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筒紗包裝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29123523 閱讀: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7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筒紗包裝裝置,依次包括:上料工位、覆膜工位、裝袋工位以及封口捆扎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料皮帶和分流皮帶,用于運送筒紗,并根據所述筒紗的規格進行分流;所述覆膜工位包括套膜成型機構和封膜機構,所述筒紗從所述套膜成型機構中穿出,所述封膜機構安裝于所述套膜成型機構的出口處;所述裝袋工位包括合流機構、撐口機構和套袋機構,所述合流機構用于收集一組套膜完成的筒紗,所述撐口機構用于撐開編織袋的開口,所述套袋機構用于將所述筒紗經由所述開口推入所述編織袋中;所述封口捆扎工位包括封口機構和捆扎機構,用于對完成裝填的所述編織袋進行封口和捆扎。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實現筒紗的全自動打包,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筒紗包裝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筒紗包裝裝置。
    技術介紹
    在紡織行業中,經過絡筒工序后會產出筒紗,而單個筒紗從生產完成到成垛運輸還至少要經過排列、覆膜、裝袋、封口、碼垛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完成整個包裝過程。現有的包裝過程通常是依靠人工完成,不僅費時費力,效率低下,且操作過程易發生碰撞,造成筒紗損傷,提高了生產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安全性更高、效率更高的筒紗包裝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筒紗包裝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筒紗包裝裝置,依次包括:上料工位、覆膜工位、裝袋工位以及封口捆扎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料皮帶和分流皮帶,用于運送筒紗,并根據所述筒紗的規格進行分流;所述覆膜工位包括套膜成型機構和封膜機構,所述筒紗從所述套膜成型機構中穿出,所述封膜機構安裝于所述套膜成型機構的出口處;所述裝袋工位包括合流機構、撐口機構和套袋機構,所述合流機構用于收集一組套膜完成的筒紗,所述撐口機構用于撐開編織袋的開口,所述套袋機構用于將所述筒紗經由所述開口推入所述編織袋中;所述封口捆扎工位包括封口機構和捆扎機構,用于對完成裝填的所述編織袋進行封口和捆扎。較佳地,所述上料皮帶的側面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將運送至所述上料皮帶末端的筒紗推送至所述分流皮帶上。較佳地,所述分流皮帶的末端設有導向板,所述導向板的間距可調。較佳地,所述導向板為兩組,所述套膜成型機構為兩組,所述導向板的出口與所述套膜成型機構的入口一一對應。較佳地,所述兩組導向板分別位于所述分流皮帶的兩側。較佳地,所述覆膜工位還包括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用于對所述筒紗進行以水平向為軸的180°翻轉。較佳地,所述封膜機構包括位于所述套膜成型機構的出口處的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所述第二氣缸位于所述出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動端與封切刀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氣缸位于所述出口的下方,且所述第三氣缸的活動端與一封板固定連接。較佳地,所述撐口機構包括第四氣缸、連桿以及鈑金件,所述第四氣缸安裝于所述套袋機構的出口處的支架上,所述鈑金件為兩片,兩片所述鈑金件分設于所述套袋機構的出口的兩側,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動端與所述連桿固定連接,所述連桿與所述鈑金件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筒紗包裝裝置,依次包括:上料工位、覆膜工位、裝袋工位以及封口捆扎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料皮帶和分流皮帶,用于運送筒紗,并根據所述筒紗的規格進行分流;所述覆膜工位包括套膜成型機構和封膜機構,所述筒紗從所述套膜成型機構中穿出,所述封膜機構安裝于所述套膜成型機構的出口處;所述裝袋工位包括合流機構、撐口機構和套袋機構,所述合流機構用于收集一組套膜完成的筒紗,所述撐口機構用于撐開編織袋的開口,所述套袋機構用于將所述筒紗經由所述開口推入所述編織袋中;所述封口捆扎工位包括封口機構和捆扎機構,用于對完成裝填的所述編織袋進行封口和捆扎。本專利技術可實現筒紗的全自動打包,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和圖2分別為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筒紗包裝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筒紗包裝裝置中覆膜工位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筒紗包裝裝置中封口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筒紗包裝裝置中裝袋工位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筒紗包裝裝置中撐口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001-筒紗;100-上料工位、110-上料皮帶、120-分流皮帶、200-覆膜工位、210-套膜成型機構、220-封膜機構、221-第二氣缸、222-封切刀、223-第三氣缸、224-封板、230-翻轉機構、300-裝袋工位、310-合流機構、320-撐口機構、321-第四氣缸、322-連桿、323-鈑金件、330-套袋機構、400-封口捆扎工位、410-捆扎機構。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詳盡的表述上述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列舉出具體的實施例來證明技術效果;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限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筒紗包裝裝置,如圖1至圖6所示,依次包括:上料工位100、覆膜工位200、裝袋工位300以及封口捆扎工位400,以形成完整的筒紗包裝生產線。所述上料工位100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料皮帶110和分流皮帶120,用于運送筒紗001,并根據所述筒紗001的規格進行分流,例如只允許一種規格的筒紗001流入覆膜工位200;所述覆膜工位200包括套膜成型機構210和封膜機構220,所述筒紗001從所述套膜成型機構210中穿出,所述封膜機構220安裝于所述套膜成型機構210的出口處,筒紗001流入實現套膜,流出時直接封口,操作簡單,效率高;所述裝袋工位300包括合流機構310、撐口機構320和套袋機構330,所述合流機構310用于收集一組套膜完成的筒紗001,所述撐口機構320用于撐開編織袋(未圖示)的開口,所述套袋機構330用于將所述筒紗001經由所述開口推入所述編織袋中,采用撐口機構320實現編織袋的撐口動作,避免設備運行過程中的人員操作,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所述封口捆扎工位400包括封口機構(未圖示)和捆扎機構410,用于對完成裝填的所述編織袋進行封口和捆扎。捆扎完成的筒紗001可直接經由傳送帶下料,繼而運送出貨。本專利技術可實現筒紗001的全自動打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較佳地,請重點參考圖1,所述上料皮帶110的側面設有第一氣缸(未圖示),所述第一氣缸將運送至所述上料皮帶110末端的筒紗001推送至所述分流皮帶120上,實現上料和分流的交接。較佳地,所述分流皮帶120的末端設有導向板,所述導向板的間距可調,即分流皮帶120將其上的筒紗001進行規格尺寸限定,并根據生產需求進行分流,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板為兩組,所述套膜成型機構210為兩組,所述導向板的出口與所述套膜成型機構210的入口一一對應,也就是說,通過導向板對筒紗001進行分流,兩組套膜成型機構210同時工作,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另外,所述兩組導向板分別位于所述分流皮帶120的兩側,以節約設備的占地面積。較佳地,請重點參考圖3,所述覆膜工位200還包括翻轉機構230,所述翻轉機構230用于對所述筒紗001進行以水平向為軸的180°翻轉,由于單個筒紗001有大小頭之分,在一組中包含多個筒紗001的情況下,對其中一些筒紗001進行翻轉,變換其大小頭的方向,使大小頭的筒紗001實現交替排布,即一個大頭一個小頭式的交叉分布,可以節約每組筒紗001的占用空間,并增加每組筒紗001的穩定性。較佳地,請重點參考圖4,所述封膜機構220包括位于所述套膜成型機構210的出口處的第二氣缸221和第三氣缸223,所述第二氣缸221位于所述出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氣缸221的活動端與封切刀222固定連接;所述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筒紗包裝裝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上料工位、覆膜工位、裝袋工位以及封口捆扎工位,/n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料皮帶和分流皮帶,用于運送筒紗,并根據所述筒紗的規格進行分流;/n所述覆膜工位包括套膜成型機構和封膜機構,所述筒紗從所述套膜成型機構中穿出,所述封膜機構安裝于所述套膜成型機構的出口處;/n所述裝袋工位包括合流機構、撐口機構和套袋機構,所述合流機構用于收集一組套膜完成的筒紗,所述撐口機構用于撐開編織袋的開口,所述套袋機構用于將所述筒紗經由所述開口推入所述編織袋中;/n所述封口捆扎工位包括封口機構和捆扎機構,用于對完成裝填的所述編織袋進行封口和捆扎。/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筒紗包裝裝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上料工位、覆膜工位、裝袋工位以及封口捆扎工位,
    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料皮帶和分流皮帶,用于運送筒紗,并根據所述筒紗的規格進行分流;
    所述覆膜工位包括套膜成型機構和封膜機構,所述筒紗從所述套膜成型機構中穿出,所述封膜機構安裝于所述套膜成型機構的出口處;
    所述裝袋工位包括合流機構、撐口機構和套袋機構,所述合流機構用于收集一組套膜完成的筒紗,所述撐口機構用于撐開編織袋的開口,所述套袋機構用于將所述筒紗經由所述開口推入所述編織袋中;
    所述封口捆扎工位包括封口機構和捆扎機構,用于對完成裝填的所述編織袋進行封口和捆扎。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紗包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皮帶的側面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將運送至所述上料皮帶末端的筒紗推送至所述分流皮帶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紗包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皮帶的末端設有導向板,所述導向板的間距可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筒紗包裝裝置,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光耀王士國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點動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一区二区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蜜桃|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色综合无码AV网站|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中文AV人妻AV无码中文视频 |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