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耐高溫聚氨酯膠液,該膠液的制備原料包括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三羥甲基乙烷38~45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2~28份、二苯胍3~6份、二羧甲基丙酸8~12份、聚丙二元醇3~6份、聚丙烯酸銨4~6份、丙鄰二胺5~7份、三甘醇0.5~2份、亞烷基醚3~6份、丙酮17~20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1~3份、硫醇甲基錫0.5~1.5份、2?乙基己酸亞錫0.7~0.9份、水楊酸苯0.1~0.3份。該聚氨酯膠液耐熱性較現有的多數聚氨酯膠液提升了40~45%,在95~115℃環境溫度下仍能夠保持良好的常規性能,不容易發生開膠、溢膠,特別適用于需要需要高溫處理產品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耐高溫聚氨酯膠液及其反應釜
本專利技術涉及聚氨酯膠液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耐高溫聚氨酯膠液及其反應釜。
技術介紹
爆米花鞋底的生產是將TPU顆粒進行發泡處理得到爆米花顆粒并通過PU(即聚氨酯)膠黏劑將爆米花顆粒粘接為一體而形成。聚氨酯膠粘劑是指在分子鏈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團(-NHCOO-)或異氰酸酯基(-NCO)的膠粘劑。聚氨酯膠粘劑分為多異氰酸酯和聚氨酯兩大類。多異氰酸酯分子鏈中含有異氰基(-NCO)和氨基甲酸酯基(-NH-COO-),故聚氨酯膠粘劑表現出高度的活性與極性。然而目前市場上存在的聚氨酯膠的耐熱度多處于70~85℃之間,然而這樣的耐熱度并不能滿足眾多領域的使用需求,在高溫使用環境(如鞋材的烘烤干燥環境)下,聚氨酯膠在粘接處容易出現開膠等情況,致使產品結構容易發生變化而不能滿足客戶需求,致使產品的退貨率高,進而導致PU膠黏劑的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現有的聚氨酯膠粘劑的制備過程中,為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聚氨酯膠粘劑粘結固化,需要對原料進行持續的均勻攪拌?,F有的攪拌設備通常僅簡單配置攪拌室、攪拌架和電機,通過攪拌架的攪拌錘對物料進行帶動攪拌,這樣的攪拌裝置雖然具有攪拌架的攪拌漿料作用,但是攪拌桶內容易存在死角和物料沉積而造成原料攪拌不均勻,從而需要長時間攪拌,攪拌效果不理想,所制得的膠液的品質參差不齊,也是上述膠液耐熱度較差的一個因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耐高溫聚氨酯膠液,以克服現有的聚氨酯膠液存在的耐熱性較差,不利爆米花鞋材生產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耐高溫聚氨酯膠液,該膠液的制備原料包括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三羥甲基乙烷38~45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2~28份、二苯胍3~6份、二羧甲基丙酸8~12份、聚丙二元醇3~6份、聚丙烯酸銨4~6份、丙鄰二胺5~7份、三甘醇0.5~2份、亞烷基醚3~6份、丙酮17~20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1~3份、硫醇甲基錫0.5~1.5份、2-乙基己酸亞錫0.7~0.9份、水楊酸苯0.1~0.3份。該膠液的制備工藝為:首先將三羥甲基乙烷、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丙酮、二羧甲基丙酸、聚丙二元醇依次加入反應釜,并持續28~42r/s的轉速攪拌3~5分鐘得到料漿;然后將亞烷基醚、鄰苯二甲酸丁芐酯、聚丙烯酸銨、硫醇甲基錫、2-乙基己酸亞錫、水楊酸苯依次加入反應釜內的料漿中,并持續15~18r/s的轉速攪拌15~25分鐘,使得料漿的各組分的狀態更為穩定和相對分散,提高料漿的熱穩定性和降低受光影響;最后,將丙鄰二胺、三甘醇、二苯胍依次加入反應釜中,并持續6~9r/s的低轉速攪拌2~6小時使之增鏈且硫化處理后即制得該聚氨酯膠液。進一步改進地,膠液的制備原料組方優選下述四種:第一,該膠液的制備原料由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組成:三羥甲基乙烷42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4份、二苯胍5份、二羧甲基丙酸10份、聚丙二元醇4份、聚丙烯酸銨5份、丙鄰二胺6份、三甘醇1份、亞烷基醚4份、丙酮19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2份、硫醇甲基錫1份、2-乙基己酸亞錫0.8份、水楊酸苯0.2份。第二,該膠液的制備原料由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組成:三羥甲基乙烷40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6份、二苯胍4份、二羧甲基丙酸10份、聚丙二元醇5份、聚丙烯酸銨5份、丙鄰二胺6份、三甘醇1.8份、亞烷基醚5份、丙酮18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2份、硫醇甲基錫1.2份、2-乙基己酸亞錫0.8份、水楊酸苯0.2份。第三,該膠液的制備原料由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組成:三羥甲基乙烷38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8份、二苯胍3份、二羧甲基丙酸12份、聚丙二元醇3份、聚丙烯酸銨4份、丙鄰二胺7份、三甘醇2份、亞烷基醚6份、丙酮20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1份、硫醇甲基錫0.5份、2-乙基己酸亞錫0.7份、水楊酸苯0.3份。第四,該膠液的制備原料由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組成:三羥甲基乙烷45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2份、二苯胍6份、二羧甲基丙酸8份、聚丙二元醇6份、聚丙烯酸銨6份、丙鄰二胺5份、三甘醇2份、亞烷基醚3份、丙酮17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3份、硫醇甲基錫1.5份、2-乙基己酸亞錫0.9份、水楊酸苯0.1份。一種反應釜,該反應釜用于上述的耐高溫聚氨酯膠液的制備,該反應釜包括攪拌桶、攪拌架和攪拌電機;攪拌桶內設有攪拌室,攪拌架裝配于攪拌室內,攪拌電機驅動攪拌架定軸旋轉。所述攪拌室的底部呈自上而下直徑變小的平底錐面結構,所述攪拌架由主軸、連接桿和碾壓板構成,碾壓板通過該連接桿固定裝配于主軸上,該連接桿向下且朝向錐面室壁方向傾斜延伸,攪拌電機通過主軸驅動該碾壓板高速旋轉,該碾壓板用于高速攪拌和碾壓該碾壓板與攪拌室的該錐面室壁之間的物料。所述碾壓板的碾壓面呈圓弧面,該圓弧面與所述錐面室壁之間存在最小為0.1~1.5mm的間隙。攪拌桶的底部裝配有分切架和驅動裝置,該分切架設于該攪拌架的下方,分切架設有旋轉軸和裝配于旋轉軸上的至少三個呈中心對稱分布的分切片,分切片向上且向外傾斜延伸設置,驅動裝置驅動該分切架作高速定軸旋轉運動。主軸的底端固定裝配有攪拌架,攪拌架設有至少三個呈中心對稱分布的攪拌片,攪拌片向下且向外傾斜延伸設置;分切架和攪拌架上下對立分布,且二者為存在速差的同向旋轉,分切架和攪拌架的旋轉軸向均為豎直方向且左右錯開分布。所述攪拌桶的內周壁上固定設有至少一片上導流板和至少一片下導流板,上導流板和下導流板均呈三角形或者長方形結構,且上導流板和下導流板的長度延伸方向與豎直方向均呈15~60°夾角;所述外桶分別設有3~6片一一對應的所述上導流板和所述下導流板,且對應的上導流板和下導流板的延伸方向呈上下對稱分布設置,且對應的上導流板和下導流板左右錯位分布。所述攪拌桶配設有注液管,注液管由攪拌桶頂部的進料口延伸至攪拌室內,該注液管用于定量注入液體物料。由上述對本專利技術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專利技術制備的聚氨酯膠液耐熱性較現有的多數聚氨酯膠液提升了40~45%,在95~115℃環境溫度下仍能夠保持良好的常規性能,不容易發生開膠、溢膠,特別適用于需要需要高溫處理產品使用。本專利技術的反應釜結構簡單,既對攪拌室內的物料具有快速混合、攪拌的功能,還具有對粒徑較大的物料具有一定的破碎功能,使得物料在攪拌的過程中粒徑也得到細化,攪拌效率高,攪拌效果好,也使得后續的球磨處理更為容易,進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設備的運行成本;另外,該反應釜還具有快速潔桶功能,注入清水或者其它洗滌劑,設備正常運行2~5分鐘即可基本清理攪拌桶內各細節處存在的物料,清潔效果明顯,使得攪拌桶的清理更為簡便,使用十分方便;此外,該反應釜結構簡單,故障率低,操作簡單,且該裝置占用空間小,使用成本低。最后,上導流板和下導流板的傾斜延伸和上下錯位結構設置能夠對回流室內上升的物料起到有效的擾流攪拌作用,使得物料的混合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促使物料顆粒能夠更快地被混合攪拌,從而使得攪拌效率得到3~8%的提升。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反應釜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耐高溫聚氨酯膠液,其特征在于,該膠液的制備原料包括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三羥甲基乙烷38~45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2~28份、二苯胍3~6份、二羧甲基丙酸8~12份、聚丙二元醇3~6份、聚丙烯酸銨4~6份、丙鄰二胺5~7份、三甘醇0.5~2份、亞烷基醚3~6份、丙酮17~20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1~3份、硫醇甲基錫0.5~1.5份、2-乙基己酸亞錫0.7~0.9份、水楊酸苯0.1~0.3份。/n
【技術特征摘要】
1.耐高溫聚氨酯膠液,其特征在于,該膠液的制備原料包括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三羥甲基乙烷38~45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2~28份、二苯胍3~6份、二羧甲基丙酸8~12份、聚丙二元醇3~6份、聚丙烯酸銨4~6份、丙鄰二胺5~7份、三甘醇0.5~2份、亞烷基醚3~6份、丙酮17~20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1~3份、硫醇甲基錫0.5~1.5份、2-乙基己酸亞錫0.7~0.9份、水楊酸苯0.1~0.3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聚氨酯膠液,其特征在于,該膠液的制備工藝為:首先將三羥甲基乙烷、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丙酮、二羧甲基丙酸、聚丙二元醇依次加入反應釜,并持續28~42r/s的轉速攪拌3~5分鐘得到料漿;然后將亞烷基醚、鄰苯二甲酸丁芐酯、聚丙烯酸銨、硫醇甲基錫、2-乙基己酸亞錫、水楊酸苯依次加入反應釜內的料漿中,并持續15~18r/s的轉速攪拌15~25分鐘;最后,將丙鄰二胺、三甘醇、二苯胍依次加入反應釜中,并持續6~9r/s的轉速攪拌2~6小時即制得該聚氨酯膠液。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溫聚氨酯膠液,其特征在于,該膠液的制備原料由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組成:三羥甲基乙烷42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4份、二苯胍5份、二羧甲基丙酸10份、聚丙二元醇4份、聚丙烯酸銨5份、丙鄰二胺6份、三甘醇1份、亞烷基醚4份、丙酮19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2份、硫醇甲基錫1份、2-乙基己酸亞錫0.8份、水楊酸苯0.2份。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溫聚氨酯膠液,其特征在于,該膠液的制備原料由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組成:三羥甲基乙烷40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6份、二苯胍4份、二羧甲基丙酸10份、聚丙二元醇5份、聚丙烯酸銨5份、丙鄰二胺6份、三甘醇1.8份、亞烷基醚5份、丙酮18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2份、硫醇甲基錫1.2份、2-乙基己酸亞錫0.8份、水楊酸苯0.2份。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溫聚氨酯膠液,其特征在于,該膠液的制備原料由按重量份的下述組份組成:三羥甲基乙烷38份、二異氰酸乙基環己烷28份、二苯胍3份、二羧甲基丙酸12份、聚丙二元醇3份、聚丙烯酸銨4份、丙鄰二胺7份、三甘醇2份、亞烷基醚6份、丙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如意,
申請(專利權)人:泉州市富邦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