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激光光源,用于發射激光光束;偏振模塊,用于將激光光源發射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得到偏振模式不同的兩束激光,兩束激光的能量不同;回收模塊,用于將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小的激光光束進行回收。通過實施本發明專利技術,在裝置中設置偏振模塊,可以將激光光源發出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當激光光束為混合偏振態時,經過偏振分離后,可以得到兩束單一偏振態的激光光束,通過設置回收裝置,可以將兩束激光光束中能量較低的一束光進行回收保存,從而只留下一束能量較高的激光光束便于后續的利用。由此可以使得現有的輸出混合偏振態的激光器輸出單一線偏振光,避免了混合偏振態中的雜散光對后續設備的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及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激光
,具體涉及一種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激光器作為一種能發射激光的裝置,目前已經應用在工業、醫療、商業、科研、信息和軍事等多個領域中。同時,激光器的種類也在朝著多樣化發展,按工作介質分,激光器可分為氣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類。近來還發展了自由電子激光器,對于各類激光器,其輸出模式通常為單一線偏振光。然而,各類激光器在制備過程中,由于外界環境或者各類制備參數等的影響,例如,半導體激光器可能由于外延生長或者封裝工藝等影響,使得激光器的輸出模式為混合偏振態。例如95%的TE(transverseelectricmode,橫電波)模式和5%的TM(transversemagneticmode,橫磁波)模式,或者95%的TM模式和5%的TE模式。當混合偏振態的激光照射在設備上進行工作時,可能會由于輸出光為非單一偏振態,從而對設備壽命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及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激光器輸出光為混合偏振態不便于后續使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激光光能回收裝置,該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包括:激光光源,用于發射激光光束;偏振模塊,用于將所述激光光源發射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得到偏振模式不同的兩束激光,兩束激光的能量不同;回收模塊,用于將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小的激光光束進行回收。進一步地,該激光光能回收裝置還包括:接收設備,用于接收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大的激光光束進行工作。進一步地,該激光光能回收裝置還包括:殼體,所述偏振模塊、回收模塊以及所述接收設備設置在所述殼體中。進一步地,該激光光能回收裝置還包括:步進電機,所述殼體安裝在所述步進電機上,所述步進電機根據所述激光光源的出光位置進行移動。進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為半導體激光器。進一步地,所述偏振模塊包括:偏振片或根據布儒斯特角設置的玻璃片。進一步地,所述回收裝置包括:激光電池,所述激光電池接收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小的激光光束,將激光光束的能量轉換為電能,并根據所述電能為所述接收設備供電。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為金屬殼體。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激光光能回收方法,該激光光能回收方法包括:將激光光源發射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得到偏振模式不同的兩束激光,兩束激光的能量不同;將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小的激光光束進行回收。進一步地,該激光光能回收方法還包括:將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大的激光光束照射在接收設備上供接收設備工作。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通過在裝置中設置偏振模塊,可以將激光光源發出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當激光光束為混合偏振態時,經過偏振分離后,可以得到兩束單一偏振態的激光光束,且兩束激光光束的能量不同,通過設置回收裝置,可以將兩束激光光束中能量較低的一束光進行回收保存,從而只留下一束能量較高的激光光束便于后續的利用。由此,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可以使得現有的輸出混合偏振態的激光器輸出單一線偏振光,避免了混合偏振態中的雜散光對后續設備的影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可以實現對經過偏振模塊后的雜散激光的收集處理,有效的減少雜散光對殼體內造成的光學干擾,其次采用該回收裝置可以有效的降低因雜散光照射導致的殼體溫度上升,另外,激光電池轉換的電能可以提供設備使用,實現了激光光束的二次利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激光光能回收方法,通過將激光光源發出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當激光光束為混合偏振態時,經過偏振分離后,可以得到兩束單一偏振態的激光光束,且兩束激光光束的能量不同,可以將兩束激光光束中能量較低的一束光進行回收保存,從而只留下一束能量較高的激光光束便于后續的利用。由此,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激光光能回收方法,可以使得現有的輸出混合偏振態的激光器輸出單一線偏振光,避免了混合偏振態中的雜散光對后續設備的影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的結構框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的結構框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激光光能回收方法的流程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激光光能回收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還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無線連接,也可以是有線連接。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專利技術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正如在
技術介紹
中所述,現有技術中通常是直接將激光器輸出光束輸入至所需設備中,然而專利技術人發現半導體激光器由于外延生長或者封裝導致原本輸出為單一偏振態的激光器出現另外一種偏振態,即輸出光為混合偏振態。如果直接將混合偏振態的激光束直接照射在后續設備上,另外偏振態的激光則成為雜散光,在設備內反射,對腔體內光學傳輸造成較大的干擾,并且因為有雜散光的照射,設備的溫度也會上升。基于此,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如圖1所示,該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包括:激光光源1,用于發射激光光束;偏振模塊2,用于將激光光源1發射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得到偏振模式不同的兩束激光,兩束激光的能量不同;回收模塊3,用于將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小的激光光束進行回收。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通過在裝置中設置偏振模塊,可以將激光光源發出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當激光光束為混合偏振態時,經過偏振分離后,可以得到兩束單一偏振態的激光光束,且兩束激光光束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激光光源,用于發射激光光束;/n偏振模塊,用于將所述激光光源發射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得到偏振模式不同的兩束激光,兩束激光的能量不同;/n回收模塊,用于將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小的激光光束進行回收。/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光源,用于發射激光光束;
偏振模塊,用于將所述激光光源發射的激光光束進行分離,得到偏振模式不同的兩束激光,兩束激光的能量不同;
回收模塊,用于將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小的激光光束進行回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接收設備,用于接收兩束激光中能量較大的激光光束進行工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殼體,所述偏振模塊、回收模塊以及所述接收設備設置在所述殼體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步進電機,所述殼體安裝在所述步進電機上,所述步進電機根據所述激光光源的出光位置進行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能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浩,茍于單,王俊,潘華東,廖新勝,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長光華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蘇州長光華芯半導體激光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