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包括底部外殼、液壓提升桿、出料盤、攪拌外殼、限位凹槽、收起螺桿、蓋板、驅動齒輪、輸料管、輸料漏斗、輸料電機、連接齒輪、輸料支管、調節齒輪、攪拌支桿、攪拌主桿、驅動電機、底座和齒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攪拌外殼的底端設置出料盤,并在出料盤的底端兩側連接液壓提升桿,以及在攪拌支桿的一端通過調節齒輪連接收起螺桿底端的齒條,在攪拌完成后收起折疊攪拌支桿,抬升出料盤將攪拌外殼內腔濃稠的彩色鉛芯原料提升至攪拌外殼的頂端,便于鉛芯原料的取出,防止原料粘附在攪拌外殼的內腔側壁上,難以徹底取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攪拌混合裝置,具體是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屬于有色鉛筆生產設備應用
技術介紹
彩色鉛芯由戴土、顏料、滑石粉、油指和蠟等原料配制而成,制造方法有混合法和油沒法兩種,主要川作彩色繪畫、標記符號、測繪設計和繪制圖表,一般以6色12色,24色,3b色為一套,現標準鉛筆芯色別已達49種,硬軟程度分為三種,硬質主要用于制圖;中硬質主要用于一般書寫和繪畫,軟質主要用子陶瓷、金屬、塑料和皮膚上的描繪。現有的鉛芯原料再攪拌制作時,由于鉛芯原料密度較大較為濃稠,并且攪拌原料中粉末原料較多,直接輸入難以均勻攪拌,攪拌效率較低,并且攪拌完成后難以徹底取出,容易粘附攪拌外殼的側壁。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包括驅動攪拌機構、物料抬升機構和均勻輸料機構;所述驅動攪拌機構包括底部外殼、攪拌外殼、驅動電機、限位凹槽、調節齒輪、攪拌支桿、收起螺桿、攪拌主桿、底座和齒條,所述底座的頂端固定連接在底部外殼的底端,所述底部外殼的頂端固定連接攪拌外殼的底端,所述驅動電機固定連接在底部外殼的內腔底端,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端部固定連接攪拌主桿的底端,所述攪拌主桿轉動貫穿攪拌外殼的底端中部并延伸至攪拌外殼的內腔中,位于所述攪拌外殼內腔中的攪拌主桿兩側轉動連接攪拌支桿,所述攪拌支桿的頂端攪拌主桿的兩側開設有限位凹槽,所述攪拌支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調節齒輪,所述攪拌支桿的一端延伸至攪拌主桿的內腔中,所述調節齒輪的一側內核連接在齒條的兩側,所述齒條位于攪拌主桿的內腔中,所述攪拌主桿的頂端轉動連接有收起螺桿的底端,所述收起螺桿螺紋貫穿攪拌主桿的頂端中部并延伸至攪拌主桿的頂端;所述物料抬升機構包括液壓提升桿和出料盤,所述出料盤搭接在攪拌外殼的內腔底端表面,所述出料盤的底端兩側固定連接液壓提升桿的頂端部,所述液壓提升桿滑動貫穿攪拌外殼的底端兩側;所述均勻輸料機構包括蓋板、驅動齒輪、輸料管、輸料漏斗、輸料電機和連接齒輪,所述蓋板搭接在攪拌外殼的頂端邊緣,所述蓋板的一側轉動連接在攪拌外殼的頂端一側,所述蓋板的頂端中部轉動連接輸料管的中部,所述輸料管的頂端內腔插接有輸料漏斗的底端,所述輸料漏斗固定連接在蓋板的頂端中部,位于所述蓋板底端的輸料管的外側固定套接有驅動齒輪,所述底端的輸料管的底端兩側連通輸料支管的一端,所述驅動齒輪的一側嚙合連接連接齒輪的一側,所述連接齒輪的頂端固定連接輸料電機的輸出端,所述輸料電機固定連接在蓋板的頂端,所述輸料電機的輸出端轉動貫穿蓋板。優選的,所述輸料支管對稱分布在輸料管的底端兩側,且輸料支管的底端均勻連通有若干個弧線通槽。優選的,所述蓋板的底端邊緣粘合連接有橡膠密封環,且蓋板的頂端兩側固定連接有手柄。優選的,所述出料盤為一種環形盤體,且出料盤的外側橫截面面積與攪拌外殼的內腔橫截面面積形狀一致。優選的,所述限位凹槽的內腔形狀大小與攪拌支桿的形狀一致。優選的,所述輸料漏斗的底端橫截面為圓管形,且輸料漏斗的底端橫截面面積大小小于輸料管的橫截面面積大小。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在攪拌外殼的底端設置出料盤,并在出料盤的底端兩側連接液壓提升桿,以及在攪拌支桿的一端通過調節齒輪連接收起螺桿底端的齒條,在攪拌完成后收起折疊攪拌支桿,抬升出料盤將攪拌外殼內腔濃稠的彩色鉛芯原料提升至攪拌外殼的頂端,便于鉛芯原料的取出,防止原料粘附在攪拌外殼的內腔側壁上,難以徹底取出;2、通過在攪拌外殼的頂端設置傳動連接輸料電機的輸料管,在對攪拌外殼的內腔輸入粉末原料時,通過轉動的輸料管底端兩側的輸料支管使得粉末狀的原料均勻的輸入攪拌外殼的內腔中,便于均勻的攪拌,防止鉛筆原料較為濃稠造成的粉末原料難以均勻的攪拌,影響鉛筆原料的生產質量。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整體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攪拌主桿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蓋板頂端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出料盤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輸料管與輸料支管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部外殼,2、液壓提升桿,3、出料盤,4、攪拌外殼,5、限位凹槽,6、收起螺桿,7、蓋板,8、驅動齒輪,9、輸料管,10、輸料漏斗,11、輸料電機,12、連接齒輪,13、輸料支管,14、調節齒輪,15、攪拌支桿,16、攪拌主桿,17、驅動電機,18、底座,19、齒條。具體實施方式為使得本技術的技術目的、特征、優點能夠更加的明顯和易懂,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請參閱圖1-5所示,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包括驅動攪拌機構、物料抬升機構和均勻輸料機構;所述驅動攪拌機構包括底部外殼1、攪拌外殼4、驅動電機17、限位凹槽5、調節齒輪14、攪拌支桿15、收起螺桿6、攪拌主桿16、底座18和齒條19,所述底座18的頂端固定連接在底部外殼1的底端,所述底部外殼1的頂端固定連接攪拌外殼4的底端,所述驅動電機17固定連接在底部外殼1的內腔底端,所述驅動電機17的輸出端端部固定連接攪拌主桿16的底端,所述攪拌主桿16轉動貫穿攪拌外殼4的底端中部并延伸至攪拌外殼4的內腔中,位于所述攪拌外殼4內腔中的攪拌主桿16兩側轉動連接攪拌支桿15,所述攪拌支桿15的頂端攪拌主桿16的兩側開設有限位凹槽5,所述攪拌支桿1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調節齒輪14,所述攪拌支桿15的一端延伸至攪拌主桿16的內腔中,所述調節齒輪14的一側內核連接在齒條19的兩側,所述齒條19位于攪拌主桿16的內腔中,所述攪拌主桿16的頂端轉動連接有收起螺桿6的底端,所述收起螺桿6螺紋貫穿攪拌主桿16的頂端中部并延伸至攪拌主桿16的頂端,實現驅動攪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攪拌機構、物料抬升機構和均勻輸料機構;/n所述驅動攪拌機構包括底部外殼(1)、攪拌外殼(4)、驅動電機(17)、限位凹槽(5)、調節齒輪(14)、攪拌支桿(15)、收起螺桿(6)、攪拌主桿(16)、底座(18)和齒條(19),所述底座(18)的頂端固定連接在底部外殼(1)的底端,所述底部外殼(1)的頂端固定連接攪拌外殼(4)的底端,所述驅動電機(17)固定連接在底部外殼(1)的內腔底端,所述驅動電機(17)的輸出端端部固定連接攪拌主桿(16)的底端,所述攪拌主桿(16)轉動貫穿攪拌外殼(4)的底端中部并延伸至攪拌外殼(4)的內腔中,位于所述攪拌外殼(4)內腔中的攪拌主桿(16)兩側轉動連接攪拌支桿(15),所述攪拌支桿(15)的頂端攪拌主桿(16)的兩側開設有限位凹槽(5),所述攪拌支桿(1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調節齒輪(14),所述攪拌支桿(15)的一端延伸至攪拌主桿(16)的內腔中,所述調節齒輪(14)的一側內核連接在齒條(19)的兩側,所述齒條(19)位于攪拌主桿(16)的內腔中,所述攪拌主桿(16)的頂端轉動連接有收起螺桿(6)的底端,所述收起螺桿(6)螺紋貫穿攪拌主桿(16)的頂端中部并延伸至攪拌主桿(16)的頂端;/n所述物料抬升機構包括液壓提升桿(2)和出料盤(3),所述出料盤(3)搭接在攪拌外殼(4)的內腔底端表面,所述出料盤(3)的底端兩側固定連接液壓提升桿(2)的頂端部,所述液壓提升桿(2)滑動貫穿攪拌外殼(4)的底端兩側;/n所述均勻輸料機構包括蓋板(7)、驅動齒輪(8)、輸料管(9)、輸料漏斗(10)、輸料電機(11)和連接齒輪(12),所述蓋板(7)搭接在攪拌外殼(4)的頂端邊緣,所述蓋板(7)的一側轉動連接在攪拌外殼(4)的頂端一側,所述蓋板(7)的頂端中部轉動連接輸料管(9)的中部,所述輸料管(9)的頂端內腔插接有輸料漏斗(10)的底端,所述輸料漏斗(10)固定連接在蓋板(7)的頂端中部,位于所述蓋板(7)底端的輸料管(9)的外側固定套接有驅動齒輪(8),所述底端的輸料管(9)的底端兩側連通輸料支管(13)的一端,所述驅動齒輪(8)的一側嚙合連接連接齒輪(12)的一側,所述連接齒輪(12)的頂端固定連接輸料電機(11)的輸出端,所述輸料電機(11)固定連接在蓋板(7)的頂端,所述輸料電機(11)的輸出端轉動貫穿蓋板(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有色鉛筆鉛芯材料攪拌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攪拌機構、物料抬升機構和均勻輸料機構;
所述驅動攪拌機構包括底部外殼(1)、攪拌外殼(4)、驅動電機(17)、限位凹槽(5)、調節齒輪(14)、攪拌支桿(15)、收起螺桿(6)、攪拌主桿(16)、底座(18)和齒條(19),所述底座(18)的頂端固定連接在底部外殼(1)的底端,所述底部外殼(1)的頂端固定連接攪拌外殼(4)的底端,所述驅動電機(17)固定連接在底部外殼(1)的內腔底端,所述驅動電機(17)的輸出端端部固定連接攪拌主桿(16)的底端,所述攪拌主桿(16)轉動貫穿攪拌外殼(4)的底端中部并延伸至攪拌外殼(4)的內腔中,位于所述攪拌外殼(4)內腔中的攪拌主桿(16)兩側轉動連接攪拌支桿(15),所述攪拌支桿(15)的頂端攪拌主桿(16)的兩側開設有限位凹槽(5),所述攪拌支桿(1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調節齒輪(14),所述攪拌支桿(15)的一端延伸至攪拌主桿(16)的內腔中,所述調節齒輪(14)的一側內核連接在齒條(19)的兩側,所述齒條(19)位于攪拌主桿(16)的內腔中,所述攪拌主桿(16)的頂端轉動連接有收起螺桿(6)的底端,所述收起螺桿(6)螺紋貫穿攪拌主桿(16)的頂端中部并延伸至攪拌主桿(16)的頂端;
所述物料抬升機構包括液壓提升桿(2)和出料盤(3),所述出料盤(3)搭接在攪拌外殼(4)的內腔底端表面,所述出料盤(3)的底端兩側固定連接液壓提升桿(2)的頂端部,所述液壓提升桿(2)滑動貫穿攪拌外殼(4)的底端兩側;
所述均勻輸料機構包括蓋板(7)、驅動齒輪(8)、輸料管(9)、輸料漏斗(10)、輸料電機(11)和連接齒輪(12),所述蓋板(7)搭接在攪拌外殼(4)的頂端邊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小春,
申請(專利權)人:慶元縣春曉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