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屬于陶瓷上釉修補技術領域,通過在修補腔的內端面上鋪設一層內銜料附著網,內銜料附著網通過粘合劑與修補腔的內端壁相銜接,再向修補腔內填補釉料,釉料鋪設于內銜料附著網的外端面上,實現兩者的嵌設連接,在對釉料烘烤完畢后,內銜料附著網直接嵌設于新釉面層內,不僅提高了新釉面層與修補腔之間的連接穩固性,還有利于提高新釉面層的整體機械強度,使得新釉面層不易從修補腔處脫落,此外,在填補有釉料后的修補腔的外端面貼附一層防粘固化膜,釉料包覆于防粘固化膜內側,有效避免釉料在填補以及烘烤過程中所產生的流平現象,提高新釉面層在成型后的平整性,同時,還有利于提高烘烤溫度的均勻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陶瓷上釉修補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
技術介紹
陶瓷在燒結成型后,需要在其外端面上涂覆一層陶瓷釉,陶瓷釉使得陶瓷器增加機械強度、熱穩定性、介電強度和防止液體、氣體的侵蝕,且還有增加瓷器美觀和便于洗拭、不被塵土粘染等作用。當陶瓷展品或者陶瓷用具端面上的釉層脫落出現裂缺后,既影響美觀,又影響陶瓷的使用壽命。現有的陶瓷表面修復方法的工藝通常包括破口處理、上釉以及烘烤、打磨等步驟。但上釉后的新釉層難以與舊釉層完全融合,尤其針對較大面積的釉面層破損,修補面積較大時,填充修補后的新釉層會因在后續環境影響下還容易再次脫落。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來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通過在修補腔的內端面上鋪設一層內銜料附著網,內銜料附著網通過粘合劑與修補腔的內端壁相銜接,再向修補腔內填補釉料,釉料鋪設于內銜料附著網的外端面上,實現兩者的嵌設連接,在對釉料烘烤完畢后,內銜料附著網直接嵌設于新釉面層內,不僅提高了新釉面層與修補腔之間的連接穩固性,還有利于提高新釉面層的整體機械強度,使得新釉面層不易從修補腔處脫落,此外,在填補有釉料后的修補腔的外端面貼附一層防粘固化膜,釉料包覆于防粘固化膜內側,有效避免釉料在填補以及烘烤過程中所產生的流平現象,提高新釉面層在成型后的平整性,同時,還有利于提高烘烤溫度的均勻性。2.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在陶瓷釉面層上標記裂缺位置,用刻刀在裂缺周邊擴邊開鑿形成修補腔,對修補腔內的修補面進行打磨,打磨后用水清洗晾干,待用;S2、用毛筆在修補面上涂覆一層粘結劑,并向修補面上貼附內銜料附著網,形成內面加強層;S3、向修補腔內填補釉料,釉料與內面加強層相融合,初步壓平;S4、在修補腔外端面貼附一片防粘固化膜,防粘固化膜壓合在釉料外端面,用刮刀輕輕水平刮涂防粘固化膜的外端面,促進釉料在修補腔內的均勻分布;S5、采用紫外光對該防粘固化膜進行烘烤,防粘固化膜內側的釉料慢慢固化,形成新釉面層;S6、待釉料完全固化后,撕去防粘固化膜,對該新釉面層以及新釉面層與原有的釉面層相銜接處進行打磨,即完成對裂缺位置進行上釉修補。進一步的,所述內銜料附著網包括玻璃纖維網面,所述玻璃纖維網面上嵌設附著有多個著料牽引絲,所述著料牽引絲的底端貫穿玻璃纖維網面并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纖維觸角絲。進一步的,所述玻璃纖維網面采用柔性高分子纖維材料制成,所述玻璃纖維網面上開設有滲透孔隙,多個所述纖維觸角絲水平貼合于玻璃纖維網面的內端面上,在填補釉料之前,根據修補腔的面積大小,選擇或裁剪合適大小的內銜料附著網貼附于修補腔內,內銜料附著網與修補腔通過粘合劑相粘接,多組纖維觸角絲與修補腔的內端壁相貼合,易于提高內銜料附著網與修補腔之間的連接穩固性,多個著料牽引絲延伸向外,在填補釉料后,多個著料牽引絲均勻分布于釉料內,一方面對釉料在固化后提高其機械強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所形成的新釉面層與修補腔之間的銜接力度,使得新釉面層不易于脫落。進一步的,所述著料牽引絲包括與多個纖維觸角絲相連接的內加強絲,所述內加強絲的外端壁上包覆一層外熱熔囊皮,所述外熱熔囊皮內部填充有釉料粘接劑。進一步的,所述外熱熔囊皮采用熱熔性材料制成,所述著料牽引絲的徑直長度為3-6mm,在后續烘烤過程中,外熱熔囊皮受高溫熱熔,其本身熱熔形成粘合液體,而溢出的釉料粘接劑充分且均勻地與釉料相接觸粘合,易于提高著料牽引絲與釉料之間的銜接力度,起到多點定位作用。進一步的,所述纖維觸角絲以及內加強絲上均附著有纖維刺,所述內銜料附著網的外端面鋪設有一層納米二氧化硅粉末,進一步提高了內銜料附著網與釉料之間的粘合度,同時增強新釉面層的機械強度。進一步的,所述S4中在貼附防粘固化膜之前,在陶瓷位于修補腔周邊的外端面上用毛筆輕輕刷覆一層清水形成擴延區,所述防粘固化膜的邊緣部與擴延區相貼合。進一步的,所述刮刀將修補腔內多余的釉料沿著防粘固化膜刮涂溢入擴延區,多余的釉料貼附于擴延區與防粘固化膜之間,使得陶瓷未被修補的外端面上也附著有一層薄薄的釉料,易于提高新釉面層與原先釉面層之間的銜接吻合度。進一步的,所述防粘固化膜包括從外至內依次分布的外耐磨層、防粘層,所述外耐磨層與防粘層之間包覆一層導熱層。進一步的,所述導熱層采用柔性導熱材料制成,所述導熱層的內外端面上均嵌設有柔性碳纖維絲,利用紫外光進行照射烘烤時,將防粘固化膜貼附于修補腔的外端面,紫外線的烘烤溫度通過防粘固化膜傳遞至釉料處,有利于提高修補腔內部釉料的烘烤溫度的均勻性。3.有益效果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1)本方案通過在修補腔的內端面上鋪設一層內銜料附著網,內銜料附著網通過粘合劑與修補腔的內端壁相銜接,再向修補腔內填補釉料,釉料鋪設于內銜料附著網的外端面上,實現兩者的嵌設連接,在對釉料烘烤完畢后,內銜料附著網直接嵌設于新釉面層內,不僅提高了新釉面層與修補腔之間的連接穩固性,還有利于提高新釉面層的整體機械強度,使得新釉面層不易從修補腔處脫落,此外,在填補有釉料后的修補腔的外端面貼附一層防粘固化膜,釉料包覆于防粘固化膜內側,有效避免釉料在填補以及烘烤過程中所產生的流平現象,提高新釉面層在成型后的平整性,同時,還有利于提高烘烤溫度的均勻性。(2)內銜料附著網包括玻璃纖維網面,玻璃纖維網面上嵌設附著有多個著料牽引絲,著料牽引絲的底端貫穿玻璃纖維網面并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纖維觸角絲,玻璃纖維網面采用柔性高分子纖維材料制成,玻璃纖維網面上開設有滲透孔隙,多個纖維觸角絲水平貼合于玻璃纖維網面的內端面上,在填補釉料之前,根據修補腔的面積大小,選擇或裁剪合適大小的內銜料附著網貼附于修補腔內,內銜料附著網與修補腔通過粘合劑相粘接,多組纖維觸角絲與修補腔的內端壁相貼合,易于提高內銜料附著網與修補腔之間的連接穩固性,多個著料牽引絲延伸向外,在填補釉料后,多個著料牽引絲均勻分布于釉料內,一方面對釉料在固化后提高其機械強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所形成的新釉面層與修補腔之間的銜接力度,使得新釉面層不易于脫落。(3)著料牽引絲包括與多個纖維觸角絲相連接的內加強絲,內加強絲的外端壁上包覆一層外熱熔囊皮,外熱熔囊皮內部填充有釉料粘接劑,外熱熔囊皮采用熱熔性材料制成,著料牽引絲的徑直長度為3-6mm,在后續烘烤過程中,外熱熔囊皮受高溫熱熔,其本身熱熔形成粘合液體,而溢出的釉料粘接劑充分且均勻地與釉料相接觸粘合,易于提高著料牽引絲與釉料之間的銜接力度,起到多點定位作用。(4)纖維觸角絲以及內加強絲上均附著有纖維刺,內銜料附著網的外端面鋪設有一層納米二氧化硅粉末,進一步提高了內銜料附著網與釉料之間的粘合度,同時增強新釉面層的機械強度。...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nS1、在陶瓷釉面層上標記裂缺位置,用刻刀在裂缺周邊擴邊開鑿形成修補腔(1),對修補腔(1)內的修補面進行打磨,打磨后用水清洗晾干,待用;/nS2、用毛筆在修補面上涂覆一層粘結劑,并向修補面上貼附內銜料附著網(2),形成內面加強層;/nS3、向修補腔(1)內填補釉料,釉料與內面加強層相融合,初步壓平;/nS4、在修補腔(1)外端面貼附一片防粘固化膜(3),防粘固化膜(3)壓合在釉料外端面,用刮刀輕輕水平刮涂防粘固化膜(3)的外端面,促進釉料在修補腔(1)內的均勻分布;/nS5、采用紫外光對該防粘固化膜(3)進行烘烤,防粘固化膜(3)內側的釉料慢慢固化,形成新釉面層;/nS6、待釉料完全固化后,撕去防粘固化膜(3),對該新釉面層以及新釉面層與原有的釉面層相銜接處進行打磨,即完成對裂缺位置進行上釉修補。/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在陶瓷釉面層上標記裂缺位置,用刻刀在裂缺周邊擴邊開鑿形成修補腔(1),對修補腔(1)內的修補面進行打磨,打磨后用水清洗晾干,待用;
S2、用毛筆在修補面上涂覆一層粘結劑,并向修補面上貼附內銜料附著網(2),形成內面加強層;
S3、向修補腔(1)內填補釉料,釉料與內面加強層相融合,初步壓平;
S4、在修補腔(1)外端面貼附一片防粘固化膜(3),防粘固化膜(3)壓合在釉料外端面,用刮刀輕輕水平刮涂防粘固化膜(3)的外端面,促進釉料在修補腔(1)內的均勻分布;
S5、采用紫外光對該防粘固化膜(3)進行烘烤,防粘固化膜(3)內側的釉料慢慢固化,形成新釉面層;
S6、待釉料完全固化后,撕去防粘固化膜(3),對該新釉面層以及新釉面層與原有的釉面層相銜接處進行打磨,即完成對裂缺位置進行上釉修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銜料附著網(2)包括玻璃纖維網面(201),所述玻璃纖維網面(201)上嵌設附著有多個著料牽引絲(202),所述著料牽引絲(202)的底端貫穿玻璃纖維網面(201)并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纖維觸角絲(20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網面(201)采用柔性高分子纖維材料制成,所述玻璃纖維網面(201)上開設有滲透孔隙,多個所述纖維觸角絲(203)水平貼合于玻璃纖維網面(201)的內端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陶瓷裂缺的上釉修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著料牽引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黎明,
申請(專利權)人:劉黎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