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活動設置在第一連接部上,第一連接部底部為圓弧形,第一連接部底部上設置有中空連接桿一,連接桿一貫通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底部平滑,且第二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底部相匹配,第二連接部底部上設置有與連接桿一相匹配的中空連接桿二,連接桿二另一端設置有儲物袋,儲物袋出口端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上設置有控制開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便捷,使用過程中不易脫落,引流效率高,可以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降低術后感染幾率,減少并發癥的產生,有效解決了易脫落、手術環境較差、術后感染幾率高和易產生并發癥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
,具體涉及到一種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
技術介紹
結直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是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由于患者腹脹明顯,腸腔內氣液及糞便蓄積,遠端梗阻,術前腸道準備困難。術中行腸減壓時,保護術野免受污染尤其重要。目前,常規做法是直接在腸道上開口,然后伸入長桿狀吸引器減壓引流,但在使用過程中,吸引器易脫落,糞水糞便渣易外漏,引流效率低,污染手術視野,糞便氣味也會傳播,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也增加了術后感染幾率,還可能造成腸壁水腫,降低腸吻合口或造瘺口的安全性,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結構簡單,使用便捷,使用過程中不易脫落,引流效率高,可以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降低術后感染幾率,減少并發癥的產生,有效解決了易脫落、手術環境較差、術后感染幾率高和易產生并發癥等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活動設置在第一連接部上,第一連接部底部為圓弧形,第一連接部底部上設置有中空連接桿一,連接桿一貫通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底部平滑,且第二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底部相匹配,第二連接部底部上設置有與連接桿一相匹配的中空連接桿二,連接桿二另一端設置有儲物袋,儲物袋出口端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上設置有控制開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手術時,在腸道上開口后,將第一連接部從開口輕輕放入,然后將第二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連接,儲物袋和連接桿位于人體外,安裝完成后,腸腔內氣液及糞便等經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收集進入儲物袋中儲存,達到一定量后,可以打開連接管上的控制開關進行排放,可以長時間多次使用。本技術提供的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第一連接部底部為圓弧形,在安裝時不會戳中腸道,產生疼痛或損傷,圓弧形的底部也可以卡住腸道開口,在手術過程中不易脫落,且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連接緊密,集液時液體不易灑落、外漏,防止糞便氣味的傳播,引流效率高,縮短手術時間,也不會污染手術視野,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降低術后感染幾率,充分減壓,減少腸壁水腫,提高腸吻合口或造瘺口的安全性,提高手術質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一步,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通過螺紋連接。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紋連接的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拆裝方便,同時不易脫落,在集液時液體不易通過連接處灑落,防止糞便氣味的傳播,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進一步,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相鄰端均設置有墊片。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墊片可以進一步增強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的密閉性,不易脫落,也防止集液時液體灑落,污染手術環境,可以降低術后感染幾率,防止發生并發癥;兩個墊片將腸壁夾在中間,固定更加牢靠,不易脫落。進一步,第一連接部底部上設置有若干吸液孔,吸液孔與連接桿一相通。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液孔進一步增強裝置的集液能力,液體可以通過吸液孔流入連接桿一內,提高引流效率。進一步,第一連接部底部為半球形。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半球形的第一連接部在使用時不易戳傷腸道,安裝方便,使用更加便捷。進一步,胃腸減壓裝置材質為醫用硅膠。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醫用硅膠制成的胃腸減壓裝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人體組織無刺激性、無毒性、無過敏反應,且機體排異反應極少,且成本較低,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便于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示意圖;圖2為裝置的使用示意圖;其中,1、第一連接部;2、連接桿一;3、第二連接部;4、連接桿二;5、墊片;6、儲物袋;7、連接管;8、吸液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提供了一種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包括第一連接部1和第二連接部3,第二連接部3活動設置在第一連接部1上,第一連接部1底部為圓弧形,第一連接部1底部上設置有中空連接桿一2,連接桿一2貫通第一連接部1,第二連接部3底部平滑,且第二連接部3與第一連接部1底部相匹配,第二連接部3底部上設置有與連接桿一2相匹配的中空連接桿二4,連接桿二4另一端設置有儲物袋6,儲物袋6出口端設置有連接管7,連接管7上設置有控制開關。手術時,在腸道上開口后,將第一連接部1從開口輕輕放入,然后將第二連接部3與第一連接部1連接,儲物袋6和連接桿位于人體外,安裝完成后,腸腔內氣液及糞便等經連接桿一2和連接桿二4收集進入儲物袋6中儲存,達到一定量后,可以打開連接管7上的控制開關進行排放,可以長時間多次使用。本技術提供的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第一連接部1底部為圓弧形,在安裝時不會戳中腸道,產生疼痛或損傷,圓弧形的底部也可以卡住腸道開口,在手術過程中不易脫落,且第一連接部1和第二連接部3連接緊密,集液時液體不易灑落、外漏,防止糞便氣味的傳播,引流效率高,縮短手術時間,也不會污染手術視野,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降低術后感染幾率,充分減壓,減少腸壁水腫,提高腸吻合口或造瘺口的安全性,提高手術質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連接桿一2和連接桿二4通過螺紋連接;螺紋連接的連接桿一2和連接桿二4拆裝方便,同時不易脫落,在集液時液體不易通過連接處灑落,防止糞便氣味的傳播,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第一連接部1和第二連接部3相鄰端均設置有墊片5;第一連接部1和第二連接部3分別與相應墊片一體成型,防止在使用過程中脫落,墊片5可以進一步增強第一連接部1和第二連接部3之間的密閉性,不易脫落,也防止集液時液體灑落,污染手術環境,可以降低術后感染幾率,防止發生并發癥;兩個墊片5將腸壁夾在中間,固定更加牢靠,不易脫落。第一連接部1底部上設置有若干吸液孔8,吸液孔8與連接桿一2相通;吸液孔8進一步增強裝置的集液能力,液體可以通過吸液孔8流入連接桿一2內,提高引流效率。第一連接部1底部為半球形,半球形的第一連接部1在使用時不易戳傷腸道,安裝方便,使用更加便捷。胃腸減壓裝置材質為醫用硅膠,醫用硅膠制成的胃腸減壓裝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人體組織無刺激性、無毒性、無過敏反應,且機體排異反應極少,且成本較低,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便于推廣使用。使用時,在腸道上開口后,將第一連接部1從開口輕輕放入,在第一連接部1和第二連接部3相鄰端放置墊片5,兩個墊片5將腸壁夾在中間,固定更加牢靠,不易脫落,然后將第二連接部3與第一連接部1螺紋連接,儲物袋6和連接桿位于人體外,安裝完成后,腸腔內氣液及糞便等經連接桿一2和連接桿二4收集進入儲物袋6中儲存,達到一定量后,可以打開連接管7上的控制開關進行排放,可以長時間多次使用。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便捷,使用過程中不易脫落,引流效率高,可以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降低術后感染幾率,減少并發癥的產生,有效解決了易脫落、手術環境較差、術后感染幾率高和易產生并發癥等問題。雖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部(1)和第二連接部(3),所述第二連接部(3)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1)上,所述第一連接部(1)底部為圓弧形,所述第一連接部(1)底部上設置有中空連接桿一(2),所述連接桿一(2)貫通所述第一連接部(1),所述第二連接部(3)底部平滑,且所述第二連接部(3)與所述第一連接部(1)底部相匹配,所述第二連接部(3)底部上設置有與所述連接桿一(2)相匹配的中空連接桿二(4),所述連接桿二(4)另一端設置有儲物袋(6),所述儲物袋(6)出口端設置有連接管(7),所述連接管(7)上設置有控制開關。/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術用胃腸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部(1)和第二連接部(3),所述第二連接部(3)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1)上,所述第一連接部(1)底部為圓弧形,所述第一連接部(1)底部上設置有中空連接桿一(2),所述連接桿一(2)貫通所述第一連接部(1),所述第二連接部(3)底部平滑,且所述第二連接部(3)與所述第一連接部(1)底部相匹配,所述第二連接部(3)底部上設置有與所述連接桿一(2)相匹配的中空連接桿二(4),所述連接桿二(4)另一端設置有儲物袋(6),所述儲物袋(6)出口端設置有連接管(7),所述連接管(7)上設置有控制開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用胃腸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祥煒,曾俐,
申請(專利權)人:傅祥煒,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海南;4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