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包括本體;本體的一側縱向設置有固定測頭和滑動測頭;本體的另一側縱向設置有固定把手和滑動把手,固定測頭和滑動測頭形狀相同且位置相對;所述本體的內部橫向設置有滑塊導柱和彈簧導柱;滑塊滑動在滑塊導柱和彈簧導柱上,滑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滑動測頭,滑塊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滑動把手,滑動把手和滑動測頭聯動;彈簧套接在彈簧導柱上,其一端壓靠在滑塊上,其另一端壓靠在本體上;本體的前端安裝千分表,千分表的指針和滑塊聯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可實現在工作現場檢測,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
[0001]本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檢具
,尤其涉及一種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
技術介紹
[0002]在汽車零部件生產加工時,需要對其內圓直徑或內球徑進行測量,例如差速器殼體的內球徑測量,是其重要的檢測參數。
[0003]然而,內球徑測量十分困難,沒有專用的測量工具,現有的方法通常采用三坐標測量法,設備投入成本高,且操作復雜,同時不能在工作現場檢測,導致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包括本體;本體的一側縱向設置有固定測頭和滑動測頭;本體的另一側縱向設置有固定把手和滑動把手,固定測頭和滑動測頭形狀相同且位置相對;所述本體的內部橫向設置有滑塊導柱和彈簧導柱;滑塊滑動在滑塊導柱和彈簧導柱上,滑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滑動測頭,滑塊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滑動把手,滑動把手和滑動測頭聯動;彈簧套接在彈簧導柱上,其一端壓靠在滑塊上,其另一端壓靠在本體上;本體的前端安裝千分表,千分表的指針和滑塊聯動。
[0007]進一步地,所述滑塊和滑塊導柱之間安裝襯套和滾珠襯套。
[0008]進一步地,所述本體的前端安裝表座,千分表通過表套安裝在表座上并通過鎖緊螺釘鎖緊固定。
[0009]進一步地,所述本體前端設置有限位螺釘和鎖緊螺母,限位螺釘穿過本體并通過鎖緊螺母固定,進而實現對滑塊限位。
[0010]進一步地,所述本體的后端安裝有端蓋板。
[0011]進一步地,所述本體的側面安裝有側蓋板。
[0012]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測頭和滑動測頭的外側面為球面。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0014]本技術的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可實現在工作現場檢測,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的立體圖。
[0017]圖2為圖1的主視圖
[0018]圖3為圖1的側視圖。
[0019]圖4為圖1的仰視圖。
[0020]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校準件的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1、本體;2、滑塊;3、支座;4、表座;5、彈簧導柱;6、側蓋板;7、端蓋板;8、滑塊導柱;9、襯套;10、固定測頭;11、滑動把手;12、固定把手;13、彈簧;14、表套;15、鎖緊螺釘;16、限位螺釘;17、鎖緊螺母;18、千分表;19、滾珠襯套;20、滑動測頭;21、校準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24]如圖1-5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包括本體1;本體1的一側縱向設置有固定測頭10和滑動測頭20;具體地,固定測頭10和滑動測頭20通過支座3連接在本體1上,所述固定測頭10 和滑動測頭20的外側面為球面。本體1的另一側縱向設置有固定把手12 和滑動把手11;所述本體1的內部橫向設置有滑塊導柱8和彈簧導柱5;滑塊2滑動在滑塊導柱8和彈簧導柱5上,滑塊2的一側固定連接滑動測頭20,滑塊2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滑動把手11,滑動把手11和滑動測頭20 聯動;具體地,所述滑塊2和滑塊導柱8之間安裝襯套9和滾珠襯套19。彈簧13套接在彈簧導柱5上,其一端壓靠在滑塊2上,其另一端壓靠在本體1上;本體1的前端安裝千分表18,千分表18的指針和滑塊2聯動。具體地,所述本體1的前端安裝表座4,千分表18通過表套14安裝在表座4上并通過鎖緊螺釘15鎖緊固定。
[0025]本技術的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通過緊握滑動把手11,彈簧壓縮,滑動把手11帶動滑塊2和滑動測頭20靠近固定測頭10,將測頭置入校準件內部,在彈簧的恢復力作用下,滑動測頭20和固定測頭10壓靠在校準件21內部,進行校準,千分表調零,然后再將測頭置入工件內部進行球內徑測量,千分表讀數。
[0026]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為了保護千分表,所述本體1前端設置有限位螺釘16和鎖緊螺母17,限位螺釘16穿過本體1并通過鎖緊螺母17固定,進而實現對滑塊2限位。
[0027]此外,為了保護內部結構和防塵,所述本體1的后端安裝有端蓋板7。所述本體1的側面安裝有側蓋板6。
[0028]本技術的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可實現在工作現場檢測,提高生產效率。
[0029]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技術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1);本體(1)的一側縱向設置有固定測頭(10)和滑動測頭(20),固定測頭(10)和滑動測頭(20)形狀相同且位置相對;本體(1)的另一側縱向設置有固定把手(12)和滑動把手(11);所述本體(1)的內部橫向設置有滑塊導柱(8)和彈簧導柱(5);滑塊(2)滑動在滑塊導柱(8)和彈簧導柱(5)上,滑塊(2)的一側固定連接滑動測頭(20),滑塊(2)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滑動把手(11),滑動把手(11)和滑動測頭(20)聯動;彈簧(13)套接在彈簧導柱(5)上,其一端壓靠在滑塊(2)上,其另一端壓靠在本體(1)上;本體(1)的前端安裝千分表(18),千分表(18)的指針和滑塊(2)聯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殼體球徑測量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2)和滑塊導柱(8)之間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京亮,張明飛,崔文嘉,白偉,
申請(專利權)人:長春市美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