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包括圓形筒體,所述圓形筒體的頂部開設有第一方形裝配槽,所述圓形筒體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方形裝配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圓形筒體、第一方形裝配槽、第二方形裝配槽、固定裝置、尼龍網、滑動裝置、條形槽、通孔、密封蓋板、條形塊、通口、上蓋、下蓋、第一磁鐵、底座、第一螺栓、第二螺栓、頭套和固定螺母的相互配合,達到了可以選擇性暴露小鼠的腹部和背部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固定裝置無法選擇性暴露小鼠的腹部和背部的問題,當人們在使用固定裝置時,方便選擇小鼠腹部或背部進行實驗,可以對小鼠四肢進行舒適穩定的固定,不會造成小鼠四肢出現固定不牢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
本技術涉及小鼠實驗
,具體為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小鼠是由小家鼠演變而來,它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經長期人工飼養選擇培育,由于小鼠體小,飼養管理方便,易于控制,生產繁殖快,研究最深,有明確的質量控制標準,已擁有大量的近交系、突變系和封閉群,因此在各種實驗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多。小鼠腹部、背部及四肢分布著大量的穴位,是針刺治療的常用部位,需要使用到固定裝置對其進行固定實驗,目前現有的固定裝置,無法選擇性暴露小鼠的腹部和背部,當人們在使用固定裝置時,不方便選擇小鼠腹部或背部進行實驗,無法對小鼠四肢進行舒適穩定的固定,容易造成小鼠四肢出現固定不牢固,不方便人們使用,降低了固定裝置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具備可以選擇性暴露小鼠的腹部和背部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固定裝置無法選擇性暴露小鼠的腹部和背部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包括圓形筒體,所述圓形筒體的頂部開設有第一方形裝配槽,所述圓形筒體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方形裝配槽,所述第一方形裝配槽內腔底部的兩側與第二方形裝配槽內腔頂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圓形筒體的內腔橫向固定連接有尼龍網,所述圓形筒體內腔頂部的兩側均設置有滑動裝置。優選的,所述圓形筒體正面的右側和背面的右側均開設有通孔,所述圓形筒體正面的左側和背面的左側均開設有條形槽,所述條形槽與通孔的內腔均設置有硅膠包邊條,所述圓形筒體內腔的左側豎向設置有密封蓋板,所述密封蓋板右側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與條形槽配合使用的條形塊,所述密封蓋板左側的底部開設有通口,所述密封蓋板與條形塊的材料為硅膠材質。優選的,所述第一方形裝配槽內腔的底部設置有上蓋,所述第二方形裝配槽內腔的頂部設置有下蓋,所述上蓋底部的兩側與下蓋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磁鐵,所述上蓋的頂部和下蓋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底座。優選的,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內腔固定連接有第二磁鐵,所述第二磁鐵的外側與第一磁鐵的內側接觸。優選的,所述滑動裝置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內腔滑動連接有螺孔滑塊,所述螺孔滑塊的內腔分別螺紋連接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貫穿至圓形筒體的內腔并與密封蓋板的頂部接觸,所述第二螺栓的底部貫穿至圓形筒體的內腔并固定連接有頭套,所述頭套的材質為黑色亞克力材料,所述第一螺栓與第二螺栓表面的頂部均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母。(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通過設置圓形筒體、第一方形裝配槽、第二方形裝配槽、固定裝置、尼龍網、滑動裝置、條形槽、通孔、密封蓋板、條形塊、通口、上蓋、下蓋、第一磁鐵、底座、第一螺栓、第二螺栓、頭套和固定螺母的相互配合,達到了可以選擇性暴露小鼠的腹部和背部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固定裝置無法選擇性暴露小鼠的腹部和背部的問題,人們在使用固定裝置時,方便選擇小鼠腹部或背部進行實驗,可以對小鼠四肢進行舒適穩定的固定,不會造成小鼠四肢出現固定不牢固,方便人們使用,提高了固定裝置的實用性。2、本技術通過設置滑槽和螺孔滑塊,對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在工作使用時起到了便于左右調節的作用,解決了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在工作使用時不便于左右調節的問題,通過設置底座,對上蓋和下蓋在工作使用時起到了防滑穩定的作用,解決了上蓋和下蓋在工作使用時出現滑動的問題,通過設置固定螺母,對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在工作使用時起到了固定穩定的作用,解決了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在工作使用時出現松動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圓形筒體結構剖面圖。圖中:1、圓形筒體;2、第一方形裝配槽;3、第二方形裝配槽;4、固定裝置;41、固定槽;42、第二磁鐵;5、尼龍網;6、滑動裝置;61、滑槽;62、螺孔滑塊;7、條形槽;8、通孔;9、密封蓋板;10、條形塊;11、通口;12、上蓋;13、下蓋;14、第一磁鐵;15、底座;16、第一螺栓;17、第二螺栓;18、頭套;19、固定螺母。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技術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術語“水平”、“豎直”、“懸垂”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請參閱圖1-2,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包括圓形筒體1,圓形筒體1正面的右側和背面的右側均開設有通孔8,圓形筒體1正面的左側和背面的左側均開設有條形槽7,條形槽7與通孔8的內腔均設置有硅膠包邊條,圓形筒體1內腔的左側豎向設置有密封蓋板9,密封蓋板9右側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與條形槽7配合使用的條形塊10,密封蓋板9左側的底部開設有通口11,密封蓋板9與條形塊10的材料為硅膠材質,圓形筒體1的頂部開設有第一方形裝配槽2,第一方形裝配槽2內腔的底部設置有上蓋12,第二方形裝配槽3內腔的頂部設置有下蓋13,上蓋12底部的兩側與下蓋13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磁鐵14,上蓋12的頂部和下蓋13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底座15,通過設置底座15,對上蓋12和下蓋13在工作使用時起到了防滑穩定的作用,解決了上蓋12和下蓋13在工作使用時出現滑動的問題,圓形筒體1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方形裝配槽3,第一方形裝配槽2內腔底部的兩側與第二方形裝配槽3內腔頂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裝置4,固定裝置4包括固定槽41,固定槽41的內腔固定連接有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包括圓形筒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筒體(1)的頂部開設有第一方形裝配槽(2),所述圓形筒體(1)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方形裝配槽(3),所述第一方形裝配槽(2)內腔底部的兩側與第二方形裝配槽(3)內腔頂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裝置(4),所述圓形筒體(1)的內腔橫向固定連接有尼龍網(5),所述圓形筒體(1)內腔頂部的兩側均設置有滑動裝置(6)。/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包括圓形筒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筒體(1)的頂部開設有第一方形裝配槽(2),所述圓形筒體(1)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方形裝配槽(3),所述第一方形裝配槽(2)內腔底部的兩側與第二方形裝配槽(3)內腔頂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裝置(4),所述圓形筒體(1)的內腔橫向固定連接有尼龍網(5),所述圓形筒體(1)內腔頂部的兩側均設置有滑動裝置(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筒體(1)正面的右側和背面的右側均開設有通孔(8),所述圓形筒體(1)正面的左側和背面的左側均開設有條形槽(7),所述條形槽(7)與通孔(8)的內腔均設置有硅膠包邊條,所述圓形筒體(1)內腔的左側豎向設置有密封蓋板(9),所述密封蓋板(9)右側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與條形槽(7)配合使用的條形塊(10),所述密封蓋板(9)左側的底部開設有通口(11),所述密封蓋板(9)與條形塊(10)的材料為硅膠材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刺小鼠腹背四肢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形裝配槽(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天洋,趙廣然,劉彥麟,
申請(專利權)人:孫遠征,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