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包括鋼管、C字型鋼板、連接鋼板、混凝土塊、第一連接機構、第二連接機構和夾緊機構,所述鋼管的兩端均焊接有C字型鋼板,鋼管的左右兩側平行位置對稱設置有連接鋼板,連接鋼板的兩端均焊接在C字型鋼板的外壁,連接鋼板的一側設置有混凝土塊,位于鋼管一端的C字型鋼板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機構,位于鋼管另一端的C字型鋼板內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機構,且第二連接機構與第一連接機構為配合結構,連接鋼板和混凝土塊的上端等間距開設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內部安裝有夾緊機構,第一外殼通過點焊等間距焊接在其中一所述C字型鋼板的內壁,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對墻體縱向和橫向的雙重固定有效的提高了墻體之間的牢固性與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墻體
,具體的說是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
技術介紹
墻體主要包括承重墻與非承重墻,主要起圍護、分隔空間的作用。墻承重結構建筑的墻體,承重與圍護合一,骨架結構體系建筑墻體的作用是圍護與分隔空間。墻體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具有保溫、隔熱、隔聲、防火、防水的能力。墻體的種類較多,有單一材料的墻體,有復合材料的墻體。其中裝配式建筑墻體就是其中一種,主結構采用鋼板與混泥土組成,具有便于拆卸安裝和施工周期短的優點。但是目前市場的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在使用過程中會存在以下問題,a.由于現有的裝配式建筑墻體采用一體式設計,當對多個裝配式建筑墻體進行拼裝時,裝配式建筑墻體之間的連接牢固性較低,且部分采用水泥進行后期的連接固定,不利于后期的拆卸;b.傳統的裝配式建筑墻體在裝配過程中,兩墻體之間未設置橫向固定機構,使得裝配后的墻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產生錯位,導致墻體的整體連接安全性不夠。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可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包括鋼管、C字型鋼板、連接鋼板、混凝土塊、第一連接機構、第二連接機構和夾緊機構,所述鋼管的兩端均焊接有C字型鋼板,鋼管的左右兩側平行位置對稱設置有連接鋼板,連接鋼板的兩端均焊接在C字型鋼板的外壁,連接鋼板的一側設置有混凝土塊,位于鋼管一端的C字型鋼板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機構,位于鋼管另一端的C字型鋼板內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機構,且第二連接機構與第一連接機構為配合結構,連接鋼板和混凝土塊的上端等間距開設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內部安裝有夾緊機構;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包括第一外殼、限位插桿、固定板、驅動齒條、圓形限位板、齒輪、圓形活動滑軌和支撐板,第一外殼通過點焊等間距焊接在其中一所述C字型鋼板的內壁,限位插桿焊接在第一外殼的內壁中心處,限位插桿的兩側壁均安裝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頂部一側焊接有圓形活動滑軌,圓形活動滑軌的內部配合安裝有圓形限位板,圓形限位板的外壁設置有驅動齒條,第一外殼的兩側壁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一端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的外壁焊接有齒輪,且齒輪與驅動齒條之間相互嚙合;所述第二連接機構包括第二外殼、L支撐架、滑桿、支撐彈簧、定位活動塊、轉軸和輥軸,第二外殼通過點焊等間距焊接在另一所述C字型鋼板的內壁,第二外殼的內部上下兩端對稱安裝有L支撐架,L支撐架的內部安裝有滑桿,定位活動塊位于L支撐架內,且定位活動塊插接在滑桿的外壁,支撐彈簧套接在滑桿的外壁,定位活動塊的內部中心位置安裝有轉軸,轉軸的外壁焊接有輥軸;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夾緊槽、驅動板、限位塊、T型桿、圓孔、夾板、固定桿、擠壓桿和復位彈簧,混凝土塊的內部且位于插接孔的一側位置開設有夾緊槽,插接孔內部插接有驅動板,驅動板的一端開設有圓孔,驅動板的另一端焊接有夾板,驅動板的兩側壁均焊接有限位塊,T型桿插接在限位塊內,T型桿的外壁套接有復位彈簧,T型桿的一端焊接在連接鋼板的內壁,固定桿通過點焊固定在連接鋼板的內壁,擠壓桿的內部等間距安裝有擠壓桿,且擠壓桿與圓孔為配合結構。進一步的,位于第二連接機構一側的所述C字型鋼板的一側開設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內部安裝有密封塞。進一步的,所述旋轉軸的一端且位于支撐板的外側壁位置焊接有定位圓盤,定位圓盤的內部開設有開設有矩形槽,定位圓盤一端開設有連接孔,支撐板的外側壁等間距開設有連接螺紋孔。進一步的,所述夾板的內部等間距開設有螺紋連接孔,螺紋連接孔的內部安裝有外螺紋調節桿,外螺紋調節桿的一端嵌入有滾動鋼珠。進一步的,所述圓形活動滑軌的一側壁開設有圓弧滑槽,圓形限位板的兩端分別插接在兩個所述圓弧滑槽內,圓弧滑槽的一側開設有限位槽,圓形限位板的外壁焊接有定位塊。進一步的,同一縱向兩個所述插接孔位于兩個不同水平面內,且同一縱向兩個所述插接孔內部插接的驅動板一端的圓孔相互交錯,擠壓桿的底部為圓錐狀。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設置的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本專利技術設置有第一連接機構和第二連接機構等構件,使得本專利技術主體在進行縱向連接時,通過圓形限位板對輥軸進行限位使得兩個主體之間的縱向位置被鎖定,有效的提高了墻體之間連接的牢固性,且該鎖定方式兼顧自鎖和解鎖的功能,使得墻體在連接完畢后,可翻邊的進行拆卸。2.本專利技術設置的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本專利技術在進行縱向裝配時,自動觸發夾緊機構工作,通過同一個夾板對兩個墻體連接處進行橫向限位,當墻體受到外力撞擊時,通過夾板可有效的吸收外界的撞擊力,從而有效的防止墻體之間發生位移,即墻體連接的整體安全性得到保障。3.本專利技術設置的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本專利技術在夾板的內部設置有滾動鋼珠,滾動鋼珠直接作用在夾緊槽的內壁,從而在進行本專利技術主體的縱向拆離時,滾動鋼珠在夾緊槽的內壁滾動,避免夾板直接作用在夾緊槽內壁時二者摩擦力過大,導致本專利技術主體縱向無法拆離的情況發生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正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俯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圖3中D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圖2中A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圓形活動滑軌的剖視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圖5中C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圖2中B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夾板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技術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如圖1到圖9所示,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包括鋼管1、C字型鋼板2、連接鋼板3、混凝土塊4、第一連接機構5、第二連接機構6和夾緊機構7,所述鋼管1的兩端均焊接有C字型鋼板2,鋼管1的左右兩側平行位置對稱設置有連接鋼板3,連接鋼板3的兩端均焊接在C字型鋼板2的外壁,連接鋼板3的一側設置有混凝土塊4,位于鋼管1一端的C字型鋼板2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機構5,位于鋼管1另一端的C字型鋼板2內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機構6,且第二連接機構6與第一連接機構5為配合結構,連接鋼板3和混凝土塊4的上端等間距開設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內部安裝有夾緊機構7;所述第一連接機構5包括第一外殼51、限位插桿52、固定板53、驅動齒條54、圓形限位板55、齒輪56、圓形活動滑軌57和支撐板58,第一外殼51通過點焊等間距焊接在其中一所述C字型鋼板2的內壁,限位插桿52焊接在第一外殼51的內壁中心處,限位插桿52的兩側壁均安裝有固定板53,固定板53的頂部一側焊接有圓形活動滑軌57,圓形活動滑軌57的內部配合安裝有圓形限位板55,圓形限位板55的外壁設置有驅動齒條54,第一外殼51的兩側壁安裝有支撐板58,支撐板58的一端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的外壁焊接有齒輪56,且齒輪56與驅動齒條54之間相互嚙合;所述第二連接機構6包括第二外殼61、L支撐架62、滑桿63、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包括鋼管(1)、C字型鋼板(2)、連接鋼板(3)、混凝土塊(4)、第一連接機構(5)、第二連接機構(6)和夾緊機構(7),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1)的兩端均焊接有C字型鋼板(2),鋼管(1)的左右兩側平行位置對稱設置有連接鋼板(3),連接鋼板(3)的兩端均焊接在C字型鋼板(2)的外壁,連接鋼板(3)的一側設置有混凝土塊(4),位于鋼管(1)一端的C字型鋼板(2)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機構(5),位于鋼管(1)另一端的C字型鋼板(2)內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機構(6),且第二連接機構(6)與第一連接機構(5)為配合結構,連接鋼板(3)和混凝土塊(4)的上端等間距開設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內部安裝有夾緊機構(7);/n所述第一連接機構(5)包括第一外殼(51)、限位插桿(52)、固定板(53)、驅動齒條(54)、圓形限位板(55)、齒輪(56)、圓形活動滑軌(57)和支撐板(58),第一外殼(51)通過點焊等間距焊接在其中一所述C字型鋼板(2)的內壁,限位插桿(52)焊接在第一外殼(51)的內壁中心處,限位插桿(52)的兩側壁均安裝有固定板(53),固定板(53)的頂部一側焊接有圓形活動滑軌(57),圓形活動滑軌(57)的內部配合安裝有圓形限位板(55),圓形限位板(55)的外壁設置有驅動齒條(54),第一外殼(51)的兩側壁安裝有支撐板(58),支撐板(58)的一端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的外壁焊接有齒輪(56),且齒輪(56)與驅動齒條(54)之間相互嚙合;/n所述第二連接機構(6)包括第二外殼(61)、L支撐架(62)、滑桿(63)、支撐彈簧(64)、定位活動塊(65)、轉軸(66)和輥軸(67),第二外殼(61)通過點焊等間距焊接在另一所述C字型鋼板(2)的內壁,第二外殼(61)的內部上下兩端對稱安裝有L支撐架(62),L支撐架(62)的內部安裝有滑桿(63),定位活動塊(65)位于L支撐架(62)內,且定位活動塊(65)插接在滑桿(63)的外壁,支撐彈簧(64)套接在滑桿(63)的外壁,定位活動塊(65)的內部中心位置安裝有轉軸(66),轉軸(66)的外壁焊接有輥軸(67);/n所述夾緊機構(7)包括夾緊槽(71)、驅動板(72)、限位塊(73)、T型桿(74)、圓孔(75)、夾板(76)、固定桿(77)、擠壓桿(78)和復位彈簧(79),混凝土塊(4)的內部且位于插接孔的一側位置開設有夾緊槽(71),插接孔內部插接有驅動板(72),驅動板(72)的一端開設有圓孔(75),驅動板(72)的另一端焊接有夾板(76),驅動板(72)的兩側壁均焊接有限位塊(73),T型桿(74)插接在限位塊(73)內,T型桿(74)的外壁套接有復位彈簧(79),T型桿(74)的一端焊接在連接鋼板(3)的內壁,固定桿(77)通過點焊固定在連接鋼板(3)的內壁,擠壓桿(78)的內部等間距安裝有擠壓桿(78),且擠壓桿(78)與圓孔(75)為配合結構。/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包括鋼管(1)、C字型鋼板(2)、連接鋼板(3)、混凝土塊(4)、第一連接機構(5)、第二連接機構(6)和夾緊機構(7),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1)的兩端均焊接有C字型鋼板(2),鋼管(1)的左右兩側平行位置對稱設置有連接鋼板(3),連接鋼板(3)的兩端均焊接在C字型鋼板(2)的外壁,連接鋼板(3)的一側設置有混凝土塊(4),位于鋼管(1)一端的C字型鋼板(2)內部設置有第一連接機構(5),位于鋼管(1)另一端的C字型鋼板(2)內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機構(6),且第二連接機構(6)與第一連接機構(5)為配合結構,連接鋼板(3)和混凝土塊(4)的上端等間距開設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內部安裝有夾緊機構(7);
所述第一連接機構(5)包括第一外殼(51)、限位插桿(52)、固定板(53)、驅動齒條(54)、圓形限位板(55)、齒輪(56)、圓形活動滑軌(57)和支撐板(58),第一外殼(51)通過點焊等間距焊接在其中一所述C字型鋼板(2)的內壁,限位插桿(52)焊接在第一外殼(51)的內壁中心處,限位插桿(52)的兩側壁均安裝有固定板(53),固定板(53)的頂部一側焊接有圓形活動滑軌(57),圓形活動滑軌(57)的內部配合安裝有圓形限位板(55),圓形限位板(55)的外壁設置有驅動齒條(54),第一外殼(51)的兩側壁安裝有支撐板(58),支撐板(58)的一端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的外壁焊接有齒輪(56),且齒輪(56)與驅動齒條(54)之間相互嚙合;
所述第二連接機構(6)包括第二外殼(61)、L支撐架(62)、滑桿(63)、支撐彈簧(64)、定位活動塊(65)、轉軸(66)和輥軸(67),第二外殼(61)通過點焊等間距焊接在另一所述C字型鋼板(2)的內壁,第二外殼(61)的內部上下兩端對稱安裝有L支撐架(62),L支撐架(62)的內部安裝有滑桿(63),定位活動塊(65)位于L支撐架(62)內,且定位活動塊(65)插接在滑桿(63)的外壁,支撐彈簧(64)套接在滑桿(63)的外壁,定位活動塊(65)的內部中心位置安裝有轉軸(66),轉軸(66)的外壁焊接有輥軸(67);
所述夾緊機構(7)包括夾緊槽(7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蘭蘭,鮑憲麗,
申請(專利權)人:王蘭蘭,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