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包括:聚羧酸母液、二乙醇單異丙醇胺、三異丙醇胺、甘油和硫酸鈉;溶劑為水。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中,具有豐富的羥基,呈弱堿性,不含氯離子,無毒、無腐蝕性,是一種高性能綠色環保材料。成分簡單,通過調控組分的合理配比,達到優異的性能。作為混凝土的外加劑,使得混凝土中的砂料可以全部采用機制砂。不產生廢液,攪拌后無需清洗,無生產廢水產生,無廢氣產生。本申請還公開一種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本申請涉及建筑材料
,例如涉及一種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混凝土,簡稱為“砼”: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骨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骨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因此,砂是混凝土組成的主要材料。目前,隨著建筑市場用砂數量越來越大,天然砂資源越來越少,因此,出現了機制砂。機制砂就是利用當地的母巖,經過一定的破碎、粒徑調制成的人工砂,成品更加規則,可以根據不同工藝要求加工成不同規則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滿足日常需求。因此,采用機制砂代替天然砂作為混凝土細骨料已勢在必行。在實現本公開實施例的過程中,發現相關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由于機制砂中含有石粉,導致無法采用機制砂全部代替天然砂作為混凝土細骨料。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而是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由于機制砂中含有石粉,導致無法采用機制砂全部代替天然砂作為混凝土細骨料的問題。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羧酸母液2%~5%、二乙醇單異丙醇胺1%~4%、三異丙醇胺0.1%~0.4%、甘油1%~4%和硫酸鈉0.1%~0.4%;溶劑為水。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包括膠凝材料、粗骨料、細骨料和外加劑;其中,所述外加劑包括減水劑和前述的機制砂調節劑;其中,該減水劑的用量為膠凝材料的重量的3%~4%,該機制砂調節劑的用量為膠凝材料的重量的1%~2%;該細骨料為機制砂。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機制砂和機制砂調節劑混合,獲得細骨料;將膠凝材料、粗骨料、細骨料和水混合,攪拌均勻,獲得混凝土;完成混凝土的制備。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可以實現以下技術效果: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中,具有豐富的羥基,呈弱堿性,不含氯離子,無毒、無腐蝕性,是一種高性能綠色環保材料。而且,與現有技術中普遍通過增加很多種成分來提高外加劑性能的方式不同,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反其道而行之,經過大量的分析工作,確定了5種組分,成分簡單,并通過調控該5種組分的合理配比,達到優異的性能。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作為混凝土的外加劑,使得混凝土中的砂料可以全部采用機制砂,且可不限定機制砂中石粉的含量。能夠明顯提高采用機制砂的混凝土的2h坍落度和2h擴展度。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中,用水主要為原輔料混合用水,不產生廢液,攪拌后無需清洗,無生產廢水產生。且攪拌過程中也無廢氣產生。以上的總體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請。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能夠更加詳盡地了解本公開實施例的特點與
技術實現思路
,下面對本公開實施例的實現進行詳細闡述,所記載具體實施例僅供參考說明之用,并非用來限定本公開實施例。在以下的技術描述中,為方便解釋起見,通過多個細節以提供對所披露實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沒有這些細節的情況下,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仍然可以實施。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公開實施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羧酸母液2%~5%、二乙醇單異丙醇胺1%~4%、三異丙醇胺0.1%~0.4%、甘油1%~4%和硫酸鈉0.1%~0.4%;溶劑為水。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中,具有豐富的羥基,呈弱堿性,不含氯離子,無毒、無腐蝕性,是一種高性能綠色環保材料。而且,與現有技術中普遍通過增加很多種成分來提高外加劑性能的方式不同,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反其道而行之,經過大量的分析工作,確定了5種組分,成分簡單,并通過調控該5種組分的合理配比,達到優異的性能。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劑規范,可廣泛用于各類混凝土工程。本公開實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比,準備聚羧酸母液、二乙醇單異丙醇胺、三異丙醇胺、甘油,硫酸鈉和水。將硫酸鈉加入部分水中溶解得硫酸鈉溶液;然后將聚羧酸母液、二乙醇單異丙醇胺、三異丙醇胺、甘油和硫酸鈉溶液混合,攪拌均勻,即得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作為混凝土的外加劑,使得混凝土中的砂料可以全部采用機制砂,且可不限定機制砂中石粉的含量。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還可以作為機制砂的改性調節劑,提高機制砂與水泥、粗骨料等混凝土材料的配合,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中,聚羧酸母液,透明或淡黃色粘稠液體,無刺激性氣味,沸點為100℃,密度1.080±0.02g/mL,粘度10~50Pa·s,減水率≥25%。聚羧酸母液為弱堿性材料,可溶于水,無毒、無腐蝕性、無爆炸和易燃危險性,是一種較為綠色環保的產品。二乙醇單異丙醇胺,透明無色輕微氣味液體,沸點145℃,密度1.03g/cm3,作為減水劑、表面活性劑。三異丙醇胺:透明無色液體,密度1.02g/cm3,pH值為5~7,臨界溫度200℃(1013hPa),三異丙醇胺作為水泥助磨劑、早強劑,是通過促進早期凝結特性達到早強的效果。甘油:無色、無臭、味甜,外觀呈澄明黏稠液體,相對密度1.26362。熔點17.8℃,沸點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閃點(開杯)176℃,作為吸濕劑,達到一定的干燥效果。硫酸鈉:硫酸鈉(Na2SO4)是硫酸根與鈉離子化合生成的鹽,是硫酸的中性鹽,是一種很穩定的鹽。易溶于水且其水溶液呈弱堿性,溶于甘油而不溶于乙醇。高純度、顆粒細的無水物稱為元明粉。元明粉為白色、無臭、有苦味的結晶或粉末,有吸濕性,外形為無色、透明、大的結晶或顆粒性小結晶。硫酸鈉可使水化產物硫鋁酸鈣更快地生成,從而加快了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50%~100%。可見,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中,用水主要為原輔料混合用水,不產生廢液,攪拌后無需清洗,無生產廢水產生。且攪拌過程中也無廢氣產生。本公開實施例的機制砂調節劑作為混凝土外加劑時,其作用原理如下:1、調節劑中高極性的分子基團能與水泥基體發生較強的化學反應,它與分子中有一對含有N原子的官能團能夠很容易地與金屬離子形成共價鍵,發生絡合反應,使得水泥中C3S和C4AF的溶出率提高,因此,增加了水泥漿體的體積,從而提高了膠凝材料的包裹性,水泥的密實度得到了提高,從而提高了水泥強度;2、調節劑分子可讓水泥液相中Ca(OH)2的過飽和度提高,因而有效提高了減水劑的飽和點摻量,不容易產生離析、泌水,同時有效地阻止了C3A早期水化生成疏松的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羧酸母液2%~5%、二乙醇單異丙醇胺1%~4%、三異丙醇胺0.1%~0.4%、甘油1%~4%和硫酸鈉0.1%~0.4%;溶劑為水。/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混凝土的機制砂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羧酸母液2%~5%、二乙醇單異丙醇胺1%~4%、三異丙醇胺0.1%~0.4%、甘油1%~4%和硫酸鈉0.1%~0.4%;溶劑為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制砂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羧酸母液3%~5%、二乙醇單異丙醇胺1%~3%、三異丙醇胺0.1%~0.3%、甘油1%~3%和硫酸鈉0.1%~0.3%;溶劑為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制砂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聚羧酸母液4%、二乙醇單異丙醇胺2%、三異丙醇胺0.2%、甘油2%和硫酸鈉0.2%;溶劑為水。
4.一種混凝土,包括膠凝材料、粗骨料、細骨料和外加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劑包括減水劑和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機制砂調節劑;其中,所述減水劑的用量為所述膠凝材料的重量的3%~4%,所述機制砂調節劑的用量為所述膠凝材料的重量的1%~2%;所述細骨料為機制砂。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制砂采用改性機制砂,所述改性機制砂采用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機制砂調節劑進行改性處理獲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處理,包括:
將所述機制砂調節劑加水稀釋,得到稀釋調節劑;其中,所述機制砂調節劑與水的混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杰,楊文俊,劉衍行,黃沛文,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砼奇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