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包括第一護網組件,第二護網組件,固定環和覆壓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固定環的設置,將鐵釬穿過固定環,將其固定在堤壩上,有效的加強了護坡網的與堤壩的固定效果,能夠起到較好的固定和防脫作用;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的設置,通過卡扣與卡接件的配合將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進行連接,結構簡單,扣接方便,省去了通過鐵絲擰扣固定的情況,該連接方式安全可靠,不會對操作者造成傷害,有效的提高了組裝效率;覆壓組件的設置,將覆壓組件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的底部,然后將泥土覆蓋在覆壓件本體上的腔體內,對護坡網起到固定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
本技術具體涉及護坡網
,具體是一種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
技術介紹
為消除水害和開發利用水資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務對象分為防洪工程、農田水利工程、水力發電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環境水利工程、海涂圍墾工程等。可同時為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多種目標服務的水利工程,稱為綜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魚道等不同類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實現其目標。水利工程與其他工程相比,影響面廣。水利工程規劃是流域規劃或地區水利規劃的組成部分,而一項水利工程的興建,對其周圍地區的環境將產生很大的影響,既有興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淹沒、浸沒、移民、遷建等不利的一面。目前常見的護坡網大多為金屬絲制成的勾花網,將整個勾花網覆蓋在水利堤壩坡上,由于護坡網的面積較大,只能拆分開來安裝,護坡網與護坡網之間通過鐵絲纏繞固定,連接方式十分緩慢,在用鐵絲纏繞的過程中易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而且固定方式不牢靠,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目前常見的護坡網大多為金屬絲制成的勾花網,將整個勾花網覆蓋在水利堤壩坡上,由于護坡網的面積較大,只能拆分開來安裝,護坡網與護坡網之間通過鐵絲纏繞固定,連接方式十分緩慢,在用鐵絲纏繞的過程中易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而且固定方式不牢靠,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包括第一護網組件,第二護網組件,固定環和覆壓組件,所述的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的頂部均勻固定有固定環;所述的固定環采用多個,該固定環在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的頂部呈一字排開狀設置;所述的覆壓組件可拆卸連接在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的底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的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采用相同結構組成。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的第二護網組件包括勾花網,固定框,卡扣和卡接件,所述的勾花網的兩側均焊接有固定框;所述的卡扣采用多個,自上至下依次焊接在勾花網一側的固定框上;所述的卡接件與卡扣的數目一致,該卡接件自上至下依次焊接在勾花網另一側的固定框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的卡扣與卡接件相匹配,通過卡扣與卡接件的配合將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進行連接,結構簡單,扣接方便,省去了通過鐵絲擰扣固定的情況,該連接方式安全可靠,不會對操作者造成傷害,有效的提高了組裝效率。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的卡扣包括頂帽,扣架體和扣孔,所述的頂帽焊接在扣架體的頂部,該扣架體的中間位置開設有兩個便于彈性卡件卡接的扣孔。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的卡接件包括固定座和彈性卡件,所述的彈性卡件采用2個,并設置為“∠”狀,該彈性卡件采用金屬材質制成,并與固定座焊接固定。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的覆壓組件包括覆壓件本體,腔體和加強板,所述的覆壓件本體上表面設置有多個腔體,該覆壓件本體底部的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加強板;所述的加強板與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采用螺栓固定,將覆壓組件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的底部,然后將泥土覆蓋在覆壓件本體上的腔體內,對護坡網起到固定作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的覆壓件本體采用橡膠材質制成。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將鐵釬穿過固定環,將其固定在堤壩上,有效的加強了護坡網的與堤壩的固定效果,能夠起到較好的固定和防脫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中,固定環的設置,將鐵釬穿過固定環,將其固定在堤壩上,有效的加強了護坡網的與堤壩的固定效果,能夠起到較好的固定和防脫作用;2.本技術中,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的設置,通過卡扣與卡接件的配合將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進行連接,結構簡單,扣接方便,省去了通過鐵絲擰扣固定的情況,該連接方式安全可靠,不會對操作者造成傷害,有效的提高了組裝效率;3.本技術中,覆壓組件的設置,將覆壓組件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一護網組件和第二護網組件的底部,然后將泥土覆蓋在覆壓件本體上的腔體內,對護坡網起到固定作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第二護網組件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卡扣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卡接件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的覆壓組件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一護網組件,2-第二護網組件,21-勾花網,22-固定框,23-卡扣,231-頂帽,232-扣架體,233-扣孔,24-卡接件,241-固定座,242-彈性卡件,3-固定環,4-覆壓組件,41-覆壓件本體,42-腔體,43-加強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包括第一護網組件1,第二護網組件2,固定環3和覆壓組件4,所述的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頂部均勻固定有固定環3;所述的固定環3采用多個,該固定環3在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頂部呈一字排開狀設置;所述的覆壓組件4可拆卸連接在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底部。所述的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采用相同結構組成。所述的第二護網組件2包括勾花網21,固定框22,卡扣23和卡接件24,所述的勾花網21的兩側均焊接有固定框22;所述的卡扣23采用多個,自上至下依次焊接在勾花網21一側的固定框22上;所述的卡接件24與卡扣23的數目一致,該卡接件24自上至下依次焊接在勾花網21另一側的固定框22上。所述的卡扣23與卡接件24相匹配,通過卡扣23與卡接件24的配合將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進行連接,結構簡單,扣接方便,省去了通過鐵絲擰扣固定的情況,該連接方式安全可靠,不會對操作者造成傷害,有效的提高了組裝效率。所述的卡扣23包括頂帽231,扣架體232和扣孔233,所述的頂帽231焊接在扣架體232的頂部,該扣架體232的中間位置開設有兩個便于彈性卡件242卡接的扣孔233。所述的卡接件24包括固定座241和彈性卡件242,所述的彈性卡件242采用2個,并設置為“∠”狀,該彈性卡件242采用金屬材質制成,并與固定座241焊接固定。所述的覆壓組件4包括覆壓件本體41,腔體42和加強板43,所述的覆壓件本體41上表面設置有多個腔體42,該覆壓件本體41底部的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加強板43;所述的加強板43與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采用螺栓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護網組件(1),第二護網組件(2),固定環(3)和覆壓組件(4),所述的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頂部均勻固定有固定環(3);所述的固定環(3)采用多個,該固定環(3)在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頂部呈一字排開狀設置;所述的覆壓組件(4)可拆卸連接在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底部。/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護網組件(1),第二護網組件(2),固定環(3)和覆壓組件(4),所述的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頂部均勻固定有固定環(3);所述的固定環(3)采用多個,該固定環(3)在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頂部呈一字排開狀設置;所述的覆壓組件(4)可拆卸連接在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護網組件(1)和第二護網組件(2)采用相同結構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護網組件(2)包括勾花網(21),固定框(22),卡扣(23)和卡接件(24),所述的勾花網(21)的兩側均焊接有固定框(22);所述的卡扣(23)采用多個,自上至下依次焊接在勾花網(21)一側的固定框(22)上;所述的卡接件(24)與卡扣(23)的數目一致,該卡接件(24)自上至下依次焊接在勾花網(21)另一側的固定框(22)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拼接的水利堤壩護坡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2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朝亮,馬梁,劉曉偉,
申請(專利權)人:楊朝亮,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