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涉及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技術領域,包括裝置主體,裝置主體的一側連接有電機箱,電機箱的內部安裝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旋轉軸,旋轉軸的一端貫穿裝置主體的一側連接有螺桿。該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通過兩側螺紋旋轉反向相反的螺桿,可以將螺桿兩側的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向兩側移動,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分別帶動第一移動桿和第二移動桿向兩側移動,第一移動桿和第二移動桿分別帶動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向兩側移動,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帶動限位塊在限位槽內滑動,限位槽對限位塊進行限位,可以將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橫向移動,從而可以減少裝置的占地面積。減少裝置的占地面積。減少裝置的占地面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
,具體為一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建筑模板是一種臨時性支護結構,按設計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按規定的位置、幾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確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載。進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現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結構,主要由面板、支撐結構和連接件三部分組成。面板是直接接觸新澆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撐結構則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載的臨時結構,保證建筑模板結構牢固地組合,做到不變形、不破壞;連接件是將面板與支撐結構連接成整體的配件,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澆筑成形的模殼和支架,按材料的性質可分為建筑模板、建筑木膠板、覆膜板、多層板、雙面復膠、雙面覆膜建筑模板等。建筑模板按施工工藝條件可分為現澆混凝土模板、預組裝模板、大模板、躍升模板等。現簡要介紹組合式鋼模板如下:組合式鋼模板,是現代模板技術中,具有通用性強、裝拆方便、周轉次數多等優點的一種“以鋼代木”的新型模板,用它進行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可事先按設計要求組拼成梁、柱、墻、樓板的大型模板,整體吊裝就位,也可采用散裝散拆方法,現代澆混凝土結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是保證混凝土結構按照設計要求澆筑混凝土成形的一種臨時模型結構,它要承受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的水平荷載(混凝土的側壓力)和豎向荷載(建筑模板自重、材料結構和施工荷載)。
[0003]現有申請技術號為CN201921804056.7的一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包括底座、伸縮桿、頂板、安裝板、連接板、夾持板、放置板和滑塊;底座的下設有萬向輪;底座上設有用于驅動頂板朝向或遠離底座移動的升降組件;多個伸縮桿的兩端分別連接頂板和底座;頂板下端面設有用于帶動安裝板上下移動的升降裝置;安裝板下端面滑動連接多個連接板;多個連接板上分別設有多個安裝孔;多個放置板均勻設置在頂板上端面,多個放置板上分別設有多個第一滑槽;多個滑塊分別一一滑動設置在多個第一滑槽內,多個第二緊定件朝向放置板的端面均壓緊放置板;位于同一個放置板上的兩個滑塊上分別設有兩個夾持板,該技術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能快速對建筑模板進行拆卸,且占地面積小,但該專利技術只調節了裝置的上下結構,對裝置的橫向占地面積沒有改變,占地面積依舊比較大,且在對建筑模板進行拆卸時,裝置會受到向下的重力,影響裝置對建筑模板的拆裝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橫向占地面積沒有改變,占地面積依舊比較大,且在對建筑模板進行拆卸時,裝置會受到向下的重力,影響裝置對建筑模板的拆裝效果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
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一側連接有電機箱,所述電機箱的內部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一端貫穿裝置主體的一側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的外表面兩側均套接有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所述第一螺旋套的頂部連接有第一移動桿,所述第二螺旋套的頂部連接有第二移動桿,所述第一移動桿的頂部連接有第一工作臺,所述第二移動桿的頂部連接有第二工作臺,所述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的底部一側均連接有限位塊,所述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的頂部兩側均開設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的頂部均連接有兩個支撐桿,兩個所述支撐桿的頂部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頂部連接有安裝框,所述安裝框的內部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所述支撐桿的外表面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下方安裝有彈簧,所述滑槽的內部上方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外表面連接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的頂部連接有安裝塊,兩個所述安裝塊之間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底部兩側均連接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底部通過安裝頭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外表面開設有安裝孔,所述裝置主體的外表面安裝有控制面板。
[0006]優選的,所述螺桿的外表面設置有螺紋,且所述螺桿兩側的螺紋旋轉反向相反。
[0007]優選的,所述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均與螺桿螺紋連接,且所述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通過螺桿與裝置主體滑動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安裝架的底部開設有開槽,且所述安裝頭與開槽相適配,所述連接板通過安裝頭與安裝架拆卸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安裝塊的內部設置有螺紋,且所述絲桿與安裝塊螺紋連接,所述絲桿的底端貫穿安裝塊的頂部與支撐架相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塊均設置有四個,兩個為一組,且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塊相適配。
[0011]優選的,所述移動桿通過滑塊和滑槽與支撐桿滑動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支撐桿和移動桿均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所述支撐桿和移動桿的側剖面呈八字形。
[0013]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與控制面板電性連接。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該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使用人員通過控制面板啟動第二電機,第二電機啟動帶動旋轉軸旋轉,旋轉軸在轉動時帶動螺桿進行轉動,通過兩側螺紋旋轉反向相反的螺桿,可以將螺桿兩側的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向兩側移動,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分別帶動第一移動桿和第二移動桿向兩側移動,第一移動桿和第二移動桿分別帶動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向兩側移動,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帶動限位塊在限位槽內滑動,限位槽對限位塊進行限位,可以將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橫向移動,從而可以減少裝置的占地面積;
[0016]2、該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使用人員通過控制面板啟動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帶動絲桿轉動,安裝塊沿絲桿移動,當安裝塊向下移動時,安裝塊帶動移動桿向下移動,移動桿帶動滑塊在滑槽內向下移動,滑塊在向下的同時,擠壓彈簧,減小裝置在裝拆時受到的力;
[0017]3、該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將豎直放置的建筑模板上的通孔與多個連
接板上的安裝孔對應,連接板上的安裝孔根據待安裝建筑模板上的通孔位置進行開設,使用螺栓配合安裝孔并螺紋連接建筑模板上的通孔,則將待安裝的建筑模板與連接板緊定,當需要對連接板進行更換時,將連接板向外抽拉,通過安裝頭與安裝架的滑動連接,將安裝頭從安裝架中抽拉出來進行更換。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專利技術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專利技術裝置側剖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專利技術工作臺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專利技術A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專利技術B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1、裝置主體;2、控制面板;3、電機箱;4、第一工作臺;5、第二工作臺;6、支撐桿;7、移動桿;8、安裝塊;9、安裝框;10、連接板;11、支撐柱;12、彈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裝拆裝置,包括裝置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體(1)的一側連接有電機箱(3),所述電機箱(3)的內部安裝有第二電機(28),所述第二電機(28)的輸出端連接有旋轉軸(18),所述旋轉軸(18)的一端貫穿裝置主體(1)的一側連接有螺桿(17),所述螺桿(17)的外表面兩側均套接有第一螺旋套(16)和第二螺旋套(19),所述第一螺旋套(16)的頂部連接有第一移動桿(15),所述第二螺旋套(19)的頂部連接有第二移動桿(20),所述第一移動桿(15)的頂部連接有第一工作臺(4),所述第二移動桿(20)的頂部連接有第二工作臺(5),所述第一工作臺(4)和第二工作臺(5)的底部一側均連接有限位塊(23),所述第一工作臺(4)和第二工作臺(5)的頂部兩側均開設有限位槽(22),所述第一工作臺(4)和第二工作臺(5)的頂部均連接有兩個支撐桿(6),兩個所述支撐桿(6)的頂部連接有支撐架(21),所述支撐架(21)的頂部連接有安裝框(9),所述安裝框(9)的內部安裝有第一電機(13),所述第一電機(13)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14),所述支撐桿(6)的外表面開設有滑槽(29),所述滑槽(29)的內部下方安裝有彈簧(12),所述滑槽(29)的內部上方連接有滑塊(27),所述滑塊(27)的外表面連接有移動桿(7),所述移動桿(7)的頂部連接有安裝塊(8),兩個所述安裝塊(8)之間連接有支撐柱(11),所述支撐柱(11)的底部兩側均連接有安裝架(24),所述安裝架(24)的底部通過安裝頭(25)連接有連接板(10),所述連接板(10)的外表面開設有安裝孔(26),所述裝置主體(1)的外表面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淦清,
申請(專利權)人:肇慶創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