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植架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兩個支撐架之間通過連接軸固定有頂部種植槽,頂部種植槽下部設置有中間種植槽,中間種植槽下部設置有底部種植槽,底部種植槽下部安裝有滑輪。頂部種植槽下部設置有滑槽,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連接軸,連接軸與支撐架固定連接。中間種植槽上部設置有滑塊,下部設置有滑槽;底部種植槽上部設置有滑塊,下部設置有固定塊,固定塊安裝有滑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頂部種植槽、中間種植槽和底部種植槽上的滑塊和滑槽的配合能夠展開使用,每層種植槽之間不會互相影響,有利于辣椒的管理和培育,提高了辣椒培育的效率;且在不使用時可收納管理,不占空間,便于移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
本技術屬于植架
,尤其涉及一種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
技術介紹
目前,辣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材,同時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目前在辣椒種植過程中經常會用到辣椒種植架,但是現有的辣椒種植架體積較大,不易移動和管理,且現有的辣椒種植架每層培育槽由于占地的原因,常常影響辣椒接受足夠的陽光,從而影響辣椒的培育,降低了辣椒培育的效率。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1)現有的辣椒種植架體積較大,不易移動和管理。(2)現有的辣椒種植架每層培育槽由于占地的原因,常常影響辣椒接受足夠的陽光,從而影響辣椒的培育,降低了辣椒培育的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設置有:支撐架;所述兩個支撐架之間通過連接軸固定有頂部種植槽,所述頂部種植槽下部設置有中間種植槽,所述中間種植槽下部設置有底部種植槽,所述底部種植槽下部兩端通過螺栓安裝有滑輪。本技術結構簡單,通過頂部種植槽、中間種植槽和底部種植槽上的滑塊和滑槽的配合能夠展開使用,每層種植槽之間不會互相影響,有利于辣椒的管理和培育,提高了辣椒培育的效率;且在不使用時可收納管理,不占空間,便于移動。進一步,所述頂部種植槽下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槽,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與支撐架固定連接。進一步,所述中間種植槽共設置有三個,所述中間種植槽上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塊,下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槽;進一步,所述底部種植槽上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塊,下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通過螺栓安裝有滑輪。進一步,所述頂部種植槽、中間種植槽和底部種植槽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所述滑塊滑動嵌裝于滑槽內。本技術通過設置滑槽和滑塊,能夠展開使用,每層種植槽之間不會互相影響,有利于辣椒的管理和培育,提高了辣椒培育的效率;且在不使用時可收納管理,不占空間,便于移動。進一步,所述滑輪一側設置有剎車裝置。本技術在滑輪上設置有剎車裝置,能夠在不進行移動時增加本技術的穩定性。進一步,所述頂部種植槽、中間種植槽和底部種植槽中部均設置有若干隔板,將頂部種植槽、中間種植槽和底部種植槽分割成若干種植腔,所述種植腔底部開設有小型通孔。本技術通過隔板將種植槽分割為若干種植腔,有利于辣椒培育的管理,有利于辣椒的生長。結合上述的所有技術方案,本技術所具備的優點及積極效果為:第一、本技術結構簡單,通過頂部種植槽、中間種植槽和底部種植槽上的滑塊和滑槽的配合能夠展開使用,每層種植槽之間不會互相影響,有利于辣椒的管理和培育,提高了辣椒培育的效率;且在不使用時可收納管理,不占空間,便于移動。第二、本技術在滑輪上設置有剎車裝置,能夠在不進行移動時增加本技術的穩定性。第三、本技術通過隔板將種植槽分割為若干種植腔,有利于辣椒培育的管理,有利于辣椒的生長。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申請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的收納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的另一側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滑塊和滑槽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支撐架;2、頂部種植槽;3、底部種植槽;4、隔板;5、中間種植槽;6、滑輪;7、滑槽;8、連接軸;9、滑塊。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的描述。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包括:支撐架1、頂部種植槽2、底部種植槽3、隔板4、中間種植槽5、滑輪6、滑槽7、連接軸8、滑塊9。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兩個支撐架1之間通過連接軸8固定有頂部種植槽2,頂部種植槽2下部設置有中間種植槽5,中間種植槽5下部設置有底部種植槽3,底部種植槽3下部兩端通過螺栓安裝有滑輪6。本技術結構簡單,通過頂部種植槽2、中間種植槽5和底部種植槽3上的滑塊9和滑槽7的配合能夠展開使用,每層種植槽之間不會互相影響,有利于辣椒的管理和培育,提高了辣椒培育的效率;且在不使用時可收納管理,不占空間,便于移動。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的頂部種植槽2下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槽7,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連接軸8,連接軸8與支撐架1固定連接。中間種植槽5共設置有三個,中間種植槽5上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塊9,下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槽7;底部種植槽3上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塊9,下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固定塊,固定塊通過螺栓安裝有滑輪6。頂部種植槽2、中間種植槽5和底部種植槽3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滑塊9滑動嵌裝于滑槽7內。本技術通過設置滑槽7和滑塊9,能夠展開使用,每層種植槽之間不會互相影響,有利于辣椒的管理和培育,提高了辣椒培育的效率;且在不使用時可收納管理,不占空間,便于移動。實施例3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的滑輪6一側設置有剎車裝置。本技術在滑輪6上設置有剎車裝置,能夠在不進行移動時增加本技術的穩定性。實施例4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的頂部種植槽2、中間種植槽5和底部種植槽3中部均設置有若干隔板4,將頂部種植槽2、中間種植槽5和底部種植槽3分割成若干種植腔,種植腔底部開設有小型通孔。本技術通過隔板4將種植槽分割為若干種植腔,有利于辣椒培育的管理,有利于辣椒的生長。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將本技術移至種植地點,通過滑槽7和滑塊9依次將底部種植槽3和中間種植槽5拉出,并通過剎車裝置進行固定,向種植腔內放入適量的種植土,即可進行辣椒種植。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優的具體的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設置有:/n支撐架;/n所述兩個支撐架之間通過連接軸固定有頂部種植槽,所述頂部種植槽下部設置有中間種植槽,所述中間種植槽下部設置有底部種植槽,所述底部種植槽下部兩端通過螺栓安裝有滑輪。/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設置有:
支撐架;
所述兩個支撐架之間通過連接軸固定有頂部種植槽,所述頂部種植槽下部設置有中間種植槽,所述中間種植槽下部設置有底部種植槽,所述底部種植槽下部兩端通過螺栓安裝有滑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種植槽下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槽,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與支撐架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辣椒培育用種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種植槽共設置有三個,所述中間種植槽上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塊,下部兩端一體化設置有滑槽。
4.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廣華,李顯日,趙愛鴻,丁軍,劉玲,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