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電機絕緣檢測儀,包括有電源單元,信號輸入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和運算單元,其中,信號輸入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和運算單元分別與電源單元相連接,運算單元又分別與信號輸入單元和信號輸出單元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用于監測一個“不接地”的電網系統的對地電機絕緣阻值,以保證其安全運行。不僅能夠直觀的顯示當前系統對地的電機絕緣阻值,同時還能將阻值以模擬量進行輸出,還能根據預設報警值進行LED報警及繼電器報警節點輸出。可以對主電網、輔助電路、控制回路、信號網絡電路等系統進行持續監控,在系統達到損壞值之前就能及時察覺,從而保證了人員及設備安全。(*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一種電機檢測儀,特別是涉及一種不僅能夠直觀的顯示當前系統對 地的電機絕緣阻值,同時還能將阻值以模擬量進行輸出,還能根據預設報警值進行LED 報警及繼電器報警節點輸出的電機絕緣檢測儀。
技術介紹
目前,在進行電機絕緣檢測時,多用"搖表"對電機進行絕緣檢測,其缺點是只能在 電機停止工作時才能檢測,動態性、可視性和實時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不僅能夠直觀的顯示當前 系統對地的電機絕緣阻值,同時還能將阻值以模擬量進行輸出,還能根據預設報警值進 行LED報警及繼電器報警節點輸出的電機絕緣檢測儀。本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機絕緣 檢測儀,包括有電源單元,信號輸入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和運算單元,其中,信號輸入 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和運算單元分別與電源單元相連接,運算單元又分別與信號輸入單 元和信號輸出單元相連接。所述的信號輸入單元包括有阻容耦合激勵電路和降壓電路、以及端子,其中,端子 分別與阻容耦合激勵電路和降壓電路相連,而阻容耦合激勵電路和降壓電路分別與運算 單元相連。所述的信號輸出單元包括有LED信號輸出和繼電器輸出,以及與運算單元的輸出端 子相連的輸入端子和與輸入端子相連的輸出端子。所述的LED信號輸出包括有芯片U1、 UD2和發光二極管組LED1,其中,芯片U1、 UD2的腳10 18分別對應連接發光二極管組LED1,芯片Ul的腳1分別連接二極管組 LED1和通過電阻RD4接電源,芯片UD2的腳1通過電阻RDll接電源;芯片U1、 UD2 的腳為信號輸入端通過電阻RD7連接輸入端子JD1的腳16,而輸入端子JD1與運算單 元D的輸出端子J4相連;芯片Ul的腳4、 8通過電阻RD10接地,腳6、 7通過電阻RD9 接地,芯片UD2的腳腳4、 8接地,腳6、 7與芯片U1的腳4、 8、 6、 7相連。所述的繼電器輸出包括有繼電器KR1和輸出端子JR1,其中,繼電器KR1的線圈與 輸入端子JD1的腳3相連,繼電器KR1的開關觸點與輸出端子JR1相連。所述的運算單元是由依次相連的第一電路、第二電路、第三電路和第四電路四部分 構成,其中-第一電路的構成是電阻R50與二極管D42并聯后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別接電容 C42、電阻R49的一端,電容C42的另一端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電容C49與電容 C41并聯后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別接電阻R49的另一端和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此 端還與運算放大器Fl的第3腳相連,還通過電阻R63接第三電路,以及連接二極管D44; 運算放大器F1的腳2通過電阻R56接其輸出端,還通過電阻R46接第二電路,以及通 過二極管D43分別連接二極管D44和電阻R51,電阻R51的另一端接地,二極管D44 還通過電容C52接地;運算放大器Fl的腳7通過電阻R57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通 過電容C58接地,腳8與腳1通過電容C53相互連接,腳4接地;第二電路的構成是運算放大器F2的第3腳與第一電路的電阻R46相連,腳2連接 電位器P2,腳8連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 N15,腳4連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N15, 腳1分別連接電阻R47和電位器P2的一端,電位器P2的另一端通過電阻R52接地,電 阻R47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F3的腳5,還通過電阻R48接地;運算放大器F3的腳 6通過電阻R44、 R43接地,還通過電阻R44、 R42、 R41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運 算放大器F3的腳6還通過電阻R45至輸出端OUT,運算放大器F3的腳7至輸出端OUT 后還通過電阻R62和穩壓管Dl接地,以及通過電阻R62和電位器P4接輸出端子J3;運 算放大器F3的腳7還與運算放大器F4的腳2 —起通過電容C50、電阻R55、電位器Pl、 電阻R53、電位器P3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運算放大器F4的腳6通過電阻R58與 腳3—起通過電阻R55、電位器P1、電阻R53、電位器P3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腳 6還與三極管Q5的基極相連;運算放大器F4的腳7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腳4連 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 N15;三極管Q5的集電極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發射極 通過電阻R59接輸出端子J4;第三電路的構成是電阻R73、電阻R75、電阻R74的一端與運算放大器F5的腳2 相連,還通過電容C47接地,電阻R73、電阻R75、電阻R74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輸出端 子J4;運算放大器F5的腳2還通過電容C57與腳3—起通過電阻R71接地,腳4接電 源單元的輸出端N15,腳8連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 N15,腳1通過電阻R72、電阻 R71接地,還通過電阻R68與運算放大器F6的腳5—起通過電容C46接地,運算放大 器F5的腳1還通過二極管D60和電阻R65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以及通過二極管 D60和二極管D49、電平跳變電路、及電阻R70接運算放大器F6的腳7;運算放大器F6 的腳7還通過電阻R66與穩壓管D51的并聯分別接電阻R64和電容C55,電容C55的另 一端接地,電阻R64的另一端通過電容C54接地,電阻R64的另一端還連接三極管Q43 的基極,三極管Q43的發射極接地,集電極通過電阻R60、 二極管D47、穩壓管D46接 地,集電極還通過電阻R60、 二極管D48、電阻R67連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集電 極還分別通過電阻R60接第四電路,電阻R60、電容C48接地,電阻R60、電阻R69 接輸出端子J3;第四電路的構成是電阻R31的一端與第三電路的電阻R60、電容C48、二極管D47、二極管D48的連接點相連,電阻R31的另一端通過電容C31、電阻R30接輸出端子J4, 此端還通過電阻R32連接運算放大器F7的腳3,還通過電容C32接地;運算放大器F7 的腳1和腳2通過電阻R30接輸出端子J4,腳4和腳11分別連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 N15,運算放大器F7的腳1還通過電阻R33連接運算放大器F8的腳12,通過電阻R34 連接運算放大器F9的腳9;運算放大器F8的腳13分別通過電阻R36接電源單元的輸出 端P15,通過電阻R35接地,腳14通過二極管D34連接電阻R40,還通過二極管D34 和電阻R39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運算放大器F9的腳10分別通過電阻R38接電源 單元的輸出端P15,通過電阻R37接地,腳8通過二極管D33連接電阻R40,還通過二 極管D33和電阻R39接電源單元的輸出端P15;電阻R40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F10 的腳5,運算放大器F10的腳6接地,腳5和腳5還相互連接,腳7通過二極管D32接 第一電路中三極管Q42的腳2。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技術的電機絕緣檢測儀,能夠用于監 測一個"不接地"的電網系統的對地電機絕緣阻值,以保證其安全運行。不僅能夠直觀的 顯示當前系統對地的電機絕緣阻值,同時還能將阻值以模擬量進行輸出,還能根據預設 報警值進行LED報警及繼電器報警節點輸出。可以對主電網、輔助電路、控制回路、信 號網絡電路等系統進行持續監控,在系統達到損壞值之前就能及時察覺,從而保證了人 員及設備安全。附圖說明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機絕緣檢測儀,包括有電源單元(A),其特征是:還設置有信號輸入單元(B),信號輸出單元(C)和運算單元(D),其中,信號輸入單元(B)、信號輸出單元(C)和運算單元(D)分別與電源單元(A)相連接,運算單元(D)又分別與信號輸入單元(B)和信號輸出單元(C)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云鵬,付文杰,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紅日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2[中國|天津]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