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辦公椅頭枕和椅背連接結構,其椅背和頭枕之間設有連接支架,連接支架包括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上支撐架與頭枕固定連接,下支撐架與椅背固定連接;下支撐架的上部設有一半球形凹窩;上支撐架設有支架板,支架板中間向后凸出形成半球面形的隆起部,半球面形的隆起部嵌置在下支撐架的半球形凹窩中;在半球面形隆起部前面的凹入位置中嵌置有一半球形壓塊;下支撐架上部、支架板的半球面形隆起部、半球形壓塊三者分別設有通孔,三者利用穿過通孔的螺栓和螺母旋鈕鎖緊在一起,其中支架板半球面形隆起部的通孔為豎向長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的頭枕仰角可以進行無級微調,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讓使用者達到最佳舒適狀態(tài),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辦公椅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辦公椅頭枕和椅背之間的 連接結構。 背錄技術傳統(tǒng)辦公椅頭枕的仰角相對于椅背是固定不可調的,即頭枕的仰角無 法獨立調節(jié),只能跟隨著椅背的調節(jié)變化而同步調節(jié)變化,因此椅背和頭 枕兩者的俯仰角度很難同時讓人感到舒適。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嘗試進行改進。例如專利號為ZL200420093727. 0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辦公椅,其頭枕仰角 可調,但其調節(jié)和定位結構復雜,零件繁多,調節(jié)定位動作麻煩。現有市 售的另一種辦公椅,其頭枕仰角也可以通過棘齒嚙合結構調節(jié),但該結 構同樣存在以下缺點1、頭枕仰角調節(jié)幅度受到限制,只能進行有級調 節(jié),不能進行無級微調,無法使人獲得最佳舒適感;2、棘齒嚙合結構容 易磨損、變形、老化,最終導致卡死或松動;3、調節(jié)定位動作麻煩,調 節(jié)結構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辦公椅頭 枕和椅背連接結構,它的頭枕仰角可以進行無級微調,而且結構簡單,操 作方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辦公椅頭枕和椅背連接結構包括椅 背和頭枕,椅背和頭枕之間設有連接支架,其主要特點在于,所述連接 支架包括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上支撐架與頭枕固定連接,下支攛架與 椅背固定連接;下支撐架的上部設有一半球形凹窩;上支撐架設有支架 板,支架板中間向后凸出形成半球面形的隆起部,半球面形的隆起部嵌 置在下支撐架的半球形凹窩中;在半球面形隆起部前面的凹入位置中嵌 置有一半球形壓塊;下支撐架上部、支架板的半球面形隆起部、半球形壓塊三者分別設有通孔,三者利用穿過通孔的蟝栓和蠊母旋鈕鎖緊在一 起,其中支架板半球面形隆起部的通孔為豎向長孔。較好的是,下支撐架上部的半球形凹窩中設有一導向小突塊,導 向小突塊穿入半球面形隆起部的豎向長孔,導向小突塊的橫向寬度與長 孔寬度相當,導向小突塊的豎向長度短于長孔的豎向長度。這樣,導向 小突塊在長孔中橫向固定而豎向相對可調。更好的是,半球形壓塊設有容納導向小突塊的凹溝。這樣,導向小 突塊可以嵌入半球形壓塊的凹溝中,避免由于導向小突塊的存在而妨礙 下支撐架上部、支架板的半球面形隆起部、半球形壓塊三者的緊密貼合, 使三者可以緊密貼合。半球形壓塊也可設有一導向小突塊,導向小突塊穿入半球面形隆起 部的長孔,導向小突塊的橫向寬度與長孔寬度相當,導向小突塊的豎向 長度短于長孔的豎向長度。下支撐架上部的半球形凹窩中設有容納導向小突塊的凹溝。這樣, 可以避免由于導向小突塊的存在而妨礙下支撐架上部、支架板的半球面 形隆起部、半球形壓塊三者的緊密貼合。所述螺栓的頭部嵌入在半球形壓塊的通孔前端;所述嫘栓的頭部為 多邊型,所述半球形壓塊通孔前端的形狀為與螺栓頭部形狀匹配的多邊 型。這樣,螺栓和半球形壓塊不會相對轉動,使旋緊或旋松螺母旋鈕的 操作動作更加容易。所述螺栓的頭部為六角型,所述半球形壓塊通孔前端的形狀為六角型。本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1、 頭枕的仰角相對于椅背可以調節(jié),頭枕的仰角和椅背的仰角能夠 各自獨立調節(jié),調節(jié)椅背的仰角后可以再獨立調節(jié)頭枕的仰角,這樣椅背 和頭枕能夠同時讓人感到舒適。2、 頭枕仰角的調節(jié)方式是無級的,可以進行微調,通過無級調節(jié)定 位能夠精確符合不同人體的體型的霈求,讓使用者達到最佳舒適狀態(tài),符 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3、 半球形壓塊、半球形凹窩和椅背固定連接在一起,而支架板的半 球面形隆起部與頭枕固定連接在一起,這樣,本技術利用半球形壓塊、 半球形凹窩從內外兩面將支架板的半球面形隆起部夾緊,使半球面形隆起 部內外兩面都受到靜摩擦力,這樣大大增加連接件之間的表面靜磨擦力, 使頭枕定位牢固,螺母旋鈕一旦旋緊后頭枕不易松動。4、 構思巧妙,結構簡單,零件少,組裝容易,生產工藝簡單。5、 調節(jié)動作簡單,操作方便;使用過程中各連接件磨損少,配合容 易,達到近零故障率。附圉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組裝形態(tài)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頭枕和椅背連接結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下支撐架和蠊母旋鈕的形狀和組裝關系示意圖。圖4是圖3中下支捸架上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中上支撐架的正面形狀示意圖。圖6是圖5中上支撐架的俯視形狀示意圖。圖7是圖5中A-A中剖面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2中螺栓和半球形壓塊的形狀和組裝關系示意圖。圖9是圖2中半球形壓塊從前側面角度觀察到的立體形狀示意圖。圖10是圖2中半球形壓塊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1所示頭枕和椅背連接結構的剖面結構關系示意圖。圖12是圖11所示頭枕和椅背連接結構在另一使用狀態(tài)時的剖面結構不意圖o圖13是圖ll所示頭枕和椅背連接結構在第三種使用狀態(tài)的剖面結構 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圖1、圖2、圖5所示的辦公椅頭枕和椅背連接結構包括椅背1和 頭枕2,椅背1和頭枕2之間設有連接支架,連接支架包括上支撐架3 和下支攛架4,上支撐架3四角部設有小孔33,上支撐架3利用穿過小孔33的嫘釘與頭枕2固定連接,下支撐架4與椅背1固定連接;圖3、 圖4所示,下支撐架4的上部設有一半球形凹窩41;圖2、圖5、圖6、 圖7所示,上支撐架3設有支架板31;支架板31中間向后凸出隆起, 形成半球面形的隆起部32;圖ll、圖7、圖2所示,半球面形的隆起部 32嵌置在下支撐架的半球形凹窩41中;在半球面形隆起部32前面的凹 入位置322中嵌置有一半球形壓塊5,該壓塊的外部總體形狀接近半球 形,故稱為半球形壓塊;圖3、圖4所示,下支撐架上部設有通孔42、 圖2、圖5、圖6、圖7所示,支架板的半球面形隆起部設有通孔321, 該通孔為豎向長孔,即該長孔的長向為從上而下(沿球面表面延伸的) 的方向;圖8、圖9、圖10所示,半球形壓塊5設有通孔51,圖ll、圖 2所示,下支撐架4上部、支架板的半球面形隆起部32、半球形壓塊5 三者利用穿過通孔的嫘栓6和螺母旋鈕7鎖緊在一起,半球面形隆起部 32的前后兩面分別與半球形壓塊5和下支撐架4的上部緊密貼合。圖3、圖4、圖11、圖5、圖6、圖7所示,下支撐架上部的半球 形凹窩41中,設有一導向小突塊411,導向小突塊411穿過半球面形隆 起部的長孔321,導向小突塊的橫向寬度與長孔321的寬度b相當(基 本相等),使導向小突塊在橫向上松配合地套入長孔321,導向小突塊的 豎向長度b短于長孔的豎向長度h2。這樣,半球面形隆起部的長孔321 和導向小突塊411兩者不能發(fā)生橫向相對移動而豎向可調圖11、圖8、圖10所示,半球形壓塊5設有容納導向小突塊411 的凹溝52,導向小突塊可以伸入到半球形壓塊的凹溝52中。圖ll、圖 10、圖2所示,螺栓6的頭部嵌入半球形壓塊通孔的前端511,螺栓6 的頭部為六角型,半球形壓塊的通孔前端511形狀也為六角型。圖7、圖ll、圖12、圖13所示,上述實施例使用方法如下當需 要將頭枕2俯仰角度固定時,可以旋緊螺母旋鈕7,使半球形壓塊5、半 球形凹窩41從內外兩面將支架板的半球面形隆起部32夾緊固定,使頭 枕2位置固定;當需要調節(jié)頭枕2仰角時,可以放松螺母旋鈕7,使半 球形壓塊5、半球形凹窩41、半球面形隆起部32三者松開,然后調節(jié)半 球面形隆起部32,使長孔321位置相對于導向小突塊411豎向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辦公椅頭枕和椅背連接結構,包括椅背和頭枕,椅背和頭枕之間設有連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支架包括上支撐架和下支撐架,上支撐架與頭枕固定連接,下支撐架與椅背固定連接;在下支撐架的上部設有一半球形凹窩,上支撐架設有支架板,支架板中間向后凸出形成半球面形的隆起部,半球面形的隆起部嵌置在下支撐架的半球形凹窩中;在半球面形隆起部前面的凹入位置中嵌置有一半球形壓塊,下支撐架上部、支架板的半球面形隆起部、半球形壓塊三者分別設有通孔,三者利用穿過通孔的螺栓和螺母旋鈕鎖緊在一起,其中支架板半球面形隆起部的通孔為豎向長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黃君禮,
申請(專利權)人:汕頭市麗時家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