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攜式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屬于道路橋梁檢測技術領域,包括底板和第一套管,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套管,底板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把手,第一套管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二調節把手,第一套管的內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當在對橋梁進行檢測時,由于橋梁道路較為地勢較為危險,這時通過轉動第二調節把手,使第一套管可以進行上下伸縮,這時我們將底板抬起,使其位置較為高,然后再將第二調節把手一端的螺紋桿對準螺紋連接孔處,然后擰緊,使其更加穩固,且可以根據橋護欄進行調節檢測裝置的高度,且當把檢測設備調低時,攜帶會更加的便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攜式道路橋梁測量設備
本技術屬于道路橋梁檢測
,具體為一種便攜式道路橋梁測量設備。
技術介紹
道路縱向的基本線型是直線和豎曲線,在直線變坡點設置豎曲線,將兩頭的直線坡面連接成圓順的曲線坡面,供汽車安全、舒適的行駛。規范中所規定的豎曲線最小半徑和最小長度,是保證汽車安全行駛的最低要求,不是最好的設計指標。若要求更平緩的縱面線形,豎曲線的設計半徑應比規定值大3—5倍,有時甚至于10倍。為此雖然須增加一些路基土石方和小型構造物的工程費,但是,可獲得圓滑柔和的升坡和降坡,使駕駛員和乘客在視覺上和心理上,有一種輕松舒適的感覺。如果我們所選用的設計半徑,能使兩相鄰的豎曲線在公切點上彼此連接起來,構成連續曲面縱坡,不僅路容更加美觀,消除直線縱坡的僵硬感,同時還將大大提高載重汽車的營運效益。但現有的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功能單一,在對設有橋梁護欄的地方使用時不能夠快速的對檢測設備調節高度,且監測裝置結構不夠完善,在對較為長的路面進行檢測時并不能夠快速的對檢測的路面進行檢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現有的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功能單一,且檢測效果不夠好,且結構不夠完善的問題,提供一種便攜式道路橋梁測量設備。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便攜式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包括底板和第一套管,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套管,所述底板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把手,所述第一套管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二調節把手,所述第一套管的內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下端轉動連接有腳輪,所述底板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壓力計,所述壓力計的底部配套設置有秤盤,所述底板的一側嵌入設置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測量標桿,所述測量標桿的表面嵌入設置有滑軌,所述測量標桿表面靠近滑軌的一側焊接設置有刻度尺,所述底板的下端焊接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凹槽,所述連接凹槽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球形轉軸,所述球形轉軸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兩側通過滑槽滑動有固定桿,所述底座的表面嵌入設置有水平儀,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檢測腳輪。其中,所述伸縮桿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螺紋連接孔,且螺紋連接孔與第二調節把手的一端螺紋咬合連接。其中,所述壓力計與秤盤和固定桿為一組,且共有兩組分別設置于底板與底座之間,且秤盤與固定桿之間固定連接。其中,所述滑軌與第一調節把手之間呈螺紋咬合連接。其中,所述壓力計通過控制開關與外界電源電性連接。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中,當在對橋梁進行檢測時,由于橋梁道路較為地勢較為危險,這時通過轉動第二調節把手,使第一套管可以進行上下伸縮,這時我們將底板抬起,使其位置較為高,然后再將第二調節把手一端的螺紋桿對準螺紋連接孔處,然后擰緊,使其更加穩固,且可以根據橋護欄進行調節檢測裝置的高度,且當把檢測設備調低時,攜帶會更加的便捷,從而解決了現有的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功能單一,不能夠快速的對檢測設備調節高度的問題。2、本技術中,當檢測設備在進行移動檢測橋梁道路時,通過底座上端與連接凹槽之間通過球形轉軸之間轉動連接,使底座底部的四個檢測腳輪在進行移動時檢測到某些地面不夠平整時,能夠有效的進行翹起,這時通過翹起的一端將受到微小的力通過秤盤與固定桿之間固定連接,將檢測到的數據傳遞至壓力計內,從而進行檢測,從而解決了現有的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功能單一,不能夠有效的對橋梁道路進行檢測的問題。3、本技術中,當在對路面進行檢測時,通過工作人員松動第一調節把手,將測量標桿的底部接觸到地面,通過刻度尺可以知道測量標桿向下調低了多少,使測量設備在進行移動時可以快速的對不平整的路面進行顯示,從而解決了現有的道路橋梁測量設備結構不夠完善,不能夠快速的對檢測的路面進行檢測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簡圖;圖2為本技術中測量標桿結構示意簡圖;圖3為本技術中底座結構示意簡圖。圖中標記:1、底板;101、第一調節把手;2、第一套管;201、第二調節把手;202、伸縮桿;203、腳輪;3、壓力計;301、秤盤;4、第二套管;401、測量標桿;402、滑軌;403、刻度尺;5、連接板;501、彈簧;502、連接凹槽;6、底座;601、固定桿;602、球形轉軸;603、水平儀;604、檢測腳輪。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本技術中:參照圖1-3,一種便攜式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包括底板1和第一套管2,底板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套管2,底板1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把手101,第一套管2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二調節把手201,第一套管2的內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202,伸縮桿202的下端轉動連接有腳輪203,底板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壓力計3,壓力計3的底部配套設置有秤盤301,底板1的一側嵌入設置有第二套管4,第二套管4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測量標桿401,測量標桿401的表面嵌入設置有滑軌402,測量標桿401表面靠近滑軌402的一側焊接設置有刻度尺403,底板1的下端焊接設置有連接板5,連接板5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彈簧501,彈簧50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凹槽502,連接凹槽502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球形轉軸602,球形轉軸602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底座6,底座6的上端兩側通過滑槽滑動有固定桿601,底座6的表面嵌入設置有水平儀603,底座6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檢測腳輪604。參照圖1,進一步的,伸縮桿202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螺紋連接孔,且螺紋連接孔與第二調節把手201的一端螺紋咬合連接,當在對橋梁進行檢測時,由于橋梁道路較為地勢較為危險,這時通過轉動第二調節把手201,使第一套管2可以進行上下伸縮,這時我們將底板1抬起,使其位置較為高,然后再將第二調節把手201一端的螺紋桿對準螺紋連接孔處,然后擰緊,使其更加穩固,且當把檢測設備調低時,攜帶會更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攜式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包括底板(1)和第一套管(2),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套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把手(101),所述第一套管(2)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二調節把手(201),所述第一套管(2)的內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202),所述伸縮桿(202)的下端轉動連接有腳輪(203),所述底板(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壓力計(3),所述壓力計(3)的底部配套設置有秤盤(301),所述底板(1)的一側嵌入設置有第二套管(4),所述第二套管(4)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測量標桿(401),所述測量標桿(401)的表面嵌入設置有滑軌(402),所述測量標桿(401)表面靠近滑軌(402)的一側焊接設置有刻度尺(403),所述底板(1)的下端焊接設置有連接板(5),所述連接板(5)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彈簧(501),所述彈簧(50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凹槽(502),所述連接凹槽(502)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球形轉軸(602),所述球形轉軸(602)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上端兩側通過滑槽滑動有固定桿(601),所述底座(6)的表面嵌入設置有水平儀(603),所述底座(6)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檢測腳輪(60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道路橋梁測量設備,包括底板(1)和第一套管(2),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套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一調節把手(101),所述第一套管(2)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第二調節把手(201),所述第一套管(2)的內部活動連接有伸縮桿(202),所述伸縮桿(202)的下端轉動連接有腳輪(203),所述底板(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壓力計(3),所述壓力計(3)的底部配套設置有秤盤(301),所述底板(1)的一側嵌入設置有第二套管(4),所述第二套管(4)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測量標桿(401),所述測量標桿(401)的表面嵌入設置有滑軌(402),所述測量標桿(401)表面靠近滑軌(402)的一側焊接設置有刻度尺(403),所述底板(1)的下端焊接設置有連接板(5),所述連接板(5)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彈簧(501),所述彈簧(50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凹槽(502),所述連接凹槽(502)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球形轉軸(602),所述球形轉軸(602)的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光茂,袁宏斌,劉秀楓,張源,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中交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內蒙古;1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