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電子鎖,包括電子鎖,所述電子鎖包括內殼體、外殼體、鎖梁,所述內殼體內部設有電路板、電池、偏心輪鎖止組件、檢測開關、感應開關組件、接觸開關,所述鎖梁包括U型桿、第一鎖頭、第二鎖頭,所述偏心輪鎖止組件包括電機、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偏心輪、鎖止板,所述鎖止板上設有矩形槽,所述偏心輪位于所述矩形槽內,所述內殼體上端設有滑槽,所述鎖止板活動于所述滑槽內,第二鎖頭上設有第二鎖止部,所述鎖止板可插入所述第二鎖止部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智能電子鎖,結構簡單、動作靈活可靠、可通過智能設備無線信號控制開鎖、安全可靠、省時省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能電子鎖
本技術涉及電子鎖
,具體涉及一種智能電子鎖。
技術介紹
現在智能化管理的需要很多在外的設備和庫房的安全都需要實時的監控和安全防護,特別是有些行業有大量的庫房需要上鎖,需要繁雜的人工手續去管理開鎖和上鎖的程序,具有不安全,費時費力的缺點,如采用智能鎖具通過網絡即時管控開鎖、上鎖及統一監控,可提高安全性并省時省力。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動作靈活可靠、可通過智能設備無線信號控制開鎖、安全可靠、省時省力的智能電子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一種智能電子鎖,包括電子鎖,所述電子鎖包括內殼體、包覆在所述內殼體外側的外殼體、以及位于所述內殼體上端的鎖梁,所述內殼體內部設有電路板、電池、偏心輪鎖止組件、檢測開關、感應開關組件、接觸開關,所述鎖梁包括U型桿、連接在所述U型桿兩端的第一鎖頭、第二鎖頭,所述感應開關組件位于所述第一鎖頭正下方,所述接觸開關位于所述第二鎖頭正下方,所述偏心輪鎖止組件包括與所述電路板電性連接的電機、固定在所述電機輸出軸上的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偏心輪、以及位于所述偏心輪上側的鎖止板,所述鎖止板上設有矩形槽,所述偏心輪位于所述矩形槽內,所述內殼體上端設有滑槽,所述鎖止板活動于所述滑槽內,第二鎖頭上設有第二鎖止部,所述鎖止板可插入所述第二鎖止部內。具體的,所述外殼體還插設有鎖柱,所述第一鎖頭上設有第一鎖止部,所述鎖柱位于所述第一鎖止部內。具體的,所述感應開關組件包括與所述電路板電性連接的磁感應開關、以及位于所述磁感應開關正上方的磁性頂桿,所述磁性頂桿位于所述第一鎖頭正上方。具體的,所述第一墊塊上設有V型槽,所述檢測開關連接有伸入所述V型槽內的探針。具體的,所述電路板還連接有喚醒開關,所述外殼體上設有供所述喚醒開關通過的讓位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智能電子鎖,利用偏心輪與鎖止板的配合就能實現開鎖和閉鎖動作,結構簡單,并且可通過智能手機配合控制應用軟件實現開鎖控制,開鎖、閉鎖后能夠監控到相應的狀態并實時通過智能設備回傳至后臺管理系統。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智能電子鎖的內部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智能電子鎖的俯視圖。圖3為圖2中A-A面的剖面圖。圖4為本技術的一種智能電子鎖的主視圖。圖5為圖4中B-B面的剖面圖。圖6為本技術的一種智能電子鎖的開鎖后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中偏心輪鎖止組件、檢測開關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為:內殼體1、滑槽11、外殼體2、鎖柱21、鎖梁3、U型桿31、第一鎖頭32、第二鎖頭33、電池4、偏心輪鎖止組件5、電機51、第一墊塊52、V型槽521、第二墊塊53、偏心輪54、鎖止板55、矩形槽551、檢測開關6、探針61、感應開關組件7、磁感應開關71、磁性頂桿72、接觸開關8、喚醒開關9。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圖1-7所示:一種智能電子鎖,包括電子鎖,電子鎖包括內殼體1、包覆在內殼體1外側的外殼體2、以及位于內殼體1上端的鎖梁3,內殼體1內部設有電路板、電池4、偏心輪鎖止組件5、檢測開關6、感應開關組件7、接觸開關8,鎖梁3包括U型桿31、連接在U型桿31兩端的第一鎖頭32、第二鎖頭33,感應開關組件7位于第一鎖頭32正下方,第一鎖頭32需要開鎖時,感應開關組件7用于頂出第一鎖頭32,接觸開關8位于第二鎖頭33正下方,接觸開關8用于監控第二鎖頭33,當第二鎖頭33向下按壓鎖緊時,第二鎖頭33底部接觸到接觸開關8,接觸開關8將信號反饋至控制系統中,由控制系統下發指令,使偏心輪鎖止組件5工作迅速鎖緊第二鎖頭33,偏心輪鎖止組件5包括與電路板電性連接的電機51、固定在電機51輸出軸上的第一墊塊52、第二墊塊53、偏心輪54、以及位于偏心輪54上側的鎖止板55,鎖止板55上設有矩形槽551,偏心輪54位于矩形槽551內,內殼體1上端設有滑槽11,鎖止板55活動于滑槽11內,第二鎖頭33上設有第二鎖止部,鎖止板55可插入第二鎖止部內;鎖緊時,鎖止板55通過偏心輪54的轉動向第二鎖頭33一側滑動,最終鎖緊第二鎖止部;開鎖時,鎖止板55通過偏心輪54的轉動向第一鎖頭32一側滑動,最終鎖止板55與第二鎖止部分離,第二鎖止部無限位作用,從而第二鎖頭33能夠向上拔出。優選的,外殼體2還插設有鎖柱21,第一鎖頭32上設有第一鎖止部,鎖柱21位于第一鎖止部內,鎖柱21用于鎖緊第一鎖頭32,當第一鎖頭32需要開鎖時,需先將鎖柱21拔出,再利用感應開關組件7的推動,才可將第一鎖頭32拔出。優選的,感應開關組件7包括與電路板電性連接的磁感應開關71、以及位于磁感應開關71正上方的磁性頂桿72,磁性頂桿72位于第一鎖頭32正上方,磁感應開關71與電路板電性連接,磁感應開關71通電后產生磁性,其磁性斥力可將上端的磁性頂桿72頂出。優選的,第一墊塊52上設有V型槽521,檢測開關6連接有伸入V型槽521內的探針61,檢測開關6用于感應偏心輪鎖止組件5的運行狀態,并且是通過探針61實現的,當第一墊塊52順時針轉動時接觸到探針61,即說明偏心輪54順時針轉動,鎖止板55左移,檢測開關6即可輸出“開鎖”信號,并反饋至相應的控制中,當第一墊塊52逆時針轉動時接觸到探針61,即說明偏心輪54逆時針轉動,鎖止板55右移,檢測開關6即可輸出“閉鎖”信號,并反饋至相應的控制中。優選的,為了節省電量,電路板還連接有喚醒開關9,外殼體2上設有供喚醒開關9通過的讓位孔。實際應用如下:控制軟件應用安裝在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中,具備管理鎖具和開鎖功能,能通過初始密匙綁定電子鎖并修改密匙,能通過無線信號控制電子鎖的開鎖、閉鎖并實時回傳信息,通過智能設備傳回后臺管理系統。開鎖時,先按一次電子鎖的喚醒開關9,電子鎖內電子主控部分喚醒進入工作狀態,與智能手機的控制軟件應用建立連接。如果密匙配對成功則可發出開鎖的指令,當電子鎖接收到開鎖指令后偏心輪鎖止組件5上的電機51啟動,偏心輪54逆時針轉動,鎖止板55右移而鎖緊第二鎖頭33,第二鎖頭33無限位作用而打開,完成開鎖。以上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技術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因此,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智能電子鎖,包括電子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鎖包括內殼體(1)、包覆在所述內殼體(1)外側的外殼體(2)、以及位于所述內殼體(1)上端的鎖梁(3),所述內殼體(1)內部設有電路板、電池(4)、偏心輪鎖止組件(5)、檢測開關(6)、感應開關組件(7)、接觸開關(8),所述鎖梁(3)包括U型桿(31)、連接在所述U型桿(31)兩端的第一鎖頭(32)、第二鎖頭(33),所述感應開關組件(7)位于所述第一鎖頭(32)正下方,所述接觸開關(8)位于所述第二鎖頭(33)正下方,所述偏心輪鎖止組件(5)包括與所述電路板電性連接的電機(51)、固定在所述電機(51)輸出軸上的第一墊塊(52)、第二墊塊(53)、偏心輪(54)、以及位于所述偏心輪(54)上側的鎖止板(55),所述鎖止板(55)上設有矩形槽(551),所述偏心輪(54)位于所述矩形槽(551)內,所述內殼體(1)上端設有滑槽(11),所述鎖止板(55)活動于所述滑槽(11)內,第二鎖頭(33)上設有第二鎖止部,所述鎖止板(55)可插入所述第二鎖止部內。/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電子鎖,包括電子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鎖包括內殼體(1)、包覆在所述內殼體(1)外側的外殼體(2)、以及位于所述內殼體(1)上端的鎖梁(3),所述內殼體(1)內部設有電路板、電池(4)、偏心輪鎖止組件(5)、檢測開關(6)、感應開關組件(7)、接觸開關(8),所述鎖梁(3)包括U型桿(31)、連接在所述U型桿(31)兩端的第一鎖頭(32)、第二鎖頭(33),所述感應開關組件(7)位于所述第一鎖頭(32)正下方,所述接觸開關(8)位于所述第二鎖頭(33)正下方,所述偏心輪鎖止組件(5)包括與所述電路板電性連接的電機(51)、固定在所述電機(51)輸出軸上的第一墊塊(52)、第二墊塊(53)、偏心輪(54)、以及位于所述偏心輪(54)上側的鎖止板(55),所述鎖止板(55)上設有矩形槽(551),所述偏心輪(54)位于所述矩形槽(551)內,所述內殼體(1)上端設有滑槽(11),所述鎖止板(55)活動于所述滑槽(11)內,第二鎖頭(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文鴻,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安邦德智能鎖具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