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一種可再生資源回收選料方法,其包括A.取樣處理;B.取樣分析,取樣分析具體包括:拍照獲取樣品料的樣品圖像、樣品亮度分析、飽和度分析、獲取色調分析、混合料分別計算色調、混合料匹配性分析計算輸出結果。本申請具有簡單快捷、無需人工干預進行智能分析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再生資源回收方法
本申請涉及可再生資源回收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再生資源回收資源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市面上流通有各類液體商品由塑料瓶作為灌裝容器,塑料瓶的種類繁多,且顏色不一,塑料瓶內的液體商品用盡后,塑料瓶再次回收利用將產生二次經濟價值,且減少環境污染。對于塑料瓶的回收處理,目前有多種處理方式,由于塑料瓶所用的聚酯和紡織行業中所說的聚酯面料、滌綸面料均為同一種原料,行業內部稱其為再生纖維,這種材料可以代替棉花,作為被子、枕頭等產品的填充物,還可以通過加工使其變成一種衣服的原材料。把塑料瓶變成再生的纖維,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在制備方面,這種藍色纖維目前有兩種主要的加工方法。一種是將回收瓶片等回收材料通過結晶干燥后螺桿熔融擠出、雙級高精度過濾技術等技術制備再生滌綸。另一種是將回收后的廢舊衣服通過化學醇解,徹底還原成單體分子級別,經過過濾去除雜質,然后再通過聚合制成PET切片,最后紡成纖維。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專利技術人認為,回收瓶片后主要依靠人工經驗區分和篩選材料,同時為了中和顏色至白色,需要人工利用補色律和中間色定律根據重量份數混合兩批原料,該混合工藝需要基于人數年的經驗判斷來實現,并且由此通過螺桿熔融擠出的產物依然可能存在白色色調“不純”的問題,例如混合有黑色色塊、黃色色塊、藍色色塊等等,熔融后生成的產物顏色不純將直接影響其生產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提高回收瓶片的材料區分和識別效率,明確混合比例、實現智能化分析,有效選取合適的原料進行熔融處理,本申請提供一種可再生資源回收方法。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再生資源回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可再生資源回收選料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A.取樣處理:S1.取料,一組混合料中選取樣品料;S2.除雜質,去除樣品料中混有的雜質;B.取樣分析;S3.拍照獲取樣品料的樣品圖像,獲取樣品圖像中n個像素點的色調Sn、亮度Ln、飽和度Bn,每個像素點的取值范圍為:0≤Sn≤255,0≤Ln≤255,0≤Bn≤255;S4.樣品亮度分析,獲取樣品亮度L=(L1+L2+L3、、、Ln)/n;飽和度分析,獲取藍色飽和度BL=所有藍色像素點的飽和度之和/所有藍色像素點的個數;獲取黃色飽和度BH=所有黃色像素點的飽和度之和/所有黃色像素點的個數;若100≤L≤150且BL≤100且BH≤50,則進入下一步,反之,則輸出結果為樣品料不合格;S5.獲取色調白色的百分比為x;獲取色調藍色的百分比為y;獲取色調黃色的百分比為z;若x+y+z≤P%,則返回S2,若x+y+z>P%,則進入S6;S6.混合料有m組,循環步驟S1至S5,循環m次;獲取色調白色的百分比依次為X1、X2、X3、、、Xm;獲取色調藍色的百分比依次為Y1、Y2、Y3、、、Ym;獲取色調黃色的百分比依次為Z1、Z2、Z3、、、Zm;S7.m組混和料中,選取k組進行混合,1≤K≤m;S8.當K=1時,若60%<x≤85%,且2:1<y:z<2.5:1,則輸出合格,若x>85%,則輸出合格;反之輸出不合格;當K=2時,2組混合料質量之比=MK1:MK2;混合后的各組色調,定義總重量基數為MK1+MK2;得色調白色的重量基數為MK1*X1+MK2*X2;得色調藍色的重量基數為MK1*Y1+MK2*Y2;得色調黃色的重量基數為MK1*Z1+MK2*Z2;若60%<(MK1*X1+MK2*X2)/(MK1+MK2)≤85%,且2:1≤((MK1*Y1+MK2*Y2)/(MK1+MK2))/((MK1*Z1+MK2*Z2)/(MK1+MK2))≤2.5:1,則輸出合格,若85%<(MK1*X1+MK2*X2)/(MK1+MK2),則輸出合格;反之輸出不合格;當K>2時,若60%<(MK1*X1+MK2*X2+MK3*X3、、、+MKK*XK)/(MK1+MK2+MK3、、、MKK)≤85%,且2:1≤((MK1*Y1+MK2*Y2+MK3*Y3、、、MKK*YK)/(MK1+MK2+MK3、、、MKK))/((MK1*Z1+MK2*Z2+MK3*Z3、、、MKK*ZK)/(MK1+MK2+MK3、、、MKK))≤2.5:1,則輸出合格;反之輸出不合格。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取樣處理,針對于一批混合料進行取料,取出的材料作為樣品料,再對該樣品料去雜質,主要包括一些較大的黑塊雜質,油污雜質等;取樣分析,首先針對于樣品料進行拍照處理,拍照后獲取圖像,再針對于圖像中的像素分析色調、亮度和飽和度,其中為方便統一計算,設定色調、亮度和飽和度對應不同的數值范圍,針對于整體樣品料的亮度需要達到100至150之間,藍色飽和度需要大于等于100,黃色飽和度需要小于等于50,反之,若其中任意一項不滿足則結果為樣品料不合格,該樣品料不可用;獲取色調白色、藍色、黃色的色調百分比,求和獲得色調總和P%,由于其他色調的存在,因此該P值99以上為正常值,進入下一步,若P值小于99%則說明雜質超標,因此需要重新進入步驟S2,處理多余雜質;S6中,混合料有m組,S1至S5循環m次,獲取色調白色、藍色和黃色的百分比作為暫存數據;S7中,m組的混合料可選k組進行混合,K=1時,若60%<x≤85%,且2:1<y:z<2.5:1,該藍色和黃色色調的比例可中和轉化為白色,因此可輸出合格,若x>85%,則代表白色色調已達到百分比要求,則能夠直接輸出合格;反之輸出不合格;當K=2時,2組混合料質量之比=MK1:MK2;混合后的各組色調,定義總重量基數為MK1+MK2;得色調白色的重量基數為MK1*X1+MK2*X2;得色調藍色的重量基數為MK1*Y1+MK2*Y2;得色調黃色的重量基數為MK1*Z1+MK2*Z2;若60%<(MK1*X1+MK2*X2)/(MK1+MK2)≤85%,且2:1≤((MK1*Y1+MK2*Y2)/(MK1+MK2))/((MK1*Z1+MK2*Z2)/(MK1+MK2))≤2.5:1,則輸出合格,若85%<(MK1*X1+MK2*X2)/(MK1+MK2),則輸出合格;反之輸出不合格;當K>2時,若60%<(MK1*X1+MK2*X2+MK3*X3、、、+MKK*XK)/(MK1+MK2+MK3、、、MKK)≤85%,且2:1≤((MK1*Y1+MK2*Y2+MK3*Y3、、、MKK*YK)/(MK1+MK2+MK3、、、MKK))/((MK1*Z1+MK2*Z2+MK3*Z3、、、MKK*ZK)/(MK1+MK2+MK3、、、MKK))≤2.5:1,則輸出合格;反之輸出不合格。優選的,S1中從混合料的不同位置共選取至少10片作為樣品料。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樣品料取10片以上再分別處理,增加數據分析的數量,可提高樣品料與混合料的實際匹配準確度。優選的,S3中,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再生資源回收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nA.取樣處理:/nS1.取料,一組混合料中選取樣品料;/nS2.除雜質,去除樣品料中混有的雜質;/nB.取樣分析;/nS3.拍照獲取樣品料的樣品圖像,獲取樣品圖像中n個像素點的色調S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再生資源回收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取樣處理:
S1.取料,一組混合料中選取樣品料;
S2.除雜質,去除樣品料中混有的雜質;
B.取樣分析;
S3.拍照獲取樣品料的樣品圖像,獲取樣品圖像中n個像素點的色調Sn、亮度Ln、飽和度Bn,每個像素點的取值范圍為:0≤Sn≤255,0≤Ln≤255,0≤Bn≤255;
S4.樣品亮度分析,獲取樣品亮度L=(L1+L2+L3、、、Ln)/n;
飽和度分析,獲取藍色飽和度BL=所有藍色像素點的飽和度之和/所有藍色像素點的個數;
獲取黃色飽和度BH=所有黃色像素點的飽和度之和/所有黃色像素點的個數;
若100≤L≤150且BL≤100且BH≤50,則進入下一步,反之,則輸出結果為樣品料不合格;
S5.獲取色調白色的百分比為x;
獲取色調藍色的百分比為y;
獲取色調黃色的百分比為z;
若x+y+z≤P%,則返回S2,若x+y+z>P%,則進入S6;
S6.混合料有m組,循環步驟S1至S5,循環m次;
獲取色調白色的百分比依次為X1、X2、X3、、、Xm;
獲取色調藍色的百分比依次為Y1、Y2、Y3、、、Ym;
獲取色調黃色的百分比依次為Z1、Z2、Z3、、、Zm;
S7.m組混和料中,選取k組進行混合,1≤K≤m;
S8.當K=1時,若60%<x≤85%,且2:1<y:z<2.5:1,則輸出合格,若x>85%,則輸出合格;反之輸出不合格;
當K=2時,2組混合料質量之比=MK1:MK2;混合后的各組色調,定義總重量基數為MK1+MK2;
得色調白色的重量基數為MK1*X1+MK2*X2;
得色調藍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志文,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普福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特科芯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