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包括墻體,所述墻體的一側外壁設有均勻分布的種植槽,且種植槽的四周內壁設有同一個網板,網板與種植槽之間填充有海綿圈,所述海綿圈的一側外壁縫制有延伸海綿,且延伸海綿的另一端延伸至墻體的內部,所述種植槽底部外壁的兩端均設有收集槽,且種植槽的兩端外壁均設有收集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通過上料管將營養液注入混合殼內,進水管向混合殼內注水,與營養液混合后的水注入墻體內,延伸海綿吸收墻體內的水并浸濕海綿圈,從而浸濕種植槽內的土壤,實現對綠植持續不斷的浸濕澆水,無需人工澆灌且節約水資源,多余的水流至收集槽并通過收集管統一排放,避免水滴落影響美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
本技術涉及綠化墻
,尤其涉及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越來越重視生存環境的美化,其中,立體綠化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目前的綠色植物墻技術,在綠色植物墻澆水過程中易出現滴漏的現象。經檢索,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8966919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包括若干種植槽,種植槽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種植槽包括矩形槽體,且矩形槽體為中空狀結構,矩形槽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抽拉屜孔,抽拉屜孔內活動設置有抽拉屜。上述專利中的綠化墻種植裝置存在以下不足:需要人工安排澆水,無法做到持續不斷的浸濕澆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包括墻體,所述墻體的一側外壁設有均勻分布的種植槽,且種植槽的四周內壁設有同一個網板,網板與種植槽之間填充有海綿圈,所述海綿圈的一側外壁縫制有延伸海綿,且延伸海綿的另一端延伸至墻體的內部,所述種植槽底部外壁的兩端均設有收集槽,且種植槽的兩端外壁均設有收集管,收集槽的底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管的內部,所述墻體一側外壁的頂部設有混合殼,且混合殼的頂部外壁插接有上料管,混合殼一側外壁的底部插接有進水管。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墻體兩側內壁的中間位置通過軸承連接有均勻分布的固定桿,且固定桿的圓周處套接有活動板,相鄰兩個活動板相對的一側鉸接有同一個連接桿。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墻體頂部外壁設有安裝座,且安裝座的頂部內壁設有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的另一端通過緊固螺栓和連接桿連接。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墻體一側外壁的底部設有支撐座,且墻體的底部外壁設有均勻分布的固定樁。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殼圓周內壁的中間位置設有網筒,且上料管的底部延伸至網筒的內部。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殼底部內壁的圓心處通過軸承連接有轉軸,且轉軸圓周的底部設有均勻分布的側翼,進水管的開口位置和側翼的位置相對應。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轉軸延伸至網筒內部的圓周處設有均勻分布的攪拌槳。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設置混合殼、延伸海綿、海綿圈和收集槽,通過上料管將營養液注入混合殼內,進水管向混合殼內注水,與營養液混合后的水注入墻體內,延伸海綿吸收墻體內的水并浸濕海綿圈,從而浸濕種植槽內的土壤,實現對綠植持續不斷的浸濕澆水,無需人工澆灌且節約水資源,多余的水流至收集槽并通過收集管統一排放,避免水滴落影響美觀;2.通過設置電動伸縮桿、連接桿和活動板,可通過電動伸縮桿往復拉動連接桿,并帶動活動板往復擺動,從而對墻體內的水和營養液進行攪動混勻,保證澆灌的效果均勻;3.通過設置側翼、網筒和攪拌槳,進水管噴出的水流沖擊側翼帶動轉軸和攪拌槳轉動,從而對網筒內的營養液進行充分攪拌混勻,混勻效率更高。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提出的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提出的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的種植槽側面結構剖視圖;圖3為實施例1提出的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的種植槽結構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2提出的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的混合殼側面結構剖視圖。圖中:1墻體、2活動板、3支撐座、4連接桿、5種植槽、6網板、7電動伸縮桿、8安裝座、9混合殼、10海綿圈、11收集管、12收集槽、13延伸海綿、14網筒、15上料管、16攪拌槳、17轉軸、18進水管、19側翼。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在本專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在本專利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設置”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連、設置,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設置,或一體地連接、設置。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中的具體含義。實施例1參照圖1-3,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包括墻體1,墻體1的一側外壁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均勻分布的種植槽5,且種植槽5的四周內壁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同一個網板6,網板6與種植槽5之間填充有海綿圈10,海綿圈10的一側外壁縫制有延伸海綿13,且延伸海綿13的另一端延伸至墻體1的內部,種植槽5底部外壁的兩端均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收集槽12,且種植槽5的兩端外壁均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收集管11,收集槽12的底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管11的內部,墻體1一側外壁的頂部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混合殼9,且混合殼9的頂部外壁插接有上料管15,混合殼9一側外壁的底部插接有進水管18,通過上料管15將營養液注入混合殼9內,進水管18向混合殼9內注水,與營養液混合后的水注入墻體1內,延伸海綿13吸收墻體1內的水并浸濕海綿圈10,從而浸濕種植槽5內的土壤,實現對綠植持續不斷的浸濕澆水,無需人工澆灌且節約水資源,多余的水流至收集槽12并通過收集管11統一排放,避免水滴落影響美觀。其中,墻體1兩側內壁的中間位置通過軸承連接有均勻分布的固定桿,且固定桿的圓周處套接有活動板2,相鄰兩個活動板2相對的一側鉸接有同一個連接桿4。其中,墻體1頂部外壁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安裝座8,且安裝座8的頂部內壁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電動伸縮桿7,電動伸縮桿7的另一端通過緊固螺栓和連接桿4連接,可通過電動伸縮桿7往復拉動連接桿4,并帶動活動板2往復擺動,從而對墻體1內的水和營養液進行攪動混勻,保證澆灌的效果均勻。其中,墻體1一側外壁的底部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支撐座3,且墻體1的底部外壁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有均勻分布的固定樁。工作原理:通過上料管15將營養液注入混合殼9內,進水管18向混合殼9內注水,與營養液混合后的水注入墻體1內,延伸海綿13吸收墻體1內的水并浸濕海綿圈10,從而浸濕種植槽5內的土壤,實現對綠植持續不斷的浸濕澆水,無需人工澆灌且節約水資源,多余的水流至收集槽12并通過收集管11統一排放,避免水滴落影響美觀,可通過電動伸縮桿7往復拉動連接桿4,并帶動活動板2往復擺動,從而對墻體1內的水和營養液進行攪動混勻,保證澆灌的效果均勻。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包括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1)的一側外壁設有均勻分布的種植槽(5),且種植槽(5)的四周內壁設有同一個網板(6),網板(6)與種植槽(5)之間填充有海綿圈(10),所述海綿圈(10)的一側外壁縫制有延伸海綿(13),且延伸海綿(13)的另一端延伸至墻體(1)的內部,所述種植槽(5)底部外壁的兩端均設有收集槽(12),且種植槽(5)的兩端外壁均設有收集管(11),收集槽(12)的底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管(11)的內部,所述墻體(1)一側外壁的頂部設有混合殼(9),且混合殼(9)的頂部外壁插接有上料管(15),混合殼(9)一側外壁的底部插接有進水管(18)。/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包括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1)的一側外壁設有均勻分布的種植槽(5),且種植槽(5)的四周內壁設有同一個網板(6),網板(6)與種植槽(5)之間填充有海綿圈(10),所述海綿圈(10)的一側外壁縫制有延伸海綿(13),且延伸海綿(13)的另一端延伸至墻體(1)的內部,所述種植槽(5)底部外壁的兩端均設有收集槽(12),且種植槽(5)的兩端外壁均設有收集管(11),收集槽(12)的底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管(11)的內部,所述墻體(1)一側外壁的頂部設有混合殼(9),且混合殼(9)的頂部外壁插接有上料管(15),混合殼(9)一側外壁的底部插接有進水管(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綠化墻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1)兩側內壁的中間位置通過軸承連接有均勻分布的固定桿,且固定桿的圓周處套接有活動板(2),相鄰兩個活動板(2)相對的一側鉸接有同一個連接桿(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綠化墻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程,
申請(專利權)人:赤峰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內蒙古;1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