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屬于建筑主體檢修領域,包括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一端固定連接有調向結構,所述調向結構一側活動連接有封閉機構,所述封閉機構內腔活動連接有檢修設備本體。本發明專利技術,從而能夠對移動座和固定桿進行支撐限位,固定桿一側水平球能夠觀察固定桿水平位置,方便固定時進行觀察,通過設置支撐機構,通過吸盤的吸附力提高放置穩定性,方便在不同作業面對一側檢修設備本體進行固定支撐,并且在探傷結束后能夠一體收納放置,在提高整體便攜性能顯著增大探傷工作面適配能力,滿足探傷放置固定需要。滿足探傷放置固定需要。滿足探傷放置固定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主體檢修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建筑主體,是指建筑實體的結構構造,包括屋蓋、樓蓋、梁、柱、支撐、墻體、連接接點和基礎等,建筑主體在修筑完成后,為了保證建筑的抗震能力,需要對建筑本體進行探傷檢修,現有的超聲波探傷檢修儀能夠滿足建筑主體的探傷需要,超聲波探傷是利用超聲能透入建筑材料的深處,并由一截面進入另一截面時,在界面邊緣發生反射的特點來檢查建筑缺陷的一種方法。
[0003]中國專利文獻CN107345938A公開了一種建筑物墻體行走無損探傷裝置,包括:用于在建筑物墻體上運動的行走機構;檢測建筑物內部缺陷的探傷機構;一控制所述行走機構和所述探傷機構的控制模塊,所述探傷機構和控制模塊設置于所述行走機構上。進一步的,所述行走機構包括:第一伸縮組件和一組對稱設置的支撐組件,所述第一伸縮組件連接對稱設置的所述支撐組件,該專利技術無需消耗較多人力,當建筑干硬后,將探傷裝置安裝于墻體上,探傷裝置會自行擬定探傷路線,對墻體進行探傷,檢測墻體是否存在缺陷,節省了大量人工,但上述探傷裝置在使用時具有一定的缺陷,如僅能夠對平面建筑腔體進行運動行走探傷,無法固定限位支撐在某處,并且探傷機構的朝向調節能力不足,影響到大面積建筑腔體的探傷檢修需要,不能很好的滿足使用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出一種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其能夠滿足固定限位支撐在某處,并且探傷機構的朝向調節能力較強,滿足大面積建筑腔體的探傷檢修需要等特點。
[0005]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包括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一端固定連接有調向結構,所述調向結構一側活動連接有封閉機構,所述封閉機構內腔活動連接有檢修設備本體。
[0006]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機構包括移動座,所述移動座一側嵌設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內套設有螺紋筒,所述螺紋筒內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柱,且第一螺紋柱兩側分別與兩側固定桿相鄰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螺紋筒外側壁嵌設有輪盤,所述移動座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一側通過第一銷軸鉸接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一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內腔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滑槽,且兩側第一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螺紋柱,所述第二螺紋柱外側壁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帽,所述第一螺紋帽外側壁卡接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嵌設于固定座內腔一側,所述第二螺紋柱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一側通
過第二銷軸鉸接有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二連接塊一側固定連接有吸盤。
[0007]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螺紋柱兩側均開設有度量槽,所述度量槽內腔設有刻度。
[0008]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調向結構包括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一側與固定桿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座一側固定連接有調向座,所述連接座和放置座之間通過拉環固定連接有彈力繩,所述調向座內腔頂部嵌設有第二螺紋帽,所述第二螺紋帽內螺紋連接有第三螺紋柱,所述調向座內調節有限位球,所述第三螺紋柱底端與限位球頂部相貼合,所述限位球一側固定連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內腔兩側均開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且兩側滑塊之間與檢修設備本體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滑塊頂部開設有卡孔,所述卡孔內卡接有滑桿,所述滑桿頂部固定連接有把手。
[0009]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滑桿外側壁套接有彈簧,所述彈簧兩端分別與把手和滑套對應位置固定連接。
[0010]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封閉機構包括蓋板,所述蓋板頂部通過第三銷軸鉸接有第三連接塊,所述第三連接塊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一端與調向結構一側固定連接,所述蓋板底部固定連接有保護殼。
[0011]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保護殼底部固定連接有密封墊,且兩側密封墊之間相貼合,所述保護殼套接在檢修設備本體外側。
[0012]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吸盤為彈力塑膠盤,且吸盤的直徑大于固定座的直徑。
[0013]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固定桿一端固定連接有填充墊,且填充墊為彈力塑膠墊。
[0014]在本專利技術較佳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桿頂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頂端固定連接有頂塊,所述支撐桿一側固定連接有卡座,所述卡座內腔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凸塊。
[0015]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支撐機構,通過拉動兩側吸盤與墻面貼合吸附,螺紋筒轉動帶動螺紋連接第一螺紋柱移動,吸盤能夠通過一側第二連接塊和第二銷軸調節朝向,第二螺紋柱移動能夠提高吸盤接觸位置長度,從而能夠對移動座和固定桿進行支撐限位,固定桿一側水平球能夠觀察固定桿水平位置,方便固定時進行觀察,通過吸盤的吸附力提高放置穩定性,方便在不同作業面對一側檢修設備本體進行固定支撐,并且在探傷結束后能夠一體收納放置,在提高整體便攜性能顯著增大探傷工作面適配能力,滿足探傷放置固定需要。
[0016]2、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調向結構,當底部固定桿限位完成后,拉動兩側把手帶動滑桿移出卡孔,拿持檢修設備本體通過兩側連接的滑塊滑入第二滑槽內,同時放置座能夠通過一側限位球在調向座內轉動,繼而能夠通過限位球和調向座調節整體朝向角度,且限位球與調向座為緊密配合,保證限位穩定性的同時提高鉸接精度,從而能夠適配調節需要,且檢修設備本體能夠通過滑塊與放置座活動連接,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檢修維護,能夠適配不同建筑主體的探傷檢修工作,顯著增大檢修調節朝向適配性,滿足檢修探傷使用需要。
[0017]3、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封閉機構,當檢修設備本體活動卡入放置座后,當檢修工作完成后,能夠通過拉動兩側蓋板通過第三銷軸轉動并與檢修設備本體一側貼合,從而能夠直接
對檢修設備本體進行封存,且兩側卡座能夠在蓋板通過第三銷軸打開時與對蓋板進行卡接限位,保證蓋板放置穩定性,從而能夠通過對檢修設備本體的保護提高整體拿持放置便攜性,同時能夠保證檢修設備安全抗沖擊能力,滿足使用需要。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圖1中A部分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圖1中B部分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放置座側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保護殼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調向座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卡座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支撐機構;101、移動座;102、度量槽;103、水平球;104、第一固定塊;105、第一銷軸;106、第一連接塊;107、固定座;108、第一滑槽;109、滑板;110、第二螺紋柱;111、第二軸承;112、第一螺紋帽;113、第二固定塊;114、第二銷軸;115、第二連接塊;116、吸盤;117、第一軸承;118、輪盤;119、螺紋筒;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機構(1),所述支撐機構(1)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桿(2);所述固定桿(2)一端固定連接有調向結構(3);所述調向結構(3)一側活動連接有封閉機構(4),所述封閉機構(4)內腔活動連接有檢修設備本體(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1)包括移動座(101),所述移動座(101)一側嵌設有第一軸承(117),所述第一軸承(117)內套設有螺紋筒(119),所述螺紋筒(119)內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柱(120),且第一螺紋柱(120)兩側分別與兩側固定桿(2)相鄰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螺紋筒(119)外側壁嵌設有輪盤(118),所述移動座(101)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104),所述第一固定塊(104)一側通過第一銷軸(105)鉸接有第一連接塊(106);所述第一連接塊(106)一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座(107),所述固定座(107)內腔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滑槽(108),且兩側第一滑槽(108)內滑動連接有滑板(109),所述滑板(109)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螺紋柱(110),所述第二螺紋柱(110)外側壁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帽(112);所述第一螺紋帽(112)外側壁卡接有第二軸承(111),所述第二軸承(111)嵌設于固定座(107)內腔一側,所述第二螺紋柱(110)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113),所述第二固定塊(113)一側通過第二銷軸(114)鉸接有第二連接塊(115),所述第二連接塊(115)一側固定連接有吸盤(116)。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紋柱(120)兩側均開設有度量槽(102);所述度量槽(102)內腔設有刻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基于建筑主體結構的檢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向結構(3)包括連接座(301),所述連接座(301)一側與固定桿(2)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座(301)一側固定連接有調向座(306),所述連接座(301)和放置座(308)之間通過拉環(302)固定連接有彈力繩(303);所述調向座(306)內腔頂部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淑華,丁清源,
申請(專利權)人:孫淑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