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方便調節扭力的防火窗鉸接機構,包括L型安裝座、套筒、扭力調節組件、扭簧和安裝軸,所述套筒與所述L型安裝座連接,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中,所述扭力調節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限位件和傳動件,所述扭簧兩端分別與所述安裝軸和傳動件聯動設置,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單向聯動設置,所述限位件中心設有通孔,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限位件的面設有連通所述通孔的驅動孔,所述驅動孔小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無需擰出或擰入螺紋件便可直接調節扭力的防火窗動力結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方便調節扭力的防火窗鉸接機構
本技術涉及防火窗配件
,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方便調節扭力的防火窗鉸接機構。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的防火窗多采用彈簧合頁將窗扇自動關閉,由于彈簧合頁本身結構常包括鉸接在一起的兩個活動扇,由于兩個活動扇分別安裝在窗扇和窗框上,導致窗扇、窗框的配合的氣密性和水密性降低,基于上述情況,設計一種用于防火窗的動力結構。中國專利文獻CN110469225A公開了一種用于防火窗的動力結構,一種用于防火窗的動力結構,包括固定連接在一起的L形安裝座和套筒;所述L形安裝座的水平部分上設置有第一安裝位和第二安裝位,所述L形安裝座豎直部分的上端設置有第三安裝位,所述第一安裝位和第三安裝位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所述套筒位于所述L形安裝座豎直部分的外側,所述套筒內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扭力調節組件、扭簧和安裝軸,所述扭簧的一端與所述安裝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扭力調節組件連接,所述安裝軸的下端面延伸至所述套筒下端面的外側,所述安裝軸上設置有第一環形限位凹槽,所述套筒上通過螺紋連接有第一限位螺紋件,所述第一限位螺紋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環形限位凹槽中。所述扭力調節組件包括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上設置有第二環形限位凹槽,所述套筒上通過螺紋連接有第二限位螺紋件,所述第二限位螺紋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環形限位凹槽中,所述連接軸的下端與所述扭簧連接,所述連接軸的上端連接有第一端面齒輪,所述第一端面齒輪的上方嚙合有第二端面齒輪,所述第二端面齒輪的圓周側壁上設置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套筒上通過螺紋連接有第三限位螺紋件,所述第三限位螺紋件的一端延伸至相對應的所述定位孔中;所述第二端面齒輪的上端面設置有調節自身轉動的扭力調節槽。該設計的缺點是需要調節扭力時需要先將第三螺紋件松開,然后再通過多邊形扳手轉動第二端面齒輪,第二端面齒輪通過第一端面齒輪,帶動連接軸與安裝軸產生相對轉動,使得扭簧扭轉儲存回彈力,調節完畢后還要旋緊第三限位螺紋件固定第二端面齒輪后才能完成調節扭力的過程,旋緊第三限位螺紋件的過程中定位孔還必須對準第三限位螺紋件,非常麻煩,并且該設計在扭力已經調節至較大的情況下調節扭力,松開第三限位螺紋件儲存的回彈力便會帶著不再固定的第二端面齒輪高速旋轉,甚至飛出,十分不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綜上所述,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無需擰出或擰入螺紋件便可直接調節扭力的防火窗動力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調節扭力的防火窗鉸接機構,包括L型安裝座、套筒、扭力調節組件、扭簧和安裝軸,所述套筒與所述L型安裝座連接,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中,所述扭力調節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限位件和傳動件,所述扭簧兩端分別與所述安裝軸和傳動件聯動設置,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單向聯動設置,所述限位件中心設有通孔,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限位件的面設有連通所述通孔的驅動孔,所述驅動孔小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如此設置,安裝軸的下端焊接在門窗隱形鉸鏈相對應的安裝位上,將安裝于L型安裝座上的防火窗推開時安裝軸便會隨著防火窗的轉動而旋轉,旋轉時帶著與其聯動設置的扭簧旋轉,由于扭簧另一端與傳動件聯動,而旋轉方向并非限位件和傳動件單向聯動設置的方向,限位件又被第一定位件固定,無法旋轉,所以扭簧另一端不會轉動,扭簧整體會在防火窗的帶動下形變,產生回復力,防火窗開度越大,扭簧形變程度越高,回復力越大,而需要調整開啟防火窗需要的扭力時,只需直接將工具穿過通孔,插到驅動孔內,朝扭簧螺旋方向轉動,這時防火窗未轉動,安裝軸固定扭簧下端,傳動件便會帶著扭簧形變,由于限位件和傳動件單向聯動設置,所以旋轉后的限位件不會回到原先位置,無需用螺栓再次固定,防火窗在開啟前扭簧就帶有一定的回復力,便可加大防火窗開啟時需要的扭力,需要繼續調節時可直接再次旋轉驅動孔,無需松開某個螺栓,不會被突然出現的扭簧的回復力帶著轉,一直處于固定狀態的限位件也不會彈出,調節簡單,方便的同時又十分安全。進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傳動件的接觸面設有相互配合的輪齒,所述限位件上的所述輪齒背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的面設有斜面。如此設置,當防火窗旋轉時由于限位件和傳動件上的輪齒對齒,扭簧上方被固定,無法旋轉,扭簧形變,回復力加大,當需要調整扭力時工具帶著傳動件朝扭簧螺旋方向轉動,由于限位件上的輪齒背向扭簧的螺旋方向的面設有斜面,所以扭簧會順著斜面被壓下,使扭簧壓縮,當傳動件的輪齒轉到限位件的另一個輪齒內時壓縮的扭簧將傳動件壓入,使其無法回轉,完成調節,結構簡單,當需要使扭簧復位時只需將工具插入驅動孔內壓下,使兩個零件上的輪齒分離,扭簧的回復力便可帶著傳動件回位,操作簡單,非常方便。進一步的,還包括連接軸,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設有傳動頭,所述連接軸背向所述扭簧的一側設有與所述傳動頭適配的傳動口,所述扭簧兩端設有連接頭,所述連接軸和所述安裝軸面向所述扭簧的面設有與所述連接頭適配的開口。如此設置,扭簧兩端的的連接頭分別插入連接軸和安裝軸的開口內,實現了扭簧與二者的聯動,而傳動件可以依靠傳動頭插入傳動口來和連接軸聯動,間接和扭簧聯動,結構簡單,但一直被限位件限制回轉的傳動件損壞時由于傳動件不和扭簧直接連接,可以直接拿出,更換更加方便。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軸和所述安裝軸設有所述開口的面設有與所述扭簧內徑配合的凸臺。如此設置,凸臺可對扭簧兩端進行定位,使扭簧不會在套筒內移動,并且連接頭更加不易從開口內彈出。進一步的,所述套筒設有第二定位件,所述安裝軸設有環形槽,所述第二定位件在對應所述環形槽位置與所述套筒可拆卸連接。如此設置,第二定位件與套筒可拆卸連接口位于環形槽內,限制安裝軸上下滑動的同時不影響安裝軸旋轉,第一定位件固定限位件于扭簧上方,第二定位件固定安裝軸于扭簧下方,扭簧的回復力便不會使零件從套筒內彈出。進一步的,所述套筒對應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環形槽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為與所述螺紋孔配合的螺栓。如此設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依靠螺紋擰入螺紋孔,進入定位孔和環形槽內,對限位件定位和對安裝軸限位,結構簡單,并且螺紋結構拆卸方便。進一步的,所述驅動孔為正六邊形孔。如此設置,驅動孔便可使用L型六角扳手插入,依靠L形六角扳手的力臂可更輕松的克服回復力轉動扭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爆炸圖。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圖4為圖2的B部放大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的俯視圖。圖6為圖5的C部放大圖。圖7為圖5的D-D面剖視圖。圖8為圖7的E部放大圖。圖中標號含義:1.L型安裝座,2.套筒,201.第二定位件,202.螺紋孔,3.扭力調節組件,301.第一定位件,302.限位件,3021.通孔,3022.定位孔,303.傳動件,3031.驅動孔,3032.輪齒,30321.斜面,303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方便調節扭力的防火窗鉸接機構,包括L型安裝座、套筒、扭力調節組件、扭簧和安裝軸,所述套筒與所述L型安裝座連接,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調節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限位件和傳動件,所述扭簧兩端分別與所述安裝軸和傳動件聯動設置,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單向聯動設置,所述限位件中心設有通孔,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限位件的面設有連通所述通孔的驅動孔,所述驅動孔小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方便調節扭力的防火窗鉸接機構,包括L型安裝座、套筒、扭力調節組件、扭簧和安裝軸,所述套筒與所述L型安裝座連接,所述扭簧位于所述套筒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調節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限位件和傳動件,所述扭簧兩端分別與所述安裝軸和傳動件聯動設置,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單向聯動設置,所述限位件中心設有通孔,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限位件的面設有連通所述通孔的驅動孔,所述驅動孔小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調節扭力的防火窗鉸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傳動件的接觸面設有相互配合的輪齒,所述限位件上的所述輪齒背向所述扭簧的螺旋方向的面設有斜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調節扭力的防火窗鉸接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軸,所述傳動件面向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設有傳動頭,所述連接軸背向所述扭簧的一側設有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曉,
申請(專利權)人:林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