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充電器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針對現有的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無法解決充電器散熱的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散熱箱,所述散熱箱內部轉動安裝有旋轉桿,所述旋轉桿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扇葉,散熱箱的內側底部轉動安裝有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相互嚙合,旋轉桿的底端與第一錐齒輪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的后側固定安裝有不完全齒輪,不完全齒輪的頂部嚙合有齒輪,不完全齒輪與齒輪相互嚙合,不完全齒輪與齒輪分別轉動安裝在散熱箱的內側底部與內側中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運輸和散熱同步進行,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靈活使用裝置且操作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
本技術涉及吸附放置
,尤其涉及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手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當然手機離不開充電器,手機充電器已經和手機一起走進千家萬戶,手機充電器作為手機的附屬產品,為手機提供電能。手機充電器在組裝完成后,需要對手機充電器的充電性能等進行測試,以確定手機充電器的充電性能是否正常,但是充電器在完成檢測的時候無法對于合格的充電器的散熱問題沒有解決,從而導致合格的充電器不能及時散熱使得充電器受到一些損耗。針對現有的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無法解決充電器散熱的缺點,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充電器散熱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包括散熱箱,所述散熱箱內部轉動安裝有旋轉桿,所述旋轉桿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扇葉,所述散熱箱的內側底部轉動安裝有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相互嚙合,旋轉桿的底端與第一錐齒輪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的后側固定安裝有不完全齒輪,所述不完全齒輪的頂部嚙合有齒輪,不完全齒輪與齒輪相互嚙合,不完全齒輪與齒輪分別轉動安裝在散熱箱的內側底部與內側中部,齒輪的前側固定安裝有第一傳送輪,所述散熱箱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二傳送輪,所述第一傳送輪與兩個第二傳送輪上傳動連接有同一個傳送帶。優選的,所述散熱箱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矩形孔,散熱箱的底部四角均轉動安裝有萬向輪,矩形孔的設置保證了充電器的運輸,同時也保證了傳送帶的運作。優選的,所述散熱箱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旋轉桿的頂端延伸至散熱箱的外側并與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旋轉桿的頂端延伸在散熱箱的外側從而減少電機運作時候產生的熱量對散熱箱內部的充電器的影響。優選的,所述散熱箱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箱,電機位于電機箱的內部,電機的設置帶動旋轉桿、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的同時轉動,使得其各自完成對應的工作,使得電機的利用達到最大。優選的,所述扇葉轉動安裝在散熱箱的內側頂部,兩個第二傳送輪分別轉動安裝在散熱箱的外側,扇葉的設置可以對運輸過程中的充電器進行散熱處理同時也可以去除充電器表面的灰塵,保證了充電器的質量。優選的,所述扇葉位于不完全齒輪與齒輪的上方,傳送帶位于矩形孔的內部,不完全齒輪與齒輪的配合使得充電器可以間歇性的運輸,從而保證了充電器被扇葉降溫的過程。本技術中通過設置的不完全齒輪與齒輪,使得第一傳送輪與第二傳送輪開始轉動,從而完成對充電器的運輸功能,使得充電器在傳送帶的表面可以間歇性的移動,使得充電器內部的熱量在運輸的過程中散去,保證了充電器的內部構造;本技術中,所述的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通過設置的扇葉,使得充電器可以散熱,同時通過設置的萬向輪,使得工作人員可以靈活的運輸散熱箱用于不同的工作地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的A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散熱箱;2、旋轉桿;3、扇葉;4、第二傳送輪;5、傳送帶;6、齒輪;7、第一傳送輪;8、第一錐齒輪;9、第二錐齒輪;10、不完全齒輪;11、萬向輪;12、電機;13、矩形孔;14、電機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參照圖1-2,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包括散熱箱1,散熱箱1內部轉動安裝有旋轉桿2,旋轉桿2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扇葉3,散熱箱1的內側底部轉動安裝有第一錐齒輪8與第二錐齒輪9,第一錐齒輪8與第二錐齒輪9相互嚙合,旋轉桿2的底端與第一錐齒輪8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二錐齒輪9的后側固定安裝有不完全齒輪10,不完全齒輪10的頂部嚙合有齒輪6,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相互嚙合,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分別轉動安裝在散熱箱1的內側底部與內側中部,齒輪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第一傳送輪7,散熱箱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二傳送輪4,第一傳送輪7與兩個第二傳送輪4上傳動連接有同一個傳送帶5。本技術中,散熱箱1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矩形孔13,散熱箱1的底部四角均轉動安裝有萬向輪11,矩形孔13的設置保證了充電器的運輸,同時也保證了傳送帶5的運作。本技術中,散熱箱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12,旋轉桿2的頂端延伸至散熱箱1的外側并與電機1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旋轉桿2的頂端延伸在散熱箱1的外側從而減少電機12運作時候產生的熱量對散熱箱1內部的充電器的影響。本技術中,散熱箱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箱14,電機12位于電機箱14的內部,電機12的設置帶動旋轉桿2、第一錐齒輪8與第二錐齒輪9的同時轉動,使得其各自完成對應的工作,使得電機12的利用達到最大。本技術中,扇葉3轉動安裝在散熱箱1的內側頂部,兩個第二傳送輪4分別轉動安裝在散熱箱1的外側,扇葉3的設置可以對運輸過程中的充電器進行散熱處理同時也可以去除充電器表面的灰塵,保證了充電器的質量。本技術中,扇葉3位于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的上方,傳送帶5位于矩形孔13的內部,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的配合使得充電器可以間歇性的運輸,從而保證了充電器被扇葉3降溫的過程。該充電器檢測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過設置的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該裝置在使用時,實現了自動化操作,減少人工操作的繁瑣過程的問題,首先將合格的充電器批量的放置在傳送帶5的表面,通過設置在散熱箱1頂部的電機12,首先啟動電機12的轉動,從而帶動與之連接的旋轉桿2開始轉動,旋轉桿2的轉帶動散熱箱1內側底部的第一錐齒輪8與第二錐齒輪9的轉動,第二錐齒輪9的轉動帶動后側的不完全齒輪10的轉動,從而使得齒輪6與第一傳送輪7可以間歇性的轉動,從而使得充電器可以間歇性的移動,由于旋轉桿2的外側固定安裝的扇葉3,這樣使得充電器在運輸的過程中可以散熱和除塵,減少充電器在充電結束后由于內部存留的熱量而導致充電器損害的機率,使得裝置靈活性增大,實現裝置的多樣性,可以解決不同的問題,實現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有效的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提高自動化,減少人為操作的繁瑣等問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價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包括散熱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箱(1)內部轉動安裝有旋轉桿(2),所述旋轉桿(2)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扇葉(3),所述散熱箱(1)的內側底部轉動安裝有第一錐齒輪(8)與第二錐齒輪(9),第一錐齒輪(8)與第二錐齒輪(9)相互嚙合,旋轉桿(2)的底端與第一錐齒輪(8)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9)的后側固定安裝有不完全齒輪(10),所述不完全齒輪(10)的頂部嚙合有齒輪(6),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相互嚙合,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分別轉動安裝在散熱箱(1)的內側底部與內側中部,齒輪(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第一傳送輪(7),所述散熱箱(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二傳送輪(4),所述第一傳送輪(7)與兩個第二傳送輪(4)上傳動連接有同一個傳送帶(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包括散熱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箱(1)內部轉動安裝有旋轉桿(2),所述旋轉桿(2)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扇葉(3),所述散熱箱(1)的內側底部轉動安裝有第一錐齒輪(8)與第二錐齒輪(9),第一錐齒輪(8)與第二錐齒輪(9)相互嚙合,旋轉桿(2)的底端與第一錐齒輪(8)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9)的后側固定安裝有不完全齒輪(10),所述不完全齒輪(10)的頂部嚙合有齒輪(6),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相互嚙合,不完全齒輪(10)與齒輪(6)分別轉動安裝在散熱箱(1)的內側底部與內側中部,齒輪(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第一傳送輪(7),所述散熱箱(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二傳送輪(4),所述第一傳送輪(7)與兩個第二傳送輪(4)上傳動連接有同一個傳送帶(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機充電器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箱(1)的左右兩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陶清梅,
申請(專利權)人:陶清梅,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