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儲物柜,所述智能儲物柜包括多個儲物空間行,一個儲物空間行包括多個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相鄰排列的儲物空間,多個儲物空間行重疊在一起構成所述智能儲物柜;每個儲物空間分別設置有獨立的箱門和使得所述箱門處于鎖止或打開狀態的電控鎖;所述電控鎖設置在其控制的箱門所對應的儲物空間正面開口的下方,所述箱門旋轉連接在所述儲物空間正面的開口上方;還包括在緊急情況下利用機械動作打開所述電控鎖的應急開鎖機構,所述應急開鎖機構由所述智能儲物柜的側面引出并操作。實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智能儲物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應急開鎖操作較為簡單、可以設置較小的儲物空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智能儲物柜
本技術涉及儲物柜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智能儲物柜。
技術介紹
智能儲物柜是一種在快遞領域使用較為廣泛的設備,其通常用于供快遞員投遞或放置快遞,然后通知收貨人,收貨人憑借快遞員或系統發送的密碼或驗證碼,自行在方便的時候從智能儲物柜中取走自己的快遞。一般來講,智能儲物柜具有一定的尺寸,現有的智能儲物柜上通常由4列儲物空間,一般來說有32個或更少的儲物空間。現有的智能儲物柜的儲物空間箱門設置在儲物空間的開口側邊,其電控鎖安裝在上述開口的另一側,相鄰兩列儲物空間的電控鎖安裝的側邊相鄰,便于設置其應急開鎖機構,同時其應急開鎖機構需要由智能儲物柜的上方打開蓋板并向上拉動才能應急開鎖。由于智能儲物柜具有一定的高度,現有的智能儲物柜的這種結構使得應急開鎖操作較為復雜;同時,這樣的設置使得儲物空間的體積較大,在有很多較小的快遞包裹的情況下,形成空間的浪費,而這種結構又不利于設置較小的儲物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應急開鎖操作較為復雜、對于較小的包裹其空間浪費較大、不利于設置較小的儲物空間的缺陷,提供一種應急開鎖操作較為簡單、可以設置較小的儲物空間的智能儲物柜。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智能儲物柜,所述智能儲物柜包括多個儲物空間行,一個儲物空間行包括多個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相鄰排列的儲物空間,多個儲物空間行重疊在一起構成所述智能儲物柜;每個儲物空間分別設置有獨立的箱門和使得所述箱門處于鎖止或打開狀態的電控鎖;所述電控鎖設置在其控制的箱門所對應的儲物空間正面開口的下方,所述箱門旋轉連接在所述儲物空間正面的開口上方;還包括在緊急情況下利用機械動作打開所述電控鎖的應急開鎖機構,所述應急開鎖機構由所述智能儲物柜的側面引出并操作。更進一步地,所述應急開鎖機構包括與所述儲物空間行的數量相對應的應急拉桿,所述應急拉桿設置在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的開口下方位置,一個應急拉桿在操作時控制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上所有儲物空間的電控鎖打開。更進一步地,還包括與所述儲物空間行的數量相對應的應急安裝板,所述應急安裝板設置在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的開口下方,該儲物空間行中與儲物空間對應的電控鎖間隔設定的距離固定在所述應急安裝板上。更進一步地,一個儲物空間行上的儲物空間的寬度相同,所述設定的距離包括該行儲物空間的寬度。更進一步地,所述應急安裝板由所述智能儲物柜的側面進入所述智能儲物柜,并固定在所述智能儲物柜開口前方。更進一步地,所述應急拉桿安裝在所述應急安裝板上,其安裝位置位于所述應急安裝板上安裝的電控鎖的后方,使得所述應急拉桿在向設定方向移動時,觸動所述電控鎖后方伸出的電控鎖應急桿。更進一步地,所述應急拉桿移動的設定方向包括該應急拉桿向所述智能儲物柜的側面移動。更進一步地,所述應急安裝板上設置有安裝柱,所述應急拉桿通過螺釘移動連接在所述安裝柱上。更進一步地,所述應急拉桿包括相互垂直的頂面和垂直面,所述頂面上設置有具有一定長度的移動槽,移動槽的一端設置有復位彈簧的連接結構,復位彈簧通過所述連接結構和固定所述應急拉桿的螺釘連接在應急拉桿和所述螺釘之間,在所述應急拉桿受力移動后使其復位。更進一步地,所述垂直面的設定位置上設置有使得所述電控鎖的電控鎖應急桿穿過所述垂直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具有設定的大小,使得所述應急拉桿移動時觸碰所述電控鎖應急桿。實施本技術的智能儲物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其箱門旋轉連接在儲物空間的開口上方,其電控鎖設置在該開口的下方,這使得儲物空間的寬度能夠較大幅度地縮小;同時,由于應急開鎖機構由智能儲物柜的側面操作,使得儲物空間的高度也能夠較為自由地設置。這樣就使得整個智能儲物柜的儲物空間能夠設計的較小,且不會對該智能儲物柜的柜體帶來較大的改變(例如,如需要在現有結構的智能儲物柜上設置同樣大小的儲物空間,則會需要在柜體正面設置多個豎直的應急操作槽,且箱門之間可能會相互碰撞)。因此,其應急開鎖操作較為簡單、可以設置較小的儲物空間。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智能儲物柜實施例中該智能儲物柜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所述實施例中該智能儲物柜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所述實施例中該智能儲物柜的應急開鎖機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4是所述實施例中該智能儲物柜的引進拉桿和電控鎖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圖5是圖4中應急安裝板的部分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在本技術的一種智能儲物柜實施例中,該所述智能儲物柜包括多個儲物空間行11,一個儲物空間行11包括多個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相鄰排列的儲物空間1,多個儲物空間行11重疊在一起構成所述智能儲物柜;每個儲物空間1分別設置有獨立的箱門4和使得所述箱門4處于鎖止或打開狀態的電控鎖5(請參見圖4);所述電控鎖5設置在其控制的箱門4所對應的儲物空間1的正面開口的下方,所述箱門4旋轉連接在所述儲物空間1正面的開口上方;還包括在緊急情況下利用機械動作打開所述電控鎖的應急開鎖機構2,所述應急開鎖機構2由所述智能儲物柜的側面引出并操作,或者說,上述應急開鎖機構2設置在所述智能儲物柜的一個側面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中,特殊規格是指該智能儲物柜的儲物空間的數量多于一般意義上的智能儲物柜,同時,其每個儲物空間的體積小于傳統意義上的智能儲物柜的儲物空間,且能夠靈活地調整儲物空間的大小,減少由于儲物空間過大而寄存物品較小而導致的空間的浪費。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應急開鎖機構2包括與所述儲物空間行11的數量相對應的應急拉桿24,所述應急拉桿24設置在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11的開口下方位置,一個應急拉桿24在操作時控制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11上所有儲物空間的電控鎖5打開。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應急拉桿24安裝在應急安裝板23上(請參見圖3),也就是說,應急開鎖結構2還包括與所述儲物空間行11的數量相對應的應急安裝板23,所述應急安裝板23設置在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11的開口下方,該儲物空間行11中與儲物空間對應的電控鎖5間隔設定的距離固定在所述應急安裝板23上。同時,在本實施例中,一個儲物空間行11上的儲物空間的寬度相同,所述設定的距離包括該行上的儲物空間1的寬度。圖3示出了一個方向上的應急開鎖結構2的分解示意圖,由圖3中可以清楚看到,上述應急安裝板23上同時安裝有應急拉桿24和與該儲物空間行11上的儲物空間1相對應的電控鎖5,同時,裝配好的應急安裝板23可以如圖3上所示,由該智能儲物柜的右側面(應急開鎖槽所在的側面)抽出或推入,在上述應急安裝板23的安裝過程中,是將裝配好電控鎖5和應急拉桿24的應急安裝板23由上述應急安裝槽29(請參見圖4)所在的方向推入上述儲物空間行11的開口下方的安裝位置,并通過螺釘將其固定在上述智能儲物柜的柜體上的安裝結構上而實現其安裝的。這樣的安裝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其好處是便于安裝,可以在安裝操作空間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安裝好電控鎖5和應急拉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智能儲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儲物柜包括多個儲物空間行,一個儲物空間行包括多個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相鄰排列的儲物空間,多個儲物空間行重疊在一起構成所述智能儲物柜;每個儲物空間分別設置有獨立的箱門和使得所述箱門處于鎖止或打開狀態的電控鎖;所述電控鎖設置在其控制的箱門所對應的儲物空間正面開口的下方,所述箱門旋轉連接在所述儲物空間正面的開口上方;還包括在緊急情況下利用機械動作打開所述電控鎖的應急開鎖機構,所述應急開鎖機構由所述智能儲物柜的側面引出并操作。/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儲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儲物柜包括多個儲物空間行,一個儲物空間行包括多個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相鄰排列的儲物空間,多個儲物空間行重疊在一起構成所述智能儲物柜;每個儲物空間分別設置有獨立的箱門和使得所述箱門處于鎖止或打開狀態的電控鎖;所述電控鎖設置在其控制的箱門所對應的儲物空間正面開口的下方,所述箱門旋轉連接在所述儲物空間正面的開口上方;還包括在緊急情況下利用機械動作打開所述電控鎖的應急開鎖機構,所述應急開鎖機構由所述智能儲物柜的側面引出并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儲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應急開鎖機構包括與所述儲物空間行的數量相對應的應急拉桿,所述應急拉桿設置在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的開口下方位置,一個應急拉桿在操作時控制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上所有儲物空間的電控鎖打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儲物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儲物空間行的數量相對應的應急安裝板,所述應急安裝板設置在其對應的儲物空間行的開口下方,該儲物空間行中與儲物空間對應的電控鎖間隔設定的距離固定在所述應急安裝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儲物柜,其特征在于,一個儲物空間行上的儲物空間的寬度相同,所述設定的距離包括該行儲物空間的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祥鑫,汪廣赟,桂繼,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智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