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健身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提供一種方便病人在病期間能夠經常進行腿部肌肉的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及后遺癥的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包括:底座,底座頂部設置有支架;拉動機構,支架頂部一側設置有拉動機構;腳踏機構,支架側壁設置有腳踏機構;坐墊,支架頂部遠離拉動機構一側可拆卸設置有坐墊。病人坐在坐墊上,兩腳踩在踏板上,兩手抓住拉柄帶動滑桿在滑軌內往復移動時,第五轉軸正反轉動始終帶動兩側踏板正向轉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健身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弱勢群體注入了越來越多的關心,據調查研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由于癱瘓或者生病等各種原因需要長期臥床,這樣久而久之會導致肌肉萎縮。肌肉萎縮是指由于肌纖維數目減少或體積變小導致的骨骼肌容積下降,是一種漸進性肌肉弱化和萎縮的疾病,常見于胳膊、大腿以及脊椎處。肌肉萎縮患者由于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大多數患者易出現延髓麻痹癥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亟需研發一種方便病人在病期間能夠經常進行腿部肌肉的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及后遺癥的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病人由于癱瘓或者生病等各種原因需要長期臥床,久而久之導致肌肉萎縮,易出現延髓麻痹癥狀的缺點,因此,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方便病人在病期間能夠經常進行腿部肌肉的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及后遺癥的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技術方案: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包括:底座,底座頂部設置有支架;拉動機構,支架頂部一側設置有拉動機構;腳踏機構,支架側壁設置有腳踏機構;坐墊,支架頂部遠離拉動機構一側可拆卸設置有坐墊。此外,特別優選的是,拉動機構包括:第一固定桿,支架頂部一側設置有第一固定桿;滑軌,第一固定桿頂部對稱設置有滑軌;滑桿,滑軌上滑動式設置有滑桿;拉柄,滑桿兩端設置有拉柄;第二固定桿,支架頂部靠近第一固定桿設置有第二固定桿;第三固定桿,第二固定桿頂部設置有第三固定桿,第三固定桿與第一固定桿連接;第一轉軸,第三固定桿遠離第一固定桿一端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一滑輪,第一轉軸上對稱轉動式設置有第一滑輪;第二轉軸,支架側壁在第一轉軸下方設置有第二轉軸;第二滑輪,第二轉軸上對稱轉動式設置有第二滑輪,第二滑輪位于第一滑輪下方;第一導桿,支架下側開有直槽,直槽側壁間設置有第一導桿;第一滑塊,直槽上滑動式設置有第一滑塊,第一滑塊與第一導桿滑動式配合;第一彈性件,第一滑塊與直槽靠近第二滑輪一側壁間設置有第一彈性件;拉繩,第一滑輪、第二滑輪間設置有拉繩,拉繩一端與滑桿連接,拉繩另一端與第一滑塊兩個側壁連接。此外,特別優選的是,腳踏機構包括:第四固定桿,支架兩個側壁對稱設置有第四固定桿;第三轉軸,兩個第四固定桿中部間轉動式設置有第三轉軸;轉輪,第三轉軸中部設置有轉輪;凸輪,第三轉軸兩端均設置有凸輪;第四轉軸,凸輪遠離第三轉軸一側設置有第四轉軸;踏板,第四轉軸上轉動式設置有踏板;第一軸承座,支架一側壁在轉輪下方設置有上下兩個第一軸承座;第五轉軸,兩個第一軸承座間設置有第五轉軸;棘輪,第五轉軸上關于中心對稱設置有棘輪;第一錐齒輪,第五轉軸上棘輪相向一側關于中心對稱設置有第一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與第五轉軸間隙配合;第六轉軸,第一錐齒輪背向一側關于第五轉軸中心對稱設置有第六轉軸;棘爪,第六轉軸上設置有棘爪,棘爪與相近的棘輪配合;第二彈性件,第六轉軸上套接有第二彈性件;第二軸承座,支架上靠近直槽一側設置有第二軸承座;第七轉軸,第二軸承座上設置有第七轉軸;第二錐齒輪,第七轉軸靠近第一錐齒輪一端設置有第二錐齒輪;圓齒輪,第五轉軸下側設置有圓齒輪;齒條,第一滑塊靠近第五轉軸一側設置有齒條,齒條與圓齒輪嚙合;皮帶傳送機構,第七轉軸遠離第五轉軸一端與第三轉軸間設置有皮帶傳送機構。此外,特別優選的是,還包括:升降臺,支架頂部在可拆卸設置有坐墊一側開有方孔,方孔內滑動式設置有升降臺,升降臺側壁開有若干圓孔,升降臺頂部與坐墊可拆卸連接;第二導桿,支架靠近皮帶傳送機構的側壁在坐墊下方設置有兩根第二導桿;第二滑塊,兩個第二導桿之間設置有第二滑塊;插銷,第二滑塊中部滑動式設置有插銷,插銷與圓孔滑動式配合;第三彈性件,第二滑塊與支架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三彈性件;按鈕,插銷端部設置有按鈕。此外,特別優選的是,還包括:第五固定桿,第一固定桿靠近坐墊一側中部設置有第五固定桿;固定塊,第五固定桿端部設置有固定塊;扭力軸,固定塊上轉動式設置有扭力軸;擋塊,扭力軸上設置有擋塊,擋塊與固定塊配合。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病人坐在坐墊上,兩腳踩在踏板上,兩手抓住拉柄帶動滑桿在滑軌內往復移動時,第五轉軸正反轉動始終帶動兩側踏板正向轉動,可實現病人得到有效鍛煉促進健身恢復。2、不同身高病人需要使用本設備進行骨科恢復鍛煉健身時,向外拉動插銷與圓孔分離,上下拉動升降臺調節坐墊至合適高度,松開插銷,插銷復位與圓孔配合以固定升降臺高度。3、病人使用本設備進行骨科恢復鍛煉健身時若不慎身體向前傾斜,擋塊支撐病人防止摔倒,扭力軸發生轉動減緩病人所受沖擊。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拉動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腳踏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腳踏機構的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種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種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底座,2:支架,3:拉動機構,31:第一固定桿,32:滑軌,33:滑桿,34:拉柄,35:第二固定桿,36:第三固定桿,37:第一轉軸,38:第一滑輪,39:第二轉軸,310:第二滑輪,311:直槽,312:第一導桿,313:第一滑塊,314:第一彈性件,315:拉繩,4:腳踏機構,41:第四固定桿,42:第三轉軸,43:轉輪,44:凸輪,45:第四轉軸,46:踏板,47:第一軸承座,48:第五轉軸,49:棘輪,410:第一錐齒輪,411:第六轉軸,412:棘爪,413:第二彈性件,414:第二軸承座,415:第七轉軸,416:第二錐齒輪,417:圓齒輪,418:齒條,419:皮帶傳送機構,5:坐墊,6:升降臺,7:第二導桿,8:第二滑塊,9:插銷,10:第三彈性件,11:按鈕,12:第五固定桿,13:固定塊,14:扭力軸,15:擋塊。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僅此聲明,本專利技術在文中出現或即將出現的上、下、左、右、前、后、內、外等方位用詞,僅以本專利技術的附圖為基準,其并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限定。實施例1如圖1-4所示,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包括有底座1、支架2、拉動機構3、腳踏機構4和坐墊5,底座1頂部設置有支架2,支架2頂部前側設置有拉動機構3,支架2側壁設置有腳踏機構4,支架2頂部后側可拆卸設置有坐墊5。拉動機構3包括有第一固定桿31、滑軌32、滑桿33、拉柄34、第二固定桿35、第三固定桿36、第一轉軸37、第一滑輪38、第二轉軸39、第二滑輪310、直槽311、第一導桿312、第一滑塊313、第一彈性件314和拉繩315,支架2頂部前側設置有第一固定桿31,第一固定桿31頂部左右對稱設置有滑軌32,滑軌32上滑動式設置有滑桿33,滑桿33左右兩端設置有拉柄34,支架2頂部靠近第一固定桿31設置有第二固定桿35,第二固定桿35頂部設置有第三固定桿36,第三固定桿36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其特征是,包括:/n底座,底座頂部設置有支架;/n拉動機構,支架頂部一側設置有拉動機構;/n腳踏機構,支架側壁設置有腳踏機構;/n坐墊,支架頂部遠離拉動機構一側可拆卸設置有坐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其特征是,包括:
底座,底座頂部設置有支架;
拉動機構,支架頂部一側設置有拉動機構;
腳踏機構,支架側壁設置有腳踏機構;
坐墊,支架頂部遠離拉動機構一側可拆卸設置有坐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其特征是,拉動機構包括:
第一固定桿,支架頂部一側設置有第一固定桿;
滑軌,第一固定桿頂部對稱設置有滑軌;
滑桿,滑軌上滑動式設置有滑桿;
拉柄,滑桿兩端設置有拉柄;
第二固定桿,支架頂部靠近第一固定桿設置有第二固定桿;
第三固定桿,第二固定桿頂部設置有第三固定桿,第三固定桿與第一固定桿連接;
第一轉軸,第三固定桿遠離第一固定桿一端設置有第一轉軸;
第一滑輪,第一轉軸上對稱轉動式設置有第一滑輪;
第二轉軸,支架側壁在第一轉軸下方設置有第二轉軸;
第二滑輪,第二轉軸上對稱轉動式設置有第二滑輪,第二滑輪位于第一滑輪下方;
第一導桿,支架下側開有直槽,直槽側壁間設置有第一導桿;
第一滑塊,直槽上滑動式設置有第一滑塊,第一滑塊與第一導桿滑動式配合;
第一彈性件,第一滑塊與直槽靠近第二滑輪一側壁間設置有第一彈性件;
拉繩,第一滑輪、第二滑輪間設置有拉繩,拉繩一端與滑桿連接,拉繩另一端與第一滑塊兩個側壁連接。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骨科恢復鍛煉健身設備,其特征是,腳踏機構包括:
第四固定桿,支架兩個側壁對稱設置有第四固定桿;
第三轉軸,兩個第四固定桿中部間轉動式設置有第三轉軸;
轉輪,第三轉軸中部設置有轉輪;
凸輪,第三轉軸兩端均設置有凸輪;
第四轉軸,凸輪遠離第三轉軸一側設置有第四轉軸;
踏板,第四轉軸上轉動式設置有踏板;
第一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曉慧,
申請(專利權)人:黃曉慧,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