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稻谷的栽培技術,具體的說是一種旱稻宿根法栽培技術。
技術介紹
糧食的主要品種是稻米、小麥、玉米等,稻米的生產栽培方式主要有水稻和旱稻兩大類,在氣候適宜的地方只要水源充足就可以利用水田進行水稻的種植。由于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對稻米的需求量的增加,大部分適宜栽培水稻的耕地都已種上了水稻,因此利用旱地栽培旱稻成為擴展稻米生產的有效途徑之一。水稻的栽培技術主要有兩種,一是播種一次收割一次;二是播種一次收割兩次,即稱為再生稻的栽培。目前水稻播種一次多年生多次收割技術仍處在探索研究之中。旱稻的種植只是播種一次收割一次。從包括中國專利在內的有關資料檢索表明,目前尚未見到過用旱稻宿根法栽培技術的相關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填補現有旱稻無法多年栽培的空白,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與常規水稻栽培技術不同也與常規旱稻栽培技術不同的栽培技術,首先選育出具有多年生特性的旱稻品種,采用與多年生相適應的栽培管理技術,播種一次,多年生、多次收割,該技術稱為旱稻宿根法栽培技術。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旱稻宿根法栽培技術。其特征是選擇具有多年生特性,且具有較發達的根系的旱稻品種,在沒有田埂的平地、坡地的旱地,在干旱的情況下翻土整地,清水浸種12~60小時,催芽24~60小時,穴播、穴深1.5~3.5cm,每穴播旱稻谷種4~8粒,用土蓋種,覆土厚1-2cm,靠降雨和靠旱稻的根系伸長到較深的土層中吸取水分來保證其正常生長,旱稻收割前10-15天施氮肥和復合肥促進旱稻的分蘗芽和潛伏芽的生長,旱稻收割后留下稻頭作為下一次生長的種苗,旱稻收割時施壯苗肥,并將稻草覆蓋稻田,為稻田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旱稻宿根法栽培技術,其特征是選用具有較發達的根系的旱稻品種,在旱地包括平地和坡地,在干旱的情況下翻土整地,清水浸種12~60小時,催芽24~60小時,穴播,每穴播旱稻谷種4~8粒,用土蓋種,旱稻收割前10-15天施氮肥和復合肥促進旱稻的分蘗芽和潛伏芽的生長,旱稻收割時施壯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占熺,林躍鑫,林占森,林應興,林輝,羅海凌,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農大菌草技術開發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