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石材粉碎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石材粉碎裝置,其降低工作人員發生意外的情況,提高安全性;粉碎倉的內部設置有內腔,粉碎倉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粉碎倉的底端設置有下開口,粉碎倉的底端設置有多組第一支撐架,粉碎倉的底端與多組第一支撐架的頂端連接,多組第一支撐架的底端設置有底座,多組第一支撐架的底端與底座的頂端連接,粉碎倉的右端設置有第一電機,粉碎倉的右端與第一電機的左端連接;底座的頂端設置有輸送倉,輸送倉的內部設置有內腔,輸送倉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第一輸出管道的底端與輸送倉的上開口連接,輸送倉的前端設置有前開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石材粉碎裝置
本技術涉及石材粉碎的
,特別是涉及一種石材粉碎裝置。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石材粉碎裝置是一種用于粉碎石材的輔助裝置,其在石材粉碎的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現有的石材粉碎裝置粉碎倉的內部設置有內腔,粉碎倉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粉碎倉的底端設置有下開口,粉碎倉的底端設置有多組第一支撐架,粉碎倉的底端與多組第一支撐架的頂端連接,多組第一支撐架的底端設置有底座,多組第一支撐架的底端與底座的頂端連接,粉碎倉的右端設置有第一電機,粉碎倉的右端與第一電機的左端連接,粉碎倉的內部可轉動設置有兩組轉動軸,兩組轉動軸上均設置有粉碎刀具,兩組轉動軸的左端穿過粉碎倉的左側,并且兩組轉動軸上均設置有傳動軸,兩組傳動軸上套裝設置有傳動皮帶,一組轉動軸的輸入端穿過粉碎倉的右側與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粉碎倉的上開口設置有放料口,粉碎倉的頂端與放料口的底端連接,粉碎倉的下開口設置有漏斗,粉碎倉的下開口與漏斗的頂端連接,漏斗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輸出管道,漏斗的底端與第一輸出管道的頂端連接;現有的石材粉碎裝置使用時,首選將石材通過放料口放入到粉碎倉的內腔中,之后啟動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帶動一組轉動軸旋轉,旋轉的轉動軸通過傳動軸和傳動皮帶帶動另一組轉動軸進行旋轉,在兩組轉動軸進行旋轉的時候對粉碎倉內部中的石材進行粉碎,粉碎完成之后石材通過漏斗和第一輸出管道流入至外界,然后工作人員對石材進行收集和運輸即可;現有的石材粉碎裝置使用中發現,在工作人員對石材進行收集和運輸時,容易造成人身傷害,導致安全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降低工作人員發生意外的情況,提高安全性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粉碎倉的內部設置有內腔,粉碎倉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粉碎倉的底端設置有下開口,粉碎倉的底端設置有多組第一支撐架,粉碎倉的底端與多組第一支撐架的頂端連接,多組第一支撐架的底端設置有底座,多組第一支撐架的底端與底座的頂端連接,粉碎倉的右端設置有第一電機,粉碎倉的右端與第一電機的左端連接,粉碎倉的內部可轉動設置有兩組轉動軸,兩組轉動軸上均設置有粉碎刀具,兩組轉動軸的左端穿過粉碎倉的左側,并且兩組轉動軸上均設置有傳動軸,兩組傳動軸上套裝設置有傳動皮帶,一組轉動軸的輸入端穿過粉碎倉的右側與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粉碎倉的上開口設置有放料口,粉碎倉的頂端與放料口的底端連接,粉碎倉的下開口設置有漏斗,粉碎倉的下開口與漏斗的頂端連接,漏斗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輸出管道,漏斗的底端與第一輸出管道的頂端連接;底座的頂端設置有輸送倉,輸送倉的內部設置有內腔,輸送倉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第一輸出管道的底端與輸送倉的上開口連接,輸送倉的前端設置有前開口,輸送倉的前開口上設置有第二輸出管道,輸送倉的前端與第二輸出管道的后端連接,輸送倉的后端設置有第二電機,輸送倉的后端與第二電機的前端連接,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輸送軸,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與輸送軸的輸入端連接,輸送軸穿過輸送倉的后端,輸送軸上設置有輸送槳,輸送軸與輸送槳連接。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粉碎倉的內部設置有兩組導流板,粉碎倉內部的底端與兩組導流板的頂端連接。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底座的頂端設置有兩組第二支撐架,底座的頂端與兩組第二支撐架的底端連接,兩組第二支撐架上均設置有卡槽,輸送倉的底端均與兩組第二支撐架的卡槽連接。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粉碎倉的左端設置有防護罩,防護罩的右端與粉碎倉的左端連接,防護罩的內部設置有內腔。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底座的頂端設置有放置臺,底座的頂端與放置臺的底端連接,第二電機的底端與放置臺的頂端連接。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底座的頂端設置有蓄水箱,底座的頂端與蓄水箱的底端連接,蓄水箱的內部設置有內腔,蓄水箱的前端設置有前開口,蓄水箱的前開口上設置有注水管道,蓄水箱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蓄水箱的頂端設置有泵,蓄水箱的頂端與泵的底端連接,泵的底端設置抽取管道,抽取管道穿過蓄水箱的上開口,泵的頂端設置有輸送軸,泵的頂端與噴灑管道的底端連接,噴灑管道的輸出端穿過粉碎倉的頂端。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第一電機的底端設置有兩組三角支撐板,第一電機的底端與兩組三角支撐板的頂端連接,兩組三角支撐板的左端與粉碎倉的右端連接。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蓄水箱的右端設置有水位觀測器,蓄水箱的右端與水位觀測器的左端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粉碎完成的石材通過第一輸出管道流入至輸送倉內部之后啟動第二輸出管道,啟動的第二輸出管道通過帶動輸送軸使輸送槳對石材進行運輸,然后石材通過第二輸出管道流入至外界,減少工作人員對石材進行收集和運輸的時間,并且降低工作人員發生意外的情況,提高安全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前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軸測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1、粉碎倉;2、第一支撐架;3、底座;4、第一電機;5、轉動軸;6、放料口;7、漏斗;8、第一輸出管道;9、輸送倉;10、第二輸出管道;11、第二電機;12、輸送軸;13、輸送槳;14、導流板;15、第二支撐架;16、防護罩;17、放置臺;18、蓄水箱;19、注水管道;20、泵;21、噴灑管道;22、三角支撐板;23、水位觀察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粉碎倉1的內部設置有內腔,粉碎倉1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粉碎倉1的底端設置有下開口,粉碎倉1的底端設置有多組第一支撐架2,粉碎倉1的底端與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頂端連接,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底端設置有底座3,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底端與底座3的頂端連接,粉碎倉1的右端設置有第一電機4,粉碎倉1的右端與第一電機4的左端連接,粉碎倉1的內部可轉動設置有兩組轉動軸5,兩組轉動軸5上均設置有粉碎刀具,兩組轉動軸5的左端穿過粉碎倉1的左側,并且兩組轉動軸5上均設置有傳動軸,兩組傳動軸上套裝設置有傳動皮帶,一組轉動軸5的輸入端穿過粉碎倉1的右側與第一電機4的輸出端連接,粉碎倉1的上開口設置有放料口6,粉碎倉1的頂端與放料口6的底端連接,粉碎倉1的下開口設置有漏斗7,粉碎倉1的下開口與漏斗7的頂端連接,漏斗7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輸出管道8,漏斗7的底端與第一輸出管道8的頂端連接;底座3的頂端設置有輸送倉9,輸送倉9的內部設置有內腔,輸送倉9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第一輸出管道8的底端與輸送倉9的上開口連接,輸送倉9的前端設置有前開口,輸送倉9的前開口上設置有第二輸出管道10,輸送倉9的前端與第二輸出管道10的后端連接,輸送倉9的后端設置有第二電機11,輸送倉9的后端與第二電機11的前端連接,第二電機11的輸出端設置有輸送軸12,第二電機11的輸出端與輸送軸12的輸入端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石材粉碎裝置,粉碎倉(1)的內部設置有內腔,粉碎倉(1)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粉碎倉(1)的底端設置有下開口,粉碎倉(1)的底端設置有多組第一支撐架(2),粉碎倉(1)的底端與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頂端連接,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底端設置有底座(3),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底端與底座(3)的頂端連接,粉碎倉(1)的右端設置有第一電機(4),粉碎倉(1)的右端與第一電機(4)的左端連接,粉碎倉(1)的內部可轉動設置有兩組轉動軸(5),兩組轉動軸(5)上均設置有粉碎刀具,兩組轉動軸(5)的左端穿過粉碎倉(1)的左側,并且兩組轉動軸(5)上均設置有傳動軸,兩組傳動軸上套裝設置有傳動皮帶,一組轉動軸(5)的輸入端穿過粉碎倉(1)的右側與第一電機(4)的輸出端連接,粉碎倉(1)的上開口設置有放料口(6),粉碎倉(1)的頂端與放料口(6)的底端連接,粉碎倉(1)的下開口設置有漏斗(7),粉碎倉(1)的下開口與漏斗(7)的頂端連接,漏斗(7)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輸出管道(8),漏斗(7)的底端與第一輸出管道(8)的頂端連接;其特征在于,底座(3)的頂端設置有輸送倉(9),輸送倉(9)的內部設置有內腔,輸送倉(9)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第一輸出管道(8)的底端與輸送倉(9)的上開口連接,輸送倉(9)的前端設置有前開口,輸送倉(9)的前開口上設置有第二輸出管道(10),輸送倉(9)的前端與第二輸出管道(10)的后端連接,輸送倉(9)的后端設置有第二電機(11),輸送倉(9)的后端與第二電機(11)的前端連接,第二電機(11)的輸出端設置有輸送軸(12),第二電機(11)的輸出端與輸送軸(12)的輸入端連接,輸送軸(12)穿過輸送倉(9)的后端,輸送軸(12)上設置有輸送槳(13),輸送軸(12)與輸送槳(13)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石材粉碎裝置,粉碎倉(1)的內部設置有內腔,粉碎倉(1)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粉碎倉(1)的底端設置有下開口,粉碎倉(1)的底端設置有多組第一支撐架(2),粉碎倉(1)的底端與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頂端連接,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底端設置有底座(3),多組第一支撐架(2)的底端與底座(3)的頂端連接,粉碎倉(1)的右端設置有第一電機(4),粉碎倉(1)的右端與第一電機(4)的左端連接,粉碎倉(1)的內部可轉動設置有兩組轉動軸(5),兩組轉動軸(5)上均設置有粉碎刀具,兩組轉動軸(5)的左端穿過粉碎倉(1)的左側,并且兩組轉動軸(5)上均設置有傳動軸,兩組傳動軸上套裝設置有傳動皮帶,一組轉動軸(5)的輸入端穿過粉碎倉(1)的右側與第一電機(4)的輸出端連接,粉碎倉(1)的上開口設置有放料口(6),粉碎倉(1)的頂端與放料口(6)的底端連接,粉碎倉(1)的下開口設置有漏斗(7),粉碎倉(1)的下開口與漏斗(7)的頂端連接,漏斗(7)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輸出管道(8),漏斗(7)的底端與第一輸出管道(8)的頂端連接;其特征在于,底座(3)的頂端設置有輸送倉(9),輸送倉(9)的內部設置有內腔,輸送倉(9)的頂端設置有上開口,第一輸出管道(8)的底端與輸送倉(9)的上開口連接,輸送倉(9)的前端設置有前開口,輸送倉(9)的前開口上設置有第二輸出管道(10),輸送倉(9)的前端與第二輸出管道(10)的后端連接,輸送倉(9)的后端設置有第二電機(11),輸送倉(9)的后端與第二電機(11)的前端連接,第二電機(11)的輸出端設置有輸送軸(12),第二電機(11)的輸出端與輸送軸(12)的輸入端連接,輸送軸(12)穿過輸送倉(9)的后端,輸送軸(12)上設置有輸送槳(13),輸送軸(12)與輸送槳(13)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材粉碎裝置,其特征在于,粉碎倉(1)的內部設置有兩組導流板(14),粉碎倉(1)內部的底端與兩組導流板(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長泰縣福興石材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