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王正音專利>正文

    一種立體頸椎枕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8394920 閱讀: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6
    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寢具。技術方案是:一種立體頸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上至下依次疊合布置的表層布、第一中層布、第二中層布和底層布,還包括圍繞在第一中層布四周邊沿和第二中層布四周邊沿的夾縫布以及用于調整頸椎枕高度的墊塊和枕芯;所述夾縫布的頂部邊沿和底部邊沿分別通過縫紉線與第一中層和第二中層布的四周邊沿縫合連接,從而在第一中層布、第二中層布和夾縫布之間形成用于容置墊塊的立體容置空間;所述立體容置空間中部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后腦勺的凹陷區(qū);所述夾縫布的前部設置著帶有拉鏈的開口。該頸椎枕可避免睡眠者在使用時頭部向枕頭邊緣滑落,能夠與人體頸部曲線相適合,使睡眠者的頭部感到更加舒適,高度可調節(jié)。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立體頸椎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寢具,具體是一種立體頸椎枕。
    技術介紹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識到,人體的脊柱,從正面看是一條直線,但側面看具有三個生理彎曲的曲線;為了保護頸部的正常生理彎曲,人們睡眠時必須采用枕頭。其中,枕頭高度是否合適直接關系到人體脊柱曲線是否能夠保持正常狀態(tài),關系到人的睡眠質量和身體健康。常規(guī)的枕頭包括枕芯與包覆著枕芯的枕套(參見圖6);現(xiàn)有的枕套通常是采用兩塊長方形布片上下疊合后再將四周邊沿縫合連接形成。這種枕頭由于自身結構所限,通常呈中間高邊緣低的形狀,無法抬高頸部,并且睡眠者在使用過程中頭部容易向枕頭邊沿滑落。另外,枕頭高度固定不可調節(jié),不利于改善睡眠質量,無法保證身體健康。因而,有必要對枕頭結構進行研究創(chuàng)新,以解決現(xiàn)有枕頭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的不足,提供一種頸椎枕,該頸椎枕可避免睡眠者在使用時頭部向枕頭邊緣滑落,并且能夠與人體頸部曲線相適合,使睡眠者的頭部感到更加舒適,從而改善睡眠質量,具有高度可調節(jié)、美觀、使用方便和成本較低的特點。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體頸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上至下依次疊合布置的表層布、第一中層布、第二中層布和底層布,還包括圍繞在第一中層布四周邊沿和第二中層布四周邊沿的夾縫布以及用于調整頸椎枕高度的墊塊和枕芯;所述夾縫布的頂部邊沿和底部邊沿分別通過縫紉線與第一中層和第二中層布的四周邊沿縫合連接,從而在第一中層布、第二中層布和夾縫布之間形成用于容置墊塊的立體容置空間;所述立體容置空間中部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后腦勺的凹陷區(qū);所述夾縫布的前部設置著帶有拉鏈的開口作為墊塊進出的門戶;所述表層布的左側邊沿和右側邊沿中,至少有一側邊沿與第一中層布之間形成敞口,其余邊沿均縫合于夾縫布的頂部邊沿;所述表層布與第一中層布之間形成容納枕芯的枕芯容置空間;或/和,所述底層布的左側邊沿和右側邊沿中,至少有一側邊沿與第二中層布之間形成敞口;其余邊沿均縫合于夾縫布的底部邊沿;所述底層布與第二中層布之間形成容納枕芯的枕芯容置空間;所述表層布或/和底層布的敞口一側邊沿還由外而內翻折并往頸椎枕的中央部位延伸,從而形成袋口朝內的口袋,以定位枕芯。所述第一中層布中部與第二中層布中部通過車縫線縫合連接;所述車縫線包括間隔距離豎直布置的兩道豎直車縫線以及位于兩道豎直車縫線之間且間隔距離水平布置的兩道水平車縫線;兩道豎直車縫線將墊塊容置空間分隔成左、中、右三個矩形空間;兩道水平車縫線將中部的矩形空間分隔成前、中、后三個條狀空間;其中,左、右兩個矩形空間以及前、后兩個條狀空間內部均填充有所述墊塊,從而在中部條狀空間位置處形成所述凹陷區(qū)。所述夾縫布由寬度相同的兩個長邊布條和兩個短邊布條組成;兩個長邊布條分別位于枕芯容置空間的前側和后側;兩個短邊布條分別位于枕芯容置空間的左側和右側。所述夾縫布為單獨一根細長布條。所述夾縫布的寬度為4-10cm。所述豎直縫紉線與第一中層布前側邊沿的距離以及與第一中層布后側邊沿的距離分別為5-10cm。所述表層布或底層布的敞口一側邊沿延伸長度為頸椎枕長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墊塊和枕芯內部填充有彈性填充物。所述彈性填充物為海綿、乳膠、噴膠棉以及仿絲棉中的一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設置有夾縫布,與現(xiàn)有枕頭相比增大了表層布與底層布之間的立體空間,使得枕頭四周也具有一定高度,使用時不會像現(xiàn)有枕頭那樣因枕頭邊緣過低而使睡眠者頭部向枕頭邊緣滑落,同時提高了枕頭的立體感和美觀度。2、車縫線將第一中層布與第二中層布之間的墊塊容置空間進行分隔,其中左、右兩個矩形空間以及前、后兩個條狀空間內部均填充有墊塊,從而在中部條狀空間位置處形成用于容置后腦勺的凹陷區(qū),可保證使用者在睡眠過程中的頸椎始終處于正確姿態(tài),改善頸椎部位的受力狀況,提高睡眠質量。3、表層布與第一中層布之間、第二中層布與底層布之間分別形成枕芯容置空間,并且枕芯容置空間兩側設置成敞口,方便枕芯由敞口側對枕芯進行填充;通過向枕芯容置空間中取放枕芯,可調節(jié)頸椎枕的高度,滿足了睡眠者對不同高度的需求。4、表層布和底層布的敞口一側邊沿翻折延伸后形成口袋狀,可以容納枕芯,同時表層布或底層布的翻折處(即口袋的袋底)可抵頂在枕芯端部,對枕芯進行定位,避免枕芯從敞口處滑出。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剖視圖(剖面平行于枕頭的長度方向)。圖4為墊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枕芯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現(xiàn)有枕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1、表層布;2、第一中層布;3、第二中層布;4、底層布;5、夾縫布;6、延伸段;7、墊塊;8、枕芯;9、凹陷區(qū);10、豎直車縫線;11、水平車縫線;12、敞口;13、拉鏈。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的立體頸椎枕,包括從上至下依次疊合布置的表層布1、第一中層布2、第二中層布3和底層布4、圍繞第一中層布四周邊沿和第二中層布四周邊沿的夾縫布5以及用于調整頸椎枕高度的墊塊7和枕芯8。所述夾縫布的頂部邊沿和底部邊沿分別通過縫紉線(圖中未顯示)與第一中層的四周邊沿和第二中層布的四周邊沿縫合,從而在第一中層布、第二中層布和夾縫布之間形成用于容置墊塊的立體容置空間;所述立體容置空間中部凹陷,從而形成用于容置后腦勺的凹陷區(qū)。所述夾縫布的前部設置有拉鏈13;使用時可從拉鏈處增減墊塊,從而調節(jié)第一中層布與第二中層布之間的厚度。本實施例中,所述夾縫布由寬度相同的兩個長邊布條和兩個短邊布條連接而成;兩個長邊布條分別位于枕芯容置空間的前側和后側(長邊布條平行于枕頭的長度方向);兩個短邊布條分別位于枕芯容置空間的左側和右側(短邊布條平行于枕頭的寬度方向);兩個長邊布條和兩個短邊布條也可以為一體,此時夾縫布展開后為單根的細長布條,使用時細長布條圍繞在第一中布和第二中層布的四周邊沿并且首尾縫合進行密封。作為優(yōu)選,所述夾縫布的寬度為4-10cm。與現(xiàn)有枕頭相比,夾縫布增大了表層布與底層布之間的空間,使得填充了墊片和枕芯后的枕頭四周具有一定立體高度,不會像現(xiàn)有枕頭一樣因邊緣過低而使睡眠者的頭部向枕頭邊緣滑落,同時提高了枕頭的立體感和美觀度。所述第一中層布中部與第二中層布中部通過車縫線(圖2中的雙點劃線為車縫線的縫合位置)相互縫合連接;所述車縫線包括間隔距離豎直布置的兩道豎直車縫線10以及位于兩道豎直車縫線之間且間隔距離水平布置的兩道水平車縫線11;兩道豎直車縫線將立體容置空間分隔成左、中、右三個矩形空間;兩道水平車縫線將中部的矩形空間分隔成前、中、后三個條狀空間;其中,左、右兩個矩形空間以及前、后兩個條狀空間內部均填充有所述墊塊(可根據(jù)需要,在每個空間疊合一塊以上墊塊,以增加厚度;每個空間也可不放置墊塊),從而在中部條狀空間位置處形成所述凹陷區(qū)。作為優(yōu)選,所述豎直縫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立體頸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上至下依次疊合布置的表層布(1)、第一中層布(2)、第二中層布(3)和底層布(4),還包括圍繞在第一中層布四周邊沿和第二中層布四周邊沿的夾縫布(5)以及用于調整頸椎枕高度的墊塊(7)和枕芯(8);所述夾縫布的頂部邊沿和底部邊沿分別通過縫紉線與第一中層和第二中層布的四周邊沿縫合連接,從而在第一中層布、第二中層布和夾縫布之間形成用于容置墊塊的立體容置空間;所述立體容置空間中部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后腦勺的凹陷區(qū);所述夾縫布的前部設置著帶有拉鏈(13)的開口作為墊塊進出的門戶;/n所述表層布的左側邊沿和右側邊沿中,至少有一側邊沿與第一中層布之間形成敞口(12);其余邊沿均縫合于夾縫布的頂部邊沿;所述表層布與第一中層布之間形成容納枕芯的枕芯容置空間;或/和,/n所述底層布的左側邊沿和右側邊沿中,至少有一側邊沿與與第二中層布之間形成敞口;其余邊沿均縫合于夾縫布的底部邊沿;所述底層布與第二中層布之間形成容納枕芯的枕芯容置空間;/n所述表層布和底層布的敞口一側邊沿還由外而內翻折并往頸椎枕的中央部位延伸,從而形成袋口朝內的口袋,以定位枕芯。/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體頸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上至下依次疊合布置的表層布(1)、第一中層布(2)、第二中層布(3)和底層布(4),還包括圍繞在第一中層布四周邊沿和第二中層布四周邊沿的夾縫布(5)以及用于調整頸椎枕高度的墊塊(7)和枕芯(8);所述夾縫布的頂部邊沿和底部邊沿分別通過縫紉線與第一中層和第二中層布的四周邊沿縫合連接,從而在第一中層布、第二中層布和夾縫布之間形成用于容置墊塊的立體容置空間;所述立體容置空間中部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后腦勺的凹陷區(qū);所述夾縫布的前部設置著帶有拉鏈(13)的開口作為墊塊進出的門戶;
    所述表層布的左側邊沿和右側邊沿中,至少有一側邊沿與第一中層布之間形成敞口(12);其余邊沿均縫合于夾縫布的頂部邊沿;所述表層布與第一中層布之間形成容納枕芯的枕芯容置空間;或/和,
    所述底層布的左側邊沿和右側邊沿中,至少有一側邊沿與與第二中層布之間形成敞口;其余邊沿均縫合于夾縫布的底部邊沿;所述底層布與第二中層布之間形成容納枕芯的枕芯容置空間;
    所述表層布和底層布的敞口一側邊沿還由外而內翻折并往頸椎枕的中央部位延伸,從而形成袋口朝內的口袋,以定位枕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頸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層布中部與第二中層布中部通過車縫線縫合連接;所述車縫線包括間隔距離豎直布置的兩道豎直車縫線(10)以及位于兩道豎直車縫線之間且間隔距離水平布置的兩道水平車縫線(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正音
    申請(專利權)人:王正音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西西大胆无码视频免费|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老司机无码精品A|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曰产无码久久久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下载|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