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過檢測觸控板的感應面積進行手勢識別的方法,包括判斷觸碰對象是否觸碰到觸控板,以及由觸控感應模塊向主機送出位置信息,其特征是所述觸控感應模塊的內部輸出包括位置信號(X,Y)、輸入個數感應量N和感應面積S;所述判斷觸碰對象是否觸碰到觸控板的步驟包括:檢測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的輸入個數感應量N;若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0跳變為1,則持續檢測此時刻感應面積S的變化;若檢測到此時刻感應面積S有增大的趨勢,表示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以及送出一確認觸碰信號;若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1跳變為0,則持續檢測此時刻感應面積S的變化;若檢測到此時刻感應面積S有減小的趨勢,表示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觸控板的手勢識別方法,尤其是一種通過檢測觸控板的感 應面積進行手勢識別的方法。
技術介紹
如今觸控板已廣泛應用于個人數字處理(PDA)、手機、掌上電腦、平板計 算機等電子設備上。觸控板是供使用者用手或導電性對象(例如觸控筆)在面 板上滑動或接觸的輸入裝置,可以使光標產生相對移動和支持其他延伸性功 能,如按鍵仿真功能等。現有的觸控板手勢主要有單擊、雙擊、拖拽等。目前,觸控板的手勢檢測 識別方法主要通過檢測觸控板的電容感應量的大小來確定觸碰對象是否接觸 或離開觸控板,來產生時序的組合,從而實現不同的手勢操作,難以滿足實效 性和精確度的更高要求,因為電容量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濕度,溫度,無線 電)的干擾,為解決上述問題,已經出現了一些改良技術,如專利號為 200510077572的專利中,是根據設立電容閥值和變化趨勢來減小這種外界干 擾,或者根據壓力的閥值來判斷觸碰和手勢的有效性。但這些方法不能從根本 上克服傳統觸控板手勢識別方法中僅僅依靠檢測電容的改變來判定是否觸控 的弊端,所以亟需一種抗干擾且精確度高的觸控板手勢識別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根據系統感應面積來確認觸碰和手勢的方法,可以提供一個更精確的判斷方法,更一步減少了外界環境的影響。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包括判斷觸碰對象是否觸碰到觸控板,以及由觸控感應模塊向主機送出位置信息,其特征是所述觸控感應模塊的內部輸出包括位置信號(X, Y)、輸入個數感應量N和感應面積S;所述判斷觸碰對象是否觸碰到觸控板的步驟包括檢測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的輸入個數感應量N;若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0跳變為1 ,則持續檢測此時刻感應面積S的變化;若檢測到此時刻感應面積S有增大的趨勢,表示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以及送出一確認觸碰信號;若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1跳變為0,則持續檢測此時刻感應面積S的變化;若檢測到此時刻感應面積S有減小的趨勢,表示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所述輸入個數感應量N為觸碰到觸控板的觸碰對象的個數,輸入個數感應量N的值為0或1。所述感應面積s為觸碰對象接觸到觸控板時在觸控板上的感應區域的面積大小。還包括以下步驟確認一個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該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計算觸碰對象第一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l;若時間間隔Ttapl小于第一時間間隔,同時大于第二時間間隔,且在時間間隔Ttapl內,曾檢測到感應面積S大于一個預設的輕擊識別閥值S tap;確認觸碰對象離開后的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沒有檢測到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向主機送出單擊信號。還包括以下步驟確認一個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該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計算觸碰對象第一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l;若時間間隔Ttapl小于第一時間間隔,同時大于第二時間間隔,且在時間間隔Ttapl內,曾檢測到感應面積S大于一個預設的輕擊識別閥值S tap;確認一個觸碰對象第二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觸碰對象第二次離開觸控板;計算觸碰對象第一次離開觸控板到第二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lO;若時間間隔TtaplO小于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則計算觸碰對象第二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2;若時間間隔Ttap2小于第一時間間隔,同時大于第二時間間隔,且在時間間隔Ttap2內,曾檢測到感應面積S大于一個預設的輕擊識別閥值S tap;確認觸碰對象第二次離開后的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沒有檢測到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向主機送出雙擊信號。還包括以下步驟確認一個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該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計算觸碰對象第一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l;若時間間隔Ttapl小于第一時間間隔,同時大于第二時間間隔,且在時間間隔Ttapl內,曾檢測到感應面積S大于一個預設的輕擊識別閥值S tap;確認一個觸碰對象第二次觸碰到觸控板;計算觸碰對象第一次離開觸控板到第二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l0;若時間間隔TtaplO小于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則計算觸碰對象第二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2;若時間間隔Ttap2大于第二時間間隔,且在時間間隔Ttap2內,曾檢測到感應面積S大于一個預設的輕擊識別閥值S tap;且在此后沒有檢測到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向主機送出拖拽信號。所述向主機送出位置信息的步驟包括確認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后的一個預設時間間隔內,沒有檢測到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判定觸碰對象為將要或正在進行一個移動動作,持續向主機發送一個觸碰對象的位置信號(X, Y)。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克服了傳統觸控板手勢識別方法僅依靠檢測電容的改變來判定觸碰對象是否觸控觸控板,容易受到干擾的弊端,具有抗干擾,精確度高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的感應面積s變化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三的感應面積S變化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四的感應面積S變化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五的感應面積S變化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一種,其中判斷觸碰對象是否觸碰到觸控板的步驟包括檢測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的輸入個數感應量N;若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0跳變為1 ,則持續檢測此時刻感應面積S的變化;若檢測到此時刻感應面積S有增大的趨勢,表示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以及送出一確認觸碰信號;若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1跳變為0,則持續檢測此時刻感應面積S的變化;若檢測到此時刻感應面積s有減小的趨勢,表示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結合圖l,當感應面積S從零值變為正值時,即恰好感應到有觸碰對象接觸觸碰板,觸控感應模塊的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O跳變為1;當感應面積S較前一時刻減小時,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1跳變為0。圖1中,當感應面積s的曲線斜率為正值時,表示感應面積s有增大的趨勢,則觸碰對象觸碰到觸碰板;當感應面積S的曲線斜率為負值時,表示感應面積s有減小的趨勢,則觸碰對象離開觸碰板。實施例二。一種,其中向主機送出位置信息的步驟包括確認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后的一個預設時間間隔內,沒有檢測到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判定觸碰對象為將要或正在進行一個移動動作,由觸控感應模塊持續向主機發送一個觸碰對象的位置信號(X, Y)。實施例三。結合圖2, 一種,其中向主機送出單擊手勢信號包括以下步驟確認一個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該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計算觸碰對象第一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l;若時間間隔Ttapl小于第一時間間隔,同時大于第二時間間隔,且在時間間隔Ttapl內,曾檢測到感應面積S大于一個預設的輕擊識別閥值Stap;確認觸碰對象離開后的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沒有檢測到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由觸控感應模塊向主機送出單擊信號。實施例四。結合圖3, 一種,其中向主機送出雙擊手勢信號包括以下步驟確認一個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該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計算觸碰對象第一次觸碰到觸控板的時間間隔Ttap 1;若時間間隔Ttapl小于第一時間間隔,同時大于第二時間間隔,且在時間間隔Ttapl內,曾檢測到感應面積S大于一個預設的輕擊識別閥值S tap;確認一個觸碰對象第二次觸碰到觸控板;確認觸碰對象第二次離開觸控板;計算觸碰對象第一次離開觸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通過檢測觸控板的感應面積進行手勢識別的方法,包括判斷觸碰對象是否觸碰到觸控板,以及由觸控感應模塊向主機送出位置信息,其特征是所述觸控感應模塊的內部輸出包括位置信號(X,Y)、輸入個數感應量N和感應面積S; 所述判斷觸碰對象是否觸碰 到觸控板的步驟包括: 檢測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的輸入個數感應量N; 若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0跳變為1,則持續檢測此時刻感應面積S的變化; 若檢測到此時刻感應面積S有增大的趨勢,表示觸碰對象觸碰到觸控板,以及送出一確認觸碰信號 ; 若輸入個數感應量N從1跳變為0,則持續檢測此時刻感應面積S的變化; 若檢測到此時刻感應面積S有減小的趨勢,表示觸碰對象離開觸控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錦維,翟先旭,鐘鋼,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瀚瑞微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