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包括外箱體、內箱體、溫控裝置、保溫層、石墨烯加熱膜、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進水管和出水管外均包裹保溫層,保溫層和石墨烯加熱膜安裝在外箱體和內箱體之間的夾層,石墨烯加熱膜的發熱端朝向內箱體外表面,保溫層的外表面朝向外箱體的內表面,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石墨烯加熱膜低功耗、高電熱轉換率的加熱性能和高分子超保溫材料的高保溫效果產生并蓄留熱量,來滿足寒冷極端惡劣環境下作戰運輸過程中的保溫加熱需求,保證水不結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
本專利技術涉及保溫水箱,特別是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
技術介紹
在當今復雜的國際環境下,駐嚴寒地區部隊冬季作戰的后勤保障已受到各國軍方高層的高度重視。我國幅員遼闊,嚴寒地區分布廣泛,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冬季寒冷期長,自然環境惡劣。部隊在嚴寒地區運輸作戰過程中的用水取水也因溫度低極易結冰變得極為困難。因此解決嚴寒地區后勤保障的飲水用水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為我軍更好、更合理地做好駐嚴寒地區部隊冬季作戰衛勤保障提供依據。飲用水一般存儲在保溫水箱內。普通的保溫水箱在水箱的夾層增加特殊工業保溫材料實現保溫,但是在長期低溫下,水箱內的水溫還是會繼續下降直至結冰,不能很好都實現保溫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在寒冷極端惡劣環境下滿足保溫加熱需求。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包括外箱體、內箱體、溫控裝置、保溫層、石墨烯加熱膜、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進水管和出水管外均包裹保溫層,保溫層和石墨烯加熱膜安裝在外箱體和內箱體之間的夾層,石墨烯加熱膜的發熱端朝向內箱體外表面,保溫層的外表面朝向外箱體的內表面。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外箱體和內箱體的六個夾層均安裝石墨烯加熱膜和保溫層,每個夾層的石墨烯加熱膜均設有2個導線,每個石墨烯加熱膜的導線串聯后與溫控裝置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保溫層為高分子超蓬松保溫層,厚度為15-30mm,高分子超蓬松保溫層為聚酯和聚丙烯雙組分熔噴保溫棉。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保溫層外表面設有塑料膜。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石墨烯加熱膜朝向保溫層的一面鍍有一層鋁,形成熱反射層。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保溫層和石墨烯發熱膜之間通過耐-55℃~200℃的膠黏劑粘結。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外箱體和內箱體之間設有安裝框架,安裝框架包括外框架和內框架,外框架包括橫桿一、縱桿一和豎桿一,橫桿一和縱桿一組成兩個方形框架一,豎桿一連接兩個方形框架一的四角,兩個豎桿一之間設有兩個連接桿,另外兩個豎桿一之間設有兩個連接桿,內框架固定在四個連接桿之間,內框架包括橫桿二、縱桿二、豎桿二、側檔桿和底檔桿,縱桿二長度與縱桿一長度相等,縱桿二的兩端安裝在連接桿上,橫桿二的長度小于橫桿一的長度,豎桿二連接縱桿二,側擋桿連接兩個縱桿二,底檔桿安裝在底部的兩個縱桿二之間。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側擋桿和底檔桿均設有2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專利技術有效結合了保溫技術和石墨烯快速發熱技術;滿足-55℃~200℃條件下長時間的工作要求;有效的保存熱量,保溫率可達93%;熱輻射反射層利用將石墨烯發熱片的遠紅外熱輻射進行反射,使石墨烯加熱的有益人體的紅外熱輻射進一步得到利用;本專利技術操作簡單、適用性廣泛,可靈活應用個嚴寒地區后勤領域的用水取水需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局部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剖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安裝框架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安裝框架另一視角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包括外箱體1、內箱體2、溫控裝置3、保溫層4、石墨烯加熱膜5、進水管6和出水管7,進水管6位于出水管7的上方,進水管6和出水管7外均包裹保溫層4,保溫層4和石墨烯加熱膜5安裝在外箱體1和內箱體2之間的夾層,石墨烯加熱膜1通過導線與溫控裝置3連接,溫控裝置3可以安裝在外箱體外或者其他位置。石墨烯加熱膜采用石墨烯復合導電油墨絲網印刷在聚酰亞胺薄膜上,并采用另外一片聚酰亞胺薄膜將其封裝,封裝層需絕緣、耐-55℃~150℃的溫度并且防水密閉,石墨烯加熱膜5的發熱端朝向內箱體外表面,保溫層的外表面朝向外箱體的內表面。石墨烯加熱膜低功耗、高電熱轉換率的加熱性能和高分子超保溫材料的高保溫效果產生并蓄留熱量。溫控裝置內設溫敏元件可對-55℃~200℃的溫度進行監測,并控制石墨烯加熱膜加熱使之維持額定溫度,確保內箱體內的水不結冰。本專利技術有效結合了保溫技術和石墨烯快速發熱技術;滿足-55℃~200℃條件下長時間的工作要求;有效的保存熱量,保溫率可達93%;熱輻射反射層利用將石墨烯發熱片的遠紅外熱輻射進行反射,使石墨烯加熱的有益人體的紅外熱輻射進一步得到利用;本專利技術操作簡單、適用性廣泛,可靈活應用個嚴寒地區后勤領域的用水取水需求。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外箱體和內箱體的六個夾層均安裝石墨烯加熱膜和保溫層,每個夾層的石墨烯加熱膜均設有2個導線,每個石墨烯加熱膜的導線串聯后與溫控裝置連接。串聯使得導線盡可能減少,方便在極寒環境下使用。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保溫層為高分子超蓬松保溫層,厚度為15-30mm,為聚酯和聚丙烯雙組分熔噴法保溫棉。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保溫層外表面設有塑料膜。即對保溫層進行塑封處理起到防水作用,防止在使用過程中保溫層因濕阻增大導致的保溫效果下降。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石墨烯加熱膜朝向保溫層的一面鍍有一層鋁,鍍鋁用于熱反射,鍍的鋁層為熱輻射反射層。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保溫層和石墨烯發熱膜之間通過耐-55℃~200℃的膠黏劑粘結。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外箱體和內箱體之間設有安裝框架,安裝框架包括外框架和內框架,外框架包括橫桿一8、縱桿一9和豎桿一10,橫桿一8和縱桿一9組成兩個方形框架一,豎桿一10連接兩個方形框架一的四角,兩個豎桿一10之間設有兩個連接桿11,另外兩個豎桿一10之間設有兩個連接桿11,內框架固定在四個連接桿11之間,內框架包括橫桿二12、縱桿二13、豎桿二14、側檔桿15和底檔桿16,縱桿二13長度與縱桿一9長度相等,縱桿二13的兩端安裝在連接桿11上,橫桿二12的長度小于橫桿一8的長度,豎桿二14連接縱桿二13,側擋桿15連接兩個縱桿二13,底檔桿16安裝在底部的兩個縱桿二之間。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側擋桿和底檔桿均設有2個。內箱體放置在內框架內,外箱體焊接在外框架外,內框架與外框架中間的間隙用于安裝保溫層和石墨烯加熱膜,可以直接塞進去,安裝方便。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體、內箱體、溫控裝置、保溫層、石墨烯加熱膜、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進水管和出水管外均包裹保溫層,保溫層和石墨烯加熱膜安裝在外箱體和內箱體之間的夾層,石墨烯加熱膜通過導線與溫控裝置連接,石墨烯加熱膜的發熱端朝向內箱體外表面,保溫層的外表面朝向外箱體的內表面。/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體、內箱體、溫控裝置、保溫層、石墨烯加熱膜、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進水管和出水管外均包裹保溫層,保溫層和石墨烯加熱膜安裝在外箱體和內箱體之間的夾層,石墨烯加熱膜通過導線與溫控裝置連接,石墨烯加熱膜的發熱端朝向內箱體外表面,保溫層的外表面朝向外箱體的內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其特征在于,外箱體和內箱體的六個夾層均安裝石墨烯加熱膜和保溫層,每個夾層的石墨烯加熱膜均設有2個導線,每個石墨烯加熱膜的導線串聯后與溫控裝置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其特征在于,保溫層為高分子超蓬松保溫層,厚度為15-30mm,高分子超蓬松保溫層為聚酯和聚丙烯雙組分熔噴保溫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在極寒環境下使用的加熱保溫水箱,其特征在于,保溫層外表面設有塑料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宇,劉蓉,張旋宇,黃華云,酈智斌,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儀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