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測力器是一種力傳感器,該傳感器和動態電阻應變儀及有關配套記錄儀器及顯示儀器配合使用,用于測量針刺療法時的提插力、捻轉力矩和彎曲力矩。該測力器由針柄(1)、測力段(2)、針身(3)、導線(7)、(8)四部分組成。測力段的芯材由低彈性模量的材料制成,芯材上貼有電阻片及應變花以形成測量電橋,可以定量得到針刺療法給人體刺激量的各項力值參數,如幅值、頻率、周期、以及力的變化速率。本發明專利技術可用于中醫針刺的教育、科研和臨床測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針刺測力器是用于測量中醫針刺療法給人體刺激量的力值的一種力傳感器。
技術介紹
針刺療法是我國的一種傳統醫療方法,但針刺給人體的刺激量至今未有測定,國內外均未見有此項技術報導。針測給人體的力的刺激,有提、插、捻轉和彎曲效種。1982年計量出版社出版的“測力與稱重技術論文選”中,瑞典柯/弗萊斯泰特(K.Fristedt)“承受若干個力和力矩分量的應變式力傳感器的實例”一文中,報導瑞典航空研究院(FFA)用在風洞內的測力小天平,外直徑為6mm,總長56mm,可以測三個力和三個力矩,目的是測導彈在氣流內的靜態力。這種天平對測針刺力來說,體積太大,太重,轉動不靈活,靈敏度低,不能適應測針刺力的需要。1983年11月,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池田謙一等著、梁華等譯“醫用電子技術”一書中,有應用小型箔式電阻應變片測血管內血壓的傳感器的記載,但這是一種壓力傳感器,國內外未見有質量小于3克、用于測拉、壓、捻轉、彎曲的微型力傳感器的報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研制一種體積“重量輕、轉動靈活,不妨礙醫生操作、靈敏度高、可以用于測針刺時的力和力矩的力傳感器。用它和通用儀表如動態電阻應變儀及其配套記錄儀器紫外線記錄儀,磁帶記錄儀聯結,可以同時測量和記錄針測時的提插力、捻轉力矩,彎曲力矩以及這些力和力矩隨時問變化的曲線,并可用示波器、計算機監視器顯示。根據這些曲線,可勝定量得到針刺療法給人體刺激量的各項力值參數,如幅值、頻率、周期、以及力的變化速率,以供針刺教學、研究及資料保存之用。附圖說明圖1為測力器結構示意圖;圖2為測力段的表面展開圖。本專利技術的測力器由針柄(1)、測力段(2)、針身(3)、導線(7)、(8]接插件(9)組成。針柄(1)和針身(3)分別用膠粘結在測力段的兩端。測力段是用直徑小于Φ5mm的低彈性模量的材料如環氧樹脂做芯材(6),其彈性模量E小于10Gpa。在芯材(6)上用膠水貼有電阻應變片及應變花(5),以形成測量電橋。電阻應變片及應變花(5)按圖2接成由電阻應變片及應變花(11)、(12)、(13)、(15)、(14)、(16)和(17)、(18)構成的四個惠斯登電橋,在測力段表面用硅橡膠或漆做成測力段表面防護層(4)。測力器的測量信號由測力段上的導線(7)引出,導線由引出段(7)和加強段(83組成。在加強段(8)上接有接插件(9)。測力段中的導線的引出段(7)由多股直徑在0.1mm以下的漆包線為芯的絲包線組成,外面用柔軟、絕緣、耐磨的材料如硅橡膠做成的保護層。把引出段(7)中的每一根細線焊在一根粗線上組成加強段(8),并和接插件(9)連接。測量所得的信號,通過標定來進行定量分析。測力器的性能指標測力段尺寸直徑≤5mm,長度≤45mm測力器重量≤2.5克(不包括引線重量)。測力范圍提插力±(10-2牛頓~5牛頓)捻轉力矩±(10-3牛頓厘米~10-5牛頓厘米)彎矩力矩±(10-3牛頓厘米~0.1牛頓厘米)誤差非線性誤差、回零誤差、滯后均小于5% 本專利技術第一次定量測量、記錄,和顯示針刺加于人體的提插力、捻轉力矩,從而為提高中醫針刺學科的研究水平創造了一個條件,有助于針刺機理的研究和探索。本專利技術直觀地、形象地把針刺給人的力和力矩的刺激量顯示出來,有助于提高針刺手法教學和手法訓練的效果,有利于加深學員對針刺療法在人體上的力的刺激的理解,充實了針刺教學實驗的內容,利用本專利技術,還能把名老中醫在臨床上的許多針刺手法記錄下來,作為一種珍貴資料加以保存。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把普通針刺針截斷針柄(1)和針身(3),用Φ2.8mm直徑的環氧樹脂做成測力段(2)的芯材(6),把針柄(1)和針身(3)分別用502膠粘接于測力段芯材(6)的兩端。如圖2所示,在圖1的芯材(6)上相隔180°貼2個由電阻應交花(11)、(17)及電阻應變片(13)以及應變花(12)、(18)和應變片(15)組成的組合式電阻應變花,與這兩個組合式應變花成90°的相對兩面上,各貼1個1mm×1mm的電阻應變片(14)和(16)。由(11)、(12)和(13)、(15)以及(14)、(16)和(17)、(18)分別組成四個惠斯登電橋,用于測量捻轉力矩、x方向的彎曲力矩、y方向的彎曲力矩以及提插力,用硅橡膠做圖1中測力段(2)的表面保護層(4)。圖1中測力段(2)的信號,用14根Φ0.07mm皿直徑的漆包線為芯的引出段(7)引出,引出段(7)的外表棉加保護層,把引出段(7)中的每一根細線焊在一根粗線上組成加強段(a),焊上接插件(9)就可和動態電阻應變儀聯結,把動態電阻應變儀的信號輸入紫外線記錄儀進行測量和記錄。權利要求1.一種由電阻應交片、針刺針和導線組成的針刺測力器,本專利技術的特征是在針柄(1)與針身(3)之間加一個測力段(2),測力段(2)的芯材(6)由低彈性模量的材料制成。芯材上貼有電阻片及應變花(5)以形成測量電橋,其測量信號由測力段上導線的引出段(7)引出。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測力段的芯材(6)是用直徑小于Φ5mm、彈性模量E小于10Gpa的材料做成的。3.按照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測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力段(2)和針柄(1)及針身(3)是用膠粘在一起的。4.按照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測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力段上的導線的射出段(7)是由多股直徑小于Φ0.1mm的漆包線為芯的絲包線組成,也可直接用這些漆包線外加柔軟的材料如硅橡膠做保護層組成。全文摘要針刺測力器是一種力傳感器,該傳感器和動態電阻應變儀及有關配套記錄儀器及顯示儀器配合使用,用于測量針刺療法時的提插力、捻轉力矩和彎曲力矩。該測力器由針柄(1)、測力段(2)、針身(3)、導線(7)、(8)四部分組成。測力段的芯材由低彈性模量的材料制成,芯材上貼有電阻片及應變花以形成測量電橋,可以定量得到針刺療法給人體刺激量的各項力值參數,如幅值、頻率、周期、以及力的變化速率。本專利技術可用于中醫針刺的教育、科研和臨床測試。文檔編號A61H39/00GK1952636SQ20051010045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0日專利技術者杜杏莉 申請人:杜杏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由電阻應交片、針刺針和導線組成的針刺測力器,本專利技術的特征是在針柄(1)與針身(3)之間加一個測力段(2),測力段(2)的芯材(6)由低彈性模量的材料制成。芯材上貼有電阻片及應變花(5)以形成測量電橋,其測量信號由測力段上導線的引出段(7)引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杏莉,
申請(專利權)人:杜杏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