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核桃去殼榨油一體機,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核桃榨油技術領域;箱體下表面的四角固定有支撐腳,箱體上側壁的中心插設有進料管,箱體前側壁上的開口內嵌設有門體;箱體內部的上側設有去殼機構,去殼機構的下側設有過濾機構,過濾機構的下側設有隔板,隔板的前后兩側分別與箱體前后兩側的內壁固定連接,隔板的下側固定在箱體的內底面上,隔板的一側設有榨油機構,榨油機構的下側設有出油管,出油管的下端插設并固定在箱體的內底面上,箱體一側壁的下側設有出渣口,出渣口外側的下方設有收集箱,收集箱設置于箱體的下側;去殼與榨油為一體的結構,無需人工去殼,提高了去殼的效率,省時省力,減少了工人的勞動量,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核桃去殼榨油一體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核桃榨油
,具體涉及一種核桃去殼榨油一體機。
技術介紹
核桃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高于現有任何一種植物油同比含量,因而對人體有極強的強健功效,核桃油中亞油酸含量較多,為普通菜籽油含量的3至4倍,亞油酸是人體必須的脂肪酸,如缺乏必須帶動脂肪酸,人體所有系統均會出現異常,人體自身不能合成亞油酸,必須靠從食物中攝取,一般的食用植物油如菜籽油不能供給人體正常需要的亞油酸,從而需經常食用核桃油,核桃的榨油需要經歷去殼以及榨油兩個部分,現如今,核桃通過人工采用核桃夾進行去殼,去殼過程自動化較低,且去殼效率低,進而費時費力,降低了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核桃去殼榨油一體機,去殼與榨油為一體的結構,無需人工去殼,提高了去殼的效率,省時省力,減少了工人的勞動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箱體、支撐腳和進料管,箱體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撐腳,該箱體上側壁的中心插設并固定有進料管,箱體前側壁上的開口內嵌設有門體,該門體的一側通過合頁與箱體一側壁的前側旋接,門體的另一側通過十字鎖與箱體另一側壁的前側連接,且門體與箱體前側壁上的開口通過密封條密封設置;它還包含去殼機構、過濾機構、隔板和榨油機構,箱體內部的上側設有去殼機構,該去殼機構的下側設有過濾機構,該過濾機構的下側設有隔板,該隔板的后側與箱體后側的內壁固定連接,隔板的下側固定在箱體的內底面上,隔板的一側設有榨油機構,該榨油機構的下側設有出油管,該出油管的上側呈漏斗狀,出油管的下端插設并固定在箱體的內底面上,箱體一側壁的下側設有出渣口,該出渣口外側的下方設有收集箱,該收集箱設置于箱體的下側;上述的去殼機構由限位板、傳送管、齒輪、轉桿、一號電機和導向管構成,限位板設置于箱體內部的上側,且限位板的外周壁與箱體的內周壁固定連接,限位板上呈矩陣式設有數個進料口,進料口的下側均設有傳送管,該傳送管的上端固定在限位板的下表面上,限位板的下側呈等距分布有數個轉桿,數個轉桿分別設置于同一排的數個傳送管的一側,且數個轉桿的前端分別通過軸承與箱體的前側壁旋接,轉桿的后端穿過轉動輪后,通過軸承與箱體的后側壁旋接,箱體后側外側壁的一側固定有一號電機,該一號電機與外部電源連接,一號電機的輸出軸插設在箱體的后側壁內,且與其中一個轉桿的后端固定連接,數個轉桿上從前至后等距套設并固定有數個齒輪,齒輪與傳送管相對應設置,齒輪相鄰于傳送管的一側嵌設在傳送管內,數個傳送管的外側套設有導向管,該導向管的下側呈漏斗狀,且導向管上側的外周壁與箱體的內周壁固定連接;上述的過濾機構由過濾池、連接板、弧形滑塊、圓形滑軌、導向板、固定框和風扇構成,過濾池懸設在導向管的下側,且過濾池的內徑大于導向管下側的外徑設置,過濾池上側的外周壁上等角通過螺栓固定有連接板,該連接板的上側等角固定在圓形滑軌的內壁上,圓形滑軌的外壁上等角滑動設置有數個弧形滑塊,弧形滑塊固定在箱體左右兩側以及后側的內壁上,箱體左右兩側的內壁上均固定有導向板,該導向板的另一側向下傾斜設置,且左右兩個導向板之間留有空隙,一側的導向板的下側設有固定框,該固定框固定在箱體一側的內壁上,且箱體的一側壁上設有透氣孔,該透氣孔設置于固定框一側的內部,固定框內部的另一側從前至后等距設有數個風扇,且風扇與外部電源連接;上述的榨油機構由固定板、碾壓輪、彈簧、底板和固定架構成,固定板懸設在固定框的下側,固定板的上側呈傾斜狀設置,固定板固定在箱體一側的內壁上,固定板的下表面上呈矩陣式固定有數個彈簧,同一側的數個彈簧的下端分別固定有同一固定架上側的外側壁上,固定架呈倒“U”形設置,固定架的豎板從一側至另一側逐漸增大設置,固定架內部的下側均設有碾壓輪,該碾壓輪的前后兩側分別通過軸承與固定架的前后兩側壁旋接,固定架的后側壁上均固定有二號電機,該二號電機與外部電源連接,二號電機的輸出軸插設在固定架的后側壁內,且與碾壓輪后側的轉動軸固定連接,碾壓輪的下側設有底板,該底板的一側固定在隔板的一側壁上,底板的另一側向下傾斜后,固定在箱體一側的內側壁上,且底板設置于出渣口的內側,底板上等距設有數個出油口。進一步地,所述的過濾池呈漏斗狀設置,過濾池下側的外側壁上套設并固定有蝸輪,該蝸輪的一側嚙合設置有蝸桿,該蝸桿的前端通過支板與箱體的前側壁連接,蝸桿后端的支桿穿過箱體的后側壁后,與從動輪固定連接,從動輪通過傳動帶與主動輪連接,主動輪套設并固定在一號電機的輸出軸上,在對核桃進行擠壓時,一號電機轉動,帶動主動輪轉動,主動輪通過傳動帶帶動從動輪轉動,從動輪帶動蝸桿轉動,蝸桿帶動蝸輪轉動,蝸輪帶動過濾池轉動,進而加快對擠壓后的核桃進行過濾。進一步地,所述的彈簧內部的上側均插設有套管,該套管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上,套管的內部均插設有插桿,該插桿的下端穿過套管的下端后,固定在固定架的上側壁上,彈簧對固定架進行推動時,通過套管與插桿對彈簧進行導向并支撐。進一步地,所述的出渣口的外側設有導向塊,該導向塊固定在箱體一側的外側壁上,導向塊的另一側向下傾斜設置,且導向塊懸設在收集箱的上側,擠壓后的核桃渣經由出渣口排出,且掉至收集箱內。進一步地,所述的隔板相鄰于榨油機構的一側固定有粉碎池,該粉碎池的后側壁與箱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粉碎池的前側抵觸在門體的后側壁上,粉碎池另一側壁的上側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上,粉碎池的底部開設有數個過濾孔,粉碎池的內部設有粉碎輪,該粉碎輪上端中心的前后兩側分別通過軸承與粉碎池的前后兩側壁旋接,粉碎輪的中側設有滑槽,該滑槽內滑動設置有驅動滑塊,驅動滑塊的一側通過軸承旋接有轉動板,該轉動板的另一側與三號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三號電機依次穿過粉碎池的后側壁、箱體的后側壁后,固定在箱體后側的外側壁上,且三號電機與外部電源連接,在使用時,過濾好的核桃仁掉至粉碎池內,啟動三號電機,三號電機帶動轉動板轉動,轉動板帶動驅動滑塊移動并轉動,進而使得驅動滑塊在滑槽內上下滑動,進而帶動粉碎輪以其上端為圓心呈左右搖擺狀,使得核桃仁掉至粉碎輪的下側,在粉碎輪恢復時,則對該核桃仁進行粉碎,粉碎后的核桃仁穿過過濾孔后,掉至底板上。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核桃經由進料管倒入箱體內,且掉至限位板上,再經由數個進料口進入傳送管內,啟動一號電機,一號電機帶動其中一個轉桿轉動,該轉桿帶動其上的轉動輪轉動,該轉動輪通過傳動帶帶動另幾個轉動輪轉動,該轉動輪則帶動各自內部的轉桿轉動,數個轉桿同時帶動各自上的齒輪轉動,齒輪的齒對傳送管內的核桃進行擠壓,使其裂開,裂開后的核桃經由導向管進入過濾池內,經由過濾池過濾后,再經由導向板進行導向,使得核桃仁和較小的核桃殼從兩個導向板之間向下掉落,啟動風扇,由于核桃仁和核桃殼的密度不一樣,在風扇的吹動下,使得核桃殼向隔板遠離風扇的一側移動,最后掉至隔板的一側,核桃仁掉至底板上,啟動二號電機,二號電機帶動碾壓輪轉動,碾壓輪轉動時,對核桃仁進行擠壓,擠壓出的核桃油則穿過出油口滴至出油管內,最后經由出油管排出,核桃渣則經由出渣口排至收集箱內。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核桃去殼榨油一體機,它包含箱體(1)、支撐腳(2)和進料管(3),箱體(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撐腳(2),該箱體(1)上側壁的中心插設并固定有進料管(3),箱體(1)前側壁上的開口內嵌設有門體(4),該門體(4)的一側通過合頁與箱體(1)一側壁的前側旋接,門體(4)的另一側通過十字鎖與箱體(1)另一側壁的前側連接,且門體(4)與箱體(1)前側壁上的開口通過密封條密封設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去殼機構(5)、過濾機構(6)、隔板(7)和榨油機構(8),箱體(1)內部的上側設有去殼機構(5),該去殼機構(5)的下側設有過濾機構(6),該過濾機構(6)的下側設有隔板(7),該隔板(7)的后側與箱體(1)后側的內壁固定連接,隔板(7)的下側固定在箱體(1)的內底面上,隔板(7)的一側設有榨油機構(8),該榨油機構(8)的下側設有出油管(9),該出油管(9)的上側呈漏斗狀,出油管(9)的下端插設并固定在箱體(1)的內底面上,箱體(1)一側壁的下側設有出渣口(10),該出渣口(10)外側的下方設有收集箱(25),該收集箱(25)設置于箱體(1)的下側;/n上述的去殼機構(5)由限位板(5-1)、傳送管(5-2)、齒輪(5-3)、轉桿(5-4)、一號電機(5-5)和導向管(5-6)構成,限位板(5-1)設置于箱體(1)內部的上側,且限位板(5-1)的外周壁與箱體(1)的內周壁固定連接,限位板(5-1)上呈矩陣式設有數個進料口(5-7),進料口(5-7)的下側均設有傳送管(5-2),該傳送管(5-2)的上端固定在限位板(5-1)的下表面上,限位板(5-1)的下側呈等距分布有數個轉桿(5-4),數個轉桿(5-4)分別設置于同一排的數個傳送管(5-2)的一側,且數個轉桿(5-4)的前端分別通過軸承與箱體(1)的前側壁旋接,轉桿(5-4)的后端穿過轉動輪(5-8)后,通過軸承與箱體(1)的后側壁旋接,箱體(1)后側外側壁的一側固定有一號電機(5-5),該一號電機(5-5)與外部電源連接,一號電機(5-5)的輸出軸插設在箱體(1)的后側壁內,且與其中一個轉桿(5-4)的后端固定連接,數個轉桿(5-4)上從前至后等距套設并固定有數個齒輪(5-3),齒輪(5-3)與傳送管(5-2)相對應設置,齒輪(5-3)相鄰于傳送管(5-2)的一側嵌設在傳送管(5-2)內,數個傳送管(5-2)的外側套設有導向管(5-6),該導向管(5-6)的下側呈漏斗狀,且導向管(5-6)上側的外周壁與箱體(1)的內周壁固定連接;/n上述的過濾機構(6)由過濾池(6-1)、連接板(6-2)、弧形滑塊(6-3)、圓形滑軌(6-4)、導向板(6-5)、固定框(6-6)和風扇(6-7)構成,過濾池(6-1)懸設在導向管(5-6)的下側,且過濾池(6-1)的內徑大于導向管(5-6)下側的外徑設置,過濾池(6-1)上側的外周壁上等角通過螺栓固定有連接板(6-2),該連接板(6-2)的上側等角固定在圓形滑軌(6-4)的內壁上,圓形滑軌(6-4)的外壁上等角滑動設置有數個弧形滑塊(6-3),弧形滑塊(6-3)固定在箱體(1)左右兩側以及后側的內壁上,箱體(1)左右兩側的內壁上均固定有導向板(6-5),該導向板(6-5)的另一側向下傾斜設置,且左右兩個導向板(6-5)之間留有空隙,一側的導向板(6-5)的下側設有固定框(6-6),該固定框(6-6)固定在箱體(1)一側的內壁上,且箱體(1)的一側壁上設有透氣孔(6-8),該透氣孔(6-8)設置于固定框(6-6)一側的內部,固定框(6-6)內部的另一側從前至后等距設有數個風扇(6-7),且風扇(6-7)與外部電源連接;/n上述的榨油機構(8)由固定板(8-1)、碾壓輪(8-2)、彈簧(8-3)、底板(8-4)和固定架(8-5)構成,固定板(8-1)懸設在固定框(6-6)的下側,固定板(8-1)的上側呈傾斜狀設置,固定板(8-1)固定在箱體(1)一側的內壁上,固定板(8-1)的下表面上呈矩陣式固定有數個彈簧(8-3),同一側的數個彈簧(8-3)的下端分別固定有同一固定架(8-5)上側的外側壁上,固定架(8-5)呈倒“U”形設置,固定架(8-5)的豎板從一側至另一側逐漸增大設置,固定架(8-5)內部的下側均設有碾壓輪(8-2),該碾壓輪(8-2)的前后兩側分別通過軸承與固定架(8-5)的前后兩側壁旋接,固定架(8-5)的后側壁上均固定有二號電機(8-7),該二號電機(8-7)與外部電源連接,二號電機(8-7)的輸出軸插設在固定架(8-5)的后側壁內,且與碾壓輪(8-2)后側的轉動軸固定連接,碾壓輪(8-2)的下側設有底板(8-4),該底板(8-4)的一側固定在隔板(7)的一側壁上,底板(8-4)的另一側向下傾斜后,固定在箱體(1)一側的內側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核桃去殼榨油一體機,它包含箱體(1)、支撐腳(2)和進料管(3),箱體(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撐腳(2),該箱體(1)上側壁的中心插設并固定有進料管(3),箱體(1)前側壁上的開口內嵌設有門體(4),該門體(4)的一側通過合頁與箱體(1)一側壁的前側旋接,門體(4)的另一側通過十字鎖與箱體(1)另一側壁的前側連接,且門體(4)與箱體(1)前側壁上的開口通過密封條密封設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去殼機構(5)、過濾機構(6)、隔板(7)和榨油機構(8),箱體(1)內部的上側設有去殼機構(5),該去殼機構(5)的下側設有過濾機構(6),該過濾機構(6)的下側設有隔板(7),該隔板(7)的后側與箱體(1)后側的內壁固定連接,隔板(7)的下側固定在箱體(1)的內底面上,隔板(7)的一側設有榨油機構(8),該榨油機構(8)的下側設有出油管(9),該出油管(9)的上側呈漏斗狀,出油管(9)的下端插設并固定在箱體(1)的內底面上,箱體(1)一側壁的下側設有出渣口(10),該出渣口(10)外側的下方設有收集箱(25),該收集箱(25)設置于箱體(1)的下側;
上述的去殼機構(5)由限位板(5-1)、傳送管(5-2)、齒輪(5-3)、轉桿(5-4)、一號電機(5-5)和導向管(5-6)構成,限位板(5-1)設置于箱體(1)內部的上側,且限位板(5-1)的外周壁與箱體(1)的內周壁固定連接,限位板(5-1)上呈矩陣式設有數個進料口(5-7),進料口(5-7)的下側均設有傳送管(5-2),該傳送管(5-2)的上端固定在限位板(5-1)的下表面上,限位板(5-1)的下側呈等距分布有數個轉桿(5-4),數個轉桿(5-4)分別設置于同一排的數個傳送管(5-2)的一側,且數個轉桿(5-4)的前端分別通過軸承與箱體(1)的前側壁旋接,轉桿(5-4)的后端穿過轉動輪(5-8)后,通過軸承與箱體(1)的后側壁旋接,箱體(1)后側外側壁的一側固定有一號電機(5-5),該一號電機(5-5)與外部電源連接,一號電機(5-5)的輸出軸插設在箱體(1)的后側壁內,且與其中一個轉桿(5-4)的后端固定連接,數個轉桿(5-4)上從前至后等距套設并固定有數個齒輪(5-3),齒輪(5-3)與傳送管(5-2)相對應設置,齒輪(5-3)相鄰于傳送管(5-2)的一側嵌設在傳送管(5-2)內,數個傳送管(5-2)的外側套設有導向管(5-6),該導向管(5-6)的下側呈漏斗狀,且導向管(5-6)上側的外周壁與箱體(1)的內周壁固定連接;
上述的過濾機構(6)由過濾池(6-1)、連接板(6-2)、弧形滑塊(6-3)、圓形滑軌(6-4)、導向板(6-5)、固定框(6-6)和風扇(6-7)構成,過濾池(6-1)懸設在導向管(5-6)的下側,且過濾池(6-1)的內徑大于導向管(5-6)下側的外徑設置,過濾池(6-1)上側的外周壁上等角通過螺栓固定有連接板(6-2),該連接板(6-2)的上側等角固定在圓形滑軌(6-4)的內壁上,圓形滑軌(6-4)的外壁上等角滑動設置有數個弧形滑塊(6-3),弧形滑塊(6-3)固定在箱體(1)左右兩側以及后側的內壁上,箱體(1)左右兩側的內壁上均固定有導向板(6-5),該導向板(6-5)的另一側向下傾斜設置,且左右兩個導向板(6-5)之間留有空隙,一側的導向板(6-5)的下側設有固定框(6-6),該固定框(6-6)固定在箱體(1)一側的內壁上,且箱體(1)的一側壁上設有透氣孔(6-8),該透氣孔(6-8)設置于固定框(6-6)一側的內部,固定框(6-6)內部的另一側從前至后等距設有數個風扇(6-7),且風扇(6-7)與外部電源連接;
上述的榨油機構(8)由固定板(8-1)、碾壓輪(8-2)、彈簧(8-3)、底板(8-4)和固定架(8-5)構成,固定板(8-1)懸設在固定框(6-6)的下側,固定板(8-1)的上側呈傾斜狀設置,固定板(8-1)固定在箱體(1)一側的內壁上,固定板(8-1)的下表面上呈矩陣式固定有數個彈簧(8-3),同一側的數個彈簧(8-3)的下端分別固定有同一固定架(8-5)上側的外側壁上,固定架(8-5)呈倒“U”形設置,固定架(8-5)的豎板從一側至另一側逐漸增大設置,固定架(8-5)內部的下側均設有碾壓輪(8-2),該碾壓輪(8-2)的前后兩側分別通過軸承與固定架(8-5)的前后兩側壁旋接,固定架(8-5)的后側壁上均固定有二號電機(8-7),該二號電機(8-7)與外部電源連接,二號電機(8-7)的輸出軸插設在固定架(8-5)的后側壁內,且與碾壓輪(8-2)后側的轉動軸固定連接,碾壓輪(8-2)的下側設有底板(8-4),該底板(8-4)的一側固定在隔板(7)的一側壁上,底板(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建黎,張子昊,
申請(專利權)人:馮建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