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里程、速度顯示技術領域。其特征是采用方芯插在汽車底盤變速機構的方孔里分動,方芯同動力傳遞裝置(2)相連,它再帶動發電機,發電機用導線與表相連,動力傳遞裝置(2)的軸與動力傳遞裝置(6)相連,動力傳遞裝置的軸再與動力傳遞裝置(9)相連,在它的軸上裝有凸輪,凸輪上部再裝有撞擊開關、電磁體、拉桿、大里程表、小里程表和棘輪。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不要軟軸,安裝使用方便等優點。(*該技術在200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里程、速度顯示
已有的汽車里程、速度顯示裝置種類較多、機械式和液晶式兩類居多。液晶顯示造價昂貴,它一般在高檔車型上使用,由于成本高以及不適宜低溫環境使用等問題,致使在中、低檔車型上無法普及應用。機械式的里程、速度顯示裝置在中、低檔車型上使用十分普遍,但由于這種里程顯示、速度顯示裝置需要一根很長的軟軸,而在使用中軟軸很容易損壞、需經常更換軟軸才能維持使用,而且在車輛改型時由于受到軟軸的限制而無法設計改型,使用極不方便。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使用方便,不要軟軸的機電式汽車里程速度表。附圖說明圖1為汽車里程速度表的結構示意圖。該汽車里程速度表由方芯(1)、動力傳遞裝置(2)、拉桿(3)、發電機(4)、表(5)、動力傳遞裝置(6)、大里程表(7)、小里程表(8)、動力傳遞裝置(9)、凸輪(10)、撞擊開關(11)、電源(12)、電磁體(13)、棘輪(14)等零部件組成。其特征是采用方芯(1)插在汽車底盤變速機構的方孔里分動,方芯(1)同動力傳遞裝置(2)相連。動力傳遞裝置(2)帶動發電機(4),發電機(4)用導線與表(5)相連,從而構成速度表裝置。動力傳遞裝置(2)的軸與動力傳遞裝置(6)相連,動力傳遞裝置(6)的軸再與動力傳遞裝置(9)相連,在動力傳遞裝置(9)的軸上裝有凸輪(10),凸輪(10)的上部裝有撞擊開關(11),撞擊開關(11)通過導線與電磁體(13)上的線圈相連,電磁體(13)與拉桿(3)相連,拉桿(3)同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相連,在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的字輪上各安裝一個棘輪(14)。動力傳遞裝置(2)、(6)、(9)均具有動力傳遞和動力換向的作用,它可采用蝸桿蝸輪式和錐齒輪式為最佳。表(5)是測量發電機(4)所產生電流大小的裝置,根據電流大小間接顯示出速度的大小。電磁體(13)是產生電磁的裝置,它的外部纏有線圈,線圈與電源(12)和撞擊開關(11)形成回路。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采用現有的數字輪式里程表。大里程表(7)是記錄汽車運行中的全部里程,它把所有的小里程累加就是運行中的全部里程;小里程表(8)是記錄汽車運行中某段路線的距離,它每次使用后可恢復到零位,使用時開始重新記數。棘輪(14)是帶動和控制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的裝置,以保持凸輪(10)轉動一定角度,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的小數字輪轉動一小格。在使用中,經方芯(1)分動出來的動力傳遞給動力傳遞裝置(2),動力傳遞裝置(2)按一定速比關系傳遞給發電機(4),使發電機(4)旋轉發電,發出的電流大小用表(5)指示出來,由于發出的電流大小同車輪轉速大小有著直接的聯系,車輪轉速大小也就反應了車速的快慢,由此用表(5)可間接地指示出車速的大小來。經動力傳遞裝置(2)傳遞的動力,再經動力傳遞裝置(6)、動力傳遞裝置(9),使凸輪(10)旋轉,凸輪(10)旋轉一定角度,則碰擊撞擊開關(11)一次,使撞擊開關(11)閉合一次,電磁體(13)也同時形成通路產生磁物,由于磁場的作用而產生磁力,通過磁力拉動拉桿(3),拉桿(3)再通過棘輪(14)使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的數字輪轉動,凸輪(10)轉動一次,則數字輪的小數字輪轉動一格。方芯(1)的轉速與凸輪(10)的轉速有一定速比關系,若數字輪的小輪轉動一格為一百米,轉動+格則為一公里,以此類推,即可完成計程的目的。方芯(1)、動力傳遞裝置(2)、發電機(4)、動力傳遞裝置(6)、(9)、凸輪(10)、撞擊開關(11)等零部件可安裝固定在變速機構上,表(5)、電源(12)、電磁鐵(13)、拉桿(3)、棘輪(14)、大里程表(7)、小里程表(8)等零部件通過導線安裝固定在汽車儀表板總成上。由此通過導線就可有效地取掉軟軸。該裝置結構簡單、造價低,它既可與汽車儀表總成固定為一體使用,也可分開單獨使用,給汽車改型帶來了很大地方便。圖1也可作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示意圖,該實施例中的動力傳遞裝置(2)、(6)、(9)選用蝸輪蝸桿式。權利要求1.一種由方芯(1)、動力傳遞裝置(2)、拉桿(3)、發電機(4)、表(5)、動力傳遞裝置(6)、大里程表(7)、小里程表(8)、動力傳遞裝置(9)、凸輪(10)、撞擊開關(11)、電源(12)、電磁體(13)、棘輪(14)等零部件組成的汽車里程速度表,其特征是方芯(1)插在底盤變速機構的方孔里,方芯(1)同動力傳遞裝置(2)相連,動力傳遞裝置(2)帶動發電機(4),發電機(4)用導線與表(5)相連,動力傳遞裝置(2)的軸與動力傳遞裝置(6)相連,動力傳遞裝置(6)的軸再與動力傳遞裝置(9)相連,在動力傳遞裝置(9)的軸上裝有凸輪(10)、凸輪(10)的上部裝有撞擊開關(11),撞擊開關(11)通過導線與電磁體(13)上的線圈相連,電磁體(13)與拉桿(3)相連,拉桿(3)同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相連,在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的字輪上各安裝一個棘輪(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里程速度表,其特征是動力傳遞裝置(2)、(6)、(9)選用蝸桿蝸輪式和錐齒輪式為最佳。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汽車里程、速度顯示
其特征是采用方芯插在汽車底盤變速機構的方孔里分動,方芯同動力傳遞裝置(2)相連,它再帶動發電機,發電機用導線與表相連,動力傳遞裝置(2)的軸與動力傳遞裝置(6)相連,動力傳遞裝置的軸再與動力傳遞裝置(9)相連,在它的軸上裝有凸輪,凸輪上部再裝有撞擊開關、電磁體、拉桿、大里程表、小里程表和棘輪。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不要軟軸,安裝使用方便等優點。文檔編號G01C23/00GK2106355SQ9122476公開日1992年6月3日 申請日期1991年9月6日 優先權日1991年9月6日專利技術者趙衛東, 解芳 申請人:趙衛東, 解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由方芯(1)、動力傳遞裝置(2)、拉桿(3)、發電機(4)、表(5)、動力傳遞裝置(6)、大里程表(7)、小里程表(8)、動力傳遞裝置(9)、凸輪(10)、撞擊開關(11)、電源(12)、電磁體(13)、棘輪(14)等零部件組成的汽車里程速度表,其特征是方芯(1)插在底盤變速機構的方孔里,方芯(1)同動力傳遞裝置(2)相連,動力傳遞裝置(2)帶動發電機(4),發電機(4)用導線與表(5)相連,動力傳遞裝置(2)的軸與動力傳遞裝置(6)相連,動力傳遞裝置(6)的軸再與動力傳遞裝置(9)相連,在動力傳遞裝置(9)的軸上裝有凸輪(10)、凸輪(10)的上部裝有撞擊開關(11),撞擊開關(11)通過導線與電磁體(13)上的線圈相連,電磁體(13)與拉桿(3)相連,拉桿(3)同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相連,在大里程表(7)和小里程表(8)的字輪上各安裝一個棘輪(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衛東,解芳,
申請(專利權)人:趙衛東,解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63[中國|青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