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生態綠色容器,涉及垃圾容器技術領域,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腔底部設有底層墊料和震動通孔,所述外殼的內腔中部設有震動板、篩網和內箱體,所述外殼的內腔一側固定連接有內導軌,所述內導軌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弧形導軌,所述外殼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外導軌,所述外導軌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外滑塊,所述外滑塊遠離外導軌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腳踏板,所述外滑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牽引繩。該生態綠色容器,通過內導軌、內箱體、內箱滑塊、牽引繩、外滑塊和第一腳踏板的配合設置,解決了現有的垃圾容器難以快速便捷的轉運垃圾的問題,通過內箱體、滲水孔和篩網的配合設置,解決了現有的垃圾容器難以處理垃圾中的水分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生態綠色容器
本技術涉及垃圾容器
,具體為一種生態綠色容器。
技術介紹
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高,對于垃圾處理也有了新的要求?,F有的垃圾容器有很多種類,包括垃圾桶、垃圾管道等等,但是這些垃圾容器難以將垃圾中的水分進行分離,有的垃圾容器甚至會出現垃圾中的水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區域,而且現有的垃圾容器在進行垃圾轉運時,大部分還是需要人力將容器抬起傾倒,費時費力。在中國技術專利申請號:CN201921157830.X中公開有一種適用于新版垃圾分類標準的分類垃圾桶,包括上端開口和至少一分隔板,下端封閉的桶體,所述桶體具有兩相對側以及兩相對側和下端封閉壁圍成的桶腔,所述分隔板滑動連接于所述桶體上,并且所述分隔板在桶體上適于沿其中一相對側的相對方向滑動,所述分隔板將完全的或部分的桶腔分隔為相鄰設置的兩分桶腔。該適用于新版垃圾分類標準的分類垃圾桶,沒有設置處理垃圾中水分的機構,也沒有設置轉運機構,沒有解決現有的垃圾容器難以快速便捷的轉運垃圾,難以處理垃圾中的水分的問題。因此,提出一種生態綠色容器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綠色容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有的垃圾容器難以快速便捷的轉運垃圾,難以處理垃圾中的水分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生態綠色容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腔底部設有底層墊料和震動通孔,所述外殼的內腔中部設有震動板、篩網和內箱體,所述外殼的內腔一側固定連接有內導軌,所述內導軌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弧形導軌,所述外殼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外導軌,所述外導軌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外滑塊,所述外滑塊遠離外導軌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腳踏板,所述外滑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牽引繩,所述牽引繩遠離外滑塊的一端貫穿弧形導軌并固定連接有內箱滑塊,所述內箱體的底部開設有滲水孔,所述震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防塞棒,所述震動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震動導軌,所述震動導軌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震動滑塊,所述震動滑塊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震動導桿,所述震動導桿的中部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震動導桿遠離震動滑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腳踏板,優選的,所述底層墊料由沙土材料制成。優選的,所述篩網與外殼的內腔中部固定連接,所述震動板與外殼滑動連接,所述內箱體與外殼滑動連接,所述弧形導軌與外殼的頂端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內箱滑塊與內導軌滑動連接。優選的,所述滲水孔有多個,多個所述滲水孔呈環形陣列分布。優選的,所述防塞棒有多個,多個所述防塞棒呈環形陣列分布。優選的,所述轉軸與震動通孔固定連接。(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生態綠色容器,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生態綠色容器,首先通過內導軌、內箱體、內箱滑塊、牽引繩、外滑塊和第一腳踏板的配合設置,能夠使使用者通過腳踩第一腳踏板使內箱體升起,避免了費時費力的直接搬運,其次通過弧形導軌的設置,能夠使內箱體在上升到內導軌后進行轉動,以便使用者對內箱體中的垃圾進行傾倒,解決了現有的垃圾容器難以快速便捷的轉運垃圾的問題。2、該生態綠色容器,先通過內箱體、滲水孔和篩網的配合設置,能夠將內箱體中的水分通過重力初步的分離出來,其次通過震動板和防塞棒的配合設置,可以通過踩踏第二腳踏板來使震動板和防塞棒上下震動,內箱體同樣震動,使內箱體中的水分進一步分離出來,同時也阻止了篩網的堵塞,最后通過底層墊料的設置,能夠將分離出來的水分吸收,避免污水流出外殼污染地面,解決了現有的垃圾容器難以處理垃圾中的水分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震動板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震動板結構的仰視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內箱體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中:1、外殼;11、震動通孔;12、內導軌;13、底層墊料;14、弧形導軌;15、外導軌;16、外滑塊;17、第一腳踏板;18、篩網;2、內箱體;21、滲水孔;22、內箱滑塊;23、牽引繩;3、震動板;31、防塞棒;32、震動導軌;33、震動滑塊;34、震動導桿;35、轉軸;36、第二腳踏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5所示,一種生態綠色容器,包括外殼1,外殼1的內腔底部設有底層墊料13和震動通孔11,底層墊料13由沙土材料制成,由沙土材料制成的底層墊料13,造價低廉、便于回收,而且吸收污水的能力較好,外殼1的內腔中部設有震動板3、篩網18和內箱體2,篩網18與外殼1的內腔中部固定連接,震動板3與外殼1滑動連接,內箱體2與外殼1滑動連接,外殼1的內腔一側固定連接有內導軌12,內導軌1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弧形導軌14,弧形導軌14與外殼1的頂端固定連接,外殼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外導軌15,外導軌15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外滑塊16,外滑塊16遠離外導軌1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腳踏板17,外滑塊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牽引繩23,牽引繩23遠離外滑塊16的一端貫穿弧形導軌14并固定連接有內箱滑塊22,內箱滑塊22與內導軌12滑動連接,內箱體2的底部開設有滲水孔21,滲水孔21有多個,多個滲水孔21呈環形陣列分布,首先通過內導軌12、內箱體2、內箱滑塊22、牽引繩23、外滑塊16和第一腳踏板17的配合設置,能夠使使用者通過腳踩第一腳踏板17使內箱體2升起,避免了費時費力的直接搬運,其次通過弧形導軌14的設置,能夠使內箱體2在上升到內導軌12后進行轉動,以便使用者對內箱體2中的垃圾進行傾倒,解決了現有的垃圾容器難以快速便捷的轉運垃圾的問題,震動板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防塞棒31,防塞棒31有多個,多個防塞棒31呈環形陣列分布,震動板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震動導軌32,震動導軌32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震動滑塊33,震動滑塊33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震動導桿34,震動導桿34的中部轉動連接有轉軸35,轉軸35與震動通孔11固定連接,震動導桿34遠離震動滑塊3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腳踏板36,首先通過內箱體2、滲水孔21和篩網18的配合設置,能夠將內箱體2中的水分通過重力初步的分離出來,其次通過震動板3和防塞棒31的配合設置,可以通過踩踏第二腳踏板36來使震動板3和防塞棒31上下震動,內箱體2同樣震動,使內箱體2中的水分進一步分離出來,同時也阻止了篩網18的堵塞,最后通過底層墊料13的設置,能夠將分離出來的水分吸收,避免污水流出外殼1污染地面,解決了現有的垃圾容器難以處理垃圾中的水分的問題。工作原理:使用時,垃圾直接丟進內箱體2中,垃圾中的水分通過重力而下落,通過滲水孔21和篩網18落到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生態綠色容器,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的內腔底部設有底層墊料(13)和震動通孔(11),所述外殼(1)的內腔中部設有震動板(3)、篩網(18)和內箱體(2),所述外殼(1)的內腔一側固定連接有內導軌(12),所述內導軌(1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弧形導軌(14),所述外殼(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外導軌(15),所述外導軌(15)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外滑塊(16),所述外滑塊(16)遠離外導軌(1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腳踏板(17),所述外滑塊(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牽引繩(23),所述牽引繩(23)遠離外滑塊(16)的一端貫穿弧形導軌(14)并固定連接有內箱滑塊(22),所述內箱體(2)的底部開設有滲水孔(21),所述震動板(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防塞棒(31),所述震動板(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震動導軌(32),所述震動導軌(32)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震動滑塊(33),所述震動滑塊(33)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震動導桿(34),所述震動導桿(34)的中部轉動連接有轉軸(35),所述震動導桿(34)遠離震動滑塊(3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腳踏板(36)。/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態綠色容器,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的內腔底部設有底層墊料(13)和震動通孔(11),所述外殼(1)的內腔中部設有震動板(3)、篩網(18)和內箱體(2),所述外殼(1)的內腔一側固定連接有內導軌(12),所述內導軌(1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弧形導軌(14),所述外殼(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外導軌(15),所述外導軌(15)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外滑塊(16),所述外滑塊(16)遠離外導軌(1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腳踏板(17),所述外滑塊(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牽引繩(23),所述牽引繩(23)遠離外滑塊(16)的一端貫穿弧形導軌(14)并固定連接有內箱滑塊(22),所述內箱體(2)的底部開設有滲水孔(21),所述震動板(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防塞棒(31),所述震動板(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震動導軌(32),所述震動導軌(32)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震動滑塊(33),所述震動滑塊(33)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震動導桿(34),所述震動導桿(34)的中部轉動連接有轉軸(35),所述震動導桿(34)遠離震動滑塊(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玲怡,
申請(專利權)人:杜玲怡,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