裝在機架底部的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安裝有清掃盤,所述清掃盤的下表面分布有刷毛,刷毛與水渠的底部抵接,所述轉軸通過傳動組件與所述第一絲桿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傳動組件包括轉動安裝在機架底部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通過傳動帶與第一絲桿連接,所述傳動軸的端部套設有第一錐齒輪,所述轉軸上套設有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作為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復組件包括轉安裝在機架底部的第二絲桿,所述第二絲桿的端部套設有第三錐齒輪,所述第三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所述第二絲桿上螺紋連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頂部與機架的底部滑動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機架上的水箱,用于存放消毒液,所述移動塊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噴頭。作為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外側壁安裝有增壓泵,所述增壓泵的進水口通過管路與水箱連通,所述增壓泵的出水口通過伸縮軟管與噴頭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當需要對水渠底部的淤泥進行清理時,啟動第二電機,帶動清淤鏟板順時針轉動,使清淤鏟板插入淤泥內,此時控制液壓缸伸長,同時控制第二電機反轉,從而最終帶動清淤鏟板逆時針轉動,淤泥落在活動板上,并沿著活動板滑入淤泥收集箱內收集起來,將水渠底部的淤泥鏟起,投入淤泥收集箱內,對水渠底部的淤泥進行清理,整個過程自動化進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省時省力。并且,利用驅動組件可以驅動本裝置移動位置,在移動的同時對水渠淤泥進行清理,在進行清淤作業的同時,啟動增壓泵,將水箱內的消毒液抽送至噴頭,噴灑在水渠內,從而實現在清淤的同時對水渠進行消毒殺菌,在噴灑的同時,通過設置往復組件,可以帶動噴頭往復移動,擴大噴灑范圍。附圖說明圖1為翻鏟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翻鏟結構工作過程的示意圖。圖3為翻鏟結構中活動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裝置中清掃盤的立體圖。圖中:1-機架;2-滾輪;3-第一電機;4-活動板;5-支撐桿;6-清淤鏟板;7-液壓缸;8-第一絲桿;9-第二電機;10-滑塊;11-連桿;12-轉軸;13-傳動軸;14-傳動帶;15-第一錐齒輪;16-第二錐齒輪;17-清掃盤;18-淤泥收集箱;19-水箱;20-增壓泵;21-第二絲桿;22-第三錐齒輪;23-移動塊;24-噴頭;25-伸縮軟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另外,本專利技術中的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4,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翻鏟結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的底部安裝有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本裝置移動位置,所述機架1上鉸接有活動板4,所述活動板4的上表面鉸接有支撐桿5,所述支撐桿5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清淤鏟板6,用于鏟除水渠底部的淤泥,所述活動板4的上表面鉸接有液壓缸7,所述液壓缸7的端部與支撐桿5的中部鉸接,控制液壓缸7伸縮,可以帶動支撐桿5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動,帶動清淤鏟板6進行翻鏟動作,所述機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9,所述第二電機9的軸伸端固定安裝有第一絲桿8,所述第一絲桿8的端部與機架1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絲桿8上螺紋連接有滑塊10,所述滑塊10與機架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電機9為正反轉電機,控制第二電機9正反轉,可以帶動滑塊10橫向滑動,所述滑塊10上鉸接有連桿11,所述連桿11的端部與活動板4鉸接,滑塊10橫向移動時,可以通過連桿11帶動活動板4轉動,所述機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淤泥收集箱18,用于存放淤泥。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當需要對水渠底部的淤泥進行清理時,啟動第二電機9,帶動滑塊10橫向移動,帶動活動板4順時針轉動,同時控制液壓缸7縮短,帶動支撐桿5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清淤鏟板6順時針轉動,使清淤鏟板6插入淤泥內,此時控制液壓缸7伸長,帶動支撐桿5逆時針轉動,同時控制第二電機9反轉,帶動活動板4逆時針轉動,從而最終帶動清淤鏟板6逆時針轉動,淤泥落在活動板4上,并沿著活動板4滑入淤泥收集箱18內收集起來,如此反復,將水渠底部的淤泥鏟起,投入淤泥收集箱18內,對水渠底部的淤泥進行清理,利用驅動組件可以驅動本裝置移動位置,在移動的同時對水渠淤泥進行清理。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所述驅動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機架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翻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鏟結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的底部安裝有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本裝置移動位置,所述機架(1)上鉸接有活動板(4),所述活動板(4)的上表面鉸接有支撐桿(5),所述支撐桿(5)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清淤鏟板(6),用于鏟除水渠底部的淤泥,所述活動板(4)的上表面鉸接有液壓缸(7),所述液壓缸(7)的端部與支撐桿(5)的中部鉸接,所述機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9),所述第二電機(9)的軸伸端固定安裝有第一絲桿(8),所述第一絲桿(8)的端部與機架(1)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絲桿(8)上螺紋連接有滑塊(10),所述滑塊(10)與機架(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電機(9)為正反轉電機,所述滑塊(10)上鉸接有連桿(11),所述連桿(11)的端部與活動板(4)鉸接,所述機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淤泥收集箱(18),用于存放淤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翻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鏟結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的底部安裝有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本裝置移動位置,所述機架(1)上鉸接有活動板(4),所述活動板(4)的上表面鉸接有支撐桿(5),所述支撐桿(5)的端部固定安裝有清淤鏟板(6),用于鏟除水渠底部的淤泥,所述活動板(4)的上表面鉸接有液壓缸(7),所述液壓缸(7)的端部與支撐桿(5)的中部鉸接,所述機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9),所述第二電機(9)的軸伸端固定安裝有第一絲桿(8),所述第一絲桿(8)的端部與機架(1)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絲桿(8)上螺紋連接有滑塊(10),所述滑塊(10)與機架(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電機(9)為正反轉電機,所述滑塊(10)上鉸接有連桿(11),所述連桿(11)的端部與活動板(4)鉸接,所述機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淤泥收集箱(18),用于存放淤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翻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機架(1)底部的滾輪(2),所述滾輪(2)上安裝有用于驅動滾輪(2)轉動的第一電機(3),所述第一電機(3)為正反轉電機。
3.一種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鏟結構,還包括清掃組件,所述清掃組件安裝在機架(1)的底部,用于對水渠的底部進行清掃,所述機架(1)的底部還安裝有傳動組件,所述清掃組件通過傳動組件與所述第一絲桿(8)連接,所述機架(1)上還安裝有消毒組件,用于向水渠內噴灑消毒液,所述機架(1)的底部安裝有往復組件,所述消毒組件與往復組件連接。
4.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如意,
申請(專利權)人:馮如意,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