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換熱器,特別適用于沖天爐使用場合。它是一種分體式串并聯密筋爐膽換熱器。上下換熱器成串聯結構形式,下換熱器由4-10個扇形換熱箱拼接構成,它們由內壁、側板、上底板、下底板及外壁焊接而成,箱內設有隔板和導流板。上下換熱器之間由分流管連通。下換熱器通過支撐桿與上換熱器聯接,上換熱器通過支撐桿與爐體上部結構聯接。(*該技術在200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換熱器,特別適合于沖天爐使用場合。中國專利CN94107395.5“組合式熱風爐膽”,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1)上下換熱器內壁之間及下換熱器的幾片內壁之間均為帶凹凸槽的法蘭連接,外部為一整體外殼,這種結構難以確保空氣不會從法蘭間隙漏到爐內,導致爐內溫度驟升,使換熱器內壁乃至整個換熱器燒壞。由于采用這種聯接方式,當更換下換熱器時,拆卸十分困難,更何況在長時間高溫條件下工作,氧化和變形是不可避免的,企圖確保更換后法蘭的氣密性是不可能的。(2)其下換熱器一旦有局部損壞,必須全部更換,維修成本高、時間長、難度高,(3)下換熱器內壁與上段內壁連為整體,與風箱的連接為剛性聯接,故下換熱器的內壁除承受其上部的重量外,更大的是承受熱應力,導致出現高溫蠕變、變形、開裂等現象,嚴重影響工作壽命。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漏風、壽命短,便于維修更換,操作方便,便于推廣使用的分體式串并聯密筋爐膽換熱器。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措實施(圖1、圖2),它由上換熱器和下換熱器構成,所述下換熱器16由4-10個扇形換熱箱28拼接構成,所述扇形換熱箱28,由內壁10,側板27、29、上底板15、下底板20和外壁18構成。內壁10、側板27、29、上底板15、下底板20、外壁18之間采用焊接成形,扇形箱28內設扇形隔板17和導流板13,扇形換熱箱28頂部通過分流管12與上換熱器1的分配箱9連通,扇形箱28的底部與導流管21上端連通,導流管21的下端插入風箱26頂部的填料涵24內,并與風箱26連通。所述下換熱器16外沿四周設有4-10根支承桿23,該支承桿的上端與上換熱器1的下發蘭14以螺釘連接,下支承桿23的下端與風箱26頂部法蘭25以螺釘聯接,下支承桿23之間設有4-10塊活動護板19,它與下支承桿23之間通過螺釘聯接,上支承桿3的上端與爐體上部結構螺釘聯接,下端與上換熱器1的下發蘭14聯接。本技術的優點(一)因上、下換熱器的預熱空氣由分流管連通,所以上、下換熱器之間的聯接,數個扇形換熱箱組成的下換熱器的連接,均為法蘭螺栓聯接,法蘭聯接處與大氣相通,不承受風壓,故不會出現向爐內漏空氣,爐氣也不會外溢。(二)上、下換熱器由平法蘭聯接,更換維修簡便。(三)由于下換熱器由數個獨立的扇形換熱箱組成,若出現局部損壞,將損壞處的扇形換熱箱更換即可,維修方便。(三)由于該換熱器采用支承桿結構,由支撐桿承受外力,當維修、更換換熱器特別是下換熱器時,只需拆卸部分支承桿,維修操作簡便。(四)下換熱器的導流管與風箱之間為非剛性聯接,不承受內應力作用,對延長換熱器的壽命十分有利。 附圖說明如下附圖1,分體式串并聯密筋爐膽換熱器結構原理圖附圖2,圖1的A-A剖面圖。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下空氣經進風氣管2進入上換熱器1的冷風箱8內,均衡壓力后,使空氣均勻地從內壁4與導流筒6之間自上而下繞過筋片5,以逆流的方式進行熱交換后進入分配箱9,完成空氣初步預熱過程。分配箱9內的空氣通過數個分流管12分別送入互不連通的獨立的扇形箱28內,再次進行逆流熱交換后分別由導流管21一起送至風箱26進入爐內燃燒。上換熱器1與下換熱器16之間由分流管12聯接成一體,為防止爐氣外溢,安裝時在接觸處填以耐火填料。整個獨立的扇形箱28之間通過側板27、29用螺栓聯接成一體而形成下換熱器16,為防止爐氣外漏,相鄰的側板之間填以耐火填料。分流管12上下兩端分別與上換熱器1和下換熱器16連通。導流管21上端與下換器16的扇形換熱箱28底部連通,下端與風箱頂部的填料涵24套接。22為爐襯。上支承桿3的上端與爐體上部結構螺釘聯接,下端與上換熱器1的下發蘭14聯接,支承全部外力,從而使上換熱器1不受任何外力并能自由伸縮,消除熱應力作用。下支承桿23上端與上換熱器1的下法蘭14聯接,下端與風箱26頂部發蘭25聯接,承受全部外力,從而使下換熱器內不承受任何外力,并能自由伸縮消除熱應力作用,同時也便于更換維修。權利要求1.一種密筋爐膽換熱器,它由上換熱器和下換熱器構成,其特征為所述下換熱器(16)由4-10個扇形換熱箱(28)拼接構成,所述扇形換熱箱(28)由內壁(10)、側板(27)、(29)、上底板(15)、下底板(20)和外壁(18構成),內壁(10)、側板(27)、(29)、上底(15)、下底板(20)、外壁(18)之間為焊接成形,扇形換熱箱(28)內設扇形隔板(17)和導流板(13),扇形換熱箱體(28)頂部通過分流管(12)與上換熱器(1)的分配箱9連通,(28)的底部與導流管(21)的上端連通,導流管(21)的下端插入風箱(26)頂部的填料涵(24)內,并與風箱(26)連通,所述下換熱器(16)外沿四周設置4-10根支承桿(23),該支承桿的上端與上換熱器(1)的下端法蘭(14)螺釘聯接,下支承桿(23)的下端與風箱(26)頂部法蘭(25)螺釘聯接,下支承桿(23)之間設置活動護板(19),它與下支承桿(23)之間通過螺釘聯接,上支承桿(3)上端與爐體上部結構螺釘聯接,下端與上換熱器(1)的下法蘭(14)聯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換熱器,特別適用于沖天爐使用場合。它是一種分體式串并聯密筋爐膽換熱器。上下換熱器成串聯結構形式,下換熱器由4—10個扇形換熱箱拼接構成,它們由內壁、側板、上底板、下底板及外壁焊接而成,箱內設有隔板和導流板。上下換熱器之間由分流管連通。下換熱器與風箱之間由導流管套接連通。下換熱器通過支撐桿與上換熱器聯接,上換熱器通過支撐桿與爐體上部結構聯接。文檔編號F28D1/00GK2301692SQ9621717公開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19日專利技術者聞立標, 王耀星 申請人:華中理工大學, 黃岡市黃州區科學技術委員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密筋爐膽換熱器,它由上換熱器和下換熱器構成,其特征為所述下換熱器(16)由4-10個扇形換熱箱(28)拼接構成,所述扇形換熱箱(28)由內壁(10)、側板(27)、(29)、上底板(15)、下底板(20)和外壁(18構成),內壁(10)、側板(27)、(29)、上底(15)、下底板(20)、外壁(18)之間為焊接成形,扇形換熱箱(28)內設扇形隔板(17)和導流板(13),扇形換熱箱體(28)頂部通過分流管(12)與上換熱器(1)的分配箱9連通,(28)的底部與導流管(21)的上端連通,導流管(21)的下端插入風箱(26)頂部的填料涵(24)內,并與風箱(26)連通,所述下換熱器(16)外沿四周設置4-10根支承桿(23),該支承桿的上端與上換熱器(1)的下端法蘭(14)螺釘聯接,下支承桿(23)的下端與風箱(26)頂部法蘭(25)螺釘聯接,下支承桿(23)之間設置活動護板(19),它與下支承桿(23)之間通過螺釘聯接,上支承桿(3)上端與爐體上部結構螺釘聯接,下端與上換熱器(1)的下法蘭(14)聯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聞立標,王耀星,
申請(專利權)人:華中理工大學,黃岡市黃州區科學技術委員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3[中國|武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