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高空作業平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其包括兩個用于作業的工作斗,以及用于控制工作斗在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實現對工作區域全覆蓋的回轉機構,所述回轉機構包括用于將兩個工作斗進行連接的連接支架,以及在連接支架的兩側端設置的用于實現工作斗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旋轉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現操作平臺的多角度旋轉,來實現對工作區域全方位覆蓋作業,結構簡單,使用靈活,作業效率高,值得被廣泛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
本技術涉及高空作業平臺
,特別涉及一種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
技術介紹
高空作業平臺是用來運送作業人員和工作裝備到指定高度進行作業的一種大型工程機械設備。高空作業平臺目前主要有高空作業車、自行式高空作業平臺、剪叉式高空作業裝置等多種設備,均用于各行業高空設備安裝、檢驗、檢修等作業。目前的高空作業平臺還存在以下缺點:1、現有的高空作業平臺一般都是單操作平臺,也就是說每次作業只能允許一人進行作業操作,作業空間受限,作業效率低,導致作業人員的工作負荷大。2、不管現有的高空作業平臺是移動式高空作業平臺,蜘蛛式高空作業平臺,自行式高空作業平臺,還是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它們在水平方向上均是固定不動的,即均不能滿足對多角度作業的需要。當出現作業位置變動時,需要調整吊臂位置來實現對高空作業平臺的位置調節,來達到對指定作業區域精準作業的目的;即使作業位置變動較小也需要調整吊臂位置來實現,使用不靈活,從而導致作業質量差,作業效率低。例如專利CN201472231U,其公開了一種工作平臺可以橫向移動的桅柱式高空作業車,包括汽車底盤、固定在汽車底盤上的升降桅柱以及工作平臺,所述的升降桅柱上固定支架,所述的工作平臺通過至少兩對由軌道與導輪構成的運動副設于所述的支架上,且所述的軌道與導輪分別設于工作平臺與支架上,在所述的工作平臺與支架之間設有側移驅動裝置。該專利雖然可通過將側移驅動裝置實現對工作平臺的側向移動,來達到接近工作目標進行作業,以及不妨礙道路上的其它車輛行駛的目的。但是存在以下缺點,首先,平臺為單個平臺,作業效率低。其次,該專利中的工作平臺具體是通過運動副實現的側向移動,運行軌跡是直線,即可實現工作平臺至作業目標位置一定距離內作業位置的變動進行作業的目的。但如果超出這個距離時,由于碰觸不到作業目標而需要調整汽車底盤至作業目標的位置,才能繼續進行作業,所以使用還是較為不靈活,作業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實現操作平臺的多角度旋轉,來實現對工作區域全方位覆蓋作業,使用靈活,作業效率高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包括兩個用于作業的工作斗,以及用于控制工作斗在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實現對工作區域全覆蓋的回轉機構,所述回轉機構包括用于將兩個工作斗進行連接的連接支架,以及在連接支架的兩側端設置的用于實現工作斗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旋轉組件。上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所述旋轉組件包括與工作斗固定連接的固定支架,以及用于推動固定支架水平方向左右旋轉的回轉油缸,所述固定支架通過連接板與連接支架轉動連接。上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所述回轉油缸的伸出端通過左固定座與固定支架鉸接連接,回轉油缸的另一端通過右固定座與連接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左固定座與固定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右固定座與連接支架固定連接。上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所述連接支架包括多個間隔橫向設置的橫梁,以及多個間隔縱向設置的與橫梁固定連接的縱梁。上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所述橫梁包括上橫梁和下橫梁,在上橫梁與下橫梁之間貫穿設置有回轉軸,所述連接板通過座體與回轉軸轉動連接。上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在所述回轉軸的頂端還設置有擋塊,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設置有用于對固定支架恢復至初始位置進行限定的限定塊,所述限定塊與固定支架固定連接設置。上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所述工作斗的旋轉角度為0-90度。上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在兩個所述工作斗之間的任意一個工作斗外側壁上還設置有電保護罩。上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在兩個所述工作斗內均設置有用于防止作業人員觸電的絕緣內襯。本技術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過將操作平臺設置為兩個,可實現雙人同時作業,也可以通過攜帶機器人作業,提高了作業效率。其次,通過設置回轉機構,可實現兩個工作斗的獨立旋轉運行,即兩個工作斗均可獨立運動,可以配合兩個作業人員不同指定作業區域的作業,實現對工作區域全方位覆蓋作業。也就是說在一定作業范圍內,無需通過調整操作平臺的支撐設備來調整工作斗接近指定工作區域,從而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且使用靈活、方便。本技術結構簡單,可實現操作平臺的多角度旋轉,來實現對工作區域全方位覆蓋作業,使用靈活、方便,安全、可靠,穩定性好,作業效率高,值得被廣泛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中雙操作平臺結構示意圖;圖2為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1中雙操作平臺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1中雙操作平臺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1中雙操作平臺側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2、3、4、5所示,一種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包括兩個用于作業的工作斗1,以及用于控制工作斗1在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實現對工作區域全覆蓋的回轉機構2,回轉機構2包括用于將兩個工作斗1進行連接的連接支架,以及在連接支架的兩側端設置的用于實現工作斗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旋轉組件。旋轉組件包括與工作斗1固定連接的固定支架3,以及用于推動固定支架3水平方向左右旋轉的回轉油缸4,固定支架3通過連接板5與連接支架轉動連接。回轉油缸4的伸出端通過左固定座6與固定支架3鉸接連接,回轉油缸4的另一端通過右固定座7與連接支架固定連接,左固定座6與固定支架3固定連接,右固定座7與連接支架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的連接支架包括多個間隔橫向設置的橫梁,以及多個間隔縱向設置的與橫梁固定連接的縱梁9。橫梁包括上橫梁10和下橫梁11,在上橫梁10與下橫梁11之間貫穿設置有回轉軸12,連接板5通過座體13與回轉軸12轉動連接。在回轉軸12的頂端還設置有擋塊18,在固定支架3上設置有用于對固定支架3恢復至初始位置進行限定的限定塊14,限定塊14與固定支架3固定連接設置。本實施例中工作斗1的旋轉角度為0-90度任意角度轉動,實現操作平臺的多角度旋轉,來實現對工作區域全方位覆蓋作業,使用靈活、方便,作業效率高。為了適用于帶電高空作業的作業設備上,在兩個工作斗之間的任意一個工作斗1外側壁上還設置有電保護罩15,且在兩個工作斗1內均設置有用于防止作業人員觸電的絕緣內襯16。當操作平臺用于帶電高空作業的作業設備上時,回轉機構可采用航空鋁材料制作,既能滿足輕量化要求,在結構強度上也能滿足使用要求。即可對工作斗整體降低重量,對增加工作斗承載能力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技術的工作原理:通過兩個回轉油缸4的伸縮動作來實現分別控制固定支架3回轉運動,即當回轉油缸4的活塞桿端伸出動作時,兩個固定支架3從初始位置向兩側轉動,回轉油缸4伸出的最大位置為固定支架3能夠旋轉的最大角度位置,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用于作業的工作斗,以及用于控制工作斗在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實現對工作區域全覆蓋的回轉機構,所述回轉機構包括用于將兩個工作斗進行連接的連接支架,以及在連接支架的兩側端設置的用于實現工作斗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旋轉組件。/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用于作業的工作斗,以及用于控制工作斗在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實現對工作區域全覆蓋的回轉機構,所述回轉機構包括用于將兩個工作斗進行連接的連接支架,以及在連接支架的兩側端設置的用于實現工作斗水平方向進行一定角度旋轉的旋轉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其特征是:所述旋轉組件包括與工作斗固定連接的固定支架,以及用于推動固定支架水平方向左右旋轉的回轉油缸,所述固定支架通過連接板與連接支架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其特征是:所述回轉油缸的伸出端通過左固定座與固定支架鉸接連接,回轉油缸的另一端通過右固定座與連接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左固定座與固定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右固定座與連接支架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業用旋轉式雙操作平臺,其特征是:所述連接支架包括多個間隔橫向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鵬,辛凱,董成家,畢偉偉,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卓立嘉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