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方便管理的育種培育架
本技術屬于植物育苗
,具體涉及一種方便管理的育種培育架。
技術介紹
育種是利用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對于生物育種來說,在育種過程中不斷篩選優良的種子,是育種的方法之一。由于在育種過程中,由于一般需要采用人工誘變等方法對種子進行處理,在篩選時,需要對種子進行培育發芽,目前的培育一般采用器皿進行,這種方式培育器皿比較簡單,對于一般處理后難以發芽的種子,很容易出現發芽率較低的問題,影響后續的篩選與進一步處理,而且,難以對不同處理的種子進行比較,這就影響生物育種的進程,此外,這種器皿在控制其濕度等時很容易導致過濕或者過干,影響發芽率,造成無法正確的分析育種。育種后要加強管理,為育種創造良好的生根條件,一般育種生根要求土壤既濕潤又空氣流通,可以在育種盆上或畦上蓋玻璃板或塑料薄膜制成的罩子,以保持溫度和濕度。罩子下面墊上小磚,使空氣流入,夏季和初秋,白天應將培育盆放在遮陰處,晚上放在露天,早春,晚秋和冬季溫度不夠時,則可放在暖處或溫室中,但必須注意溫,濕度的調節。以后根據種子生根的快慢,逐步加強光照。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方便管理的育種培育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種工作能夠根據種子具體生長情況調節光照角度的方便管理的育種培育架。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技術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管理的育種培育架,包括底座1、移動支撐板2、第一伸縮桿3、第二伸縮桿4、支撐橫桿6、支撐豎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支撐板2位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方便管理的育種培育架,包括底座(1)、移動支撐板(2)、第一伸縮桿(3)、第二伸縮桿(4)、支撐橫桿(6)、支撐豎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支撐板(2)位于底座(1)的右側,移動支撐板(2)的上部設有連接裝置(5),連接裝置(5)與第一伸縮桿(3)以及第二伸縮桿(4)的底部通過銷軸轉動鏈接;所述的支撐豎桿(7)設有兩個,其對稱設在底座(1)的右端,兩支撐豎桿(7)的上部設有支撐橫桿(6),支撐橫桿(6)的內側設有兩固定軸;所述的第一伸縮桿(3)以及第二伸縮桿(4)的左側端部均設有由第一套管(8),第一套管(8)套接在支撐橫桿(6)的內側設有的固定軸外側;所述的支撐橫桿(6)的內側設有安裝槽(10),安裝槽(10)的左右兩端設有第二套管(13),第二套管(13)同樣也套接在支撐橫桿(6)的內側設有的固定軸外側,第二套管(13)的底部與安裝槽(10)焊接為一體;所述的底座(1)的右側設有液壓裝置(11),液壓裝置(11)的左端固定在底座(1)的側壁上,液壓裝置(11)的右側固定在移動支撐板(2)的側壁上;所述的第一伸縮桿(3)以及第二伸縮桿(4)的內側均設有固定軸(12),固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方便管理的育種培育架,包括底座(1)、移動支撐板(2)、第一伸縮桿(3)、第二伸縮桿(4)、支撐橫桿(6)、支撐豎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支撐板(2)位于底座(1)的右側,移動支撐板(2)的上部設有連接裝置(5),連接裝置(5)與第一伸縮桿(3)以及第二伸縮桿(4)的底部通過銷軸轉動鏈接;所述的支撐豎桿(7)設有兩個,其對稱設在底座(1)的右端,兩支撐豎桿(7)的上部設有支撐橫桿(6),支撐橫桿(6)的內側設有兩固定軸;所述的第一伸縮桿(3)以及第二伸縮桿(4)的左側端部均設有由第一套管(8),第一套管(8)套接在支撐橫桿(6)的內側設有的固定軸外側;所述的支撐橫桿(6)的內側設有安裝槽(10),安裝槽(10)的左右兩端設有第二套管(13),第二套管(13)同樣也套接在支撐橫桿(6)的內側設有的固定軸外側,第二套管(13)的底部與安裝槽(10)焊接為一體;所述的底座(1)的右側設有液壓裝置(11),液壓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永生,穆希宏,倪瑞卿,崔龍天,王俊善,
申請(專利權)人:甘肅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