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包括導芯,所述導芯的外表面設置有導芯絕緣層,所述導芯絕緣層的表面設置有緩沖軟質層,所述緩沖軟質層的外側設置有聚氯乙烯套,所述聚氯乙烯套的表面設置有強力緩沖層,所述強力緩沖層的表面設置有加強尼龍層,所述加強尼龍層的表面設置有電纜外層,所述電纜外層的表面涂有瀝青層,所述緩沖軟質層的表面設置有穿線孔,所述強力緩沖層由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組合而成,所述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之間留有間隙形成緩沖腔,該裝置通過在強力緩沖層內設置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形成緩沖腔,從而使電纜外受到外力沖撞或者擠壓時,有空間可以緩沖所受的沖擊力,從而使電纜的防撞緩沖效果更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力電纜,具體是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
技術介紹
現有電纜包括電力電纜、控制電纜、補償電纜、屏蔽電纜、高溫電纜、計算機電纜等等,根據功能不同,又可劃分為如:阻燃線纜、低煙無鹵、低煙低鹵線纜、防白蟻、防老鼠線纜、耐油、耐寒、耐溫線纜、抗擠壓防撞擊電線電纜等;現有的抗擠壓防撞擊電線電纜多為普通PVC絕緣,銅導體及鋼帶鋼絲構成,即在半成品電線電纜上繞上鋼帶或鋼絲,再加上外護套,從而起到抗擠壓防撞擊的作用,但是這種鋼帶鋼絲鎧裝電線電纜成本高,且鋼帶鋼絲鎧如破損的話對電纜也會造成破壞,因此,我們提出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包括導芯,所述導芯的外表面設置有導芯絕緣層,所述導芯絕緣層的表面設置有緩沖軟質層,所述緩沖軟質層的外側設置有聚氯乙烯套,所述聚氯乙烯套的表面設置有強力緩沖層,所述強力緩沖層的表面設置有加強尼龍層,所述加強尼龍層的表面設置有電纜外層,所述電纜外層的表面涂有瀝青層。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緩沖軟質層的表面設置有穿線孔。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方案:所述強力緩沖層由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組合而成,所述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之間留有間隙形成緩沖腔。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方案:所述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相對的一側表面對應位置均設置有緩沖底座,所述緩沖底座之間連接有緩沖結構。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方案:所述緩沖底座與緩沖結構銜接處表面設置有加固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在導芯外層設置導芯絕緣層,從而保護導芯與電纜外層連接,通過在緩沖軟質層的表面設置穿線孔,從而將多根導芯及導芯絕緣層組成的線芯固定安裝在緩沖軟質層的內部,且保持彼此間互不接觸,從而使彼此間互不干擾,通過在緩沖軟質層的表面設置聚氯乙烯套,從而避免周圍媒介對內層進行腐蝕,通過在聚氯乙烯套的表面設置強力緩沖層,在強力緩沖層內設置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形成緩沖腔,從而使電纜外受到外力沖撞或者擠壓時,有空間可以緩沖所受的沖擊力,從而使電纜的防撞緩沖效果更好,通過在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相對的一側表面對應位置設置緩沖底座,緩沖底座之間連接有緩沖結構,第一是為了固定連接緩沖外層和緩沖內層,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第二是增強防撞緩沖的力度,通過設置緩沖結構能幫助緩沖腔分散電纜表面所受的沖擊力,從而增加防撞緩沖的效果,通過在緩沖底座與緩沖結構銜接處表面設置加固層,從而防止緩沖結構在分散沖擊力時所受沖擊力過大破壞緩沖底座,避免強力緩沖層受損,通過在強力緩沖層的表面設置加強尼龍層和電纜外層,從而對強力緩沖層及線芯形成保護,通過在電纜外層的表面涂有瀝青層,從而防止外界雜質對電纜造成腐蝕。附圖說明圖1為該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該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中緩沖軟質層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該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中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1、導芯;2、導芯絕緣層;3、緩沖軟質層;4、聚氯乙烯套;5、強力緩沖層;6、緩沖外層;7、緩沖內層;8、緩沖腔;9、緩沖底座;10、緩沖結構;11、加固層;12、加強尼龍層;13、電纜外層;14、瀝青層;15、穿線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1-3,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包括導芯1,導芯1的外表面設置有導芯絕緣層2,通過在導芯1外層設置導芯絕緣層2,從而保護導芯1與電纜外層連接,導芯絕緣層2的表面設置有緩沖軟質層3,緩沖軟質層3的表面設置有穿線孔15,通過在緩沖軟質層3的表面設置穿線孔15,從而將多根導芯1及導芯絕緣層2組成的線芯固定安裝在緩沖軟質層3的內部,且保持彼此間互不接觸,從而使彼此間互不干擾,緩沖軟質層3的外側設置有聚氯乙烯套4,通過在緩沖軟質層3的表面設置聚氯乙烯套4,從而避免周圍媒介對內層進行腐蝕,聚氯乙烯套4的表面設置有強力緩沖層5,強力緩沖層5由緩沖外層6和緩沖內層7組合而成,緩沖外層6和緩沖內層7之間留有間隙形成緩沖腔8,緩沖外層6和緩沖內層7相對的一側表面對應位置均設置有緩沖底座9,緩沖底座9之間連接有緩沖結構10,緩沖底座9與緩沖結構10銜接處表面設置有加固層11,通過在聚氯乙烯套4的表面設置強力緩沖層5,在強力緩沖層5內設置緩沖外層6和緩沖內層7形成緩沖腔8,從而使電纜外受到外力沖撞或者擠壓時,有空間可以緩沖所受的沖擊力,從而使電纜的防撞緩沖效果更好,通過在緩沖外層6和緩沖內層7相對的一側表面對應位置設置緩沖底座9,緩沖底座9之間連接有緩沖結構10,第一是為了固定連接緩沖外層6和緩沖內層7,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第二是增強防撞緩沖的力度,通過設置緩沖結構10能幫助緩沖腔8分散電纜表面所受的沖擊力,從而增加防撞緩沖的效果,通過在緩沖底座9與緩沖結構10銜接處表面設置加固層11,從而防止緩沖結構10在分散沖擊力時所受沖擊力過大破壞緩沖底座9,避免強力緩沖層受損,強力緩沖層5的表面設置有加強尼龍層12,加強尼龍層12的表面設置有電纜外層13,電纜外層13的表面涂有瀝青層14,通過在強力緩沖層5的表面設置加強尼龍層12和電纜外層13,從而對強力緩沖層5及線芯形成保護,通過在電纜外層13的表面涂有瀝青層14,從而防止外界雜質對電纜造成腐蝕。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在該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表面受到沖撞時,沖擊力從表面的電纜外層13和加強尼龍層12傳到強力緩沖層5的緩沖外層6表面,緩沖外層6受沖擊力作用而往相應的方向晃動,隨緩沖腔8內氣流的來回晃動分散部分沖擊力,且緩沖腔8內的緩沖結構10也分散掉一部分沖擊力,從而使到達緩沖內層7表面的沖擊力大大減少,小部分的沖擊力透過緩沖內層7和聚氯乙烯套4到達緩沖軟質層3的表面,特殊的軟質材料將小部分沖擊力完全分散,從而使內部線芯不收影響。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導芯(1),所述導芯(1)的外表面設置有導芯絕緣層(2),所述導芯絕緣層(2)的表面設置有緩沖軟質層(3),所述緩沖軟質層(3)的外側設置有聚氯乙烯套(4),所述聚氯乙烯套(4)的表面設置有強力緩沖層(5),所述強力緩沖層(5)的表面設置有加強尼龍層(12),所述加強尼龍層(12)的表面設置有電纜外層(13),所述電纜外層(13)的表面涂有瀝青層(1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導芯(1),所述導芯(1)的外表面設置有導芯絕緣層(2),所述導芯絕緣層(2)的表面設置有緩沖軟質層(3),所述緩沖軟質層(3)的外側設置有聚氯乙烯套(4),所述聚氯乙烯套(4)的表面設置有強力緩沖層(5),所述強力緩沖層(5)的表面設置有加強尼龍層(12),所述加強尼龍層(12)的表面設置有電纜外層(13),所述電纜外層(13)的表面涂有瀝青層(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強防撞性能的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軟質層(3)的表面設置有穿線孔(15)。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雷,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九州電纜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