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包括左模具和右模具,所述左模具一端與所述右模具的一端鉸接,所述左模具與所述右模具的對合線上設置有???,所述??變蓚仍O有隔熱層,所述左模具與所述右模具對合形成成型模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置有通過鉸接對合的左模具、右模具,在左模具、右模具的對合線上設有???,模孔的兩側設有隔熱層,具有隔熱作用,可以實現(xiàn)工長連續(xù)取樣的效果,杜絕了工長取樣時手觸碰工具引起的燙傷等安全事故。具有隔熱效果的工具,可以實現(xiàn)工長連續(xù)取樣,降低了取樣耗時,減輕了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
本技術屬于一種高爐爐前鐵水取樣裝,具體涉及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
技術介紹
高爐正常生產(chǎn)過程中,必須周期性從高爐鐵口進行排放渣鐵工作,每爐次排放渣鐵過程中,高爐值班工長均會取1-2份鐵樣送至化驗室,用來化驗鐵水成分。從鐵水成分可以判斷高爐鐵水化學熱,同時檢查鐵水質量控制情況,進一步作為工長調節(jié)爐內系列參數(shù)的依據(jù)。目前,高爐爐前取樣時使用的模具,均是鑄鋼結構。均為通過將鋼水倒入制作好的模型中成型,到取鐵樣時使用的模具。現(xiàn)有的取樣模具,是鑄鋼結構,工長在取樣過程中,將高溫渣鐵倒入模具內,幾秒鐘時間內就凝固成型,然后搬開模具,拿出鐵樣,送至化驗室。工長在取樣時,高溫鐵水凝固在樣模內,與鑄鋼結構的模具很容易粘結,靠雙手搬開模具,是十分困難的,需要戴厚的帆布手套,抓穩(wěn)模具用鐵錘敲打才能將鐵樣拿出。一般為了節(jié)約時間,每爐次出鐵過程中均是連續(xù)取樣。在取第二份樣的時候,由于第一次取樣時高溫鐵水之間與樣模接觸,導致樣模溫度高,工長在整理樣模時,就算戴著帆布手套,也會存在燙傷的風險?,F(xiàn)有使用的樣模,不具隔熱效果,連續(xù)多次取樣時,極易燙傷作業(yè)人員,安全風險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隔熱層,避免作業(yè)人員在連續(xù)取樣時燙傷作業(yè)人員的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本技術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包括左模具和右模具,所述左模具一端與所述右模具的一端鉸接,所述左模具與所述右模具的對合線上設置有模孔,所述??變蓚仍O有隔熱層,所述左模具與所述右模具對合形成成型模具。上述在模孔的兩側設有隔熱層,具有隔熱作用,使得通過模具連續(xù)取樣時,避免燙傷作業(yè)人員。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椎纳隙藞A周面與下底圓周面為對空結構,上端圓周面直徑大于下底圓周面直徑,中間圓周面呈收緊形狀,中間圓周面沿兩側逐漸變大呈圓錐體結構。該結構便于運送樣品送檢,同時便于固定樣品檢驗。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的另一端均設有手柄。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手柄長度為100-150mm。上述設置便于作業(yè)人員通過手柄打開左模具、右模具,取樣品。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左模具一端與所述右模具的一端通過連接軸鉸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可沿所述連接軸180°展開。該設置便于打開左模具、右模具,清理???。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的一端為合頁式鉸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對合呈正方體形狀。該設置便于鑄造。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左模具、所述右模具為鑄鋼結構。該設置使得左模具、右模具性能更加穩(wěn)定,延長使用壽命。在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隔熱層由耐火材料澆筑成型。該設置由耐火材料澆筑成型,隔熱效果更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設置有通過鉸接對合的左模具、右模具,在左模具、右模具的對合線上設有模孔,模孔的兩側設有隔熱層,具有隔熱作用,可以實現(xiàn)工長連續(xù)取樣的效果,杜絕了工長取樣時手觸碰工具引起的燙傷等安全事故。具有隔熱效果的工具,可以實現(xiàn)工長連續(xù)取樣,降低了取樣耗時,減輕了勞動強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的展開結構示意圖;其中:1-左模具;2-右模具;3-連接軸;4-手柄;5-模孔;51-上端圓周面;52-下底圓周面;53-中間圓周面;6-隔熱層。具體實施方式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相沖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技術特征之間可以任意組合形成新的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包括左模具1和右模具2,左模具1一端與右模具2的一端通過連接軸3鉸接,左模具1、右模具2的另一端均設有手柄4,左模具1與右模具2的對合線上設置有模孔5(左模具1設有左??住⒂夷>?設有右???,左模孔、右模孔對合形成模孔5),???兩側設有隔熱層6(即模孔5兩側的左模具1和右模具2上設有隔熱層6),優(yōu)選地,隔熱層6由耐火材料澆筑成型。該隔熱層6由耐火材料澆筑成型,隔熱效果更好。左模具1與右模具2對合形成成型模具。左模具1、右模具2對合呈正方體形狀。該正方體形狀便于鑄造。左模具1、右模具2為鑄鋼結構。該鋼結構使得左模具1、右模具2性能更加穩(wěn)定,延長使用壽命。上述在???的兩側設有隔熱層6,具有隔熱作用,使得作業(yè)人員將鐵水舀出倒入模具的???內,操作手柄4打開左模具1、右模具2連續(xù)取樣時,避免燙傷作業(yè)人員。本實施例中,模孔5的上端圓周面51與下底圓周面52為對空結構,上端圓周面51直徑大于下底圓周面52直徑,中間圓周面53呈收緊形狀,中間圓周面53沿兩側逐漸變大呈圓錐體結構。該模孔結構便于運送樣品送檢,同時便于固定樣品檢驗。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手柄4長度為100-150mm。但不僅限該尺寸。上述手柄4長度便于作業(yè)人員通過手柄4打開左模具1、右模具2,取樣品,同時便于人工攜帶。本實施例中,左模具1、右模具2的一端為合頁式鉸接。左模具1、右模具2可沿連接軸3進行180°展開。該設置便于打開左模具1、右模具2,取樣及清理???。模具制備原理:在鐵水取樣模具鑄模前,測量模具尺寸:高80mm,寬60mm,長80mm,模具主體部分為正方體結構。將模具中心層設置一厚度為30mm,高80mm,寬40mm的河沙,將河沙緊固成型。河沙設置分為對開式,每側寬度為20mm。模具設置好后,將鋼水倒入模具內成型。待模具凝固后,清理干凈中心層河沙,使用耐火澆筑料澆筑填充中心層,得到隔熱層6,便得到完整的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本技術在出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具(1)和右模具(2),所述左模具(1)一端與所述右模具(2)的一端鉸接,所述左模具(1)與所述右模具(2)的對合線上設置有???5),所述???5)兩側設有隔熱層(6),所述左模具(1)與所述右模具(2)對合形成成型模具。/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具(1)和右模具(2),所述左模具(1)一端與所述右模具(2)的一端鉸接,所述左模具(1)與所述右模具(2)的對合線上設置有模孔(5),所述???5)兩側設有隔熱層(6),所述左模具(1)與所述右模具(2)對合形成成型模具。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5)的上端圓周面(51)與下底圓周面(52)為對空結構,上端圓周面(51)直徑大于下底圓周面(52)直徑,中間圓周面(53)呈收緊形狀,中間圓周面(53)沿兩側逐漸變大呈圓錐體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具(1)、所述右模具(2)的另一端均設有手柄(4)。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隔熱型鐵水取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長度為100-150m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生利,韋兵,陳振東,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韶鋼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