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電動平衡閘閥,包括閥體、閥座、閥蓋、支架、電動裝置,所述電動裝置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上套設有絲桿螺母;所述絲桿的端部設有閥軸,所述閥軸依次貫穿所述支架、所述閥蓋和所述閥體,所述閥軸的下端部套設有墊塊,所述墊塊螺接在所述閥體的底部;所述閥軸對應所述閥座處套設有閥芯;所述閥體內靠近所述閥蓋的一側套設有閥套,所述閥芯的外圓周面與所述閥套的內圓周面滑動配合,所述閥芯的下部外端面與所述閥座的上部內端面相匹配;本閘閥具有結構簡單、密閉性好的優(yōu)點,尤其是操作比較省力,使用方便,具有推廣的價值。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電動平衡閘閥
本技術涉及到電動閘閥
,具體涉及到一種電動平衡閘閥。
技術介紹
電動閥門動作力矩比普通閥門大,電動閥門開關動作速度可以調整,結構簡單,易維護,可用于控制空氣、水、蒸汽、各種腐蝕性介質、泥漿、油品、液態(tài)金屬和放射性介質等各種類型流體的流動。由于電動執(zhí)行機構不可能安裝在閥體腔內,而只能安裝在閥體腔外,并通過閥桿將電動執(zhí)行機構與閥門連接。現(xiàn)有技術中通常通過閥桿傳遞電動執(zhí)行機構提供的啟閉閥門所需的扭矩,閥桿及傳動部件的設置優(yōu)劣對于扭矩的傳遞有重要影響,容易影響閘閥的穩(wěn)定性和平穩(wěn)性,而且閥體內腔中充滿了具有一定壓力和溫度的流體,平穩(wěn)性不好后液體很容易沿著閥桿伸出部位的間隙泄漏出來。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電動平衡閘閥。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平衡閘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閥座,所述閥體上螺接有閥蓋,所述閥蓋上方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螺接有電動裝置,所述電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上套設有絲桿螺母,所述絲桿螺母卡和在所述支架的上端內并與所述支架之間設有若干軸承;所述絲桿的端部設有閥軸,所述閥軸依次貫穿所述支架、所述閥蓋和所述閥體,所述閥軸的下端部套設有墊塊,所述墊塊螺接在所述閥體的底部;所述閥軸對應所述閥座處套設有閥芯,所述閥芯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閥軸的軸肩上、另一端通過所述閥軸上的第一螺母固定;所述閥體內靠近所述閥蓋的一側套設有閥套,所述閥套與所述閥座對應設置并與所述閥座之間形成軸向的間距,所述閥芯的外圓周面與所述閥套的內圓周面滑動配合,所述閥芯的下部外端面與所述閥座的上部內端面相匹配。本電動平衡閘閥通過所述電動裝置控制所述絲桿上下運動,從而帶動所述閥軸升降,所述閥軸升降能夠讓其中部連接的所述閥芯在所述閥套內上下滑動,從而開啟或關閉閥門。具有結構簡單、密閉性好的優(yōu)點,尤其是電動平衡閘閥操作比較省力,使用方便,具有推廣的價值。所述絲桿螺母的設置能夠讓所述絲桿上下運動,所述軸承起到支撐和固定所述絲桿螺母的作用,易于裝配,傳動效率影響較小。所述閥軸從上至下貫穿所述閥體并能夠相對于所述閥體上下運動,而且所述閥軸的兩端均在閥體的孔中運動,導向性好,閥軸不容易偏移,使得所述閥芯的運動也平穩(wěn)可控,在不同液體及壓力下,閥芯的開啟和關閉都較為平穩(wěn),平衡性較好;也有利于保持閥軸與閥體間密封填料及銅套的穩(wěn)定、不歪斜。所述閥軸中部的軸肩與所述第一螺母能夠有效的固定住所述閥芯,減少閥芯的徑向跳動和偏移,并且在維修保養(yǎng)過程中,也易于拆卸和安裝。進一步的,所述絲桿螺母的外圓周上具有環(huán)形凸起形成,所述環(huán)形凸起的上下方均設有軸承;所述軸承及所述絲桿螺母均套設在所述支架的上端部的內沉孔中,上方的所述軸承上還設有第二螺母。采用該結構的絲桿螺母及上下軸承的設置,避免了絲桿螺母與支架的接觸和摩擦;第二螺母能夠從上方壓緊所述軸承及所述絲桿螺母。進一步的,所述閥蓋與所述閥軸之間設有第一組合密封,所述第一組合密封上設有第一銅套,所述第一銅套套設在所述閥軸上并壓住所述第一組合密封,所述第一銅套上方連接所述支架。進一步的,所述閥體的下部與所述閥軸之間設有第二組合密封,所述第二組合密封下設有第二銅套,所述第二銅套套設在所述閥軸上并壓住所述第二組合密封;所述第二銅套的下端連接所述墊塊。所述第一組合密封和所述第二組合密封為密封填料,第一銅套和第二銅套起到壓緊密封填料的目的,在所述墊塊及所述支架的作用下,壓緊效果好,而且第一銅套和第二銅套全部位于孔內,避免了銅套的歪斜。進一步的,所述閥蓋與所述閥體配合的一面一體成型有壓環(huán),所述壓環(huán)套設在所述閥體的內孔中并抵接所述閥套。帶有壓環(huán)的閥蓋一方面有利于抵接內部的閥套,另一方面能夠減少閥蓋的徑向晃動。進一步的,所述閥蓋與所述閥體之間、所述閥套與所述閥體之間、所述閥套與所述閥芯之間、所述閥座與所述閥體之間均設有密封圈。使得本電動平衡閘閥的密封性能良好。進一步的,所述閥體的兩側設有同軸的入口和出口,及傾斜設置的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所述閥座設置在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的上下交匯處。進一步的,所述電動裝置為電機或電動執(zhí)行器。進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上端部還設有油嘴,所述油嘴通過油道連通至若干所述軸承之間的區(qū)域。便于為所述軸承及所述絲桿螺母添加潤滑油。進一步的,所述閥軸與所述絲桿為一體式結構,減少連接部件的設置,提高傳動效率。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電動平衡閘閥通過所述電動裝置控制所述閥芯在所述閥套內上下滑動,從而開啟或關閉閥門,具有結構簡單、密閉性好的優(yōu)點,尤其是操作比較省力,使用方便,具有推廣的價值;2、所述閥軸從上至下貫穿所述閥體并且其端部均在閥體的孔中運動,導向性好,閥軸不容易偏移,使得所述閥芯的運動也平穩(wěn)可控,在不同液體及壓力下,閥芯的開啟和關閉都較為平穩(wěn),平衡性較好;3、密封圈及密封填料的使用使本電動平衡閘閥的密封性能良好;而且壓緊效果好,第一銅套和第二銅套全部位于孔內,避免了銅套的歪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電動平衡閘閥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閥體;2、墊塊;3、第二銅套;4、第二組合密封;5、閥軸;6、閥座;7、第一螺母;8、閥芯;9、閥套;10、銅墊;11、閥蓋;12、支架;13、絲桿;14、軸承;15、絲桿螺母;16、第二螺母;17、電動執(zhí)行器;18、油嘴;19、第一銅套;20、第一組合密封;21、密封圈。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中的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條件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間”、“上”、“下”、“左”、“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如圖1所示,一種電動平衡閘閥,包括閥體1,所述閥體1內設有閥座6,所述閥體1上螺接有閥蓋11,所述閥蓋11上方螺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螺接有電動執(zhí)行器17,所述電動執(zhí)行器17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13,所述絲桿13上套設有絲桿螺母15,所述絲桿螺母15卡和在所述支架12的上端內并與所述支架12之間設有若干軸承14;所述絲桿13的端部一體成型有閥軸5,所述閥軸5依次貫穿所述支架12、所述閥蓋11和所述閥體1,所述閥軸5的下部末端套設有墊塊2,所述墊塊2螺接在所述閥體1的底部;所述閥軸5對應所述閥座6處套設有閥芯8,所述閥芯8的一端通過銅墊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動平衡閘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閥座,所述閥體上螺接有閥蓋,所述閥蓋上方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螺接有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上套設有絲桿螺母,所述絲桿螺母卡和在所述支架的上端內并與所述支架之間設有若干軸承;所述絲桿的端部設有閥軸,所述閥軸依次貫穿所述支架、所述閥蓋和所述閥體,所述閥軸的下端部套設有墊塊,所述墊塊螺接在所述閥體的底部;所述閥軸對應所述閥座處套設有閥芯,所述閥芯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閥軸的軸肩上、另一端通過所述閥軸上的第一螺母固定;/n所述閥體內靠近所述閥蓋的一側套設有閥套,所述閥套與所述閥座對應設置并與所述閥座之間形成軸向的間距,所述閥芯的外圓周面與所述閥套的內圓周面滑動配合,所述閥芯的下部外端面與所述閥座的上部內端面相匹配。/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動平衡閘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閥座,所述閥體上螺接有閥蓋,所述閥蓋上方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螺接有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上套設有絲桿螺母,所述絲桿螺母卡和在所述支架的上端內并與所述支架之間設有若干軸承;所述絲桿的端部設有閥軸,所述閥軸依次貫穿所述支架、所述閥蓋和所述閥體,所述閥軸的下端部套設有墊塊,所述墊塊螺接在所述閥體的底部;所述閥軸對應所述閥座處套設有閥芯,所述閥芯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閥軸的軸肩上、另一端通過所述閥軸上的第一螺母固定;
所述閥體內靠近所述閥蓋的一側套設有閥套,所述閥套與所述閥座對應設置并與所述閥座之間形成軸向的間距,所述閥芯的外圓周面與所述閥套的內圓周面滑動配合,所述閥芯的下部外端面與所述閥座的上部內端面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平衡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螺母的外圓周上具有環(huán)形凸起形成,所述環(huán)形凸起的上下方均設有軸承;所述軸承及所述絲桿螺母均套設在所述支架的上端部的內沉孔中,上方的所述軸承上還設有第二螺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平衡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蓋與所述閥軸之間設有第一組合密封,所述第一組合密封上設有第一銅套,所述第一銅套套設在所述閥軸上并壓住所述第一組合密封,所述第一銅套上方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朱協(xié)清,金焱平,陶劍英,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協(xié)特閥門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