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筷子盒,其盒蓋的前壁為開放面,盒體的上壁為開放面;盒體的下壁的前部設有橫向的折痕,盒體以折痕為鉸軸形成鉸接在一起的前后兩個部分,左壁和右壁與折痕相交的位置分別開設有裂口,從而左壁被其裂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右壁也被其裂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筷子放在盒體中,盒體由盒蓋的作為開放面的前壁插入盒蓋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盒體頭部的鉸接結構,可以使頭部抽出盒蓋后就可以彎折并抽出筷子,不必完全將盒體抽出盒蓋,取出筷子方便,筷子得到保護方便攜帶并保持衛生,盒體中部的內凹夾緊條可以緊固夾住兩根筷子,使之在攜帶的時候不容易丟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筷子盒
本技術涉及一種包裝盒,具體地說一種用于裝筷子的盒子。
技術介紹
消費者在出差、旅游,或者在外就餐時,為了避免傳染疾病,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考慮,有必要攜帶自己專門的筷子,但是如果不把筷子方便地包裝起來攜帶,筷子有可能更臟,且筷子可能丟掉一根,無法使用。現有的便攜式的筷子盒,需要將盒體完全抽出或盒蓋完全掀開,才能拿到筷子,這樣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筷子盒,其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可以完整、方便地攜帶、取出筷子并且保持筷子的衛生的筷子盒。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筷子盒,其特征在于:盒蓋的前壁為開放面,盒體的上壁為開放面;盒體的下壁的前部設有橫向的折痕,盒體以折痕為鉸軸形成鉸接在一起的前后兩個部分,左壁和右壁與折痕相交的位置分別開設有裂口,從而左壁被其裂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右壁也被其裂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筷子放在盒體中,盒體由盒蓋的作為開放面的前壁插入盒蓋內。盒蓋的左壁和右壁的前端分別開設有缺口;盒體的左壁和右壁的前端分別具有與上述缺口對應的臺階狀塊體;盒體插入盒蓋后,臺階狀塊體與缺口嵌合。盒蓋的左壁的內壁面和右壁的內壁面分別設有導向滑槽,盒體的左壁的外壁面和右壁的外壁面對應上述導向滑槽的位置分別設有導向凸條,盒體的兩側的導向凸條插入盒蓋的兩側的導向滑槽。盒體的中部的左壁的內壁面和右壁的內壁面分別設有向內的凸起,盒體內的筷子被兩個凸起夾住。臺階狀塊體側面開設有數條防滑凹槽。盒蓋的下壁為開放面,在盒體的下壁的前端有數條防滑凹槽。本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本技術盒體頭部的鉸接結構,可以使頭部抽出盒蓋后就可以彎折并抽出筷子,不必完全將盒體抽出盒蓋,取出筷子方便,筷子得到保護方便攜帶并保持衛生,盒體中部的內凹夾緊條可以緊固夾住兩根筷子,使之在攜帶的時候不容易丟失。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技術筷子放入盒體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盒體盒蓋關閉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抽出盒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實施例。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表述“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上”、“下”、“內”、“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技術的盒體1、盒蓋2都由食品級塑料或橡膠制成。盒蓋2的前壁和下壁為開放面,盒蓋2的左壁的內壁面和右壁的內壁面分別設有導向滑槽21。盒蓋2的左壁和右壁的前端分別開設有缺口22。上述開放面和缺口22的設置都是為了后述的盒體1插入盒蓋2后,可以露出部分盒體1,便于將盒體1從盒蓋2中拔出。盒體1的上壁為開放面。盒體1的左壁的外壁面和右壁的外壁面對應上述導向滑槽21的位置分別設有導向凸條11。盒體1的中部的左壁的內壁面和右壁的內壁面分別設有向內的凸起12,兩個凸起12位置對應形成一個間隙,該間隙的寬度稍小于將要放入盒體1的筷子3在整個位置的寬度,本實施例是盒體1的中部的左壁和內壁分別向內彎折形成凸起12。盒體1的下壁的前部設有橫向的折痕13,盒體1以折痕13為鉸軸形成鉸接在一起的前后兩個部分,左壁和右壁與折痕13相交的位置分別開設有裂口14,從而左壁被其裂口14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右壁也被其裂口14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左壁和右壁的前端分別具有與上述缺口22對應的臺階狀塊體15,臺階狀塊體15側面開設有數條防滑凹槽16。在盒體1的下壁的前端也有數條防滑凹槽(圖中未示)。實際使用時:將筷子3放到盒體1內,筷子3被兩個凸起12夾住,從而固定在盒體1內,如圖2所示狀態。盒體1由盒蓋2的作為開放面的前壁插入盒蓋內。盒體1的兩側的導向凸條11插入盒蓋2的兩側的導向滑槽21,將盒體1推入盒蓋2,從而盒體1穩定地插在盒蓋2中,由于導向凸條11和導向滑槽21的摩擦力而不容易滑出。此時臺階狀塊體15與缺口22嵌合,這樣方便后面抓住臺階狀塊體15拔出盒體1,如圖3所示狀態。抓住臺階狀塊體15向外拉,或者按住在盒體1的下壁的前端向外拉,都可以拔出盒體1。臺階狀塊體15上的防滑凹槽16,在盒體1的下壁的前端的防滑凹槽,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到折痕13被拔出盒蓋2后,由于盒體1以折痕13為鉸軸形成鉸接在一起的前后兩個部分,就可以利用折痕13和裂口14將盒體1的前部向下彎折,如圖4所示。這樣,筷子3的頭部就懸空露出盒體1,可以直接向外拔出筷子3,用完后可以直接將筷子3再插入盒體1,然后利用折痕13和裂口14將盒體1的前部向上彎折,然后將盒體1推入盒蓋2。這種結構取出筷子簡單方便,且衛生。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筷子盒,其特征在于:盒蓋的前壁為開放面,盒體的上壁為開放面;盒體的下壁的前部設有橫向的折痕,盒體以折痕為鉸軸形成鉸接在一起的前后兩個部分,左壁和右壁與折痕相交的位置分別開設有裂口,從而左壁被其裂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右壁也被其裂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筷子放在盒體中,盒體由盒蓋的作為開放面的前壁插入盒蓋內。/n
【技術特征摘要】
1.筷子盒,其特征在于:盒蓋的前壁為開放面,盒體的上壁為開放面;盒體的下壁的前部設有橫向的折痕,盒體以折痕為鉸軸形成鉸接在一起的前后兩個部分,左壁和右壁與折痕相交的位置分別開設有裂口,從而左壁被其裂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右壁也被其裂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筷子放在盒體中,盒體由盒蓋的作為開放面的前壁插入盒蓋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盒,其特征在于:盒蓋的左壁和右壁的前端分別開設有缺口;盒體的左壁和右壁的前端分別具有與上述缺口對應的臺階狀塊體;盒體插入盒蓋后,臺階狀塊體與缺口嵌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澤文,
申請(專利權)人:朱澤文,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