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安檢系統,屬于安全檢查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安檢系統設備整體占地面積大,對場地要求嚴格,且設備用途單一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智能安檢系統包括行李領取單元和安檢單元;行李領取單元設有信號發送裝置,被安檢人員進入行李領取單元后,所述信號發送裝置通知智能機器人領取行李,智能機器人將被檢行李搬運到安檢單元,在安檢單元對行李進行安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智能機器人來進行行李運輸,機器人的數量和安檢場地大小可迅速調節,有效利用設備和場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能安檢系統
本技術涉及安全檢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安檢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的一體化安全檢查系統,包括行李投入部、傳輸部、檢查部、分揀部、領取部、人工檢查部、行李筐返回部和行李筐返回回路等。被安檢人員在行李投入部取出空的行李筐,將隨身行李放入行李筐,推入傳輸部。行李筐帶著待安檢行李經傳輸部到達檢查部,進行安全檢查,識別是否有可疑物品,給出行李危險或安全的判定。可疑行李被分揀到人工檢查部,經人工檢查后,再由傳輸帶輸送到安檢部之前,進行再次安檢;安全行李由傳輸帶輸送到行李領取部,被安檢人員在領取部領走隨身行李,空行李筐經由行李筐返回部下降到行李筐返回回路,通過行李筐返回回路,行李筐返回到行李投入部的下面。這種一體化安全檢查系統,行李的傳輸和行李筐的返回均通過傳送輥或者傳輸帶傳輸,設備整體占地面積大,對場地要求嚴格。在安檢工作處于低谷期時,部分檢查系統被閑置,但被占用的場地不能被有效利用,同時安檢設備用途單一,成本高,只能被用于安檢,設備不能有效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分析,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智能安檢系統,采用智能機器人來進行行李運輸,機器人的數量和安檢場地大小可迅速調節,有效利用設備和場地。本技術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智能安檢系統,包括行李領取單元和安檢單元;行李領取單元設有信號發送裝置,被安檢人員進入行李領取單元后,所述信號發送裝置通知智能機器人領取行李,智能機器人將被檢行李搬運到安檢單元,在安檢單元對行李進行安檢。進一步地,所述智能安檢系統還包括人員等待單元,人員等待單元設有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編號和第二人員信息采集設備,人員等待單元用于被安檢人員領取安檢完畢的行李。進一步地,行李領取單元入口設有信息驗證設備,用于采集被安檢人員的信息并與系統核對。進一步地,行李領取單元和人員等待單元之間設有人體安檢設備,用于檢查被安檢人員是否攜帶危險物品。進一步地,所述智能機器人帶有射頻標簽、行李放置托盤和第一人員信息采集設備,機器人領取行李后將人員信息、行李信息和機器人的射頻標簽關聯存儲。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人員信息采集設備為第一人臉識別設備,所述第二人員信息采集設備為第二人臉識別設備。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人員信息采集設備為第一指紋采集設備,所述第二人員信息采集設備為第二指紋設備。進一步地,安檢單元設有安檢設備和人工檢查臺。進一步地,所述安檢設備設有機器人射頻閱讀器。進一步地,所述智能安檢系統還包括機器人等待單元,智能機器人不工作時位于機器人等待單元。本技術至少可實現如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技術采用智能機器人來進行行李運輸,可快速調整機器人數量,快速調整行李領取單元和人員等待單元大小,使場地被占用的面積小,提高場地使用率。(2)本技術的安檢系統在安檢工作量小的時候,通過機器人資源調配,閑置機器人承擔其他工作,可最大限度提高設備的使用率。(3)本技術的安檢系統采用智能機器人搬運行李,安檢設備占地面積小,易運輸和搬運,避免因為傳統安檢系統傳送帶故障造成的安檢設備整機不能使用的情況。本技術中,上述各技術方案之間還可以相互組合,以實現更多的優選組合方案。本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優點可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技術而了解。本技術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說明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內容中來實現和獲得。附圖說明附圖僅用于示出具體實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整個附圖中,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智能安檢系統的平面布置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安檢方法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來具體描述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其中,附圖構成本技術一部分,并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闡釋本技術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在本技術實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實施例1本實施例公開了智能安檢系統,如圖1所示,智能安檢系統分為四個單元,行李領取單元、機器人等待單元、人員等待單元和安檢單元。被安檢人員攜帶行李進入行李領取單元,在此區域將行李交給智能機器人,然后被安檢人員通過人體安檢設備進入人員等待單元,在此區域等待智能機器人將安檢完成的行李送達,然后領取安檢完的行李后,從人員等待單元的出口(E口)離開安檢區域。行李領取單元的入口設有信息驗證設備,信息驗證設備采集被安檢人員的信息并與安檢服務器系統中的信息核對,信息核對無誤后閘機打開,被安檢人員通過閘機,到達行李領取單元。信息驗證設備采集的被安檢人員的信息可以是身份證/護照信息、指紋信息、虹膜信息或航班信息等中的一種或多種。行李領取單元設有信號發送裝置,示例性地,信號發送裝置為按鈕,如果被安檢人員帶有需要安檢的行李,被安檢人員按下行李領取單元的按鈕,系統會發送指令通知智能機器人。或者,信號發送裝置為紅外傳感器,當被安檢人員進入行李領取單元后,紅外感應器感應到人員進入,系統則發送指令通知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可通過行李領取單元和機器人等待單元之間的通道進入行李領取單元。每個機器人都帶有射頻標簽、行李放置托盤和第一人員信息采集設備,被安檢人員將需要安檢的行李放置在智能機器人的托盤后,機器人對行李進行稱重并采集行李的照片,機器人的第一人員信息采集設備采集被安檢人員的人員信息。機器人將人員信息、行李的信息(照片和重量等信息)及機器人的射頻標簽關聯存儲,隨后智能機器人將行李運輸到安檢單元。被安檢人員將行李交給機器人后,進入人員等待單元。行李領取單元和人員等待單元之間設有人體安檢設備。人體安檢設備為毫米波或太赫茲金屬安檢門。被安檢人員通過人體安檢設備時,人體安檢設備采集被安檢人員人臉信息,同時將人臉信息和人體被安檢信息關聯存儲。經過人體安檢后,被安檢人員到達人員等待單元。人員等待單元設有座椅,座椅包括座椅編號和第二人員信息采集設備,座椅的第二人員信息采集設備與智能機器人的第一人員信息采集設備相對應。示例性地,機器人的第一人員信息采集設備為第一人臉識別設備,機器人采集被安檢人員的人臉信息后與行李信息及機器人的射頻標簽關聯存儲。座椅設有第二人臉識別設備,人員在座椅坐下后,第二人臉識別設備采集人臉信息與座椅編號關聯并上傳,系統與機器人采集的人臉信息匹配后,將人臉信息對應的座椅編號傳給機器人,安檢完成后機器人可根據座椅編號找到相應的被安檢人員。機器人的第一人員信息采集設備還可以是第一指紋采集設備,被安檢人員在放置行李前,需要先在機器人的第一指紋采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智能安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領取單元和安檢單元;/n行李領取單元設有信號發送裝置,被安檢人員進入行李領取單元后,所述信號發送裝置通知智能機器人領取行李,智能機器人將被檢行李搬運到安檢單元,在安檢單元對行李進行安檢。/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安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領取單元和安檢單元;
行李領取單元設有信號發送裝置,被安檢人員進入行李領取單元后,所述信號發送裝置通知智能機器人領取行李,智能機器人將被檢行李搬運到安檢單元,在安檢單元對行李進行安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安檢系統還包括人員等待單元,人員等待單元設有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編號和第二人員信息采集設備,人員等待單元用于被安檢人員領取安檢完畢的行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檢系統,其特征在于,行李領取單元入口設有信息驗證設備,用于采集被安檢人員的信息并與系統核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檢系統,其特征在于,行李領取單元和人員等待單元之間設有人體安檢設備,用于檢查被安檢人員是否攜帶危險物品。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檢系統,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圓飛,何競擇,劉念,李保磊,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航星機器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