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包括兩個支撐柱,兩個支撐柱的底端均固定設有支撐組件,支撐柱的表面固定設有兩個連接板,兩個連接板底端的兩側均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連接套筒,每個連接套筒均卡合連接有防護桿,每兩個相鄰的防護桿通過連接組件固定連接,防護桿的一側通過固定螺釘固定連接有防護板,每兩個相鄰的防護板之間均固定設有防護網,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據施工場所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支撐柱與防護桿的數量進行靈活組裝從而調整防護欄桿的防護面積,并且通過轉動設置的連接套筒可以使該防護欄桿組裝成不同形狀來適應不同的施工場所,實用性能較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護欄桿,特別涉及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屬于建筑施工
技術介紹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生產活動,是各類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也可以說是把設計圖紙上的各種線條,在指定的地點,變成實物的過程。它包括基礎工程施工、主體結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施工等;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防護欄桿對施工場所進行防護,防止發生意外,但是由于施工地點的多變性,需要實現對防護欄桿的快速拆卸,但是目前的防護欄桿不便于根據施工場所進行靈活組裝,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目前的防護欄桿不便于根據施工場所進行靈活組裝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包括兩個支撐柱,兩個所述支撐柱的底端均固定設有支撐組件,所述支撐柱的表面固定設有兩個連接板,兩個所述連接板底端的兩側均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連接套筒,每個所述連接套筒均卡合連接有防護桿,每兩個相鄰的所述防護桿通過連接組件固定連接,所述防護桿的一側通過固定螺釘固定連接有防護板,每兩個相鄰的所述防護板之間均固定設有防護網。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固定盤、連接盤和支撐插腳,所述固定盤固定設置在支撐柱的底端,所述固定盤通過固定螺栓與連接盤固定連接,且所述連接盤的底端固定設有支撐插腳。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組件包括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兩端均開設有與防護桿相卡合的圓形卡槽。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防護板的內部開設有吸音腔,所述防護板的表面開設有若干個與吸音腔相通的吸音孔,所述吸音腔的內部填充有吸音海綿。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兩個所述支撐柱的頂端均固定設有夯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可以根據施工場所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支撐柱與防護桿的數量進行靈活組裝從而調整防護欄桿的防護面積,并且通過轉動設置的連接套筒可以使該防護欄桿組裝成不同形狀來適應不同的施工場所,實用性能較強;通過設置的防護板以及防護網能夠對再次對防護區域進行防護,提高了防護效果;通過防護板表面開設的吸音孔以及防護板內部填充的吸音海綿能夠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進行吸收,從而減少噪音的污染;支撐柱通過支撐組件能夠與地面相連接,便于進行快速拆裝,并且該防護欄桿在不使用時各部位能夠快速拆卸,減少占用空間并且使用更加便捷。通過防護板表面開設的吸音孔以及防護板內部填充的吸音海綿能夠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進行吸收,從而減少噪音的污染。先通過敲擊錘對夯板進行夯打將支撐柱的底端通過支撐插腳與施工地點的地面進行插接使其穩定放置,將防護桿的端部與連接套筒相插接,并且通過連接組件能夠使相鄰的防護桿進行固定連接,通過固定螺釘將防護板固定安裝在防護桿的一側,并且相鄰的防護板之間固定設有防護網,提高了防護效果,通過防護板表面開設的吸音孔以及防護板內部填充的吸音海綿能夠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進行吸收,從而減少噪音的污染,通過轉動設置的連接套筒能夠調整防護桿的防護角度,能夠組裝成不同形狀來適應不同的施工場所,實用性能較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支撐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防護板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支撐柱;2、支撐組件;21、固定盤;22、連接盤;23、支撐插腳;24、固定螺栓;3、連接板;4、轉軸;5、連接套筒;6、防護桿;7、固定螺釘;8、防護板;81、吸音孔;82、吸音海綿;9、防護網;10、連接組件;101、連接柱;102、圓形卡槽;11、夯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包括兩個支撐柱1,兩個支撐柱1的底端均固定設有支撐組件2,支撐柱1的表面固定設有兩個連接板3,兩個連接板3底端的兩側均通過轉軸4轉動連接有連接套筒5,每個連接套筒5均卡合連接有防護桿6,每兩個相鄰的防護桿6通過連接組件10固定連接,防護桿6的一側通過固定螺釘7固定連接有防護板8,便于進行安裝和拆卸,每兩個相鄰的防護板8之間均固定設有防護網9,起到防護作用。可以根據施工場所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支撐柱1與防護桿6的數量進行靈活組裝從而調整防護欄桿6的防護面積,并且通過轉動設置的連接套筒5可以使該防護欄桿6組裝成不同形狀來適應不同的施工場所,實用性能較強;通過設置的防護板8以及防護網9能夠對再次對防護區域進行防護,提高了防護效果;通過防護板8表面開設的吸音孔81以及防護板8內部填充的吸音海綿82能夠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進行吸收,從而減少噪音的污染;支撐柱1通過支撐組件2能夠與地面相連接,便于進行快速拆裝,并且該防護欄桿6在不使用時各部位能夠快速拆卸,減少占用空間并且使用更加便捷。具體的,支撐組件2包括固定盤21、連接盤22和支撐插腳23,固定盤21固定設置在支撐柱1的底端,固定盤21通過固定螺栓24與連接盤22固定連接,且連接盤22的底端固定設有支撐插腳23,便于對支撐柱1與地面相插接,且便于進行拆卸;連接組件10包括連接柱101,連接柱101的兩端均開設有與防護桿6相卡合的圓形卡槽102,便于對相鄰的防護桿6進行固定連接;防護板8的內部開設有吸音腔,防護板8的表面開設有若干個與吸音腔相通的吸音孔81,吸音腔的內部填充有吸音海綿82,通過防護板8表面開設的吸音孔81以及防護板8內部填充的吸音海綿82能夠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進行吸收,從而減少噪音的污染;兩個支撐柱1的頂端均固定設有夯板11,便于將支撐柱1夯擊到地面之中。具體使用時,本專利技術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先通過敲擊錘對夯板11進行夯打將支撐柱1的底端通過支撐插腳23與施工地點的地面進行插接使其穩定放置,將防護桿6的端部與連接套筒5相插接,并且通過連接組件10能夠使相鄰的防護桿6進行固定連接,通過固定螺釘7將防護板8固定安裝在防護桿6的一側,并且相鄰的防護板8之間固定設有防護網9,提高了防護效果,通過防護板8表面開設的吸音孔81以及防護板8內部填充的吸音海綿82能夠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進行吸收,從而減少噪音的污染,通過轉動設置的連接套筒5能夠調整防護桿6的防護角度,能夠組裝成不同形狀來適應不同的施工場所,實用性能較強。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包括兩個支撐柱(1),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撐柱(1)的底端均固定設有支撐組件(2),所述支撐柱(1)的表面固定設有兩個連接板(3),兩個所述連接板(3)底端的兩側均通過轉軸(4)轉動連接有連接套筒(5),每個所述連接套筒(5)均卡合連接有防護桿(6),每兩個相鄰的所述防護桿(6)通過連接組件(10)固定連接,所述防護桿(6)的一側通過固定螺釘(7)固定連接有防護板(8),每兩個相鄰的所述防護板(8)之間均固定設有防護網(9)。/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包括兩個支撐柱(1),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撐柱(1)的底端均固定設有支撐組件(2),所述支撐柱(1)的表面固定設有兩個連接板(3),兩個所述連接板(3)底端的兩側均通過轉軸(4)轉動連接有連接套筒(5),每個所述連接套筒(5)均卡合連接有防護桿(6),每兩個相鄰的所述防護桿(6)通過連接組件(10)固定連接,所述防護桿(6)的一側通過固定螺釘(7)固定連接有防護板(8),每兩個相鄰的所述防護板(8)之間均固定設有防護網(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用便攜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2)包括固定盤(21)、連接盤(22)和支撐插腳(23),所述固定盤(21)固定設置在支撐柱(1)的底端,所述固定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海,崔東升,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鼎魯建筑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